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5章 五代兩宋時期的繪畫

五代時期,中原地區戰爭不斷,但西蜀、吳越地區相對安定,文化藝術相對發達,尤其是詩詞和繪畫成就更高。繪畫史上著名的荊(荊浩)、關(關仝)、董(董源)、巨(巨然)都出現在這一時期,他們也都是由五代入宋的畫家。 荊、關、董、鉅的區別,在荊浩和關仝是北方畫家,多圖寫北方山水的雄奇峻偉,而董源和巨然都是南唐畫家,多圖寫江南山水的秀麗清潤。

(五代)荊浩《雪景山水圖》
荊浩五代時隱居於太行山洪谷,以大山、大水、大樹為描寫對象,多作全景式山水,他的《匡廬圖》,氣魄宏大,正是北方山水的代表作。 荊浩的弟子關仝,繼承了荊浩的畫風而又有所發展,形成“石堅凝,雜木豐茂,臺閣古雅,人物幽閒”(《圖畫聞見志·論三家山水》)的“關家山水”。他的作品,今存《關山行旅圖》《山溪待渡圖》都是“關家山水”的代表作。

董源是南唐的後苑副使,他的山水,圖寫的是江南的山川景物。江南沒有北方那樣高峻險勁、石棱嶙峋的峻嶺,而多林木繁茂、波濤浩渺的叢山大江,所以,董源的畫,也充滿一種江南山水所特有的秀潤清雅,與荊、關所表現的北方山水迥然不同。 《龍宿郊民圖》《瀟湘圖卷》《夏景山口待渡圖卷》《溪山行旅圖》等,是他這種畫風的代表作。

(宋)董源《寒林重汀圖》
董源的學生巨然,繼承了董源的畫風,而在細節處理上又有變化。他的《秋山問道圖》《萬壑松風圖》《溪山圖》《秋山圖》等是其代表作。 北宋初年,以董、巨為代表的南方山水不太受重視,人們的喜愛的多是荊、關一路的大山大川式的全景山水。北宋時期出現了許多山水畫名家,李成、范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李成《寒林平野圖》
大一統時期的文化藝術,必然有一種融合南北的趨勢,秦、漢如此,隋、唐如此,宋也如此。所以,李成的山水畫,雖然師法荊浩,但是“未見一筆相似”(米芾《畫史》)。他的畫,不是荊、關的大山大水,而是雪景寒林、飛流絕澗,表現的是山水的風雨晦明、煙雲雪霽,已經汲取了南方董、巨一派山水的技法和審美趣味。他的畫,在北宋時期影響很大,形成了宋代山水的一大流派。他的《寒林平野圖》《讀碑窠石圖》《茂林遠岫圖》《雪山行旅圖》等是其代表作。 范寬也是北宋時期影響巨大的山水畫家。他比李成走得更遠,不師法一家,而是轉益多師,學荊、關、董、巨,也學李成,甚至學王維,最後決意師法自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等是其代表作。

五代時期,國家已經開設畫院,但真正受到重視,還是在北宋後期,尤其是宋徽宗宣和年間。不過北宋畫院特重花鳥畫,山水畫未成主流。 北宋畫院派山水畫家,以郭熙為代表,他是畫院待詔,又是著名的繪畫理論家,所著,是古代山水畫的重要理論著作。他的畫,師法李成,但更多的是自出胸臆,圖寫真山真水,幾乎全用水墨,皴法多用雲頭皴,樹如鷹爪,石如鬼面。 《早春圖》《窠石平遠圖》《幽谷圖》等是其代表作。 南宋偏安一隅,西湖歌舞未休,統治者們仍舊紙醉金迷,但是,半壁河山的淪喪,畢竟帶給人們屈辱和悲憤。南宋畫院山水畫成為主流,但是,題材卻無復北宋的全景大幅,許多畫家只能著力去表現江南的半壁河山,著名的山水畫家馬遠、夏珪,就因多畫一些“殘山剩水”“邊角之景”,而被戲稱為“馬一角”“夏半邊”。


(宋)馬遠《探梅圖》
馬遠和夏珪的風格較為近似,都是水墨蒼勁一路,不過馬遠較為堅實秀麗,夏珪較為簡潔渾樸。馬遠的《踏歌圖》《探梅圖》《華燈侍宴圖》《梅石溪鳧圖》《遠山柳岸圖》《寒流江獨釣圖》等,夏珪的《溪山清遠圖》《煙岫林居圖》《梧竹溪堂圖》《遙岑煙霞圖》等,是他們的代表作。 馬遠、夏珪同時的另一著名山水畫家劉松年,雖然是畫院畫師,但技法多屬水墨,與董、巨、李成等人一脈相承。他的《四景山水圖》《猿猴獻果圖》等都很有名。 青綠山水在宋代的勢力雖不及水墨山水,但也不乏名手。北宋後期的王銑、趙令穰畫水墨,也畫青綠。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圖》,是現存宋代青綠山水的重要作品。南宋紹興年間畫家趙伯駒、趙伯驌擅長界畫,多用金線勾勒、青綠渲染,造詣極高。

五代時期,西蜀和南唐的繪畫藝術十分發達,尤其是花鳥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西蜀花鳥畫,以黃筌為代表,他繼承了唐代邊鸞、刁光胤、滕昌祐等人的輕線勾填、色彩艷麗的畫法,加上他官居高位,經常出入宮禁,所寫都是奇花異石、珍禽異獸,形成了富麗精工的標準院體花鳥畫,被稱為“黃家富貴”。他的兒子黃居寀、黃居寶繼承父風,都是著名畫家。 南唐花鳥畫以徐熙為代表,繼承了唐殷仲容以水墨暈染畫花鳥的方法,徐熙一生不入仕途,所畫多為汀花野竹、水鳥淵魚,被稱為“徐熙野逸”。 “黃家富貴”和“徐熙野逸”,代表了花鳥畫不同的兩大風格,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兩宋時期,是花鳥畫的繁榮時期。宋太祖建國之初,即設立翰林國畫院,到宋徽宗時達到鼎盛。畫院雖然也設青綠山水,但仍以花鳥畫為主,繼承的是“黃家富貴”的風格。

宋初設立畫院的時候,就召集四方能畫之士,南唐、後蜀、後周等處的亡國畫家,大多都穈集到畫院,如後蜀的黃筌、黃居寀父子,高文進父子,夏侯延祐,南唐的周文矩、董羽、董源、徐崇嗣,後周的郭忠恕等,形成宋初畫壇的一時繁榮。 北宋前期,最受重視的畫科是道釋人物和花鳥畫,尤其是花鳥畫,宋初一百餘年,花鳥畫幾乎是“黃家富貴”的一統天下。 作為皇帝,宋徽宗趙佶是不合格的,但作為一個書畫家,他卻是超一流的。在他的倡導下,院畫花鳥達到了巔峰。 這種富貴濃豔的畫法,為文人畫家所鄙視。畫院畫家注重寫生,尋求新的表現手法,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尤以崔白、崔愨、吳元瑜、趙昌、易元吉等最為突出。 趙昌、崔白等人的變革,走的是“徐熙野逸”的路子,變黃派粉堆似的設色為水墨暈染,其影響所及,不僅有北宋後期的畫院畫家,甚至包括宋徽宗趙佶,而且也包括南宋畫院的畫家。

南宋畫院畫家,風格多樣,黃派畫法的一統地位已經被徹底打破,著名畫家李安忠、李迪、法常、吳炳等,各具面貌,畫法多樣,雙勾、沒骨、重彩、淡彩、水墨、工筆、寫意都有,形成一種多元化的繁榮格局。 文人畫在宋代得到很大發展,甚至可以說,文人畫在宋代才完全成熟。宋代文人在藝術上追求個性,追求雅潔淡遠的意境,他們提倡“士人畫”(即文人畫),鄙薄畫院畫工的畫,主張把繪畫作為一種高雅的修養,認為繪畫應該表現畫家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等,也就是要有“興寄”。在技法上,不重形似而重神似,不重工筆而重寫意,不重濃艷而重淡雅,不重重彩而重水墨,主張融詩、書、畫於一體。蘇軾、米芾、米友仁、文同、李公麟、晁補之、李迪、鄭思肖等都是宋代的著名文人畫家。

五代時期人物畫的成就也很高,後蜀的徐德昌,南唐的周文矩、顧閎中都是著名的人物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人物刻畫十分精巧傳神,構圖靈巧,用筆設色都極見功力。 宋代人物畫,題材更為廣泛,帝王仕女之外,田、獵、漁、樵、野老、牧豎、販夫、走卒等世俗人物無不入畫。因此,大量的風俗畫也出現了。其中,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堪稱一絕。此外,李嵩的《貨郎圖》、毛文昌的《村童入學圖》、葉仁遇的《淮陽春市圖》、馬遠的《踏歌圖》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在技法上,則以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畫法和南宋梁楷的水墨簡筆人物最有特色。 李公麟的人物畫,不僅功力深厚、造型準確,而且有很強的概括能力。 《宣和畫譜》說他“尤工人物,能分別狀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廟館閣、山林草野、閭閻臧獲、台輿皂隸。至於動作態度、顰伸俯仰、大小美惡,與夫東西南北之人,才分點畫,尊卑貴賤,咸有區別”。他的線條勁爽有力,被稱為“鐵線描”。還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施丹粉”的白描畫法。

宋代以前的人物畫,多為線描設色,很少寫意之作。李公麟的畫法,仍多為白描或線描設色。宋代文人畫大興,水墨寫意畫法也得到很大發展,不僅表現在山水、花鳥畫,也表現在人物畫上。宋代的水墨寫意人物畫家,代表人物是梁楷,他不僅以水墨寫意畫人物,而且首創潑墨人物畫,對人物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他的《潑墨仙人圖》,是古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