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客家人與客家文化

第17章 第二節元宵節:祠堂上燈燒火龍

客家人與客家文化 丘桓兴 1474 2018-03-20
客家人過元宵節,早晨要吃“圓粄子”。這是將糯米粉和入適量的水,搓成球狀的“圓粄”,下鍋用開水煮熟,蘸上白糖吃的。講究的,還要包上花生茸、芝麻、白糖等餡料。客家人用這些傳統節日食品,祝福合家團圓,吉祥康樂。入夜,城鎮街頭,一座座燈棚上的彩燈,五彩繽紛。掛於騎樓下的一盞盞花燈,家聯戶綴,儼然成了“十里燈街”。 不過,最具客家特色的還是“上新丁”和火燒龍活動。 “上新丁”,這是元宵節上午,凡在春節前添了男孩的人家,要挑著一對寫有“新丁”、“添丁發財”吉語的燈籠來到祖宗祠堂,祭祀祖先,報告族中又添了新丁,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長。祭畢,由家長點亮燈籠,在鞭炮聲中將燈籠掛於祠堂和自己廚房的門楣上。此俗借“燈”與“丁”的諧音,祝賀宗族添丁之喜。只有舉行過這一“上丁”儀式,孩子成為宗族正式成員之後,才可以在宗族公祭祖墳中分得一份酒和肉;孩子上學,亦可從宗族公產田、公產山的收入中,獲得一份助學金。

客家謠諺說,正月“十一十二龍燈到”,耍龍燈是客家春節重要的娛樂活動,元宵節更是舞龍燈的高潮。客家地區的傳統舞龍,多種多樣,有布龍、軟腰龍、板凳龍、香火龍,等等。至於耍舞的方法,更是多姿多彩:有二三十米長的蛟龍,在廣場上飛舞翻騰的武舞;還有軟舞、文舞;既可在舞台上耍舞,又可在室內、廳堂,乃至牆垣上耍舞,它們剛中帶柔,舞得矯柔,舞得瀟灑,別有情趣。 最令人難忘的,要數豐順埔寨鄉等地的“火燒龍”了。火龍用竹篾扎架,裱糊上一層層白紙,龍頭高昂,雙目如鈴,口含寶珠,龍身遍體彩繪鱗甲,全長十幾米,龍身四周捆紮了五顏六色的鞭炮、煙花,更顯得五彩班斕。 每逢大年,埔寨鄉五個村子各出一條火龍。火龍出門,要在鞭炮、鑼鼓聲中,由幾十位手擎熊熊火炬和長串鞭的小伙子,從各自的祠堂請出火花,左右還簇擁著鯉魚燈、鰲魚燈——它們也身捆鞭炮、煙花。

耍舞火龍之前,主持人先在廣場上鳴放鞭炮,發出引龍出海的信號。於是,一隊舉著紅黑雙色木棍的壯漢跑入場內。他們邊跑邊耍舞木棍,清出讓火龍起舞的寬闊場地。這時火龍登場了。耍龍者皆赤膊袒胸,身穿短褲,分別手持龍頭、龍身的把竿。他們緊隨龍珠而舞,忽兒向上猛躍似飛騰入雲,忽兒向下俯衝如破浪潛海,時而翻騰,時而撲閃,時而旋繞,極為壯觀。 火龍舞至高潮,主持人入場,先點燃鰲魚燈、鯉魚燈上的煙花,再點燃藏於龍嘴的焰火,霎時龍嘴火焰四射,並引燃了捆紮於龍身的鞭炮。於是,從龍頭到龍尾,皆火光四射,鞭砲連聲,硝煙瀰漫。這時,廣場四周煙花架上的各種焰火,也點燃起來。一串串五彩繽紛的煙花,或似“五穀豐登”,或像“天女散花”,還有能發出陣陣鳥鳴聲的“百鳥朝鳳”……這時,坦胸露臂的舞龍者,全然不顧焰火的燒灼和鞭炮的崩炸,舉著熊熊燃燒的火龍,上下翻飛,左右騰閃,向觀眾展示出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客家人認為,舞龍者倘被焰火、鞭炮燒起血泡、疤痕,不但是勇敢的印記,也預示著今年將大吉大利。

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崇拜之物,何以客家卻有在新春佳節燒龍之舉呢?原來當地百姓認為,舞龍燒龍,能驅邪治病,興旺村寨。在埔寨鄉,村民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很久以前,埔寨鄉飛來一條惡龍,它興妖作怪,與百姓作對。一年大旱,一對年輕夫妻帶領鄉親鑿山挖渠,引來了山泉。誰知這惡龍噴出烈火燒死了這對夫妻。他們的兒子張共長大後,決心為民除害。他去四川峨眉山求仙學得高明法術。三年後,張共回鄉,與惡龍苦戰三晝夜,終於打敗了惡龍,惡龍逃進一個石洞。張共引來神火,把惡龍燒死在石洞裡。張共也筋疲力竭,最後倒在洞口。這一年埔寨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村民為紀念張共,歡慶豐收,便在元宵節之夜舉行燒龍的民俗活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