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第51章 第五節“民信局”的興起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臧嵘 789 2018-03-20
在明朝的郵驛事務中,有一件新興事物是必需大書特書的,這就是“民信局”的興起。所謂“民信”,當然是指民間自發經營的通信組織。 專家們認為,我國民間經營的通信組織是從明朝永樂年間興起的。那時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少大商人間需要一種業務上的聯絡,更重要的是貨物的集散和資金的匯兌,都需要有一種聯營的組織來承擔。這便是“民信局”得以產生的歷史背景。 對民信局從哪裡興起,學術界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這種聯合經營機構最初是從四川興起的。明朝永樂年間,四川居住著一批湖北麻城、孝感地區的移民。他們長年在外,思念故鄉,於是自發組織了同鄉協會。每年約集同鄉,舉行一次集會,在會上推選出代表,返回家鄉探望一次。屆時,移民們多托代表給家鄉帶去問好的信件,並託他捎帶家鄉特產回來。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組織,俗稱為“麻城約”。麻城約多以運帶貨物為主,同時捎帶書信。這就是我國民辦的第一個通信組織。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我國民信局最早是從浙江紹興、寧波等沿海地區興起的。明代官場多用紹興人當幕僚,俗稱“紹興師爺”。他們分散在各省督撫巡按衙門中,聯繫廣泛,成為幫派。互相之間經常有書信往來,函件相對較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初期的民信機構。寧波是紹興出海的口岸,通信的樞紐,所以也就成為最初民營通信機構的據點。再則,寧波經商的人很多,他們也需要一個經常的信息交流和貨物集散的機構,民信組織就應運而生。

以後這種組織在各地擴展開來,不限於湖北麻城在四川的移民,也不限於浙江紹興、寧波。 清朝時候,上海、寧波等地開始把這種組織稱為“民信局”,遞轉民間的信件,成為業務的一項重要內容。清朝中葉以後,民信局大大發展,達到最盛期。不僅遍及國內各大商埠,還把業務擴大到東南亞、澳大利亞、檀香山等華僑聚居地帶。在東南亞一帶,民信局又稱“僑批局”,僅新加坡一地,清朝末年時僑批局就達49家之多。有些僑批局,甚至一直活動到本世紀40年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