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農業

第9章 第二節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

中國古代農業 李根蟠 2697 2018-03-20
土地利用是農業技術的基礎,擴大農用地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農用地的產量(即土地生產率),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兩條途徑。隨著人口的增加,中國歷代都在擴大耕地面積和農用地範圍,但各個農業經營單位在考慮它的生產方針時,總是把重點放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上。起碼戰國以來就是這樣。戰國初年李悝〔kui 虧〕為魏相,頒行“盡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謹還是不勤謹,每畝將增產或減產三鬥,在方百里可墾田600萬畝的範圍內,糧食總產的增減達180萬石,幅度為20%。 “盡地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提高土地生產率。荀子也認為,如好好種地,可以畝產“數盆”(盆是量器,合一石二斗八升),等於一年收穫兩次,潛力很大。 要通過提高單產來增加總產,就不能盲目地擴大經營規模。歷代農學家無不提倡集約經營,少種多收。如賈思勰認為,“凡人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齊民要術》)。陳旉主張“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農書》),並提出耕作規模要與“財力相稱”。明代《沈氏農書》也主張“寧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這種主張的產生不單純因為人口增加、耕地緊缺和小農經濟力量薄弱。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認識到,集約經營、少種多收,比之粗放經營、廣種薄收,在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人力財力的使用上都是更為節省的。 《沈氏農書》以桑地經營為例,指出如果深墾細管,多施肥料,可以“一畝兼二畝之息,而工力、錢糧、地本,仍只一畝”。又引老農的話說:“三擔也是田,兩擔也是田,擔五也是田,多種不如少種好,又省氣力又省田。”

我國古代農業單產比西歐古代和中世紀高得多。西歐糧食收穫量和播種量之比,據羅馬時代《克路美拉農書》記載為四一五倍,據13世紀英國《亨利農書》記載為三倍。而從《齊民要術》看,我國6世紀粟的收穫量為播種量的24-200倍,麥類則為44-200倍。據《補農書》記載,明末清初嘉湖地區水稻最高產量可達四一五石,合今每市畝901-1126市斤,比現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水稻產量還高。我國古代農業的土地生產率,無疑達到了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 土地生產率與關係密切。在“盡地力”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古代土地利用率不斷提高,集中表現在以種植制度為中心的耕作制度的發展上。我國在原始農業時期很早就從生荒耕作制轉為熟荒耕作制,在傳統農業時期,早在戰國時就從休閒制轉為以連種制為主。而西歐一直到18世紀末仍維持著定期輪流休閒的三圃制。在連種制的基礎上,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許多出色的創造。

一是輪作。一塊地裡如連續種植一種作物,往往會引起某種營養元素的匱乏和某些病蟲害以至雜草的滋生,合理的換茬可以調節以至加強地力,減輕病蟲害和雜草的危害。我國古代輪作的特點是廣泛採用有肥地作用的豆料作物或綠肥作物與禾穀類作物輪作,方式又靈活多樣。 二是間作套種。間種是在同一塊土地上成行或帶狀相間地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套種則是指前季作物收穫前在行間播種下一季作物,前季作物收穫後,套種作物繼續生長。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耕地和作物生長季節。它要求高稈與矮稈、喜陽與喜陰、深根與淺根以及生育期和對肥料需求不同的各種作物合理搭配,互不相妨,以至互相促進。兩漢的《氾勝之書》已介紹在瓜地中間種薤〔xie洩〕即藠〔jiao教〕頭或小豆,在瓜成熟之前採收薤子或豆葉出賣的辦法。 《齊民要術》中有桑田間種蕪菁、綠豆、小豆,麻子間種蕪菁,大豆間種穀子等的記載。陳旉《農書》總結和推薦桑園間作苧麻的方式。明代出現了水稻套種、麥棉套種等新經驗,到了清代間套種的方式就更加豐富多彩了。

三是多熟種植。我國中原地區早在戰國秦漢已有復種制的萌芽(如冬麥收穫後種禾、豆),嶺南部分地區雙季稻種植不晚於漢代。但這些都是零星的、分散的。復種制較大的發展是在宋代,當時經濟重心所在的江南地區人民在水稻收穫後種植小麥、豆類和油菜等。到了明清,江南稻麥復種制進一步發展。南方雙季稻的種植更加廣泛,並向長江流域擴展,部分地區出現二稻一麥的一年三熟製。在華北的許多地方,早在唐宋時已出現以麥作為中心的二年三熟製,至明清趨於定型,典型形式是秋收後種冬麥,麥後種豆,次年豆後種玉米、穀子、黍穄〔ji 繼〕等,收穫後仍種冬麥,依次循環。楊屾《修齊直指》中還記載了糧菜間套復種兩年十三收的經驗。 農業是依靠綠色植物吸收太陽光能轉化為有機物質的。我國傳統耕作制度的特點是多熟種植與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相結合,一方面盡量擴大綠色植物的覆蓋面積,以至“種無閒地”;另一方面盡量延長耕地裡綠色植物的覆蓋時間,以至“種無虛日”,使地力和太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這種耕作制度對水、肥和耕作管理的要求很高,並且必須十分熟悉各種作物的特性。

間套作和輪作復種已是一種多物種、多層次的立體佈局,這種充分利用土地的方法還可以從大田擴展到水體,從種植業擴展到多種經營。例如,漢代已出現利用陂塘灌溉種稻,塘內養魚種蓮,堤上植樹的綜合土地利用方式,考古工作者已發現許多反映這種情況的漢代陂塘水田模型。陳旉《農書》總結了高田鑿池蓄水種稻,堤上植桑系牛的經驗。明清時代,一些低窪地區(主要是長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比較廣泛地採取了堤塘生產方式:低窪地挖池,堆土為堤(或稱“基”),池中養魚,堤上植桑(或種果、蔗及其他作物),桑葉飼蠶,蠶矢(屎)飼魚,池泥壅桑,循環利用。如珠江三角洲有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稻基魚塘等。有的地方還加入了畜禽生產和大田生產的內容。如明嘉靖年間譚曉兄弟在江蘇常熟開發荒窪地,最窪處鑿為魚池,次窪處種植菰、茈〔ci 詞〕(荸薺)、菱、芡等水生植物,有條件的開成菜畦;池上架籠舍養雞豬,利用其糞飼魚,田地周圍築高塍,其上植梅桃諸果。據《補農書》等記載,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區形成“農-桑-魚-畜”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圩外養魚,圩上植桑,圩內種稻,又以桑葉飼羊,羊糞壅桑,或以大田作物的副產品或廢腳料飼畜禽,畜禽糞作肥料或飼魚,塘泥肥田種禾等。這些生產方式,巧妙地利用水陸資源和各種農業生物之間的互養關係,組成合理的食物鍊和能量流,形成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較高的人工生態系統,把土地利用率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前,在對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把傳統經驗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全國各地正在掀起研究和推廣各種立體農業模式的熱潮。立體農業的主要特點是多種生物共處與多層次配置,來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產品商品率。這種立體農業的雛形,明清時代即已出現,它預示著農業發展的一種方向,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傳統農業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為其主攻方向,而這就是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基礎。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與精耕細作是互為表裡的。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