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棋藝

第26章 第九節古代象棋趣話

中國古代棋藝 徐家亮 4675 2018-03-20
象棋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瑰寶之一。與圍棋相比,象棋的愛好者人數更多,而且幾乎各個階層都有。上至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的勞動人民,走街串巷的販夫走卒,都有喜歡下象棋的。可以說,象棋在我國,自南宋以後,已經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隨著象棋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在歷代都出現了一些關於象棋的趣話軼事,在像棋愛好者中間廣泛地流傳。本書選擇其中流傳較廣的幾則加以介紹。 唐朝相國牛僧孺編撰的《玄怪錄》裡,有《巴邛人》一篇。說有個巴邛人,家裡有橘園,下霜以後,收了橘子,但餘下兩個大橘子當時沒摘,後來摘下剖開一看,每隻大橘子裡竟都有兩個老人在著象棋。這是描述象棋的一篇神話故事,但它對象棋愛好者的渲染力很強,千百年來一直在像棋愛好者中間流傳著。它還說明象棋在唐代已有一定影響。牛氏《玄怪錄》裡有好幾篇故事,都已成為後人編寫戲曲、小說的題材,像《巴邛人》這篇所寫的橘中像戲,尤其動人,不但是後人小說、戲曲的題材,而且也是後來許多詩人、文人的題材。如南宋文天祥詩有“我愛何如橘裡枰”,南宋劉克莊的五古象弈詩有“小藝無難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戲,妙不出局外”,明馬浩瀾詩有“巴園橘裡賭棋還”句子等等,不勝枚舉。後人因此稱像棋為橘中戲。明代著名象棋古譜《橘中秘》、《橘中樂》等的書名當來源於此。

這則《巴邛人》有關象棋的神話故事,在唐人《幽冥錄》裡,也有類似的記載,但較簡略,現錄原文如下: 巴園人,收大橘如三鬥盎,剖之,有二人相對,身長丈餘,象戲。一叟曰:“僕餓矣,須龍脯食之。”食訖,以水噴地為二白龍而去。 這裡,把大橘中下象棋的兩位老人描述得更是神龍活現。 南宋時,我國南方一帶象棋盛行。出生在江西吉安、後來以抗元聞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和他同時代的戰友劉洙、劉澄、蕭耕山、周子善等,從少年時期起即有像棋的愛好。他們經常在一起進行象棋比賽,棋藝都很精湛。 文天祥(公元1236—1282年)字履善,號文山,著有《文山先生全集》20卷。在《全集》中有不少詠棋的詩篇,反映了他對象棋的熱愛。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官至丞相,他從小愛下象棋,就是在炎熱的夏天游泳時,也迷戀象棋,與戰友周子善浮於水面,不用棋盤,以意為枰,口弈象棋,以決勝負,甚至樂極忘返。據此可以說,在像棋的發展歷史上,文天祥還是蒙目棋的最早創始人。每逢生日,文天祥總要與棋友下棋比賽取樂。他在《生日中與蕭敬夫韻》一詩中作了這樣的自我表白:

蕭敬夫即蕭耕山,棋藝比劉洙、劉澄高一籌,但不及周子善。劉洙隨文天祥抗元,為監軍。劉澄是詩人,棋藝與劉洙不相上下。周子善棋藝較高,但常敗於文天祥。關於文天祥四位棋友的棋藝水平,他在《象弈各有等級四絕品四人高下》一詩中有過定評。 1276年,南宋的都城臨安失陷,南宋最高統治者投降了元軍。但文天祥等主戰派帶領義軍在江西、福建、廣東一帶抗擊元軍,最後兵敗,文天祥為元軍所俘,但他在被元軍囚禁北京期間,寫下愛國詩篇,創作象棋排局,和敵人鬥爭,不屈不撓的動人事蹟流傳千古。 他在獄中寫的詩篇《正氣歌》表現了他偉大的民族氣節。他在獄中還創作了象棋排局,據朱國禎《湧幢小品》說,文天祥在獄中創作的排局,以危險制勝局勢、局勢奇絕者命名,自“玉金鼎”至“單騎見虜”,共40局。玉是文天祥居住地的山名。單騎見虜是他以棋局自喻,反映他勇敢、頑強、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

明代中期,農業、手工業生機勃勃,商業繁榮,科學和文化都有相應的發展,標誌這一時代發展的李時珍的、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和等,相繼問世。當時象棋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據當時著名藝術家唐寅(公元1470—1533年)的《譜雙·書後》記述,說樗蒲、彈棋都已失傳,打馬戲、七國象戲、漢官儀、五木等古代遊戲雖然都有玩法流傳下來,但當時並沒有多少人喜歡,也沒有什麼人加以提倡,只有像棋、雙陸兩種棋戲盛行。與唐寅同時代或稍後的明代著名學者如楊慎、朱晉楨、謝在杭、李開先等,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提到像棋。一些著名的象棋譜,如《夢入神機》、《自出洞來無敵手》、《金鵬秘訣》、《金鵬十八變》等等,也在這一時期問世。當時著名的藏書家,如高儒、趙用賢、趙琦美等,還以收藏象棋譜為時髦。這一切都說明當時象棋的繁榮景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子像棋在明代也有新的發展,在《金瓶梅詞話》小說中,就有許多回反映當時女子愛好像棋和雙陸的有趣的故事情節。 更可喜的是像棋在農村中開始廣泛傳播,著名學者、象棋高手李開先在他的《村翁》一詩中寫道:
這首詩充分反映當時農村中一般的農民漁夫對象棋的愛好。 象棋的盛行自然而然地帶來了一些棋迷的出現。這些象棋迷的棋藝水平雖然不一定很高,但由於酷愛象棋,有時鬧到笑話百出,成為人們的趣談。據明浮白主人《笑林》中記述,某處有兩人下象棋,旁觀者往外解手,及至解手完畢再回到棋盤旁時,發現下棋的兩人忽然都不見了,到處尋找,最後竟在門角里找到,發現兩人正在使勁地奪車。這則門後奪車的笑話繪聲繪色,在像棋愛好者中間影響很大。到了清代乾隆時,在紀昀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說景城有一道士,因酷愛象棋,人以棋道士稱呼他,而他的真名真姓卻反而不見留傳了。一天,與人對局,棋桌上擺上棋局,但只有31只棋子,而棋道士和他的對手卻不知去向。忽然聽得窗外有喘息聲,來人一看,發現道士和他的對手四手相持,共奪一個棋子,聲嘶力竭,互不相讓。

明朝末年,象棋的開展比之明代中葉有明顯的衰退,但在宮廷和官府,象棋仍較盛行。姚雪垠的《李自成》一書中描寫崇禎帝的首輔以臥槽馬勝門客以及崇禎帝與宮妃下象棋的故事,並非完全虛構。據史載,崇禎所寵愛的田貴妃,象棋就下得很有點水平。 清代宮廷中盛行象棋,乾隆皇帝除了喜好書法外,也喜歡下象棋。當時朝中有五名大臣棋藝都不錯,乾隆就召見他們殿試棋藝,觀棋六個月,最後讓他們編成《五大臣象棋譜》。當時宮廷中太監與大臣等下棋的棋盤,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有實物保存。 清末慈禧太后也喜歡象棋,但棋術很差,棋品也極壞。據愛新覺羅·溥儀在中記載,一次,慈禧太后與一小太監下象棋,下到中局雙方對殺時,這個小太監戲語太后說:“奴才殺老祖宗的這只馬。”想不到慈禧竟突然惱羞成怒,嘴裡不覺脫口說出:“老祖宗殺你一家子。”小太監一句話惹出殺身大禍,周圍衛士就把他拉出去活活打死了。

在意大利馬羅斯提卡市,現時每逢雙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在該市廣場舉行傳統性的別開生面的活人國際象棋賽。相傳這種活人棋賽起源於中世紀。兩位出身顯貴的青年同時愛上了馬羅斯提卡城堡君主的女兒,並且一起向她求婚,互不相讓,最後只得按騎士的慣例約定在廣場上當眾決鬥。仁愛寬厚的君主決定以比智慧的方式取代這場血戰,他讓兩青年在廣場上擺開陣式進行活人國際象棋賽,然後由勝者娶他的大女兒為妻。棋賽結束後,君主又把小女兒許配給負者。為了回顧這段化情敵為親眷的美好歷史故事,每年舉行這種傳統性的棋賽,並使市民們都來觀戰。無獨有偶,在德國的馬格德堡區施特廖別克村,村民們也常常穿上有標誌的服裝,扮成活棋子,站在一塊巨大的棋盤上來回走動進行比賽。

關於活人像棋賽,傳說唐朝天寶初年,唐明皇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曾在宮中下象棋,以宮女32人為棋子,抹胸綴以棋子名稱,然後在繪有棋盤的地上走動以弈棋,故此有了“香車”、“桂馬”、“銀將”、“金將”、“玉將”等等棋子的名稱,這是傳說中最早的人棋比賽。此棋后傳入日本,被改製成現今日本流行的“將棋”。但這一傳說並無史料記載,何況唐代象棋的形制也與現代象棋不同。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記載活人像棋賽的是明代錢靜方的《小說叢考》。其上載有: 《五彩輿》一劇,事多紀實。嚴世蕃畫地衣成棋盤,令32美人列作象棋,與妻對著,此事見於《美新》。據云此地衣及32美人為王天華所獻。 明趙善政《賓退錄》卷四有嚴世蕃下活人雙陸的記載:

有僉事董某以人雙陸饋嚴世蕃,織紫絨罽〔ji寂〕為局,飾女童三十人,分紅、白繡衫各十五,每對直,當食子,則應移女子抱當食女子出局。 嚴世蕃是明朝嘉靖時權相嚴嵩(公元1480—1569年)之子。他的活人像棋和活人雙陸賽可互相印證。這當然是封建地主、官僚階級的享樂生活,但在中國歷史上卻是確有記載的活人棋賽。 晚清咸豐、同治年間,棋史上又出現與嚴世蕃下人棋有驚人相似的故事。據李伯元《南亭筆記》說,當時浙江巨商、封建地主兼官僚的胡雪巖,生活豪奢無比,“家有妻妾36人,以牙籤識其名,每夜抽之,得某妾,乃以某妾侍其寢”。其妻妾皆通曉象棋。一次,胡雪巖使諸妾衣紅藍比甲,上書車馬炮等,有一台高達一丈,畫成棋盤,諸妾按棋局佔位,遙遙對峙。而胡與他的妻子則高踞欄杆上,以桿指揮諸妾下棋,稱為下活棋,可謂別開生面。

明朝末年象棋第一名手首推朱晉楨。朱晉楨字進之,明末崇禎年間江蘇東海人。他編著的《橘中秘》是中國象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傳世之作,是著名的象棋古譜。朱晉楨有弟兄四人,他排行老四。他有個哥哥朱泰,自稱無住居士,也善走象棋。他曾給朱晉楨的《橘中秘》撰寫序言。序言中說朱泰自己往歲曾薄遊中外,並常與四弟進之在一起。每每“見其銳志下帷,思入微渺,篝燈丙夜,靡有他念”(《橘中秘·敘》),為科舉曾竭盡心血。後因“家累所牽,不遂厥志”,才“旁涉雕蟲,悉造其顛,而於象戲,尤得三昧,即明眼人鮮不斂手稱無敵者。”(見《橘中秘·敘》)。朱晉楨總結了明朝以前,直到明末這一時期中幾乎所有高手的實戰經驗和研究成果,加上自己悉心研究的變著,編成《橘中秘》四卷。朱泰在《橘中秘·敘》中說,他自己在明熹宗天啟年間曾奉命出任雲南總督,平定雲南少數民族發動的兵變,“以像戰克之”。後在崇禎二年為抵禦後金皇太極的軍隊而駐守北京寧安門(即今廣安門),他身當眾衝,披甲仗劍為士卒先,亦“以砲擊走之”。後來朱泰休暇於林泉,其季弟朱晉楨以所輯《橘中秘》相示。他看過以後,認為該譜反映其四弟“多所發明,更以新意點綴,靈機躍躍滿楮”,並深為嘆服。設想朱泰如果不工於象棋,決不至於出此斷言。 《橘中秘》一譜曾由朱晉楨侄朱爾鄴、朱景蕭為之校閱。由此可見,朱晉楨一家稱得上是明末的象棋之家。

清代末期,著名棋手很多,如番禺李榮,溫州陳笙,北京傻貝子,揚州索萬年、楊健庭,鎮江巴吉人等。象棋愛好者中間流傳著不少關於這些各地像棋高手的故事。其中,最有趣的當是傻貝子的故事。 傻貝子,清宗室,不知其真名,人們以傻貝子呼之。他家住京西海甸黃莊,不務生產,專心致志於象棋的研究,挾象棋而走江湖。 當時北京西山有個和尚叫了然,棋藝很高,經常讓人一馬或一炮,人家還敵不過他。有個內監李二,訪得傻貝子精於象棋,於是邀他到西山與了然和尚較量。一開始,了然和尚仗著自己的棋藝高強,堅持要讓傻貝子一隻馬,傻貝子不同意,後經雙方協議,了然讓傻貝子一先。開局時,了然和尚大佔優勢,似乎再走幾步,傻貝子就要繳槍投降。不料傻貝子胸有成竹,竟走一路邊卒,复走一路車藏於卒後。和尚不識其謀,以為全是閒著,隨手照將,豈料傻貝子連閃其將,棄雙炮雙卒一相一士一馬,50餘著,扳回先手。末後,隱藏卒後的車橫出,投入戰鬥,和尚抵擋不住,只得認負。第二局,和尚為收復失地,即不加謙遜,先走立刻架上當頭炮,繼而以盤頭夾馬猛攻,但傻貝子嚴密防守,穩住陣腳。 30回合以後,和尚攻勢漸減,而傻貝子則應付裕如。這時和尚一度得機以一馬換取雙象,似較得先。誰知傻貝子雙炮過河,使和尚的九宮內各子麻木,雙馬退居邊隅。接著再走10餘著,和尚再次敗北。了然和尚在西山,曾以像棋稱雄數十年,未曾負過一局,今竟兩番失利,羞慚得無地自容,次日悄然離京他去。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