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雜技

第17章 第三節繩伎、拔河

中國古代雜技 刘荫柏 1425 2018-03-20
繩伎有兩種表演方法:一種是走繩,一種是繩舞。

圖16 嘉興繩技(見《劍俠傳》)
走繩,是在懸空繃直的繩子上表演雜技動作,漢代人稱作“走繩”,或“履索”,南北朝人稱作“高縆伎”。唐代的走繩活動,多在清明節前後舉行,大概這時大地春回,萬物已開始復蘇,人們比較喜歡出來走動,正是雜技藝人露天演出的好機會。走繩是將繩的兩端系在別物上,將繩子懸空拉直,然後由雜技藝人“自繩端躡足而上,往來倏忽,望若飛仙”(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繩妓》)。唐代胡喜隱作《繩伎賦》,對繩伎藝人的表演描摹甚詳。詩人劉言史作《觀繩伎》詩云:
他十分稱讚女藝人表演走繩的驚險動作和體態風姿。唐代走繩伎大多是女藝人,她們體態輕盈,婀娜多姿,打扮得很時髦,穿著輕羅薄綺,或在繩上翩翩起舞,或表演“登繩弄玉”,或二人對舞,或在繩上走高蹺。這項雜技,因是由年輕貌美的女藝人來表演,動作又高難驚險,優美妙曼,色藝雙絕,所以極能吸引觀眾。走繩雜技一直到清代仍風行,清人朱彭《走索行》、週鍔《觀繩伎諸戲》、梁玉繩《走索行》等詩,將藝人走繩時不顧危險,施展柔術、輕功的情景描摹得極為生動,並對藝人為了“衣食翻懸一繩上”、“性命羞慚都不顧”,表示深切同情。


圖17 神娃登繩弄玉(見《信西古樂圖》)
繩舞,是唐代發展出來的新繩伎。據唐代皇甫氏《原化記·嘉興繩技》記載,在唐玄宗年間,幾次詔令州、縣,舉行盛大歡慶酒會。嘉興縣以歌舞、雜技與州、縣的監察長官進行比賽。縣令十分重視這場較技,管理監獄的官吏要求犯人自獻技能,加以推舉引薦。其中有一個囚犯,恰好長於“繩技”。一般表演繩技的,“各係兩頭,然後於其上,行立周旋”。而這個囚犯,能將“一條繩,粗細如指,五十尺,不用繫著,拋向空中,騰擲翻复,則無所不為”。管理監獄的官吏大為驚奇,吩咐錄用。第二天,獄官領他來到表演場地。他捧出一團百餘尺長的粗繩子,放在地上,用一手拋向空中,勁直如筆。開始時,他只丟出三四丈,後來拋出四五丈高,這名囚犯手握著繩子向上迅爬,身子和腳都離開了地,“拋繩虛空,其勢如鳥,旁飛遠揚,望空而去”,終於脫離了牢獄。他將繩技、輕功融為一體,達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所以被明人編選的《劍俠傳》一書收錄,成為中國武俠小說史中的名篇。

拔河,是一種群體性質的角力活動,從先秦時角抵、角力、舉鼎發展衍變出來的,在唐代盛行,成為當時梨園百戲之一種。這種活動不僅在宮廷內部普遍開展,還在廣大的民間風行,故又被稱之曰“俗戲”。唐玄宗李隆基是我國歷史上多才多藝的風流天子,他不僅選定梨園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皇家音樂、舞蹈、戲曲、雜技的學府,還自任為“崔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親自指導和參加多項演出活動。他作《觀拔河俗戲》詩云:
s 薛勝作《拔河賦》記其盛況。可知這項群體活動,參加的人數很多,且多是年輕力壯者,或為宮中太監,或為梨園男藝人,或為御前兵士。在雙方角力時,四周觀眾整齊助威(噪齊),喊聲像波浪般翻騰。更主要的是俗傳搞此項活動,可以使天下出現豐收年景,似乎又與遠古時“蠟祭百神”的儺舞有關,為其進化之舉。正因為這項活動關係到社會的安寧,玄宗命北軍作拔河遊戲,以祈豐年,他不僅自己作詩祭天地,還令宰相張說等國家重臣和之。張說作《拔河戲》詩云:

詩中的“拖鉤”,亦作“牽鉤”或“拔縆”,即拔河。拔河活動很簡單,用一根長而粗的大繩子,十餘丈長,分成兩隊人,相向而執繩角力。這種群體運動,一直延續了1000多年,而且在方法上與今日之拔河運動大體上相同,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