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13章 第二節通寶錢體制的建立及其發展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1908 2018-03-20
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行“開元通寶”錢,其形制與書法均以上林三官五銖錢為樣板,是標準的方孔圓錢。此錢外圓內方,有肉有好及內外郭,徑八分(即二·四厘米),重二銖四累,即約四克,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為以後歷代王朝的鑄錢標準。每十錢重一兩,後世稱“一個錢”、“一文錢”。這個“一錢”,同清朝庫平一錢的重量相符,為後世兩以下十進位衡法開其端。銖累等秤量單位從此不用。此後不再以重量為錢幣名稱,改稱通寶、元寶、重寶等等。開元通寶不是年號錢,原意是開闢新紀元的通行寶貨。不以重量為貨幣名稱為後世錢幣減重打下埋伏,消除了錢名重量同錢的實際重量不符時導致的麻煩。此錢成色規定有統一標準:銅佔83.32%,白臘14.56%,黑錫2.12%。開元錢的錢文書法精美,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篆、隸體,極工整,為後世所推崇,被奉為字帖楷模,印行至今。高宗之後,鑄過幾次年號錢。唐以後各朝所鑄多數為年號錢,這是某個皇帝統治權力的象徵,為後世研究某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提供了參考資料。

開元通寶錢發行後,因其形制輕重大小適中,製作精整,質量可靠,市場樂用,就驅除一切古錢和私錢。終貞觀之世,此錢幣值穩定,購買力也較高。貞觀初,米鬥僅值三個錢。貞觀以後各代所鑄開元錢,基本形制不變。有些錢的錢面或錢背刻劃各種標記,如星、月、雙月、蓮紋等等。有的“元”字雙挑、左挑、右挑,所處部位也不同。還有當十的大開元錢和僅重二克的小開元錢。一般是:早期開元錢,輪郭精細,文字精美;中期的背多星月及其他花紋;晚期的外郭闊、粗糙。 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因對高麗作戰,財政緊張,乃鑄行“乾封泉寶”當十錢,錢徑2.5厘米,重3.3—3.5克,即一錢一分多,當開元錢十文,嚴重貶值,民眾拒用,不到一年廢止。此後直到玄宗晚年,開元錢仍繼續行用。但私錢充斥,惡錢盛行。

肅宗時,因對付安史戰亂,軍政費用緊缺,財源無著,乃求助於鑄大錢。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鑄行“乾元重寶”當十錢,錢徑7.7厘米,重5.97克,每千文重十斤,法定重寶一當開元錢十文。次年再鑄“重輪乾元重寶”,又叫“重稜錢”,徑3.5厘米,重11.94克,每千文重20斤,法定一當開元錢50文。大幅度的鑄幣減重和嚴重貶值,造成物價狂漲,米鬥7000文,“餓死者相枕於道”(《舊唐書·食貨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把開元錢增為一當十,重稜錢降為一當三十。這樣,民間就把兩種乾元錢叫做“虛錢”,稱開元錢為“實錢”,從而產生虛價與實價兩種物價。盜鑄蜂起,嚴刑竣法也禁不了。同時,史思明在洛陽鑄行“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徑一寸四分,重約21克,一當開元錢百文。這是一種嚴重貶值的軍用貨幣。

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改重輪錢和普通乾元錢一當三文開元錢,乾元小錢一當二。後改為大小錢均是一當一。於是私鑄又轉為私鎔,每千個重棱錢可熔得銅20斤,能改鑄開元錢3200枚,獲利三倍多。大歷年間(公元766—779年),因安史戰亂結束,朝廷採取種種增收節支措施,使物價逐漸趨向平穩,但幣值仍低於戰前。因感錢數量不足,朝廷便增爐鑄造“大曆元寶”和“大歷通寶”。德宗建中(公元780—783年)初又鑄“建中通寶”和“建中元寶”。以上兩種都是減重的劣質小錢。建中初,曾採連州白銅鑄開元大錢,一當十文用,徑4.5厘米,重16.8—18克。在此之後約60年,因通貨過少值低,發生一次通貨緊縮,到武宗時才寬鬆。

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廢天下佛寺,徵集寺廟銅佛像鐘磬器物,令各地增設錢坊,大鑄“會昌開元”錢,製作不精,大小輕重不一,一般徑2.3厘米,重3.4—3.5克。錢背刻有地名,計22處,即:京(京錢)、昌(揚州)、洛、益、梓、藍、荊、襄、越、宣、洪、潭、兗、潤、鄂、平、興、梁、廣、福、丹、桂。次年,明令全國祇準用新錢,但舊錢也未收回,通貨緊縮稍稍寬解。宣宗(公元847—859年)曾推翻武宗的政策,熔新錢再鑄佛像,但效果不大。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曾鑄“咸通玄寶”錢。武宗以後各代多仿鑄會昌開元錢,迄於唐亡。唐末,黃巢攻取長安,建國大齊,改元金統,鑄行“大齊通寶”錢,此錢存世不多。

有唐一代,開元通寶錢鑄造發行了近300年,始終為民間所樂用,其間雖幾經挫折,另鑄新錢,還是取代不了。這種在一個歷時較長的朝代,一種錢幣始終盛行情況,在以後各朝,是絕無僅有的。而且,這種式樣的貨幣在唐以後的1000多年中,始終不衰。有些皇室欲以本朝鑄錢充當天下錢的標準,從未如願。其中道理,確實令人深思。有一點可以肯定,除錢幣本身俱備的優越條件外,如何取得人民的長期信任,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