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老子與道家

第4章 第四節自然、無為之道

老子與道家 李申 1983 2018-03-20
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古代的情形一樣,我國在春秋以前,人們普遍相信鬼神。春秋時代,在弱肉強食的爭奪中,先進的人們看到,相信鬼神,只能導致滅亡;要在爭奪中取勝,只有依靠自己努力。孔子,老子,墨子等等一大批思想家,從人世間,從社會本身去尋找解決社會問題的答案。他們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國方略,各有一套處世做人的道理。但多數思想家都沒有對天道作出明確說明,因為他們不大重視研究自然現象。而老子卻重視自然現象,對天道進行了專門研究。 天道是自然現象,研究天道就必須藉助自然科學。春秋時代,自然科學已有很大發展。人們能夠較為準確地觀測和記錄日月星辰的位置,並進一步發現了許多天體運行的規律,比如土星每12年在天上運行一周。還能確定一年為365.25天,並製訂比較先進的曆法。天體運行既然遵循著自己的規律,那就和人間的事情無關。其他自然現象,如刮風下雨、地震山崩、草木生長、動物出沒,不是為人而存在的。於是老子得出總的結論:天道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不是為了什麼,也不受誰的支配。

比如天降甘露,沒有誰的命令就自然均勻;萬物的生長變化,沒有誰的命令,就自然而然地進行。天地對於萬物無所謂仁慈,也沒有偏愛。人的行為應效法天地,天地效法道,道的原則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讓萬物生長,使萬物發育、成熟,但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也不自以為對萬物盡了力。這實際上也是說,萬物的生長、發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天地萬物如此,人的行為也應該如此。聖人治國,就應遵從這個原則。最好的君主,人們僅僅知道他的存在,他把樣樣事都辦得非常妥貼,老百姓卻覺得自然而然,似乎本來就會是這個樣子。或者說,聖人們對待事物,只應幫助它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發展,而不橫加干涉。

老子說,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卻使人解不開;善於關閉的,不用上鎖,別人也打不開。聖人治理國家,應該只掌握一些大的原則,而不事事干涉,這樣百姓就自然而然地心悅誠服。 用自然的原則對待事物,就是無為。無為,就是讓事物順其自然。 老子說,那些治理天下而要有所作為的人,我斷定他達不到目的。天下是個非常神奇的東西,不可以亂加干涉。亂加干涉的,注定要失敗;想把天下抓在手裡不放,注定要丟掉。那些一心想有所作為、並極力表現自己的,都是修養很差的“下德”之人,“上德”之人是不這樣幹的。 “上德”之人,一切都不干涉,事情就成功了;不去教導百姓,百姓都自然而然地非常聽話。他似乎什麼都不做,卻什麼事都辦得很好,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四十八章)。

“無為而無不為”是《老子》的一個重要命題,也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哲學思想。一般說來,在現實中,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總要以某種方式去實現它,這就是“有為”,有為都是具體的,做這個就不能做那個,顧此往往要失彼。而且所謂做,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事物,即使達到目的,也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和流弊。老子正是看到了有為的弊病,所以主張無為。因為只有無為,才可以無不為,避免顧此失彼的缺點。無不為,不是自己什麼都做,而是讓事物按自己的本性正常發展。就像道或天地讓萬物按自己本性正常發展,而不對它們加以乾涉一樣。萬物按自己本性正常發展,無論前途如何,都是一種自然的結果,這樣也避免了人為乾涉所帶來的負面作用。

在老子看來,只有這樣做,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就像道自然無為,萬物都會自動生長發育一樣,治國者若能自然無為,百姓們自然就會道德高尚,生活富足,“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第五十七章),所以無為是非常有益的。現在,天下之所以昏亂,百姓之所以難治,就是因為統治者一心想有所作為。 無為之所以有這樣大的作用,就因為道是無為的。道永遠無為,但沒有一件事不是道的所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三十七章)王侯們假如能堅持這一條原則,就像萬物自動地歸化於道一樣,百姓們也會自動地向他歸化。這時候,他就用無為的原則使百姓們變得淳樸和沒有慾望,從而安靜下來,於是天下就安定了。

到了漢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和他的父親司馬談極為推崇老子的思想。他們把老子思想歸結為“清靜自正,無為自化”八個字。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無為無不為的思想乃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要義。而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在漢朝初年的政治中,也確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思想基礎,它使當時的百姓們在長期戰亂之後得以休養生息,它使當時的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 自然、無為雖然這樣好,但很少有人能夠實行。他們總想有所作為,反而不能成功。他們想把國家治好,卻導致了滅亡;他們拚命地積累財富,卻招來了盜賊;他們拚命地爭取長壽,卻促成了夭亡;他們拚命地在天下逞強,卻不得好死。這是多麼矛盾的現象!老子深刻地體味了這到處存在的矛盾,並從哲學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