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印文化交流史話

第33章 第三節康有為登上大吉嶺

中印文化交流史話 薛克翘 1487 2018-03-20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發生於1898年,其主要代表人物為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譚嗣同等。康有為很早就關心印度問題,他在其自編年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條下寫道:“早歲讀宋元明學案、《朱子語類》,於海幢華林讀佛典頗多,上自婆羅門,旁收四教,並為算學,涉獵西學書。”其後,於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著《婆羅門教考》。在戊戌變法之前,他在《京師強學會序》和《保國會序》等文中曾反復強調,中國要以印度為前車之鑑,儘早實行變法,以免亡國。梁啟超也在中說:“印度,大地最古之國也,守舊不變,夷為英藩矣。”康有為又多次上書光緒,分析印度亡國的原因。 1895年5月,他在《上清帝第二書》中說:“才智之士多則國強,才智之士少則國弱。土耳其天下陸師第一而見削,印度崇道無為而見亡,此其明效也。”經康有為等人的不懈努力,光緒帝變法維新,但由於西後為首的保守派勢力強大,變法失敗。康、梁二人流亡海外。 1901年,梁啟超發表《滅國新法論》,指出,印度亡國乃因英人之“滅國新法”,“英人之滅印度,非以英國之力滅之,而以印度之力滅之也。”“蓋當其侵略之始,攻印度人者印度人也,當其戡定之後,監印度人者印度人也。”在同年發表的《瓜分危言》中再度告誡國人,要“視印度及諸亡朝之覆轍”,防止列強“以支那人伐支那人”。同年,康有為避禍檳榔嶼,10月底,乘桴浮於海,前往他嚮往已久的印度。

1901年11月初,康有為抵達印度加爾各答,月底,居住於印度東北避暑勝地大吉嶺。他在印度居住達一年半,周遊各地,並寫下《印度遊記》和《須彌雪亭詩集》,著名的《大同書》也在此期間整理完畢。他在《印度遊記·序》中說:“中國人之遊印度者,自秦景、法顯、三藏、惠雲而後千年,至吾為第五人矣。”他對中印文化交流的掌故似乎不大清楚,加之無資料可查,文中難免有與史實相參差處。但卻可以看出,他以“第五人”自居,是懷著一種沉重的歷史使命感去周遊印度的。 《印度遊記·序》中說:“今則海道大通,自粵來卡拉吉打(加爾各答)者,月有汽船六艘,海波不興,如枕上過。粵之木工、履工集於印者數千人。吏於衛藏或商人多假途出入,歲月相望,視如門戶,然而無一人記印度之教俗、文字、宮室、器用,發其祖父子孫,鏡其得失別派,以資國人之考鏡採擇,以增益於我文明。”這說明,至少在1901年前後,廣東已有定期直駛印度的客輪。當時有數千名廣東打工者聚集在那裡。可知,印度的許多華僑,大約多在這一時期流入。另外,在西藏作官和經商的人,也常常以加爾各答為中轉站。

1909年6月,康有為游錫蘭。 9月,再次遊印度,並賦詩:“匪兕虎耶遊曠野,又何沙矣再西遊。莊嚴淨土成淫祀,勝會靈山今冷秋。全印無僧無佛法,有生盡劫盡離憂。本來不作生天想,為拯斯人甘獄囚。”這裡,他再次流露出對中國、對印度現實的不滿和悲痛,並流露出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使命感。他一生不忘以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教訓儆戒國人,《大同書》開卷即曰:“康有為生於大地之上,為英帝印度之歲。”直到1921年,在他致趙恆惕的文中還說:“吾國人寡至印度,不知印度之所以亡,而不戒也……中國既有軍閥專制,則只有割據之軍治,而民治無自而生,故軍閥未除,自治二字不必假用……諸公未至印度,不知印度以分裂內爭,自亡其國百年之慘也。吾遍遊五印度,居之十五月,乃粗知之也。印人苦難萬千,不能一二數也。公等必欲舉吾中國萬里之土,四萬萬之民,投而為奴,使從印度之後,聽人魚肉,則日倡聯省自治之說可也。”從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康有為以愛國之心兼顧印度,對印度人民受英國人統治和剝削的處境是非常同情的。這代表了當時中國人民的感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