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印文化交流史話

第11章 第四節法顯巡禮印度

中印文化交流史話 薛克翘 1440 2018-03-20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了一個西天取經的高潮,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偉大事件。而在這個高潮中,最優秀的代表人物要算是法顯。 法顯,俗姓龔,平陽武陽(一說今山西臨汾縣西南,一說今山西襄垣)人,生於342年,卒於424年。在法顯出生以前,他的三個哥哥都在七八歲時夭折。在法顯出生以後,其父母為了讓他健康長壽,在他三歲時就把他剃度為沙彌。數年後又因病被送進寺廟居住。 10歲時,他的父親去世,叔父讓他還俗,他拒絕了。 20歲時,他受戒成為正式的僧人。 據《佛國記》和《高僧傳》卷三《法顯傳》的記載,法顯在少年時代就表現出對真理的頑強追求精神,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和過人的膽識。有這樣一個故事:法顯在寺中做沙彌時,曾與數十名沙彌一起在田裡收割稻子。這時,一群飢餓的盜賊來搶稻子,小沙彌們都嚇跑了,只有法顯一人留下。他向那些人說了一番道理,那些人竟然放下稻穀走了。這件事使全寺數百名僧眾都深感佩服。

當他正式成為僧人以後,經常感到翻譯過來的佛經不夠完整,尤其是關於戒律的部分更感不足。於是,他於公元399年聯合同學慧景、道整、慧應和慧嵬,一起動身去天竺尋求戒律。他們從長安出發,沿著河西走廊,來到張掖。在這裡又遇到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等五位同伴,共進敦煌。然後分兩批穿越大戈壁,到達鄯善國(今新疆若羌)。在穿越大戈壁時,四顧茫茫,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全靠看太陽辨別方向,以一堆堆的白骨作路標。兩批人在焉耆會齊後,智嚴等三人返回尋求資助,而法顯等七人繼續前進,從焉耆走到于闐。這一路也是千辛萬苦。然而,在翻越蔥嶺時,他們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難。那里地勢險峻,終年積雪,道路難尋,再加上天氣變化無常,法顯等人經歷了九死一生。在輾轉來到北印度以後,他們中已有人病故,有的返回中國,只有法顯和道整繼續向中印度前進。他們一路上觀禮佛陀的遺跡,訪求佛教典籍,學習印度語言和佛經。他們在巴連弗邑(今東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住下,法顯在這里共學習了三年,而道整則終生留在那裡。這樣,當初與法顯同行的前後有十人,現在只有法顯一人獨行了。他決心把求得的梵文佛典帶回中國,便來到恒河入海口處,打算沿海路返回。他乘船南下,來到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在那裡住了兩年。師子國流行佛教,也流傳有中國沒有的佛教典籍,法顯盡量蒐集,收穫頗豐。兩年後,他搭乘商船回國,不料途中遇到風暴,船破漏水,失去航向,漂流十多日,靠上一個小島。在小島補漏後,又經90天,到達一個叫做“耶婆提”的地方,就是今天印尼的爪哇島。法顯又從這裡搭乘去廣州的商船啟程,不料又遇到風暴。船上缺少供給,有人甚至想把法顯推到海裡,但法顯義正辭嚴加以反駁,那些人終於沒敢動手。最後,船終於抵達陸地,一打聽,才知道已經到了山東境內。

回國以後,法顯的處境就好得多了。各地方政府給予了很大的方便,使他能夠利用有生之年翻譯從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地帶回來的經典。 法顯西行,由陸路去,由海路回,經歷了30餘國,歷時15年。回國後,他寫出回憶錄《佛國記》(又名《法顯傳》)一書,記載了他的行程和所見所聞。他周遊印度時,正當印度的笈多王朝時期。他的記載對於研究印度古代的歷史是極為重要而珍貴的資料。他還翻譯了大量佛經,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不畏艱險、克服困難的精神,他不屈不撓、孜孜以求的品格,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體現,同時也是對後人的激勵。在他之後,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又有許多僧人成群結隊地去印度取經,加上政府間的友好往來和商業活動的頻繁,中印文化交流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