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20章 第二節兩宋幣制概論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2323 2018-03-20
宋朝開國不久,就發行錢幣。仁宗時開始官發紙幣,實行錢幣、白銀和紙幣同等流通的幣制。在近300年中,此種幣制隨著時局動盪而波濤起伏,變化多端。總的是混亂多於治平。北宋前期和南宋孝宗年間(公元1163—1189年)稍為平穩,幣值相對穩定。徽宗和南宋後期,由於通貨膨脹造成錢荒,最後貨幣全面崩潰。宋代幣制的特點是:複雜多變,表裡不一,自說自話,不守信用。總評是壞到底。具體說來,宋代幣制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鑄造和管理高度集中。宋王朝把貨幣鑄制發行管理大權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實行高度集中製。宋代各時期都自鑄年號錢或國號錢,顯示帝王的權威。宋太祖首先鑄國號錢宋元通寶,以後兩宋各鑄了三種四個國號錢。太宗首鑄的太平通寶,是宋代的第一次年號錢。綜計北宋九帝,改年號35次,鑄了28種年號錢。南宋九帝(包括在閩粵逃亡的末代兩王),改了22次年號,鑄了18種年號錢。除末代兩王外,幾乎是改一次年號,就鑄一種新錢。

第二,幣種複雜多變。紙鈔看似只有幾類,實則變化頻繁。每種紙鈔都使用時間不長。錢幣的名稱、種類及內部結構也是多種多樣。一般稱通寶、元寶、重寶,有的還有更多名稱,如嘉定銅鐵錢,共有30多個寶名。從錢的金屬成分看,有銅、鐵、鉛、錫及各種合金錢。若按輕重大小、成色等級、幣材結構、年份版別、特徵或異形、紀年紀監、各地習慣稱名及其他標記來劃分,更是不計其數。例如熙寧和元豐兩錢,其版別就有100多種。而兩宋歷代各地不斷出現的私鑄及惡錢,更是無法點算。南宋還鑄過“錢牌”,是帶有通行證性質的代用貨幣。有上圓下方、上方下圓、長方形三種。表面有“臨安府行用”字樣,牌背有“準貳佰文省”等表示各種幣值的文字。再把信用貨幣算上,更難說清有多少幣種。

第三,長期封建割據和推行鐵錢。關於紙鈔和錢幣發行流通,有種種官方規定和民間習慣。宋初曾禁鐵錢,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在雅州百丈設監鑄行;此後,在多處擴大鑄造使用鐵錢。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有錢監26處,其中鐵錢監九,鑄鐵錢889234貫,佔總鑄錢數的15%。還用鐵錢作鈔本(發行準備金)來發行紙鈔。由於鐵錢和銅鐵錢廣泛並行,形成錢幣發行流通的地方性。當時成都、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專行鐵錢,陝西及河東西路則銅鐵錢兼用,其餘地區多流通銅錢。川蜀的鐵錢,限在本區內自鑄行用,不准外區銅鐵錢流入,本區錢也不准流出。因各地所鑄銅鐵錢,重量、大小、成色、形狀和使用習慣,不盡相同,只能在區內使用,這就加深了錢幣流通的地方割據性。有的相互排斥,有的相互滲透,形成地區之間的貨幣戰。這種情況在南宋後期更為激烈。

第四,錢幣形態和錢文書法多種多樣。宋錢分大小,已成為經常制度。每種新錢,一般都有“小平”、“折二”兩種大小不同的錢;有的還有“折三”、“當(折)五”、“當十”等大錢。南宋還有淳祐通寶當百大銅、鐵錢。銅鐵錢各個等級之間並不是剛好按照錢面表示的數量來區別的,有的折二折三反而比小平輕小,折五當十也不是剛好為小平的五倍十倍。銅鐵錢及其各個等級之間也沒有一定的比價,即使有時官方規定比價,也維持不住。 各種大小不同的宋錢,又有各種豐富多彩的錢文書法。優美的宋代錢幣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是中國書法史和文字發展史上的瑰寶,更是一部中外推崇的法帖。其書法一般都出自名家手筆,對研究中國書法、文字,確是一部真實可靠的歷史資料。這些宋錢的錢文書法,有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真書等各種書體。一般的錢,多有兩種書體,形成對錢,有的還有三種。如“淳化元寶”,就有宋太宗親筆書寫的真、行、草三種書體,即御筆錢。錢文用草書自此起。 “崇寧通寶”中的真書體和“大觀通寶”的文字,都是徽宗趙佶所書,鐵畫銀鉤,號稱“瘦金體”,引人入勝。仁宗寶元年間(公元1038—1040年)所鑄九迭篆文“皇宋通寶”,更是稀世之珍,目前國內陸續有所發現。從仁宗到哲宗前後四代,錢文書法出自名家手筆的很多,如“元祐通寶”的錢文,就是大名家司馬光、蘇軾等寫的。對宋錢的錢文書法推崇、珍藏、鑑賞、臨摹、學習,幾百年來從未間斷過。今後,更需要繼續進行發掘和深入研究。

第五,宋幣成色差,質量低。宋代初行宋元通寶時,曾以唐初開元錢為樣品,嚴守不變。實際上各地所鑄宋錢的質地成色都不及唐錢,以後更是每況愈下,相差很大。唐初開元錢一般含銅83%以上。宋錢最好的,如太平通寶,含銅65.98%,天禧通寶含銅64.44%,以後各代鑄錢逐漸降低含銅比例。如蔡京所鑄夾錫錢,含銅57.14%,還官定當兩個銅錢用,貶值一半多。紹興(公元1131—1162年)以後的錢,攙雜將近一半。如紹興通寶,含銅降為54.48%。而所謂折三、當五、當十等大錢,更是名實不符,公開減重貶值。例如,崇寧(公元1102-1106年)中,立《錢綱驗樣法》,要求當十錢每緡(一千錢)用銅九斤七兩餘,鉛半之,錫居1/3。而仁宗時規定皇宋通寶小平一千錢重五斤,其中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兩,錫八兩。同時建州銅錢,增銅五兩,減鉛五兩。這樣,當十錢的含銅量僅比小平錢高不到三倍,而錢值要擴大十倍。再如宋錢的重量,官鑄錢也是大小輕重不一。例如在小平錢中,最高的重3.8克,有天禧、政和、宣和三通寶錢;次重3.7克,有皇宋通寶及淳化、景德、天聖、明道、景祐等元寶錢;再次3.6克,有治平和熙寧兩錢。以下遞減,至和錢僅重3.4克,聖宋元寶3.3克,崇寧通寶3.25克最低。在折二錢中,熙寧重寶7.5克,建炎通寶5.5-7克。在當十大錢中,崇寧重寶11-12克,慶曆重寶6.6-7克,與折二錢相近。就這些錢的重量比較,與其所代表的面值相差很大。兩宋王朝在鑄錢上多次用這種偷天換日手段來掩飾其鑄錢貶值的實質,從中盤剝人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