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第23章 第七節“黃耳傳書”與風箏通信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臧嵘 739 2018-03-20
“黃耳傳書”與風箏通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通信的兩件趣聞。從這兩則故事可以看出當時普通百姓通信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黃耳通信”,說的是晉初大詩人陸機的故事。陸機養著一隻駿犬,名叫黃耳,甚受主人喜愛。陸機久寓京師洛陽,十分想念江南的家鄉,便當作笑話對黃耳說:我家久不通信,你能為之傳遞消息嗎?不想這隻狗竟然搖尾出聲,似乎表示答應。陸機大為驚詫,立即寫了書信裝在一個竹筒中,綁在黃耳的頸上,放它出門。黃耳自尋道路南行。居然找到了老家。它還把家鄉的回信轉帶給在洛陽的陸機。此後因以為常,黃耳經常為兩地傳遞書信,成了狗信使。 風箏用於通信,是南朝梁時的事。梁朝末年侯景叛亂,圍攻京城,內外消息斷絕。這時,京城內有一小孩向朝廷建議用風箏向外報信。太子蕭綱聽從了這個意見,扎了一個很大的紙鳶〔yuan冤〕風箏,在風箏背面綁上告急書信,用幾千丈長的繩子放出,寫明誰若獲得此書求得援軍賞銀100兩。蕭綱放了幾次紙鳶,都被侯景派人射下,梁朝終未得救。

魏晉南北朝時民間通信之難,還有一個令人同情的故事:南朝宋統治時期,有一個叫陳饒的建康人,被司空劉誕徵為府吏,經常被派往深山老林繪製地圖。因為常年被遣,與家中斷絕了音信。陳饒的姐姐二女冒死給朝廷上了一封書信,痛陳了這一情況。朝廷恩典免去了陳饒的苦役,但他的上司司空劉誕見到上面發來的命令,十分惱怒,大發雷霆。他把陳饒找來,當面訓斥他:你想死嗎?怎麼敢越級上訴?陳饒立即辯解說:官家不讓普通百姓互通家信,因此消息斷絕。可能這是我姐姐一人的主張,我實不知情。這才免了一場災禍。可見,當時對一般百姓和下級官吏,仍是不准通信的。這不僅是經濟和交通條件的落後以及機構的不完善所致,更重要的原因是封建政府本身對民間通信的種種限制。這是封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現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