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人的名字別號

第16章 第八節概括經義

中國人的名字別號 吉常宏 2036 2018-03-20
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東漢時期,儒家的典籍便成了家傳戶誦,老幼皆習的課本了。人們都熟悉了儒家的經典,逐漸就從中選取名字了。漢末三國已漸成風。如黃瓊字世英,是取義於《詩·齊風·著》“尚之以瓊英乎而”;李雲字行祖,取義於《易·乾卦》“雲行雨施”;王允字子師,取義於《詩·周頌·酌》“實維爾公允師”;趙雲字子龍,取義《易·乾卦》“雲從龍”;文欽字仲若,取義《書·堯典》“欽若昊天”;虞松字叔茂,取義《詩·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嵇康字叔夜,則是取《詩·周頌·昊天有成命》的“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全文。文意是說,成王雖然即王位,但不敢貪圖安逸,仍是兢兢業業,深夜操勞。嵇康字叔夜,是正面說安樂,而暗用夙夜不懈來否定安樂。

自南北朝而唐宋,而元明清,文人士大夫名字取義於儒家經典的,觸目皆是。不但如此,而且愈來愈曲折複雜,愈來愈工巧奇特。從選取一詞、一句或幾句文意,而到一章書的文意;從選一書的幾處文意而到幾種書的文意。 “聞名知字”,越來越不容易。我們不妨看一些具體的例子。 〔唐〕柳·公權字誠懸 《孟子·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禮記·經解》:“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縣,古“懸”字。 〔唐〕白·居易字樂天 《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又《哀公問》:“不能安土,不能樂天。”安土即居易,故樂天。又陶潛《歸去來辭》:“樂夫天命复奚疑。” 〔宋〕陸·九敘字子儀 《書·大禹謨》:“九功惟敘,九敘惟歌。”又《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宋〕蘇·易簡字太簡 《易·繫辭上》:“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論語·雍也》:“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 〔宋〕晁·端友字君成 《孟子·離婁下》:“鄭人使子濯〔zhuo茁〕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sheng聖〕矢而後反。”

名字共四個字,用了《孟子》“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一章書。名“端友”即用“其取友必端”;字“君成”,即取“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直至“發乘矢而後反”,完成君命。北宋還有一個名叫江端友字子我的,也是用的這一章書。字“子我”者,即強調“我是尹公之他的端友”,“我不敢以私情而廢君命”。 清代人取經義為名字,甚至有比這更離奇的。 〔清〕張·安茂字蓼匪 《詩·周頌·良耜〔si寺〕》:“其鎛〔bo 博〕斯趙,以薅〔hao蒿〕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從這幾句詩我們可以看出,以“蓼”應“茂”是取荼蓼薅除掉,黍稷生長茂盛之意。但無端綴上一個“匪”字,就不免離奇突兀了,甚至可以說有點驚世駭俗。原來《詩·小雅·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一語,便就“蓼”把“匪”字拉了過來。這個“匪”是“非”,不是後世的盜匪之“匪”。不過《良耜》中的“蓼”和《蓼莪》的“蓼”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名詞,一種雜草,後者是形容詞,高大的樣子。就因為書寫形體相同,便將二者捏合在一起了。這難免有逞奇炫博之嫌。

〔清〕唐·懋〔mao貿〕載字袖石 《禮記·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華嶽是山,故以“石”應“載”。 以“石”應“載”,就是取“載華嶽而不重”文意的。但為什麼以“袖”飾“石”呢?那是因為經文將山比作拳石,遂因“拳”而及“袖”。但這個“袖”字並不是平空杜撰的,乃是取自宋代大書法家米芾〔fu伏〕愛石的故事。據《宋稗類鈔》載,米芾在漣水做地方官時,因玩石而廢政事,察使楊次公知其事,前往督察: 至郡,正色言曰:“朝廷以千里付公,汲汲公務,猶懼有闕,那得終日弄石?”米徑前,以手於左袖取一石,其狀嵌空玲瓏,峰巒洞壑皆具,色極清潤。米舉石宛轉示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殊不顧,乃納之左袖。又出一石……又納之左袖。

誰知楊次公也愛石,最後竟把米芾最珍奇的一塊搶走了。文人好奇,遂從米芾這件韻事中揀出一個“袖”字,安在了經文的“拳石”上。 清代人對錶字的裝飾字,很愛翻新,並不限於概括經義的名字上。例如夏維字四隻。我們一看便知,這是取自《管子·牧民》“四維張則國令行”或《詩·小雅·節南山》“四方是維”。但綴飾用個“只”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楚辭》中語氣詞多用兮、些〔suo縮〕和只,而《大招》中恰有一句“名聲若日,照四海只”,便因“四”就綴以“只”了。這在今天看來,十分離奇,因為現代漢語中,“只”作為量詞的時候才能同數詞結合。這種就表字的詞義轉折捏合飾字的作法,前代少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