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110章 龍宿郊民圖五代/董源

董源的這幅《龍宿郊民圖》,描寫的是江南秋景,畫中丹楓紅葉、林木蓊翳、溪流婉轉、遠水空闊。但是,這幅畫的主題究竟是什麼,取義何在,畫中人物本事如何,“龍宿”是什麼意思,“郊民”又當作何解,甚至是不是真是董源的作品,至今都還沒有定論。 這幅畫原來叫《龍繡交鳴圖》《籠袖驕民圖》,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董其昌得到了它,董其昌是大力提倡南派山水的,所以特別喜歡董源的畫。他先後得到四幅董源的畫,就把自己的堂名叫做“四源堂”。他鑑定此畫是董源所作,並改名為《龍宿郊民圖》。 啟功先生認為“龍宿郊民”應當理解為“太平時代首都居住生活的幸福之民”。董源是五代時南唐的畫家,那麼,他所繪之景,應該是南唐京城建業(今江蘇南京)郊外長江邊的景色。

畫中以兩重大山為主體,向畫面的縱深走去。左邊則是浩渺長江,也向畫面的縱深流去,使畫面極有深遠感。 山用披麻皴,很好地表現了江南土山的特色,而礬頭則用空心點皴,突出其質感。這兩種皴法,被後來的山水畫家經常使用,但最早大量使這兩種皴法的,是董源。 董源很重視對山水畫中點景人物的刻畫,每每都帶有風俗畫的情節性。雖形體細小,簡而實精,人物皆設青、紅、白等重色,與水墨皴點相襯托,饒有趣味,《龍宿郊民圖》就是這一風格的代表。 《龍宿郊民圖》中,山麓上人家在樹上懸燈。近處有狹舟二艘,上面彩旗飄舞,人物數十,白衣冠,自岸上連到舟中,似作歌舞之狀。岸上還疏疏落落地有一些觀者。很像是在舉行某種慶祝活動。舟及人物畫得雖小,但點以鮮亮之色,格外明麗。


(五代)董源《龍宿郊民圖》
董源的山水畫,多以淡墨輕嵐寫江南明媚秀麗的風光,沒有雄偉險峻的山,也沒有淺顯刻露的石,而是平緩連綿的峰巒,映帶無盡,山坡上點綴蔥蔥蘢蘢的樹木雜草,林麓洲渚、江村漁舟、風雨溪谷,煙雲朦朧,真所謂“平淡天真”,“一片江南”。 《龍宿郊民圖》在色彩的運用上也別具特色,作者將墨與青綠巧妙地合為一體,墨色和青綠色相得益彰卻不相礙。作者用墨筆勾勒渲染後,在坡面峰巒等處略敷青綠,頗有鬱鬱蔥蔥,草木繁茂之意。 《龍宿郊民圖》,立軸,絹本,青綠。縱156厘米,橫160厘米。五代時南唐董源作。現藏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