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10章 第一節告別洞穴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2567 2018-03-20
人類最早的庇護所是自然洞穴,由於主要活動都限於山林中,居住洞穴也許並沒感到有多大的不便。許多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裡發現的,說明這種原始居住方式在當時得到普遍採用,如北京人、山頂洞人便居住在洞穴裡,洞中不僅有人類化石出土,還有許多石器、骨器、裝飾品和食棄的大量動物遺骨,還有燒土灰燼。其他一些著名的史前洞穴遺址還有遼寧營口金牛山、貴州黔西觀音洞、河南安陽小南海數處,都有很重要的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南方仍有不少洞居者,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等洞穴遺址的發現便是證明。 當農耕發明後,人類便開始告別世居的現成洞穴,慢慢向遠離山林的平疇遷移,尋求更適宜耕種的沃野。空曠的田野上找不到現成的居所,於是人們不得不動手營造簡單的庇護所,房屋建築技術便開始出現了。最早的建築無非是窩棚、樹巢、窯洞之類,窯洞的挖掘明顯是受了早先洞穴居住傳統的啟發。

告別洞穴之後,人類所經歷的考驗是嚴峻的,風雨、嚴寒與酷暑的侵襲鍛煉了人們的意志,也逼迫建築技術一步步向更高水平發展,一步步走向成熟。 史前先民對居址的選擇顯然很有經驗,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他們一般選擇在背坡面水的地點,在河谷階地和沼澤邊緣,主要是從取水便利方面考慮的。有些較大的村落往往建築在兩河交匯處的台地上,這個經驗一直沿用到今天,許多現代城市便都是建在大河交匯處附近。為逃避洪水的危害,又得居住在一定的高度,南方地區有許多土墩類型遺址,就是當時人們從水害方面充分考慮過的證據。掌握了這些居址的選點規律後,考古學家們在野外往往很容易就能尋覓到史前遺址,常常是十拿九穩。 在現今發掘的較早新石器文化遺址,大都發現有當時的房屋基址,一直到新石器時代末期,發掘到的房址數量已相當可觀。其中以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的史前居址保存最好,數量也最多。廣闊豐厚的黃土層,適宜穴居、半穴居和地面居住。在黃土梯地的斷崖上,是開掘窯洞的理想場所,山西石樓岔溝遺址發現過仰韶和龍山時期的窯洞式居址,窯室中央有火塘,窯壁上還掏有貯藏物品用的洞龕(圖4)。在窯洞式穴居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半穴居技術,使半地穴居住方式成為中原和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最普遍的建築方式,甚至南方和西南地區也見到半穴居的例證。最早的半穴居建築見於磁山、裴李崗、白家村和興隆窪文化,都是面積只有幾平方米的圓形坑狀豎穴,上面可能支撐著一個很簡陋的草木頂蓋,只有興隆窪文化的房址面積較大,由10餘平方米直至100餘平方米。再往後發展,坑穴挖得愈來愈淺,地面上築起了矮牆,架起稍高的房頂。為穩固起見,又發明了支柱架梁技術。這些建築技術的成熟,使得修建更大面積的房屋有了可能,也使得半穴居向地面居住的發展有了可能。


圖4 龍山文化穴居復原圖
新石器時代晚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套間和多間連建的大型房屋。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發現了100多座仰韶文化房址,早期多為半地穴式,面積較小,建築方法也簡單;晚期則多為地面建築,面積較大,有的達到100平方米上下,其中最大的一座為佔地達420平方米的多室建築,有主室、後室和左右側室,精心鋪設的居住面,效果與現代混凝土相似,具備防潮、保溫、抗壓多種功能,居住面經數千年保存依然十分完好,平光如新。河南淅川下王崗屈家嶺文化時期甚至有長達80米,分為17個單元29間的長屋。類似的建築在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中也有發現,且佈局嚴整,顯為事先規劃好而後建的。山東龍山文化的日照縣東海峪遺址,還發現有夯築台基的地面建築基址;河南水城王油坊龍山文化遺址則見到土坯殘牆,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發現了模製土磚,表明專用的建築材料已製造出來。所有這些,都證實史前建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南方由巢居發展而成的架空居住形式,稱為“干欄”。這種竹木結構的房屋有很好的通風防潮性能,適宜氣候濕熱和地面低潮的地區居住,人居住在上層,底層可圈養牲畜。河姆渡遺址就發現過乾欄式長屋遺跡,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木作技術。現代南方的許多地區,仍然流行干欄建築,可見這種居住方式的傳統是多麼古老。 由於社會的發展和經濟能力的提高,還有人口不斷增殖,大規模的村落隨之出現了。在仰韶文化時期即已形成相當規模的村落,不僅聚集著數量可觀的大小房屋,而且有比較嚴謹的佈局,構成一個獨立性很強的社會組織單位,或者就是一個氏族公社。在陝西寶雞北首嶺、西安半坡、臨潼縣姜寨和河南洛陽王灣,都發現了這樣的聚落遺址,遺址清楚地劃分為居住區、製陶作坊區和墓地三個部分。如西安半坡遺址,面積達50000平方米,居住區佔去30000平方米,建有數十座房子,房子周圍掘有窖穴,還見到畜欄遺跡。所有住房都環繞在一座中心廣場周圍,其中包括一座可能用於氏族成員聚會議事的公共大房,面積為160平方米。臨潼姜寨遺址面積也有50000平方米,居住區為20000平方米,也有一座中心廣場和一座大房子。小房子可看出分為五組,也都分佈在廣場周圍。半坡和姜寨聚落外部都掘有壕塹,是一種較早的防禦設施。墓地一般都設置在壕塹之外,與居住區相隔離。到了仰韶時代晚期,聚落形態一改早期的向心型,而轉變為成排分佈,與現代村落相仿。目前發現的淅川下王崗遺址、鄧州八里崗遺址及蒙城尉遲寺遺址都是如此。

到了龍山文化時期,聚居傳統有了一些改變,至今還沒見到太大的聚居遺址,聚落內沒有專門的製陶作坊區,窯場都散佈在房址附近,明確分屬於某個家庭單位;窖穴都掘在室內,表明對私有財產的看重程度;也沒發現是否有中心廣場,但房屋有成組分佈現象,可能表示著是一個個大家庭單位;村落周圍不見深深的壕溝,卻築起了厚實的夯上圍牆,在山東章丘城子崖、河南安陽後崗遺址都發現過這樣的圍牆。 史前居址的建築技術,大體經歷了幾個進步過程:房子由小間到大間,由單間到套間和連間;牆體構造由木骨泥牆、亂石砌築發展到土坯牆和版築牆;柱子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深埋到應用礎石;居住面由不修整到燒烤,再到塗抹石灰面和夯築混合土等等。建築形式由半地穴、架空轉向地面,再進而夯築高基;居住形式由散居到聚居,再而到城居。這一切不僅奠定了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基礎,也奠定了帝王宮室殿堂建築的基礎。

富麗的宮殿,巍峨的大廈,高超建築技術的形成,是在人類告別洞穴居址之後積累起來的,是在營造茅茨土階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人類當初死守在洞穴中,也就不會有今日的廣廈千萬間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