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11章 第二節經緯絲麻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1499 2018-03-20
人類生活的最基本需要,除了上述的居住和後面要談的飲食外,還有衣服一項,這也是人類文化最集中的表現形式之一。 衣服的發明,主要原因當是為了實用的目的。有人認為是出於遮羞和美化的心理,但這樣的心理,推測只是在原始社會晚期才出現的,與服飾的起源並無直接的關係。衣服起源的主要原因還是御寒的需要,在熱帶地區還可能出於防曬的需要。最早的衣服原料無非是樹皮、樹葉和野獸皮毛之類,經過簡單的綴合便可披掛在身上。 生活在兩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能製作精緻的縫衣骨針,說明當時已有了衣服的裁縫技術,人類幾百萬年赤身露體的處境有了根本的改觀。到新石器時代以後,不僅骨針有了普遍使用,而且發明了紡線的紡輪,半坡遺址出土穿孔骨針達270枚之多。更有原始的織機,織出輕而薄的布匹,裁出了合體的衣服。

磁山和裴李崗文化居民已開始使用紡輪,那是用陶器碎片加工而成的,陶片打磨為圓形,中間鑽一孔即成。後來在燒製陶容器時也燒製紡輪,仰韶文化發現的陶紡輪數量相當可觀,半坡遺址就出土50件。最精緻的陶紡輪是屈家嶺人製作的,表面繪有對稱的線條,具有一種運動的美感。 紡與織的技術可能是同時發明的,或許紡技出現略早。織技的發明估計可早到新石器時代前期,開始是用針編織,進而發展到原始機織。根據出土木器殘件分析,河姆渡人已發明了原始腰織機,這是一種將經線一端固定在木樁上,另一端固定在腰部的手織機具,分經穿杼技術與後來的豎式織機已無太大區別。織機的出現,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多彩時代,它在人類最終擺脫野蠻生活的過程中起到了加速度的作用。人類從此主要不再依靠自然物品禦寒,開始擁有自己隨心所欲織造出來的紡織品。

史前織物的纖維原料主要有葛、苧、大麻和蠶絲等,以野生纖維為多,可能已開始人工飼養桑蠶。在仰韶和大汶口等新石器文化陶器的底部,都曾見到過布紋痕跡,這是紡織技術發達的證明。考古發現的史前紡織品實物也有多例,如仰韶文化的陝西華縣柳子鎮遺址,1958年出土了麻布類織物殘跡;馬家浜文化的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1972年發掘到三塊炭化了的野生葛纖維織物殘片;良渚文化的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1958年發現較多織物殘片,有苧麻布片、絹片、絲帶等。良渚人悠久的絲織技術傳統,已有了5000年以上的歷史,這正是文明中國高度發展的絲織技術淵源之所在。 “錦繡”、“綺麗”之類美好的字眼,都是源於發達的紡織技術。沒有史前時代原始紡織成就,就不會有文明時代發達的紡織技術,也不會有那條對外開放的著名的絲綢之路,也不會有今日如此絢麗多彩的世界。

考古工作者雖然不曾發掘出哪怕是一件史前時期遺留下來的衣服,我們卻可以由一些當時的陶藝作品上得知有關的信息。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一件馬家窯文化舞蹈紋彩陶盆,盆內繪著三組五人的手拉手群舞場面,舞人似穿著無袖長衣,衣後還有一尾形裝飾。人們推測,早先的衣服式樣比較簡單,無領無袖,在一張獸皮中央挖一個洞,將頭從洞中套進去,獸皮分前後兩片裹住身子,腰間系上一根繩子,就是一件很不錯的皮衣了。這實際上成了一種袍子或裙子,有的研究者稱其為“貫頭衣”。隨著縫紉技術的發展,貫頭衣又加縫上兩條袖子,變成了更實用的標準服裝。待有了布帛織物之後,衣服的縫製更為精細、更為便利了,樣式也更多了。 新石器時代居民不僅會裁制合體的衣服,也會縫製帽子和鞋子等,想方設法將全身打扮起來。陝西臨潼鄧家莊遺址出土一件頭戴厚大帽子的半身陶塑人像。說明仰韶人冬季可能有皮帽禦寒。黑龍江密山新開流文化居民時興戴一種尖頂皮帽,亦見於出土的陶塑人像上(圖5)。在馬家窯文化遺址則見到彩繪靴形器,馬家窯人一定會製作長筒靴,否則不會有這樣寫實的彩陶藝術品。


圖5 新石器時代帽子式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