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印文化交流史話

第23章 第八節製糖、造紙與養蠶

中印文化交流史話 薛克翘 1660 2018-03-20
由於印度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那裡自古生產甘蔗,人們很早就會用甘蔗軋糖。印度古代製糖法最早是通過佛經介紹到中國來的。從晉代以來所翻譯的一些佛經中,如《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四分律》等可知,兩晉南北朝時期,印度壓甘蔗汁製糖的信息已經傳到了中國。儘管其方法並不詳細,但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至於中國人是否學習了這一方法,則無例證。到了唐代,義淨譯的《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八提到作沙糖團的方法;義淨在其所譯《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夾注中還進一步指出:“然而西國造沙糖時,皆安米屑。如造石蜜,安乳及油。” 據《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上諸蔗,榨沉如其劑,色味愈西域甚遠。”而《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傳》中則說:“使既西返,又敕王玄策等二十餘人,隨往……並就菩提寺召石蜜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具到東夏。尋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有成就。”從這兩條記載可知,唐代初期,官方曾出面組織學習古印度的製糖法,不僅派了人去,而且請了人來。當時在中國製造出的糖還要勝過印度的糖。

敦煌卷子P3303號上,在短短的幾百字中,卻詳細地記有印度甘蔗的種類、造沙糖法、造石蜜法、甘蔗栽培法等內容。季羨林先生對這一卷子作了全面的詮釋之後,說:“我們眼前的這張只有幾百字的殘卷告訴我們的卻是另外一條道路,一條老百姓的道路。造糖看起來不能算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它也關係到國計民生,在中印文化關係史上在科技交流方面自有其重大意義。”後來,中國的糖越造越好,又開始向印度回傳,所以,在今天印度的一些語言裡,還把白糖叫做“支尼”,意思是“中國的”。 我們古代從印度學習了許多東西,但印度也向中國學習了許多東西。例如養蠶、繅絲、造紙、印刷等。下面只談兩點。 第一,關於中國造紙法向印度的傳播。中國是最早製造紙的國家,紙的製造最晚可以追溯到漢代。根據考古資料,到公元2世紀中葉,新疆和田一帶已經使用紙了,那裡離印度很近,因此印度人很可能在那時已經知道有紙這種書寫材料了。到了公元7世紀,唐代義淨去印度取經,看到印度使用紙,他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記載了這件事。但是,知道用紙是一回事,會造紙則是另一回事。據學者們考證,公元751年,在中亞發生了一場戰爭,被稱為“怛邏斯之役”。這場戰爭是中國人敗了,一些中國造紙工匠成了戰俘。這些工匠把造紙技術傳給了當地人,後來造紙法又從那里傳到印度。黃盛璋先生在《關於中國紙和造紙法傳入印巴次大陸的時間和路線問題》一文中對於中國造紙法向印度傳播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中國紙和造紙法是在公元650年之後首先傳到西藏,然後又於650至670年間由西藏傳入尼泊爾,然後遍及南亞次大陸。他的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關於植桑養蠶法向印度的傳播。在古代的西域,最早植桑、養蠶和繅絲的地方是和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二“瞿薩旦那國”(今新疆和田一帶)條講了一個當地流傳的故事:從前這裡的人不知道植桑養蠶,聽說漢地有這種技術,就命使者去求取。但漢地國君把這一技術當作專利秘而不賜,還“嚴敕關防,無令蠶種出”。瞿薩旦那王向漢地國君求婚,國君為安撫邊疆,就同意了。國君的女兒出嫁時,應瞿薩旦那王的要求,偷偷把蠶繭藏在帽絮中,躲過邊防檢查。從此當地才有了蠶,也學會了植桑、養蠶和繅絲的方法。當地人為此特地修建了一座寺廟,供奉這最早傳入的“先蠶”。有趣的是,同樣的故事也在西藏流傳。學者們認為,這不單單是個故事,相反,它很可能有歷史事實作為依據。因為這不僅可以與歷史上的文獻記載相印證,而且還有考古資料作為旁證。如人們在新疆發現的古代文物中,有一幅描繪這個故事的畫,又在一座古廟裡發現了“先蠶”的圖像。

總之,植桑、養蠶和繅絲的技術可能在唐代以前就由內地傳到和闐。那麼,再由那里傳到印度就不會是很遲的事情了。另外,西藏、雲南等地都是很早就能養蠶繅絲的地方,這些地區與古印度都相鄰近,都有交通上的便利,因此,中國的植桑養蠶法也有可能通過這些地區傳到南亞,只是難以確定具體時間而已。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