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棋藝

第25章 第八節古代象棋詩畫

中國古代棋藝 徐家亮 1393 2018-03-20
現代象棋定型於北宋,南宋以後家喻戶曉,愛好者的人數與圍棋相比,相對來說要多得多,而且大都接近下層。但在上層人士中間,歷史上也有一些文人雅士、詩人墨客愛下象棋。他們曾經以像棋為主題吟詩作畫,留傳後世。這些古代留傳下來的象棋詩畫,歌頌和闡揚象棋,推動和發展了象棋,為我國象棋的發展歷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北宋時的文人尹洙、梅堯臣、司馬光、程顥和晁補之等都曾撰寫過象棋方面的詩文。 梅堯臣的《象戲》詩裡有“象戲本從棋局爭,后宮龜背等人情……堂上有奇誰可勝?樽中賭酒令方行。直驅猛獸如尋邑,何似昇平不用兵”等句,程顥的《詠象戲》詩有“車馬尚存週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等句,說的都是當時流行過的象棋制度。

南宋時劉克莊有一首歌詠象棋的五言律詩《象弈》,是贈棋友葉潛仲的。這首《象弈》詩在像棋的演變和發展一節中已有摘錄介紹。原詩有48句共240字。這裡,劉克莊以詩歌的形式十分完整地描述了當時南宋流行的、而且沿襲至今一直不變的現代象棋棋盤、棋子的形式以及棋子的著法,同時還粗略地提出了象棋的著法規律和簡單的理論原則。 明清時,象棋有了更大的發展,棋風很盛,不僅在民間,而且在宮廷中也有很多愛好者。明成祖時,根據皇上的旨意編輯的大型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中輯有《象棋》一卷。明太祖的兒子朱權很愛下象棋,並編過棋譜。這說明象棋在宮廷中也逐漸興盛起來。明太祖的孫子朱高熾在當太子時,不但愛看內侍們下象棋,而且自己也愛下象棋。有趣的是,每當他下象棋感興之餘,即命狀元曾子棨〔qi啟〕賦詩助興。曾子棨詩云:

曾詩更加激起了太子的棋興和詩興,於是太子也和詩一首:
後來,正德間詩人毛伯溫也同韻相和一首:
以上三首詠象棋詩反映出明太子朱高熾等人都具有一定的象棋技藝水平。 清朝乾隆初的進士、大才子袁枚非常愛下象棋,尤其喜歡看人下棋。他當過幾年知縣,40歲時就退休,在今南京小倉山下的“隨園”,聚集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在一起賦詩下象棋,至82歲才死。他曾吟詠了一首觀棋的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寫得十分有趣。
四句詩把袁枚自己作為一個觀棋的棋迷心理和情緒的變化刻畫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後兩句描寫觀棋時情緒隨棋勢變化而起伏,時而非常高興,時而非常氣惱。這樣的心理,不通象棋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清乾隆間還有一位進士叫劉墉的也非常愛好像棋,他寫得一手好字,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大書法家。他有《詠象棋》詩一首:

八句詩把象棋裡不同兵種棋子的性能描述得十分清楚。 以像棋為主題的繪畫,要算南宋畫待詔蕭照創作的《中興瑞應圖》在歷史上最負盛名。宋高宗為了表明他做南宋第一任皇帝是“瑞卜昭應異常”,是上感天意的,特地命令翰林院的畫待詔蕭照做此畫。這套畫又名禎應圖或聖應圖,是一種連環形式的歷史畫,明清時屢見記載。據清初卞永譽的《式古堂書畫彙考》著錄(見該彙考中的《畫考》卷一四),這套畫是絹本,長四丈六尺六寸,高一尺一寸,由曹勳贊引。整套畫共12幅,著色。其中,第七幅畫的是宋徽宗的顯仁皇后用象棋占卜的情景:一宮居中,朱碧焜〔hun諢〕耀,顯仁皇后擲棋子於盤中,周圍有侍妃七人。宮的左有,樹木掩映,中間隔以竹柵。

《中興瑞應圖》繪成於強敵當前的局面下有站在統治階級立場粉飾太平的作用,對朝廷的屈膝求和的可恥行為存心掩飾。其中的象棋占卜這一幅,無意中卻保存了當時文娛活動的社會風貌。它可說是迄今流傳的最古的有關象棋的一件珍貴藝術品。
報告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