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數學

第24章 第五節重差

中國古代數學 郭书春 1211 2018-03-20
重差方法是從測太陽高遠發展起來的。西漢劉安《淮南子》便有這種方法的雛形。劉徽認為《九章》的測望對像都是端旁互見的沒有超邈如太陽之類。他發展完善了重差術,在《九章算術注序》中指出“凡望極高,測絕深而兼知其遠者必用重差、勾股,則必以重差為率”。概括出測日高、遠的公式:在洛陽的平地南北方向上立兩根表,高8尺。同一天中午測量兩表的影子,“以景〔ying,同影〕差為法,表高乘表間為實,實如法而一。所得加表高,即日去地也。以南表之景乘表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即為從南表至南戴日下也”。此即:日高=(表高×表間)/景差+表高,表至戴日下=(南表景×表間)/景差。 其中“表間/景差”是兩個差之比,故稱為重差術,如圖24。戴日下即太陽直射大地之點。這兩個公式基於天圓地方、大地為平面的蓋天說,不符合實際,但在數學理論上是正確的。 《海島算經》第一問為測望一海島的高遠,其方法、公式與上述日高術完全相同,即所謂重表法。此島高4裡55步,合今1792.14米(以魏尺23.8厘米入算),距大陸的測望點102裡150步,合今43911米。


圖24 重表法
中國沿海無這樣的海島,筆者認為,劉徽是以泰山(1536米)為原型,假託成海島,以成為端旁不可互見的對象。劉徽曾說:圓穹的天都可以測望,“又況泰山之高與江海之廣哉?”事實上,上述數據比歷代史籍關於泰山高度的記載都精確得多,也比清代學者用重差術的測望結果準確得多。

圖25 連索法
連索法是重差術的另一種主要方法。 《海島》第3問是南望方邑,豎立兩表,與人同高,東西距6丈,以索連之,使東表與城邑的東南角、東北角成一直線。從東表向北走5步,望城邑的西北角,入索東端2丈2尺61/2寸,向北走13步2尺,恰恰與西表、城邑西北角成一直線,問邑方及表到城邑的距離是多少?如圖25。劉徽先求:景差=(入索×後去表)/表矩,則:邑方=入索(後去表-前去表)/(景差-前去表),邑去表=前去表(後去表-景差)/(景差-前去表)


圖26 累矩法
累矩法是重差術的又一主要方法。第4問是測望一深谷,將矩放在深谷的岸上,矩之勾高6尺,從勾頂端望谷底,入下股9尺1寸,又將此矩向上移3丈,從勾頂望谷底,入矩之股(稱為上股)8尺5寸,問谷深多少?如圖26,劉徽給出公式:谷深=勾矩×上股/股差-勾。 劉徽提出:“度高者重表,測深者累矩,孤離者三望,離而又旁求者四望。”(《九章算術注·序》)傳本《海島算經》除上述三個問題要二次測望外,第2、5、6、8四題要三次測望,第7、9二題要四次測望。中國的重差術到劉徽可謂大備,後來秦九韶等在測望方法上有所改進,但從數學理論上說,在明末西方數學傳入之前,沒什麼新的突破。這些測望公式是怎麼證明的,由於劉徽自註及圖已失,不得而知,後人頗多探討。有人認為用相似勾股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原理,有人認為用面積出入相補原理,從中國的數學傳統和當時的數學水平看,兩者都是可能的。而劉徽注對複雜的問題,則常常是兩者並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