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第3章 第二章歷史的自然實驗

在新西蘭以東500英里處的查塔姆群島上,莫里奧里人的長達幾個世紀的獨立,於1835年在一片腥風血雨中宣告結束。那一年的11月19日,500個毛利人帶著槍支、棍棒和斧頭,乘坐一艘船來到了。接著在12月5日,又有一股船運來了400個毛利人。一群群毛利人走過莫里奧里人的一個個定居點,宣布說莫里奧里人現在是他們的奴隸,並殺死那些表示反對的人。當時,如果莫里奧里人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是仍然可以打敗毛利人的,因為毛利人在人數上以一比二處於劣勢。然而,莫里奧里人具有一種和平解決爭端的傳統。他們在議事會上決定不進行反擊,而是提出和平、友好和分享資源的建議。 莫里奧里人還沒有來得及發出那個建議,毛利人已開始了全面進攻。在以後的幾天中,他們殺死了數以百計的莫里奧里人,把他們的許多屍體煮來吃,並把其餘所有的人變為奴隸,在其後的幾年中又把其中大多數人隨心所欲地殺死。一個莫里奧里的倖存者回憶說,“(毛利人)開始殺我們,就像宰羊一樣……(我們)都嚇壞了,逃到溜木叢中,躲進地洞裡,逃到任何可以躲避我們敵人的地方。但這都沒有用;我們被發現了並被殺死——男人、女人和小孩,一古腦兒被殺死。”一個毛利人征服者解釋說,“我們佔領了……是按照我們的習俗,我們還捉住了所有的人。一個也沒有逃掉。也有一些從我們手中逃走的,這些人我們抓住就殺,我們還殺了其他一些人——但那又怎麼樣呢?這符合我們的習俗。”

莫里奧里人和毛利人之間這場衝突的殘酷結果,本是不難預見的。莫里奧里人是一個很小的與世隔絕的族群,他們是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他們所學握的僅僅是最簡單的技術和武器,對打仗毫無經驗,也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毛利人人侵者(來自新西蘭的北島)來自人口稠密的農民,他們長期從事殘酷的戰爭,裝備有比較先進的技術和武器,並且在強有力的領導下進行活動。當這兩個群體發生接觸時,當然是毛利人屠殺莫里奧里人,而不是相反。 莫里奧里人的悲劇與現代世界和古代世界的其他許多諸如此類的悲劇有相似之處,就是眾多的裝備優良的人去對付很少的裝備低劣的對手。毛利人和莫里奧里人的這次沖突使人們了解到一個可怕事實,原來這兩個群體是在不到1000年前從同一個老祖宗那里分化出來的。他們都是波利尼西亞人。現代毛利人是公元1000年左右移居新西蘭的波利尼西亞農民的後代。

在那以後不久,這些毛利人中又有一批移居查塔姆群島,變成了莫里奧里人。在這兩個群體分道揚鑣後的幾個世紀中,他們各自朝相反的方向演化,北島毛利人發展出比較複雜的技術和政治組織,而莫里奧里人發展出來的技術和政治組織則比較簡單。莫里奧里人回復到以前的狩獵採集生活,而北島毛利人則轉向更集約的農業。 這種相反的演化道路注定了他們最後衝突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兩個島嶼社會向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的原因,我們也許就有了一個模式,用以了解各個大陸不同發展的更廣泛的問題。 莫里奧里人和毛利人的歷史構成了一個短暫的小規模的自然實驗,用以測試環境影響人類社會的程度。在你閱讀整整一本書來研究大範圍內的環境影響——過去13000年中環境對全世界人類社會的影響——之前,你也許有理由希望通過較小的試驗來使自己確信這種影響確實是意義重大的。如果你是一個研究老鼠的實驗科學家,你可能會做這樣的實驗:選擇一個老鼠群體,把這些祖代老鼠分成若干組,分別關在具有不同環境的籠子裡,等這些老鼠傳下許多代之後再回來看看發生了什麼情況。當然,這種有目的的實驗不可能用於人類社會。科學家只能去尋找“自然實驗”,因為根據這種實驗,人類在過去也碰到了類似情況。

這種實驗在人類定居波利尼西亞時展開了。在新幾內亞和美拉尼西亞以東的太平洋上,有數以千計的星羅棋布的島嶼,它們在面積、孤立程度、高度、氣候、生產力以及地質和生物資源方面都大不相同(圖2.1)。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這些島嶼都是水運工具無法到達的地方。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批來自新幾內亞北面卑斯麥群島的,從事農業、捕魚和航海的人,終於成功地到達了其中的一些島嶼。在隨後的幾百年中,他們的子孫幾乎已移居到太平洋中每一小塊可以住人的陸地上來。這個過程大都在公元500年時完成,最後幾個島大約在公元1000年或其後不久有人定居。 這樣,就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內,存在巨大差異的各種島嶼環境中都有人定居下來,所有這些人都是同一群開山鼻祖的子孫後代。所有現代波利尼西亞人的最初祖先基本上都具有同樣的文化、語言、技術和一批馴化的動植物。因此,波利尼西亞人的歷史構成了—種自然實驗,使我們能夠研究人類的適應性問題,而不致由於不同移民的多次人口驟增所引起的常有的複雜情況而使我們無法去了解世界其他地方人類的適應作用。


圖2.1 波利尼西亞群島。 (括弧表示某些非波利尼西亞的土地。)
在這個中等規模的試驗內,莫里奧里人的命運又構成了一個更小的試驗。要追溯查塔姆群島和新西蘭的不同環境是如何不同地塑造了莫里奧里人和毛利人的,這容易做到。雖然最早在查塔姆群島移民的毛利人祖先可能都是農民,但毛利人的熱帶作物不可能在查塔姆群島的寒冷氣候下生長,所以那些移民別無它法,只得重新回到狩獵採集生活。由於他們以狩獵採集為生,他們不能生產多餘的農作物供重新分配和貯藏之用,所以他們無法養活不事狩獵的專門手藝人、軍隊、行政官員和首領。他們的獵物有海豹、有殼水生動物、巢居海鳥和魚,這些獵物可以用手或棍棒來捕捉,不需要更複雜的技術。此外,查塔姆群島都是一些比較小、比較偏遠的島嶼,能夠養活的總人口只有2000個左右的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由於沒有其他可以到達的島嶼用來移民,這些莫里奧里人只得留在查塔姆群島,學會彼此和睦相處。他們通過宣布放棄戰爭來做到達一點,他們還通過閹割一些男嬰來減少人口過剩的潛在衝突。其結果是出現了一個小小的不好戰的群體,他們的技術和武器簡單粗陋,他們也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

相比之下,新西蘭的北部(比較溫暖)是波利尼西亞的最大島群,適宜於波利尼西亞的農業。留在新西蘭的那些毛利人人數增加了,直到超過10萬人。他們在局部地區形成了密集的人口,這些人長期從事與鄰近居民的殘酷戰爭。由於他們栽種的農作物有剩餘並可用來貯藏,他們養活了一些專門的手藝人、首領和兼職士兵。他們需要並製作了各種各樣的工具,有的用來栽種農作物,有的用來打仗,還有的用來搞藝術創作。他們建造了精緻的用作舉行儀式的建築物和為數眾多的城堡。 就這樣,莫里奧里人和毛利人由同一個祖先發展出來,但沿著十分不同的路線。由此產生的兩個社會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們在許多世紀中,也許長達500年之久再也沒有接觸過。最後,一艘海豹捕獵船在前往新西蘭途中到過查塔姆群島,它給新西蘭帶來了關於這個群島的消息,那裡“有大量的海魚和有殼水生動物;湖里到處是鰻魚;它是喀拉喀漿果之鄉……那里居民眾多,但他們不借打仗,所以沒有武器。”這個消息足以誘使900個毛利人乘船前往查塔姆群島。這個結果清楚地表明了環境在很短時間內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經濟、技術、政治組織和戰鬥技巧。

我已經提到,毛利人和莫里奧里人的衝突代表一個中等規模的試驗內的一個小試驗。關於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向題,我們能夠從整個波利尼西亞學到些什麼?關於波利尼西亞不同島嶼上的一些社會之間的差異,有哪些是需要予以解釋的? 從整體來看,波利尼西亞在環境狀況方面顯得比新西蘭和查塔姆群島範圍廣泛得多,雖然後者為波利尼西亞人的組織規定了一個極端(單純目的)。波利尼西亞人的生存方式從查塔姆群島上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到刀耕火種的農民,到生活在不管哪種人類社會都算得上人口密度最高的某些地區從事集約型糧食生產的人。波利尼西亞的糧食生產者在不同的時間裡加強對豬、狗和雞的飼養。他們組織勞動力去建設大型農業灌溉系統,圍築很大的池塘去養魚。波利尼西亞社會的經濟基礎由或多或少自給自足的家庭構成,但有些島上還扶持一些由兼職世襲的專門手藝人組成的行會。在社會組織方面,波利尼西亞人的社會範圍很廣,從相當平等的村落社會到某些屬於世界上等級最嚴格的社會,無所不有。這後一種社會有許多按等級排列的家族,還有首領階級和平民階級,這些階級的成員只在自己階級的內部通婚。在政治組織方面,波利尼西亞群島從劃分為部落單位或村落單位的一個個地區,直到一些由多個島嶼組成的原型帝國,也無所不有。這些原型帝國建有常備軍事機構,專門用來對付其他島的入侵和用來進行征服戰爭。最後,至於波利尼西亞的物質文化,從只能生產個人用具到建造紀念性的石頭建築,情況也各不相同。對於所有這些差異又應怎樣解釋呢?

在波利尼西亞群島之間,至少有6種環境可變因素促成了波利尼西亞社會之間的這些差異:島嶼氣候、地質類型、海洋資源、面積、地形的破碎和隔離程度。讓我們逐一研究這些因素,然後再考慮它們對波利尼西亞社會的具體影響。 波利尼西亞從靠近赤道的大多數島嶼上熱帶或亞熱帶的溫暖,到新西蘭大部分地區的不冷不熱,以及查塔姆群島和新西蘭南島南部地區的亞南極的寒冷,各種氣候都有。夏威夷的大島雖然地處北迴歸線以內,但也有高山,足以維持一些高山棲息地,山上偶爾也會降雪。雨量也因地而異,有些地方雨量創世界最高紀錄(在新西蘭的峽灣地和夏威夷考愛島上阿拉凱沼澤),有些島上雨量只有上面的十分之一,這些地方乾旱得只能勉強發展農業。

島嶼地質類型包括環狀珊瑚島、隆起的石灰岩、火山島、陸地碎塊,以及這些類型的混合類型。在一個極端,無數的小島,如土阿莫土群島中的那些島嶼,是一些剛剛露出海面的低平環狀珊瑚島。還有一些更早的環狀珊瑚島,如亨德森島和倫納爾島,已經大大高出海面,形成了隆起的石灰岩島。達兩種類型的環狀珊瑚島使人類移居碰到了難題,因為它們完全由石灰岩構成,沒有其他石頭,只有薄薄酌一層土壤,也沒有長年不竭的淡水。在另一極端,波利尼西亞最大的島嶼是新西蘭,它是一個從分離出來的古老的、具有地質多樣性的陸塊,上面有一系列礦物資源,包括可作商業開發的鐵、煤、黃金和玉石。波利尼西亞的其他大多數大島都是高出海面的火山,從來不是陸地的一部分,它們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隆起的石灰岩地區。這些海洋火山島雖然不具備新西蘭的那種豐富多樣的地質條件,但至少(從波利尼西亞人的觀點看)耍比那些環狀珊瑚島稍勝一籌,因為它們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火山石,其中有些非常適於打製石器。

這些火山島本身也各不相同。較高火山島的海拔高度給山地帶來了雨水,所以這些島嶼受到風雨的嚴重侵蝕,有很厚的土壤和長年不竭的溪流。例如,社會群島、薩摩亞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尤其是夏威夷群島,情況都是如此,因為它們在波利尼西亞群島中是山勢最高的。在較低的島嶼中,湯加群島和(在較小程度上的)復活節島由於火山灰的緣故土壤也很肥沃,但它們沒有夏威夷群島上的那種大溪流。 至於海洋資源,波利尼西亞群島中的大多數島嶼都由淺水和礁石包圍著,有許多上面還有潟湖。這裡盛產魚和有殼水生動物。然而,復活節島、皮特凱恩島和馬克薩斯群島的多岩石海岸和陡峭直下的洋底以及周圍缺少珊瑚礁,使這裡的海產少得多。 面積是另一個明顯的可變因素,從只有100英畝的阿努塔這個有永久性居民的與世隔絕的波利尼西亞最小島嶼,一直到103000平方英里的新西蘭這個微型大陸,各種大小應有盡有。有些島上可以住人的地帶被山脊分隔成一些四面圍著懸崖峭壁的山谷,其中以馬克薩斯群島最為顯著,而另一些島,如湯加群島和復活節島,則是由起伏平緩的地形構成,對行走往來不造成任何障礙。

最後一個需要予以考慮的環境可變因素是隔離程度。復活節島和查塔姆群島面積很小,同其他島嶼又相距甚遠,一旦開始有了移民,則那裡所建立的社會就只能在與世界其餘地區完全隔絕的狀態下發展。新西蘭、夏威夷和馬克薩斯群島也很偏遠,但後兩者在首次有了移民後確曾與其他群島有過某種進一步的接觸,而所有這三者又都是由許多島嶼組成,這些島嶼相距很近,有利於同一個群島中各個島嶼之問的經常接觸。波利尼西亞其他島嶼中的大多數與其他島嶼保持著或多或少的經常接觸。尤其是,湯加群島與斐濟群島、薩摩亞群島和瓦利斯群島咫尺相望,使各群島之間可以定期航行,並最終使湯加征服了斐濟。 在簡短地考察了波利尼西亞各種不同的環境之後,現在讓我們看一看這些不同是怎樣影響被利尼西亞的社會的。生存是社會賴以產生的一個再恰當不過的方面,因為這個方面反過來又影響其他方面。 波利尼西亞人賴以生存的手段五花八門:捕魚,採集野生植物、捕撈海洋有殼動物和甲殼動物,獵捕陸棲鳥和繁殖季節的海鳥,以及生產糧食。波利尼西亞大多數島嶼原來都有一些大型的不會飛的鳥,它們是在沒有食肉動物的情況下演化出來的,新西蘭的恐鳥和夏威夷的不會飛的野鵝就是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雖然這些鳥是最早移民的重要的食物來源,在新西蘭的南島上尤其如此,但其中大多數在所有島嶼上很快滅絕了,因為它們很容易被迫捕到。繁殖季節的海鳥數目也很快減少,但在有些島上,它們仍然是重要的食物來源。海洋資源對大多數島嶼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但對複活節島、皮特凱恩群島和馬克薩斯群島來說卻最不重要,因為那裡的人主要依靠自己生產的食物為生。 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曾帶來3種馴化動物(豬、雞和狗),從那以後,在波利尼西亞範圍內就再也沒有馴養過任何其他動物。許多島上仍然飼養著所有這3種動物,但那些比較孤立的波利尼西亞島嶼總要缺少一兩種,達或許是由於用獨木舟運送的家畜在移民的長時間的水上航行中沒能存活下來,或許是由於家畜在島上滅絕後無法迅速從外面得到補充。例如,與世隔絕的新西蘭最後只剩下了狗;復活節島和提科皮亞島只剩下了雞。由於無法到達珊瑚礁或海產豐富的淺水區,同時也由於陸棲鳥迅速滅絕,復活節島上的居民轉而建造雞舍,進行集約化的家禽飼養。 然而,這3種馴養的動物最多也只能供人們偶爾吃上幾頓。波利尼西亞人的食物生產主要依靠農業,而在亞南極緯度地區是不可能有農業的,因為波利尼西亞的所有作物都是熱帶作物,當初在波利尼西亞以外的地方馴化,後來被移民帶了進來。查塔姆群島和新西蘭南島寒冷的南部地區的移民,因此不得不放棄他們的祖先在過去幾千年中發展起來的農業遺產而再次成為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 波利尼西亞其餘島嶼上的人也從事農業,主要是旱地作物(特別是芋艿、薯蕷和甘藷)、灌溉作物(主要是芋艿)和木本作物(如麵包果、香蕉和椰子)。這幾種作物的產量及其相對重要性在不同的島上是相當不同的,這是由環境決定的。人口密度在亨德森島、倫納爾島和環狀珊瑚島上是最低的,因為那里土壤貧瘠,淡水有限。在氣候溫和的新西蘭,人口密度也很低,因為那裡對某些波利尼西亞作物來說過於寒冷。這些島上和其他一些島上的波利尼西亞人,從事一種非集約型的、輪肯的、刀耕火種的農業。 其他一些島嶼雖然土壤肥沃,但因高度不夠而沒有長年不竭的大溪流,因此也就沒有港溉之利。這些島上的居民發展了集約型的旱地農業,這需要投入很大勞動力來修築梯田,用覆蓋料覆蓋地面,進行輪作,減少或取消休耕期,以及養護林場。早地農業在復活節島、小小的阿努塔島和低平的湯加島尤其多產,這些地方的波利尼西亞人把他們的大部分土地專門用來種植糧食作物。 波利尼西亞的最多產農業是在水澆地裡種植芋艿。在人口較多的熱帶島嶼中,湯加因其海拔低從而缺少河流而排除了這一選擇。在夏威夷群島最西端的考愛島、瓦胡島和莫洛凱島,灌溉農業達到了頂峰,因為這些島嶼面積較大而又潮濕,不但有長年不竭的大溪流,而且還有可以用來從事建築工程的眾多人口。夏威夷用強徵勞動力修建了澆灌芋艿田的複雜的灌溉系統,使每英畝芋艿產量達到24噸,是整個波利尼西亞農作物的最高產量。這些產量反過來又支援了集約型的養豬事業。在利用大規模勞動從事水產養殖方面,夏威夷在波利尼西亞群島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它修建了一些大型魚塘來放養遮目魚和緇魚。 由於在生存方面所有這些與環境有關的差異,人口密度(按每平方英里可耕地上的人數來測算)在整個波利尼西亞也差異很大。人口密度低的是查塔姆群島(每平方英里僅5人)和新西蘭南島上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還有新西蘭其餘地區的農民(每平方英里28人)。相形之下,許多從事集約型農業的島嶼的人口密度則超過每平方英里120人。湯加、薩摩亞和社會群島達到每平方英里210-250人,夏威夷則達到每平方英里300人。阿努塔這個高地島則達到了人口密度的另一極端,即每平方英里1100人,島上的人把所有陸地都改作集約型糧食生產之用,從而在這個島的100英畝土地上擠進了160個人,使自己擠身於世界密度最大的自給自足的人口之列。阿努塔的人口密度超過了現代荷蘭,甚至和孟加拉國不相上下。 人口的多少是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的人數)和麵積(平方英里)的乘積。相關的面積並不就是一個島的面積,而是一個行政單位的面積,這個單位可以大於也可以小於一個島。一方面,一些彼此靠近的島可以組成一個行政單位。另一方面,一個高低不平的大島則分成許多個獨立的行政單位。因此,行政單位的面積不但因一個島的面積大小面異,面且也會因該島的地形破碎和隔離程度而有所不同。 對於一些孤立的小島來說,如果不存在影響島內交往的巨大障礙,那麼整個島就是一個行政單位——例如有160人的阿努塔島。有許多較大的島在行政上卻從來沒有統一過,這是否是因為這些島上的人口組成或是每群只有幾十人的一群群分散的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查塔姆群島和新西蘭南島的南部),或是相距甚遠、分散居住的農民(新西蘭的其餘地區),或是生活在人口密集但無法實現行政統一的崎嘔不平地區的農民。例如,在鄰近的馬克薩斯群島上四面峭壁的山谷中牛活的人要通過海路來互相交往;每個山谷就是一個由幾千居民組成的獨立的行政實體,而馬克薩斯群島中大多數單獨的大島仍然分成許多這樣的實體。 湯加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和夏威夷群島的地形使島內得以實現行政統一,產生了由一萬人或更多人(在夏威夷群島中的一些大島上超過3萬人)組成的行政單位。湯加群島中各島之間的距離,以及湯加群島與鄰近群島之間的距離,都不算太大,所以能夠最後建立了一個包含4萬人的多島帝國。這樣,波利尼西亞的行政單位從幾十個人到40000人,各種大小都有。 一個行政單位人口的多少,與其影響波利尼西亞人的技術及經濟、社會和政治組織的人口密度互相作用。一般地說,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高,技術和組織就越複雜,專業程度就越高,其原因我們將在以後的幾章裡詳細研究。簡言之,人口密度高時,只有一部分人最後成為農民,但他們被調動起來去專門從事集約型的糧食生產,從生產出剩餘糧食去養活非生產者。能夠調動農民的非生產者包括首領、神職人員、官員和戰士。最大的行政單位能夠調集大批勞動力來修建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的灌溉系統和魚塘。這方面的發展在湯加、薩摩亞和社會群島尤其明顯,因為這些地方土壤肥沃,人口稠密,而且按照波利尼西亞的標準也有適當大小的面積。這種趨勢在夏威夷群島發展到了頂點,這個群島包括波利尼西亞最大的熱帶島嶼,那里人口密度高,土地面積大,這就意味著有很大一批勞動力可能供各個首領驅使。 在波利尼西亞社會中,與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多少相聯繫的差異有以下幾個方面。在人口密度低(如查塔姆群島上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人數少(小環狀珊瑚島)、或人口密度低同時人數也少的—些島嶼上,經濟仍然是最簡單的。在這些社會中,每個家庭生產它所需要的東西;很少有或根本不存在經濟的專業化。專業化在一些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高的島嶼上發展起來,在薩摩亞、社會群島、尤其是湯加和夏威夷達到了頂峰。湯加群島和夏威夷群島扶持兼職的世襲專門手藝人,包括獨木舟建造者、航海者、石匠、捕鳥人和給人文身者。 社會的複雜程度也同樣存在著差異。查塔姆群島和環狀珊瑚島仍然是最簡單、最平等的社會。雖然這些島嶼保留了波利尼西亞人原來的設立首領的傳統,但他們的首領的穿著很少有或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特異之處,他們和平民一樣居住的是普通的茅屋,他們也和其他每一個人一樣自己種糧食或捕捉食物來吃。在一些人口密度高、沒有大行政單位的島嶼上,社會差別擴大了,首領的權力也增加了,這一現像在湯加和社會群島尤為明顯。 社會的複雜程度在夏威夷群島達到了極點,那裡有首領血統的人被分為8個等級森嚴的家族。這些家族的成員不與平民通婚,而只在家族內部通婚,有時甚至在同胞兄弟姊妹之間或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兄弟姊妹之間通婚。在高高在上的首領面前,平民必須倒地膜拜。首領家族的所有成員、官員和一些專門手藝人則被免除生產糧食的勞動。 政治組織也遵循同樣的趨勢。在查塔姆群島和環狀珊瑚島,首領可以掌握的資源不多,決定也是通過全體討論作出的,土地所有權屬於整個社區,而不屬於首領。比較大的、人口比較密集的行政單位把更多的權力集中在首領手中。在湯加和夏威夷,政治的複雜程度最高,世襲首領的權力接近十世界上其他地方國王的權力,土地也由首領掌握,而不是由平民掌握。首領任命官員做代理人,利用他們向平民徵用糧食,同時徵召平民從事大型建築工程的勞動,這些工程項目因島而異:在夏威夷是灌溉工程和魚塘,在馬克薩斯群島是舞蹈和宴會中心,在湯加是首領的陵墓,在夏威夷、社會群島和復活節島是廟宇。 當歐洲人於18世紀到達時,湯加的首領管轄區或國家業已成了一個由各群島組成的帝國。由於湯加群島本身在地理上緊密結合在一起,而且包含幾個地形完整的大島,所以每一個島都在一個首領統治下統一起來;接著,湯加的最大島嶼(湯加塔布島)的世襲首領們統一了整個群島,並最後征服了該群島以外的一些島嶼,最遠的達500英里。他們與斐濟和薩摩亞進行遠距離定期貿易,在斐濟建立湯加的殖民地,並開始劫掠和征服斐濟的一些地區。對這個海洋原型帝國的征服和管理,都是靠每隻最多可載150人的大獨木舟組成的海軍來實現的。 同湯加一樣,夏威夷也是一個行政實體,它包含幾個人口眾多的島嶼,但由於它的極其孤立的地理位置,它只是一個局限在一個群島中的行政實體。當歐洲人於1778年“發現”夏威夷時,行政統一已在夏威夷的每一個島的內部產生,而島與島之間的某種行政聯合也已開始。最大的4個島——大島(狹義的夏威夷)、毛伊島、瓦胡島和考愛島——仍然是獨立的,它們控制著(或互相耍弄手腕團謀控制)較小的島嶼(拉奈島、莫洛凱島、卡胡拉韋島和尼豪島)。在歐洲人到達後,大島國王卡米哈米哈一世購買歐洲的槍支和船隻,迅速著手那幾個最大島嶼的合併工作,以便首先入侵和征服毛伊島,然後是瓦胡島。卡米哈米哈隨即又推備入侵夏威夷最後一個獨立的島嶼——考愛島,考愛島的首領最後通過談判與他達成了協議,從而完成了這個群島的統一。 波利尼西亞各社會之間的其餘一些需要予以考慮的差異,涉及工具與物質文化的其他方面。能否獲得新材料的各種不同情況,對物質文化產生了明顯的限制。一個極端是亨德森島。這是一個高出海面的古老的珊瑚礁,除了石灰岩沒有別的石頭。它的居民競然淪落到用巨大的蛤殼來做扁斧。在另一個極端,新西蘭這個微型大陸上的毛利人則可以得到一系列原料,因而在利用玉石方面特別出名。處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是波利尼西亞的一些海洋火山島,這些島上雖然沒有花崗岩、燧石和其他一些大陸岩石,但它們至少有火山岩,波利尼西亞人可以把它做成用來開荒種地的磨光石斧。 至於人工製品的種類,查塔姆群島的島民們除了用來殺死海豹、鳥和龍蝦的手持棍棒外,幾乎再不需要其他東西。其他大多數島民則製造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魚鉤、扁斧、首飾和其他物品。在環狀珊瑚島上,例如在查塔姆群島上,這些人工製品都很小,也比較簡單,為個人所製造,也為個人所擁有,而建築物也只是一些簡單的茅屋。一些面積大而又人口密度高的島嶼則供養著一些專門手藝人,他們為首領製作了一系列令人羨慕的物品——例如羽毛斗篷,那是專門為首領們做的,需要用成千上萬根鳥羽。 波利尼西亞的最大產品要算幾個島上的巨型石頭建築——復活節島上著名的雕像、湯加首領的陵墓、馬克薩斯群島上的舉行儀式的平台以及夏威夷和社會群島上的廟宇。波利尼西亞的這種紀念性建築的演進方向,顯然與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墨西哥和秘魯這些地方的金字塔相同。當然,波利尼西亞的這些建築在規模上不及那些金字塔,但那隻是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埃及法老能夠從多得多的人口中徵調勞動力,而這是波利尼西亞的任何一個島嶼上的首領所無法做到的。即便如此,復活節島的島民們仍設法豎立起一些30噸重的雕像——對於一個只有7000人的島嶼來說,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這些人除了自己的一身肌肉外,沒有任何其他動力來源。 因此,波利尼西亞的島嶼社會在其經濟專業化、社會復雜程度、政治組織以及物質產品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與人口的數量和密度的差異有關,又與島嶼的面積、地形破碎程度和隔離程度有關,也與維持生存和加強糧食生產的機會有關。波利尼西亞各社會之間的所有這些差異,都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和世界上一個不太大的地方逐步形成的,這些都是具有同一個祖先的社會裡所發生的與環境有關的差異。波利尼西亞內部的這種種文化差異,基本上也就是世界上其他每一個地方所出現的那些差異。 當然,在世界其餘地區的差異程度,要遠遠超過波利尼西亞群島內的差異程度。雖然現代大陸民族也包括像波利尼西亞人那樣的依靠石器的族群,但南美洲也產生了一些熟練使用貴金屬的社會,而歐亞大陸的人和非洲人又進而利用鐵器,這些發展階段都不可能在波利尼西亞得到實現,因為除新西蘭外,波利尼西亞沒有一個島有重要的金屬礦床。甚至在波利尼西亞有人定居前,歐亞大陸已有了一些成熟的帝國,南美洲和中美洲在晚些時候也出現了帝國,而波利尼西亞這時才剛剛有了兩個原型帝國,其中的一個(夏威夷)只是在歐洲人到達後才和另一個聯合起來。歐亞大陸和中美洲有了本地的文字,而文字卻沒有在波利尼西亞出現,也許復活節島是個例外,然而無論如何,那裡的神秘文字可能出現在島民與歐洲人發生接觸之後。 這就是說,關於全世界人類社會的差異性問題,波利尼西亞給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剖面,而不是全貌。這並不使我們感到意外,因為波利尼西亞給我們看到的只是全世界地理差異性的一個小小的剖面而已。此外,由於在人類歷史上波利尼西亞的拓殖時間很晚,即使是歷史最悠久的波利尼西亞社會,其發展時間也只有3200年,而即使是最後拓殖的大陸(美洲),其社會至少也有13000年的歷史。如果再給湯加和夏威夷幾千年時間,它們也會達到成熟帝國的水平,彼此為爭奪對太平洋的控制權而戰鬥,用本土發展起來的文字來管理它們的帝國,而新西蘭的毛利人也許會在他們用玉石和其他材料製作的全套作品外再加上銅器和鐵器。 總之,關於現存人類社會的與環境有關的差異性問題,波利尼西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例證。但我們只能因此而知道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因為它在波利尼西亞就曾發生過。這在所有大陸上是不是也發生過呢?如果發生過,那麼造成這些大陸的差異性的環境差異是什麼?這些差異所產生的結果又是什麼?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