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成語由來

第9章 H

成語由來 王彤伟 10654 2018-03-20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本指到邯鄲學習趙國人走路。後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連自己原來熟悉的東西也忘掉了。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燕國壽陵的一個年輕人聽說趙國人走路的樣子很好看,就遠赴趙國的首都邯鄲去學習走路。結果不但沒有學會趙國人的這一長處,反倒忘記了自己以前是怎樣走路的,最後只好匍匐著爬回燕國。 東施效顰 目前國家在國企中正推行現代企業製度,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但不少國企理解偏了,結果邯鄲學步,收效甚微。 比喻暗中誹謗中傷他人。 《搜神記》卷十二:“漢光武中平中,有物處於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古代傳說,水中有一種叫蜮(yu)的怪物,形狀像鱉,有三隻腳。因為口中生有一條橫肉,形狀像弓弩,所以又叫水弩、射工。它生活在南方地區的水中,聽到有人在岸邊或水上經過,就口含沙粒從距離人兩三步遠的地方射人或射人的影子。人如果被射中就會生瘡,而且十之六七都會死掉;如果被射中影子,也會生場大病。 《搜神記》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小說集,專門記錄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的故事。其中就說到,在東漢光武帝劉秀中平年間,長江中生長著“蜮”這種怪物,百姓又叫它“短狐”,能夠嘴裡含著沙石來噴射人。被射中的人常常會抽筋,頭痛,渾身發熱,厲害的甚至會要人命。 指桑罵槐 她中傷別人,卻又不明明白白地舉出姓名和實證來,只用了含沙射影的口氣,實在令人氣憤。

浹:遍,滿。指汗出得多,濕遍脊背。也常用來形容極度惶恐或慚愧。 《後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曹)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复朝請。” 東漢末年,漢獻帝遷都到了許昌。但從此開始,皇帝只是空守皇位而已,皇帝的護衛和侍從,沒有一個不是曹操的朋黨、故舊、姻親。議郎趙彥曾經向漢獻帝陳述時弊,提出自己的對策,遭到曹操的憎惡而被殺害。類似的事情很多,漢獻帝和許多老臣都非常氣憤,但又無可奈何。 曹操有一次因事進入殿中見漢獻帝,漢獻帝忍不住內心的氣憤,對他說:“你若能輔佐我,就好好地對待我;若不然,請你開恩把我廢了吧。”曹操聽了大驚失色,跪地懇求,請求讓自己出去。因為漢代舊有的製度規定,三公佩戴兵器朝見天子時,要命令虎賁勇士持刀挾持在他的兩側。曹操出殿之後,環顧左右,已經嚇得汗水濕遍了脊背。從此以後,曹操再也不敢前去當面朝見漢獻帝了。

在《漢書·王陵傳》中還有一個與之相似的“汗出洽背”。講的是西漢初,陳平和周勃誅殺了呂氏,保全了漢室,立劉恆為漢文帝。陳平認為周勃在平定諸呂中功勞最大,就建議文帝拜周勃為右丞相,自己退居左丞相。過了一段時間,文帝親政時問周勃:“天下一年判決多少犯人?”周勃答不出來。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收支情況如何?”周勃又答不出來,以至於“汗出洽背”。文帝這時就問陳平,陳平的回答讓文帝很滿意。罷朝後,周勃覺得自己確實不如陳平,就辭掉了官位,由陳平一人當丞相,總理國家大事。 汗流滿面 我們一抵達曼谷機場,立即被撲面而來的熱浪包圍,個個汗流浹背,真正領略到了泰國的熱。 汗馬:戰馬奔走而出汗。原指征戰的勞苦,亦指戰功。

《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韓非在《五蠹》中說,老百姓一般的心態都是趨向安全、得利而逃避危險、困窘。現在的狀況是,他們攻城作戰,前進就會被敵人打死,後退又會被刑法處死,所以處境危險。如果他們拋棄私人家庭的事情而來追求建立戰功,家庭窮困君主卻不過問,那就處境困窘。困窘、危險存在的地方,民眾怎能不逃避呢?所以民眾就寧願給私門貴族做事,幹修繕房屋之類的雜役。當房屋修繕好了也就遠離了戰爭,遠離了戰爭也就安全了。用財物去依附當權的人,要求能得到滿足。要求得到滿足了私人就安樂,私人安樂就是利益所在。安樂利益所在的地方,民眾怎麼不趨向呢?因此現在為國家出力的人少而為私人出力的人多。

豐功偉績 “兩彈元勳”鄧稼先,為我國的國防現代化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值得我們永遠紀念。 沆:霧靄。瀣:水汽。本指霧靄和水汽相互融合。現用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北宋·錢易《南部新書》:“幹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錢易,北宋真宗時進士,才思敏捷,擅長書畫、詩文。 《南部新書》共十卷,為錢易擔任開封縣知縣時所作,大約成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後。全書三萬五千多字,以乾支為序,主要記述了唐五代的故事,其中以官職的興廢、朝章政制的沿革和官場儀式的掌故為主,對研究唐代政治史很有參考價值。 《南部新書》戊集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在唐代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崔沆擔任主考官。考生中有一個叫崔瀣的,崔沆把他錄取了。事情傳開後,喜歡議論的人就說,“座主崔沆、門生崔瀣,就像霧靄和水汽融合在一起”。

同流合污 志同道合 日本侵略者和漢奸、偽軍沆瀣一氣,封鎖根據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合浦:古郡名。漢代設置,郡治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東北,縣東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龍城,以產珍珠著名。還:返回。原比喻因為德政有方,以至於以前逃走的珠蚌受到感動而返回。後多用來比喻失去的東西又再次得到。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趾郡界……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東漢時,合浦郡不產糧穀,但盛產珍珠。那裡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被稱為“合浦珠”。合浦當地的百姓都以採珠為生,並以此換取糧食來生活。孟嘗是當時有名的清官,他仁愛道義,高潔脫俗,才能出眾。在孟嘗來合浦擔任郡守之前,合浦的各級官吏貪贓枉法,不管珍珠生長的規律和捕撈的節制,一味派人捕撈。結果,珠蚌害怕了,它們逐漸遷徙到了鄰近的交趾郡內。合浦能捕撈到的珍珠越來越少。合浦百姓向來靠採珠為生,如今資源枯竭,採不到珍珠,客商們也不來了,百姓無法生活,不少人因此餓死。孟嘗擔任合浦太守後,革除以前的弊政,尋求幫助老百姓擺脫困境的辦法。他廢除了不合理的捕撈政策,大力保護和合理開發珠蚌資源。還不到一年,遷走的珠蚌又返回了合浦,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百姓們也都過上了富裕安樂的日子。

由於政策合理,領導有方,學校許多流失的人才又紛紛返回,真可謂“合浦珠還”。 顧:回頭看。泛指來自後方的或家裡的憂患。 《魏書·李沖傳》:“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懷愴慨。” 李沖是南北朝時北魏名臣,他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由長兄滎陽太守李承撫養。李承經常說:“這個小弟弟的器量不凡,應當給予厚望。”當時州牧郡守的子弟常常侵擾百姓,隨意索要財物,只有李沖和李承的兒子清靜簡樸、行為高潔,被當時的人所讚賞。 李沖擔任官職後,辦事機敏,性格柔順,逐漸得到了皇帝的寵信。因為成功推行戶籍和賦稅制度改革,利國利民,又受到太后的恩寵。身居要職後,李沖不計個人好惡,秉公處事,得到大家的好評和信任。

當時有個叫李彪的人,孤立無助但自強不息,能不隨眾媚俗。因為李沖尊敬讀書人,李彪就一心依附李沖。李沖也看中李彪的學問,就謙虛有禮地接納他,常向皇帝推薦,在公私事務上都盡力幫助。等李彪擔任高官後,也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喜愛,便認為不必再理會李沖,對李沖不再尊敬。李沖對此非常氣憤,便在皇帝南征時將李彪逮捕。李沖性格一貫柔和寬厚,可一旦暴怒,就會突發慌亂驚悸的病症。面對李彪,李沖盛怒難忍,怒睜雙眼,大聲叫罵,狂病突發,十多天后去世,當時只有四十九歲。 皇帝回京後,與大臣們談起李沖,痛惜地說:“李沖總理朝政,清廉簡樸,仁愛明智,忠誠高尚。我因為這些,把朝廷的權力都委託給他,使我跨出國境南征時沒有任何來自後方的憂患。現在他忽然這樣,讓我一想到都覺得無限悲愴與感慨。”

無憂無慮 徐虎的妻子表示全力支持丈夫,不讓他有後顧之憂。 本指資格淺的大臣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後泛指後來的超過先前的。 《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汲黯是西漢有名的敢於直諫的大臣。他崇尚黃老思想,喜歡清靜無為,處理政事只講大的原則,而不苛求小節。他同情百姓疾苦,為人嚴肅,剛直不屈,被皇帝稱為“愚直”。汲黯屢次因為直言進諫而丟官,又屢次因為能堅持原則而受到皇帝的尊敬。不過,汲黯的心胸並不夠豁達。當初汲黯位居九卿的時候,公孫弘、張湯等人還只是小官。後來這些人都顯貴起來,和汲黯同居高位,汲黯就說過他們的壞話。再後來,公孫弘升為丞相,封為列侯,張湯升為御史大夫;從前汲黯的手下也都升遷到和他同列,有的還被重用,地位超過了汲黯。這樣,汲黯就產生了一些怨恨。他在朝見皇帝時說:“陛下您任用群臣就像堆放柴草一樣,後來的反倒擺放在上頭。”皇上默不作聲。過了一會汲黯退下後,皇上說:“做人確實不可以不學無術,看看汲黯說的這些話,他真是一天比一天過分了。”

後來,汲黯犯了小罪,被皇帝罷了官,汲黯就隱居到了鄉下。幾年後,因為淮陽郡難以治理,皇上又想起了汲黯,就任命他擔任淮陽太守。在汲黯的治理下,淮陽變得政事清明,受到百姓和同僚的尊敬。七年後,汲黯死在了淮陽太守任上。 青出於藍 由於在冶鑄技術方面的發明和創新,中國的冶金業很快就後來居上,躍升於世界的前列,並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度發達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後輩中的優秀人物,或後來的青年有為者。 :“範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後來之秀。'” 范甯是東晉著名經學家,《後漢書》作者范曄的祖父,曾擔任豫章太守,所以又稱範豫章。他所撰寫的《春秋穀梁傳集解》,是現存最早的《春秋穀梁傳》的註解,被清代阮元收入《十三經註疏》,直到今天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王忱是范寧的外甥,字符達,二十歲時就已經非常出名,曾經擔任驃騎長史。有一次,王忱前去拜訪舅舅范甯,在范甯家遇到了張玄,范甯就讓他和張玄敘談。張玄正襟危坐,等王忱前來談話,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王忱來搭腔。張玄於是失望離開。范甯責備王忱說:“張玄是吳地的俊傑之士,你怎麼不和他說話呢?”王忱笑著說:“張玄如果打算認識我,他自己會來見我。”范甯說:“你風流儒雅、名聲不錯,算是後輩中的優秀人物。”王忱說:“沒有您這樣的舅舅,哪裡會有我這樣的外甥!”過了不久,范甯派人把這事告訴了張玄,張玄於是整頓裝束,正式前去拜訪王忱。從此以後,王忱和張玄才經常有了往來。 後來居上 文藝界湧現出一批後起之秀,這是文藝事業興旺發達的標誌。 後生:後輩、下一代。指青年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說:“青年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怎麼知道將來還不如現在呢?如果四五十歲還沒有名聲的話,也就不值得害怕了。”北宋經學家邢昺註釋說:“年輕人完全可以通過積累學行,成就道德,他們確實令人敬畏,哪裡知道日後他們這些年輕人的道德文章會不如今天的我呢?如果年少時不積累學行,成就道德,到了四十歲、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名聲,這時候即使打算硬著頭皮來充電,也終究成就不了大的道德,所以已經不值得害怕了。” 孔子的這句話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二是強調學以致用的重要性。後生可畏,前提是後輩、下一代應該首先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搞得好,青年人的前途才會一片光明;同時,青年人必須在年少時就進行不懈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超越現在。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一事無成的話,那就說明教育沒有成功或者自身沒有努力,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 少不更事 你年紀輕輕就做出這麼大的成就,真是後生可畏啊! 囫圇:完整,整個兒。把棗子整個吞下。後多用來比喻在學習上不作分析、選擇,糊里糊塗籠統地加以接受。 元·白《湛淵靜語》:“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是囫圇吞卻一個棗也。'” 白珽,字廷玉,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晚年歸隱西湖棲霞嶺下,因門前有泉,故題其居室名為“湛淵”,並以此作為自己的號,《湛淵靜語》是他的文集。其中記載了“囫圇吞棗”的故事:有個人說:“吃梨子對牙齒有好處,但是會損害脾胃;吃棗子對脾胃有好處,但是會損害牙齒。”一個呆傻的弟子把這話想了很久,然後說:“我吃梨的時候只咀嚼而不往肚子裡咽,就不會損害我的脾胃;我吃棗的時候只整個吞而不咀嚼,就不會損害我的牙齒。”有個愛開玩笑的熟人說:“你真是囫圇吞掉了一顆棗啊!” 生吞活剝 細嚼慢嚥 許多人都有過小時候被逼著背誦唐詩宋詞的經歷,雖然當時只是囫圇吞棗,不明其意,未知其好,但天長日久之後,它們浸染了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滋潤了一個人的心靈。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後用以比喻倚仗別人威勢來欺壓人。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一天,楚宣王問他的大臣:“我聽說北方少數民族非常害怕咱們國家的大臣昭奚卹,不知他到底怎麼樣?”大臣們沒有人回答。江一於是講了個故事,說:“有隻老虎到處找各種野獸作為自己的美味佳餚,有一天,它抓到了一隻狐狸。狐狸說:'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管理天下的野獸,今天你要是吃了我,就是違背了天帝的命令。你要是認為我說的話不可靠,我可以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後面,咱們來看看野獸們見了我之後有沒有膽敢不逃走的!'老虎認為它說得有道理,於是就和它一起往前走,野獸們見到它們後都逃走了。老虎不知道野獸們其實害怕的是自己,還以為它們真的害怕狐狸。”江一通過這個故事暗示,昭奚卹其實就如同那隻狐狸,只不過借助老虎而施展自己的威風,本身並不如傳說中的那麼厲害。 仗勢欺人 你們不能打著領導幹部的旗號,狐假虎威,謀取私利。 華:開花。實:結果實。只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春秋時期,晉國的陽處父到衛國出訪,回國時路過寧地,寧贏願意跟著他做隨從。但是寧贏剛走到溫地就回來了。寧贏的妻子問原因,寧贏回答說:“他太剛直了。《商書》上說:'深沉的人要用剛強來克服,爽朗的人要用柔弱來克服。'那個人只具備其中之一,恐怕不能善終。上天純陽,屬於剛強的德性,尚且不觸犯寒暑四時運行的次序,何況人呢?再說外表好看內容空虛,就會聚集怨恨。觸犯別人同時又聚集怨恨,就不能夠安定自身。我害怕跟著他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會遭遇到禍患,因此才離開他。” 公元前621年春,陽處父認為趙盾能幹,通過異地閱兵的方式,換掉了原定的中軍主帥狐姑射,讓趙盾擔任這一重要職務,從而使趙盾執掌了趙國國政。八月份,國君晉襄公死了,在擁立新國君一事上,大臣賈季和趙盾發生矛盾。賈季擁戴公子樂,趙盾擁戴公子雍。在斗爭中,趙盾派人殺死了公子樂,徹底斷絕了賈季的希望。賈季怨恨陽處父曾經幫助趙盾,使得自己的地位不如趙氏,又知道陽處父在晉國沒有什麼後援,就派人把他殺死了。 徒有其表 表裡如一 今年中秋,精明的消費者已開始嫌棄那些包裝華而不實、價格昂貴的月餅,但包裝上的過度甚至近乎荒唐的行為並沒有絕跡。 比喻徒有虛名,無補於實用。也可比喻以空想自慰。 《三國志·魏志·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盧毓是三國時期魏國大臣,以忠言直諫著稱,曾擔任主管選拔官員的吏部尚書。每逢朝廷重要崗位缺員,皇帝都要盧毓來提出候選人。 有一次,朝廷需要推舉中書郎。當時諸葛誕、鄧颺等人名聲很大,但是魏明帝覺得他們華而不實,很討厭他們。明帝於是下詔說:“能否得到合適的人選,就要看盧毓的了。挑選、舉薦的人不要只取有名的,名聲就像畫在地上的餅子,不能拿來吃。”盧毓回答說:“名聲不足以招來奇異的人才,但可以得到普通的人才。普通的人才服從教化,仰慕善事,然後才有了名聲,不應該厭惡他們。不過,現在考察官員時只根據人們的毀譽來升遷或降免官職的做法確實弊病很多。”明帝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馬上採納了他的意見,下令制定了官員任免考核制度。 盧毓品評以及選拔、薦舉人才時,總是先舉出他們的性格品行,然後才說他們的才幹。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盧毓回答說:“只有品行好的人才會做好事。對有品行的人來說,才干大能作出大好事,才幹小會作出小好事。但是現在社會上號稱有才幹的人卻不做好事,那麼我認為這樣的才幹是沒有用的。”盧毓的這番見解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望梅止渴 算命先生算出的東西,猶如畫餅充飢,是作不了數的。 相傳上古時刑律寬緩,在地上畫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懲罰,就像後代的監獄。後用來比喻將行動限定在某種範圍內,不得逾越。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漢武帝時,發生過一場征討匈奴的戰鬥,由漢武帝愛妃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指揮,李陵帶領五千人作為先鋒。戰鬥初期,李陵所部橫掃匈奴,非常順利,以至於孤軍深入匈奴腹地。匈奴王單于非常害怕,發動全國可以拉弓射箭的人,一起圍攻李陵。最終李陵因為彈盡糧絕,援兵無望而被迫投降。李陵投降前,捷報頻傳,朝廷官員也都盡揀皇帝愛聽的話說。李陵兵敗投降的消息傳來後,大家又異口同聲地貶損李陵。當時司馬遷正擔任漢武帝的太史令,漢武帝就問他對這事的看法。司馬遷根據平時的觀察和對戰場情況的分析,說李陵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他的投降是因為救兵沒有按時趕到造成的。漢武帝聽到這樣的回答勃然大怒,認為司馬遷是在詆毀李廣利,就將他交給大理寺審訊,結果被判宮刑。 司馬遷遭受宮刑後改任中書令,他在給任少卿的一封回信中述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悲憤心情。其中說道:猛虎在深山中的時候,百獸都害怕,等到被關進籠子,就會搖著尾巴乞求食物,這是因為威勢被逐漸約束的結果。對於士大夫們來說,尤其不能被關進牢房消磨掉自己的氣節,所以即使地上畫個圈作為牢房,也不可進入,即使削個木人作為審判的官吏,也不可面對,應該在刑法加身前早早自殺,以免遭受屈辱。自己之所以接受宮刑而沒自殺,是因為《史記》還沒有寫完的緣故。 畫好龍的肖像後再給它畫上眼睛。後比喻寫作或說話時在關鍵處用精闢的詞句點明要旨,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時諸王在外,武帝思之,遣僧繇乘傳寫貌,對之如面也。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內有柏堂,僧繇畫廬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問:'釋門內如何畫孔聖?'僧繇曰:'後當賴此耳。'及後周滅佛法,焚天下寺塔,獨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毀拆。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 南北朝時梁朝的梁武帝蕭衍尊崇佛教,廣修寺院。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張僧繇在當時很有政治地位和遠見,又是著名的畫家,梁武帝修飾佛寺的時候往往讓他在牆壁上作畫。當時梁武帝已經分封出去的兒子們都不在自己身邊,武帝很想念他們,就派張僧繇到各位王子的封地去描摹他們的畫像,以便自己看見畫像就像見面一樣。當時江陵有座天皇寺,是明帝蕭鸞設立的,寺裡有座柏堂。張僧繇在柏堂裡畫了盧舍那佛的佛像以及孔子等十位哲人。梁武帝覺得奇怪,就問他:“佛門內為何要畫孔聖人呢?”張僧繇回答說:“這座寺廟以後還得依賴孔聖人的畫像來保存呢。”等到後周時代朝廷廢滅佛法,燒光了天下所有的寺廟和佛塔,只有這座殿堂因為有孔子的畫像所以沒有下令拆毀。又記載說,金陵有座安樂寺,張僧繇在裡面畫了四條白龍,但沒有給它們畫眼睛。他常說:“如果一旦畫上眼睛,白龍就會飛走。”人們以為不可能,一定要他畫上眼睛。果然,當張僧繇給其中的兩條白龙画上眼睛後,天空開始電閃雷鳴。不久,雷電擊穿了牆壁,這兩條龍騰雲駕霧飛上了天,而另外兩條沒有畫眼睛的龍一直還保留在牆上。 畫好蛇後又添畫上腳。比喻做多餘的事,反而有害無益。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楚國有一家人進行祭祀,主人給他的手下賞賜一大杯酒。手下們說:“這一大杯酒,幾個人喝的話不夠喝,一個人喝的話又喝不完,不如我們比賽在地上畫蛇,誰先畫好,酒就歸誰喝。”有一個人先畫好了,拿起那杯酒要喝,他左手端著杯子,右手再來畫蛇,並說:“我能給這條蛇畫上腳。”蛇腳還未畫好,另一個人畫完了蛇,奪過他手裡的杯子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哪裡能給它畫出來呢?”於是喝了那杯酒。那個給蛇添腳的人最終也沒有喝到本該自己能喝的酒。 戰國時,楚國大將昭陽接連攻克魏國八座城池後移兵伐齊。齊王派陳軫出使遊說昭陽。陳軫見了昭陽後,先向他道賀連克八城之功,接著便問:“按楚國法令,你的這些功勞,能被封為什麼官爵?”昭陽說:“能被封為上柱國(楚國次於宰相的官職)。”陳軫說:“比上柱國更大的官是什麼?”昭陽說:“只有令尹(宰相)了。”陳軫問:“可是楚國會設兩個宰相嗎?”接著就打比方,講了“畫蛇添足”的故事給他聽。 講完故事後,陳軫接著說,您已幫楚王打敗魏國,以此獲得的名利已經足夠了。再打齊國,就跟畫蛇還要添足一樣,說不定還會性命不保。昭陽聽完陳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撤兵回國了。 多此一舉 恰到好處 他對於圓明園遺址的意見,大致有兩條:一、遺址就是遺址,要保存原狀,不要畫蛇添足,或改或造;二、廢墟有廢墟的美,要學會欣賞,這也是文化素養。 黃粱:粟米名,即黃小米。在黃粱飯都還沒做熟的時間內做了一場美夢。後用來比喻虛幻的事和不能實現的慾望。 唐·沈既濟:“開元七年,道士有呂翁者,得神仙術,行邯鄲道中,息邸舍……俄見旅中少年,乃盧生也……與翁共席而坐,言笑殊暢。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嘆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生俯首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麗……明年,舉進士,……是夕,薨。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於邸舍,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生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生憮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唐代開元七年(公元719年),有個姓盧的青年在旅店中碰見一個姓呂的老道。呂翁有神仙之術,見盧生嘆息於自身的窮困,就從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一個枕頭給他,說:“你枕我的枕頭,將會讓你榮華舒適,就像自己平常所嚮往的一樣。”當時旅店的主人正在蒸黃粱飯,盧生枕著這個青瓷枕頭睡著了。 在夢中,他娶了清河崔家漂亮的女兒,第二年又考中進士,後來做官至節度使,再後來因為戰功又做了十年宰相;自己的五個兒子都做了官,有十幾個孫子,和自家結親的都是天下的名門望族;在享盡富貴榮華後,年逾八十而死。 盧生伸個懶腰醒來,見自己還睡在旅舍之中,而主人的黃粱飯還沒有做熟,盧生奇怪地說:“難道那是個夢嗎?”呂翁笑道:“人生所經歷的事情,也就像這場夢一樣啊。”盧生驚愕地想了好久,道謝說:“恩寵或恥辱的人生,困窘或通達的命運,獲得和失去的道理,死亡和活著的情形,我已經完全知道了。這是先生您在指點我遏止自己的貪欲啊,我哪敢不接受教誨!”他鄭重地向呂翁磕頭拜謝,然後離去。 諱:隱瞞。深:指事件重大。本指必須把這事隱瞞起來不說。後多用來指把事情瞞得很緊,不肯走漏一點消息。 《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公子慶父如齊。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諱莫如深,深則隱。苟有所見,莫如深也。” 慶父是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桓公之子,魯莊公庶兄。莊公即位後,慶父專權。莊公死後無嫡子,有人推薦由慶父繼位,但最終由子般繼位。子般在位不滿兩個月,就被慶父派人殺掉,重新立子開為君,即為魯閔公。閔公二年,慶父打算廢掉閔公自立為君,就又派人殺掉閔公。這一下惹怒了魯國民眾,大家群起反對慶父,打算攻殺他。慶父害怕了,就逃到了莒地。後來莒人接受魯國人的錢財賄賂,把慶父送回了魯國。慶父請求魯國赦免自己的罪過,沒有獲得允許,於是自縊而死。 慶父逃到齊國莒地的事情,《春秋》上記為:“公子慶父如齊。”“如”是動詞,“到、往”的意思。 《穀梁傳》解釋說,慶父明明是逃亡到了莒,為何不用表示逃亡的“奔”而用“如”呢?是因為慶父接連殺掉了兩個國君,沒有什麼罪過比這更大,提起來都讓人心痛,只好替他加以隱諱。 守口如瓶 直言不諱 不知什麼緣故,他對那件事總是諱莫如深。 蕭牆: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出自內部。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顓臾(zhuanyu),古國名。西周初期,周成王讓顓臾國擔任祭祀蒙山的主祭。由於顓臾國小勢弱,到了春秋初期就變成了魯國的附庸,最終被秦所滅。 春秋時期,把持魯國國政的季氏準備討伐顓臾。當時孔子的兩個學生冉有、子路在季氏手下做官,他們去見孔子,說:“季氏將要討伐顓臾。”孔子說:“顓臾只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在魯國的疆域之內,是魯國的附庸,為什麼要討伐呢?”冉有說:“是季氏要這樣,我們倆都不願意的。”孔子說:“過去有人說過:'沒有能力就不去擔任職位,要是擔任了職位就要去貢獻力量。'你們沒有盡到輔佐者的責任。”冉有又說:“顓臾城城牆堅固,而且接近季氏的封地,現在不奪取它,以後一定會成為子孫後代的憂患。”孔子說:“君子痛恨那種隱瞞自己的貪欲,做了壞事還要為之辯解的人。我曾聽說,擁有封國的人,不擔憂貧困而擔憂不公平,不擔憂財物不足而擔憂不安定。因為公平了就沒有貧困,諧和了就不會財用短缺,安定了就不會覆敗。做到這些了,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整修自己的文德讓他們羨慕而來,來了就讓他們安定地生活。現在你們兩人輔佐季氏,邊遠之地的人不歸服你們不能招來,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進行保護,反而打算在國家內部進行戰爭。我恐怕季氏的憂患,不在顓臾,而在於季氏集團內部。” 同室操戈 明太祖朱元璋剛剛去世,就禍起蕭牆,發生了一出叔侄爭位的鬧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