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10章 第三節北朝的貨幣變革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1414 2018-03-20
在中國北方大分裂的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崛起於晉北。公元386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到公元439年統一北方,與南朝劉宋對峙。初時,還過游牧生活,經濟落後,實行物物交換或以穀帛牛羊為交易媒介,租賦、俸給、賑恤均以布帛計算,不用錢。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改制,厲行新政,實施均田制,很快發展農業生產,內外商業也迅速展開。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始鑄“太和五銖”,重三至四克,銅質粗惡,文字湮漫,強令全國通用;在各地設爐為民鑄錢。官俸也以錢支付。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鑄“永平五銖”,重約3.4克,五字交股作直筆,邊緣闊。初時製作稍好,不久大為減重,有所謂雞眼、環鑿等名目,有些錢比榆莢還薄。各地流通情況復雜,有的只用古錢,有的則用絹帛。錢輕物重,米價一斗千文。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鑄“永安五銖”,形制重量同永平錢,少數錢有四出紋或穿上有“二”字。允許民眾攜銅到官爐鑄錢。故意抬高幣值,當時絹布市價一匹300錢,政府按每匹200錢出售,原意用以回籠民間錢幣,不料反而刺激私鑄,幣值更為慘跌。而且當時銅價一斤81文,熔鑄小錢可得200余文,錢多而濫,錢幣流通情況更為雜亂。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公元534—550年)和西魏(公元534—557年)。東魏政治腐敗,財政困難,幣制混亂,官定沿用永安五銖,私鑄多而雜,錢幣名目繁多,如青赤、緊錢、吉錢、生厚、生澀、天柱、赤牽等錢。冀州以北拒用錢,只用絹布。孝靜帝武定元年(公元543年),改鑄減重的小樣永安五銖,並在各地收集銅和惡錢,私鑄仍難禁止。東魏末年曾打算規定錢必須重五銖才准通行和置官秤檢驗,行不通。高洋滅東魏建北齊(公元550—577年),於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鑄“常平五銖”,製作精巧,重4.2克,幣值較高。但因北齊宮廷荒淫無度,貪贓成風,橫徵暴斂,民眾乃以私鑄來對付。乾明、皇建年間(公元560—561年),私鑄更多,至有用銅鐵合金多雜鉛錫大鑄惡錢,名目繁雜,有青熟、赤熟、赤生、細眉、青薄等。後主武平(公元570—575年)以後私鑄充斥,竟有用生鐵塊充當貨幣。

西魏的情況同東魏差不多。文帝於大統六年(公元540年)先鑄“大統六銖”,文曰五銖,形制仿永安五銖,銅色蒼白,右邊穿孔處有一劃。六年後再鑄,減重縮型。有一說還鑄仿永安錢的“置樣五銖”,待考。公元557年,北周滅西魏,577年滅北齊,統一北方。北周鑄過三種新錢。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鑄“布泉”,一當西魏錢五枚,與五銖錢並行。錢文書法是玉筋篆,筆劃古樸飽滿,泉字中豎不斷,與王莽布泉錢文不同。外郭隆起,重約4.3克。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又鑄“五行大布”錢,重量與布泉差不多,一當布泉十,兩錢並行。因邊境盜鑄太多,乃禁止五行大布錢進出關,布泉只進不出,嚴禁私鑄。後又廢布泉。靜帝大像元年(公元579年)鑄“永通萬國”錢,一般重六克,以一當五行大布十枚,合五銖錢500枚,等於減重至1/166。此錢大小不等,又有闊邊及鉛錢。初鑄時,錢極精巧,篆法絕工,藝術價值高,為收藏珍品。但因減重貶值過甚,人不樂用。民間有用絹帛和金銀作幣者,甚至有些地區使用國外來的金銀幣。

總之,北朝貨幣由低級向高級逐漸發展,在多次政治變革中不斷進行幣制改革,鑄出新的錢幣,質量一般不佳,直到北周才大有改善。但貨幣流通情況,除北齊有嚴重通貨膨脹外,其餘均是小病不斷,私鑄惡錢一貫到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