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17章 第一節造作眾神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1710 2018-03-20
人類在史前有鬼神崇拜的傳統,鬼神有大小善惡之分,人們誠惶誠恐,堅信不移。鬼神由何而來?原來卻是人類自己臆造出來的,人類在創造自己的世界時,也創造了一個鬼神世界,人是眾多神靈的造作者。 在史前時代的各種崇拜形式中,首先出現的是自然崇拜,其次是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史前人類在能力有限的艱難跋涉中,深深感到自然力和許多自然物的力量很大,遠遠超出人力之上,於是逐漸產生一種變形的認識,以為自然力與自然物同人一樣,有生命,有意志,而且高於人本身。這實際上是將人的特點賦予了自然力,認為自然力有神靈主宰,於是由此產生信仰,這便是自然信仰。自然被人格化,進而被崇拜,形成自然崇拜。在史前人看來,自然界是一個充滿神靈的世界,神靈既可賜福人類,又會降禍人類,只有頂禮膜拜,才能獲得神的護祐。

一切自然物,上自天體,下至大地,所有與人類相關的事物,都可以成為崇拜的對象,因為人們認為它們各自都有主宰的神靈,都具有人類無法超越的力量。自然崇拜的形式依崇拜對象的不同,我們可以區分為山石崇拜、水火崇拜、動植物崇拜、大地崇拜、天體崇拜等幾大類,在考古遺跡中大體都能找到它們存在的證據。 山石和水火崇拜,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崇拜形式。齊家文化墓葬中常隨葬一些小白石,有的一墓葬有304塊之多,這是白石崇拜遺跡。這些白石作隨葬品的用意何在,還有待深入研究,是否像後來羌人那樣以白石作為一切神靈的代表,不得而知。還有一些新石器時代居民將墓葬方向朝向山頂,或朝向遠方的高丘,也與山石崇拜有關。 大地崇拜在農耕文化中表現為地母崇拜,地母就是後來俗稱的土地神。大地崇拜的儀式常與農事活動相關聯,通常表現為播種前的祈求豐產的儀式,還有獲得豐收時的謝神儀式,這是春秋兩季規模較大的祭祀活動。大地養育了人類,所以要獻祭,具有報恩的意味。史前出現的婦女雕像,通常被認為是土地神的象徵物,是將地母人格化的神靈。紅山文化發現了崇拜地母的祭壇,我們在後面還將談到。中國古代以“社”為地神,以“稷”為穀神,社稷合稱又成了國家的代名詞,由此可以看到原始宗教打下的深深的印記。

天體崇拜包括對日、月、星辰、風雲、雷電的崇拜,還有對上天的整體崇拜。對天神的禮拜同大地崇拜一樣,也是農業部落十分重視的事。天候氣象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耕作需及時雨,得求雨神;作物需陽光照,得求日神。天體雖是高高在上,卻也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當然也慢待不得。仰韶、大汶口和馬家窯文化彩陶圖案中有太陽與鳥,被研究者認定是天體崇拜的證據。大汶口文化陶缸上見到日、月、山的複合象形符號,客觀上反映了當時存在的綜合自然崇拜。 游牧部落也並非不流行天體崇拜。在內蒙古陰山岩畫中看到許多有關天體星座的畫面,還有“拜日圖”等,生動地描繪了游牧人拜天的事實。 由自然崇拜派生出來的靈物崇拜,在史前時代也極為流行。靈物崇拜的對像也很廣泛,包括許多人工製品,如房屋、工具等等。拿一個小物件當護身符的做法,就是靈物崇拜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山東和江甦的幾處大汶口文化墓地中,發現了一些以龜甲隨葬的例子,應當是龜靈崇拜的遺跡。泰安大汶口11座墓共出龜甲20,邳縣劉林九座墓出龜甲13,大墩子15座墓出龜甲16。此外四川巫山大溪文化墓地,也發現有四座墓隨葬有龜甲。龜甲一般放置在死者腰部,顯然是隨身攜帶的一件靈物。商代盛行的龜甲占卜,可能源於史前時代的龜靈崇拜。

在薛家崗文化中還見到一些在石器上彩繪的現象,這類器具很可能是被當作神器看待的,也是靈物崇拜的表現之一。筆者在發掘西藏拉薩曲貢新石器時代遺址時,發現在大量打製石器上塗有紅色,認為這也是靈物崇拜的表現,將紅色塗抹在石器上,賦予它生命與力量,工具也就變成了神器。 自然崇拜是史前人類對自然力無能為力的一種思維與行為方式,人們希望有神力幫助自己,渴求神帶來希望,這是社會生產力低下的必然結果,一切原始部落都曾經歷過這樣一個發展階段。雖然人類在事實上終歸還是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取得了進步,卻打心底里認定一切都是神靈賜予的,於是會更加虔誠地禮拜。人類就是在這樣的神靈膜拜活動中,獲得生存與發展的信心和力量。他們是以自然崇拜的方式作為自己改造自然的手段之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