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藏書史話

第26章 第五節明清時期藏書的流通

中國藏書史話 焦树安 707 2018-03-20
明清因襲宋元以來的製度,除內府藏書外,許多官家藏書對士子開放。明代國子監及地方各府州及學校藏書可供生員閱覽。這種官書,常印有“某某學官書,許生員觀看,不許帶出校門”等字樣。但文淵閣的藏書是不許一般人借閱的,官員奉詔備做顧問時才可動用文淵閣藏書。清代在《四庫全書》編就後,經乾隆批准,南三閣即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與杭州文瀾閣所藏《四庫全書》及翰林院之副本曾一度對士子開放。但控制很嚴,能夠看到藏書的只是少數人。至於朝廷對各地官學及書院的賜書,士子接觸就比較多了。 明清藏書家對於圖書是重藏輕用,這個思想對於圖書的流通是不利的。如著名的天一閣藏書就不許外人借閱。祁承爜的澹生堂藏書規定“子孫取讀者,就堂檢閱,閱竟即入架,不得入私室。親友借觀看,有副本則以應,無副本則以辭,正本不得出密園外”(《澹生堂書約》)。當然也有少數藏書家願意外借,如江陰李鶚翀〔chong衝〕與吳縣楊循吉認為“天下好書,當天下讀書人共之”。但這種人在藏書家中為數不多。另外,在藏書家之間相互借閱、借抄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矩,這也是一種藏書流通的方式。

值得提出的是,山東歷城的周永年(公元1730—1791年),乾隆時進士,曾參加《四庫全書》的纂修。他曾提出“儒藏說”,主張“將天下圖書分藏於天下學宮、書院、名山、古剎”,讓無力購書的“寒士”使用。還建議由各地官府、富戶出面,建立義學義田,接受捐書捐款,免費供給各地寒士學讀。他還身體力行,親自置買土地,建立“借書園”,將自己五萬餘卷藏書移入其中,其好友曲阜桂馥也將藏書捐入,一時傳為佳話。周永年死後,借書園也解散了。周永年的思想和事業在中國藏書史上是值得歌頌的,他無疑是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先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