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5章 第三節從半兩錢向五銖錢的轉化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1501 2018-03-20
西漢前期的94年中,政局不穩,再加對外用兵,負擔沉重,貨幣狀況也是起伏不定,經過十次變化,半兩錢逐漸轉變成五銖錢體制。 (1)公元前206年,劉邦初建漢朝時,歷經楚漢相爭戰亂,經濟尚未恢復,物資匱乏,因秦錢重不便使用,允許民間自由鑄造半兩錢,於是地方勢力和豪紳富商趁機大肆濫鑄惡錢,稱為“莢錢”,即“榆莢半兩”。錢身輕小粗劣,肉薄,廣穿,形同榆莢。初重三銖,旋即重二銖,約二克,後僅重一銖左右。奸商囤積居奇,物價飛漲,米每石高達萬錢,馬一匹值百金,造成漢朝第一次通貨膨脹。 (2)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朝廷壟斷鑄幣權,禁民私鑄。官鑄“八銖八兩”,錢文半兩,鑄幣質量改進,文字扁平,大樣薄肉。這是漢王朝首次整頓幣制。

(3)高後六年(公元前182年),自呂后當政,劉呂兩家爭權,鬥爭激烈。呂氏三王專權,再次搞錢幣減重,改鑄“五分錢”,錢文半兩,重二銖四累,為半兩錢(秦)的1/5,減重為類似榆莢錢的輕小惡錢。文帝初年,貨幣又一次貶值,出現第二次通貨膨脹。 (4)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為穩定局勢而取消五分錢,改鑄“四銖半兩”,文曰半兩,重四銖,平背,極少數有外郭,准民間自鑄,也準大臣諸侯鑄錢,如吳王濞和寵臣鄧通均各自大量鑄錢,形成吳鄧錢遍天下。同時還注意讓民休整,發展生產,緊縮通貨,一直持續到景帝時,促成漢王朝第一次通貨穩定。 (5)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對內對外年年用兵,徵調頻繁,國庫枯竭,再次求助於鑄幣減重,改鑄錢文為三銖的“三銖錢”,重如其文,私鑄更多,錢愈輕而物愈貴。自此以後20餘年間,斷斷續續,時輕時重,處於貨幣貶值狀態,造成漢初第三次嚴重的通貨膨脹。

(6)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因三銖錢過輕,武帝不得不取消這種貨幣,又鑄行四銖半兩錢。錢文半兩,實重四銖,又叫“三分錢”。 (7)行三分錢不久,為了財政需要,朝廷仍恢復三銖錢,造成私鑄氾濫,錢更多更輕薄而錢價更賤,物價更高。 (8)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再次取消三銖錢,令郡國(相當於地方政府)鑄五銖錢,通稱“郡國五銖”。錢文“五銖”,重如其文,正面僅有外郭,背面有內外郭,形制不規整。後郡國競相雜鑄輕小薄錢,形制重量不一,錢制又亂。如1982年西安灞橋出土的郡國五銖,僅重0.8克,即一銖,徑1.5厘米,銖字無金旁,是五銖錢標準重量的1/5,秦半兩錢的1/12。 (9)武帝於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郡國鑄幣權,改由專司鑄造發行錢幣的機關“鍾官”專鑄“赤仄五銖”,又稱“赤仄錢”、“赤側錢”、“孑紺錢”,面背邊郭製作規整。規定此錢一當郡國五銖五枚,稅賦官用只准用赤仄錢,行了兩年廢止。

(10)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嚴禁郡國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鑄造發行標準五銖錢。廢除以前各種錢幣,通令收回銷毀。此後,只准發行流通官鑄“上林三官五銖錢”。這種由中央集中統一鑄造發行的標準官爐錢,重約四克,製作精整,郭紋細緻,文字古樸遒勁,輕重適中,頗受歡迎。從此五銖錢制定型,一直沿用了2000年。武帝以後的昭、宣、元、成、哀、平六帝均繼續鑄行上林三官五銖錢,總體形制不變,在錢文書法和穿孔等方面稍有變化。如“宣帝五銖”的五字相交兩劃向內收縮,外郭稍寬,穿上加橫畫。西漢五銖錢從元狩五銖到平帝時為止,共鑄有280餘億枚。 五銖錢的誕生及上林三官五銖錢的定型定制,對中華貨幣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首先,肯定了封建王朝必須實施貨幣鑄造發行的中央集中統一,明確了貨幣穩定與否對國家社會都有重大關係。其次,為中國古代貨幣開創了新的貨幣體制,確定了方孔圓形、肉好精整、有內外郭、輕重大小體型適度、以銅為主的金屬貨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