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9章 第四節“綠色革命”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2954 2018-03-20
向大自然伸出雙手索取,不一定總會那麼如願,人類決心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需要的果實,於是畜養業發明了,農耕業也發明了。農業的誕生被研究者們喻為“綠色革命”,又因它的出現是新石器時代到來的重要標誌之一,又被稱為“新石器革命”。 稱之為“革命”,似乎是突然到來的事情,其實不然,農業的起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過程。在舊石器時代,人類主要以採集和漁獵為生,大自然裡所有能作為食物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索取的對象。舊石器晚期像峙峪人那樣發明弓箭以後,大大提高了狩獵的成功率。但是隨著環境的變遷和人口的增殖,採集和漁獵已越來越不能保證穩固的生活來源,尋找新的生活來源,成為越來越緊迫的事情。 獵手通常由男人充當,而採集任務則由婦女完成。婦女們在年復一年的採集活動中,對植物生長規律有了一定認識。春去秋來,開花結實,這種無窮反复的現象可能曾使人類迷惑不解,思考和探索就在這種迷惑中開始了。大概是將吃剩的植物籽實扔在駐地附近,於是發生了發芽、開花、結實的事,人們觀察到一個完整的植物生長過程,收穫到無意種出的果實。婦女們在這個基礎上又有意進行了無數次實驗,也不知經過了多少代人的經驗積累,終於她們不再感到迷惑,她們成功了,農耕時代到來了。婦女不僅由此為人類創造了新的生機,也由此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最初的種植活動規模不大,通常在居址周圍進行。後來在取得一定經驗後,才開始開墾大田,進行大面積種植。墾殖方式經過了由火耕發展到鋤耕(耜耕)的過程,鋤耕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早期的稍晚階段,至遲是在距今8000年前。這時的農耕活動已有較大規模,已培育出較好的栽培作物種子,收穫量大體能滿足生活需要,而且有了一定數量的糧食儲備。 中國“綠色革命”最偉大的成果,是粟、黍、稻三大穀物的栽培成功。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中國原始的農業耕作自一開始,就形成了南北兩個不同的類型。 在氣候溫暖濕潤的南方地區,發現了大量史前稻作遺存,時代最早的屬長江中游的彭頭山文化,距今已有9000年以上。在距今7000年前後,長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已相當普遍,並且已培育成功粳、秈兩個品種。這些發現證實,中國是稻穀的原產地之一。世界其他地區最早的稻作遺存發現於泰國,距今只有6000年上下。

在黃河流域廣大干旱地區,氣候乾燥,在幾處早期新石器遺址裡發現了旱地作物粟的遺跡,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粟,表明華北是粟的原產地。在其他幾個重要的栽培作物起源地,如西亞、印度河與恒河流域,都沒有發現這樣早的粟類遺存。在華北與粟同樣古老的栽培作物還有黍,但種植範圍可能稍小一些。 華北地區稍晚栽培成功的穀物還有小麥和高粱,近些年的發現與研究越來越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過去的研究認為,小麥最早是在西亞培植成功的,傳入中國的時間是西漢初年。但是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實,中國也可能是小麥的原產地之一。早在50年代,在安徽亳縣釣魚台遺址的一件陶器內,發現盛有906克植物炭化籽粒,經專家鑑定為小麥,年代為距今3000年上下。 1979年在發掘新疆羅布泊西北的一處新石器時代墓地時,在幾座墓中同時發現了小麥籽粒,年代為距今4000—3600年前。 1985年,甘肅民樂縣東灰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多種炭化作物籽粒,其中有栽培小麥數百粒,年代為距今5000年前。在陝西武功縣趙家來遺址龍山文化房址的燒土塊上,還見到了小麥秸杆的印痕,年代鑑定為距今4300—4000年前。從這些發現可以看出,已知的中國最早栽培小麥的證據,至少有了5000年的歷史。科學考察發現,在西藏和雲南發現了一種野生普通小麥,有可能是栽培小麥的祖本,這就為小麥可能起源於中國找到了前提條件。中國小麥最早可能是在西部高原馴化成功的,估計在距今5000年前引種到黃河流域,種植不一定十分普遍。

黃河流域種植小麥時代較早但又不普遍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受了食用方式的限制。中國自古有粒食傳統,而麵食技術很不發達,麥子粒食口感不佳,趕不上小米,所以北方在史前時代以粟為主要農作物。在麵食技術較為成熟,特別是石磨發明之後,小麥的種植才受到足夠的重視,這樣的歷史只有2000多年。 關於高粱,據國外研究結果和我國文獻記載,一般認為高粱早先在赤道非洲栽培成功,於史前傳入埃及,又於公元前後傳入印度,最終於公元3—4世紀傳入中國西南地區,遲到元明時代才在全國范圍內普遍種植。實際上這個傳播路線只具有推論性質,非洲並無早期栽培高粱實物出土,印度出土高粱遺存的最早時代只在公元初年。可中國考古發現的西漢高粱遺存已是屢見不鮮,集中分佈在黃河中游地區,東北及嶺南也有種植高粱的證據。許多材料還表明先秦已有高粱,更早的新石器時代也有高粱種植。

早在1931年,山西萬榮荊村的史前遺址就發現過高粱皮殼,其時代按最保守的估計距今也有4500年。 1972年在河南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晚期房址內,發現了一甕炭化高粱米,年代測定為距今5600多年。 1985年,甘肅民樂東灰山史前遺址採集到不少高粱籽粒,年代為距今5000年前。與此同時,科學工作者在中國南北各地都發現了高粱野生種,為論證高粱在中國的起源提供了堅實證據。有研究者據此認為中國高粱是在比較乾旱的黃土高原起源的,而且是獨立起源的,與非洲高粱沒什麼關係。 中國史前時代的其他栽培作物還有不少,如白家村文化的油菜,仰韶文化的芥菜,河姆渡文化的葫蘆,良渚文化的瓠瓜、甜瓜、大豆,可能還有花生和芝麻。

古代文獻中將常見的穀物統稱為五穀、百穀,主要包括稷(粟)、黍、麥、菽(豆)、麻、稻等,除麥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古人將農業的發明歸功於神農氏,說獵獲動物不足時,人們發明了農具,利用天時地利開始農作物的栽培馴育。這種農耕起源的主觀推測,與考古學揭示的“綠色革命”的事實大體吻合。考古發現證實,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的一個重要中心地區,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原始農耕的發生與發展,又帶來了另一個輔助性生產部門——家畜飼養業的發展。有一種理論認為,種植業的發明可能是家畜養殖的需要,也就是說早先的栽培活動是以動物的飼養為目的的,後來才逐漸培植成功食用穀物,作為人類自己的食糧。這說法雖不一定十分確切,但農耕和畜養的密切關係卻是顯而易見的,兩者有一定的互補性。

家畜中較早馴育成功的是狗,其祖先為狼,由狼馴化為狗,當是獵人們的苦心所致。中國多數新石器時代遺址都有狗的遺骸出土,最早的有7000—8000年之久,屬磁山、裴李崗和河姆渡文化。內蒙古東部興隆窪文化的一座房址還發現有一條整狗,表明了狗與人之間的密切關係。農耕部落的家畜中最重要的是豬,馴化成功的年代與家狗基本同時,普遍見於各新石器文化,許多文化共同體的居民都有用豬作隨葬品的習俗,表明人們對豬的重視程度。 同栽培作物一樣,中國史前南北方的家畜品種也存在著一定差異。豬和狗南北都有飼養,且都是以豬為主,區別在南方多水牛,北方則有雞,都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過去曾一度認為中國家雞是自印度引種的,而考古發現磁山文化已有家雞。到了龍山時代,北方又馴化成功家馬、家貓、家山羊綿羊,南方是否有這些家畜尚不清楚。

中國傳統家畜習稱為“六畜”,指的是馬、牛、羊、雞、犬、豕。在新石器時代,這六畜基本都已馴育成功,我們當今享用的肉食品種的格局,早在史前時代便已經形成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