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書法小百科

第172章 書體

從清代開始,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在耕地經常挖到一些有刻劃的龜甲獸骨,這些骨頭被送到北京的藥店成了中藥,叫“龍骨”。 1899年,文字學家王懿榮生病,在抓回的藥中發現了“龍骨”,經研究,確定為殷商時期的文字,記載的是商人占卜的卜辭。這種文字,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雖然是用刀具等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但是合乎“六書”,已經是成熟的文字,而且線條有力,結體多變,章法錯落有致,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書體之一,對應於秦統一中國後的“小篆”。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以前的一切文字,包括甲骨文、籀文、金文、六國文字等。狹義的大篆,指籀文。大篆的代表作,是《石鼓文》。 書體之一,一般認為就是大篆。傳為周宣王時的史籀所創,所以叫“籀文”。史籀著《史籀篇》十五篇,是當時史官教學童的範本。

書體之一,又稱“鐘鼎文”“吉金文”。是商、週時期青銅器上的銘文。屬大篆系統。它幾乎包含了甲骨文之後,小篆之前的所有書體。鐘鼎銘文一般是范鑄,即今日的“翻砂”,先制泥範,再用金屬熔煉澆鑄。因為是在柔軟的泥範上製作,較在獸骨上契刻容易得多,所以這些銘文中有許多堪稱書法精品。最有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 書體之一。秦統一中國後,命李斯等人在籀文的基礎上省改變化,創成一種新的書體,頌行全國,同時廢除六國文字,這種新書體就是小篆。小篆的結體勻稱對稱,筆劃圓轉流美,裝飾性和觀賞性都很強,而且較易辨認,實用性也較大篆強。秦時李斯所書的《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瑯琊刻石》等,都是小篆的代表作。唐李陽冰、五代徐鉉、清代鄧石如等都是小篆大家。

篆書的一種。漢代用於印章的一種篆書。因為印章的特殊要求,篆書的結構需要適當變化,或增損筆劃,或屈曲纏繞,方能填滿印面。秦代已有“摹印篆”,就是專門用以治印的。印章在漢代大量使用,而且達到篆刻史上的最高境界,與繆篆是分不開的。 雜體書中“象形書”的一種。象形書是裝飾意味很濃的一些書體。著名的有鳥書、蟲書、科鬥書等。鳥書傳為周代史官史佚所創。其特點是像鳥之形。也有說是像飛鳥飛騰輕捷的樣子。 象形書中的一種。有兩種說法,一說即“鳥書”,所以鳥書也叫“鳥蟲書”;一說是筆桿顫動,屈曲蜿蜒如蟲之狀。 象形書中的一種。科鬥即“蝌蚪”,頭大尾小。據說古人沒有紙、筆、墨,是用小竹棍沾漆在竹簡上書寫。竹硬漆膩,點下去是一個圓點,拖出去是一條細線,極像蝌蚪,所以叫“科鬥書”。後人書寫,則是有意做出這種效果。

書體之一。據說是秦始皇時候有一個叫程邈的獄吏,因事下云陽獄,在獄中用了十年的時候製成的。另一種說法,是秦代徵發大量的隸卒興建宮室,修築長城,駐守打仗,往來文書太多,於是,使用這種比篆書容易書寫的新書體。因為是奴隸們所用,所以叫“隸書”。隸書最大的特點,是變篆書的圓筆為方筆,結構刪繁就簡,便於書寫。而波、磔筆法的出現,變小篆的均勻內擫為舒展靈動。漢代隸書成就極高,著名的碑碣有《禮器碑》《乙瑛碑》《華山碑》《張遷碑》《孔宙碑》《史晨碑》《曹全碑》《衡方碑》《石門頌》《西狹頌》等。近代發現的漢簡,如《居延漢簡》《武威漢簡》等,書寫流麗,結體自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隸書在戰國晚期已經出現,在秦代已經廣為使用。秦代的隸書是在小篆的基礎上變化而成的。秦隸帶有濃厚的篆書意味,筆劃方折,還沒有波磔筆法的出現,秦權量上的文字,大多即是秦隸。近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現一批秦簡,其文字應該算是標準的秦隸。

書體的一種。有廣、狹兩義。廣義的漢隸,指兩漢所有隸書;狹義的漢隸,指具有波磔筆法的隸書。 漢隸的別名。歷來解說混亂。比較合理的有兩種說法。一、魏、晉時期楷書剛剛出現,在稱謂上也叫“隸書”,為了加以區別,把漢隸稱為“八分”。二、隸書至東漢定型,字形變得方扁,尤其是波磔筆法左右開張,字若相背,有如“八”字,所以叫“八分”。 書寫於竹簡木簡上的書法。嚴格說,這個說法並不規範,因為它只是書寫的材質不同,而並非一種新的書體,寫在竹簡木簡上的,仍舊是傳統的篆、隸、真、行、草等書體,但是,因為這種材質既不同於絹帛,也不同於宣紙,而且這些簡書基本上是實用性極強的書籍文誥,書寫者並非真正的書法家,所以非常隨意,風格也極為多樣,正因為此,所以形成了一種與其他書蹟有很大不同的風格,在書法藝術中別具一格。

書體的一種。又叫“真書”“正書”。產生於漢末,規範行、草書的隨意,去掉隸的波磔,使字體方正,筆劃平直,一絲不苟,是漢字最主要的書體之一,一直沿用至今。以其出規入矩,法度森嚴,可為楷模,故名“楷書”。顏(顏真卿)、柳(柳公權)、歐(歐陽詢)、趙(趙孟頫)被稱為古代“楷書四大家”。 書體的一種。特指北朝北魏時期的書法。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政權,鮮卑人統一北方以後,積極學習漢民族文化,解除自魏、晉以來的禁碑令以後,製作了大量的碑碣、摩崖、造像。其書法力圖脫出隸書,而又未能很好地掌握楷法,北方民族強悍的審美趣味,也使他們對南方流行的以二王為代表的輕靈飄逸書風並不欣賞,而形成一種方正凝重、奇崛剛勁的書體,後人稱之為“魏體”,又叫“魏碑體”。清代因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人的大力提倡,魏體被作為北碑書風的代表,形成碑學,而與重視法帖的帖學南派書風,形成中國書法剛柔相對的兩大派別。其代表作品有《石門銘》《靈廟碑》《暉福寺碑》《吊比干文》《孫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楊大眼造像》《鄭文公碑》《張猛龍碑》等。

書體的一種。篆、隸、楷書都講究規矩法度,書寫都不可能太快捷;草書書寫快捷,但難於辨認,實用性差。行書,則是介於真、草之間一種書寫便利的書體。它不像楷書那樣端正,筆筆獨立,一筆不苟,也不像草書那樣筆勢連綿、減省筆劃。而是一種似斷非斷、似連非連的書寫特色。既便於書寫,又易於辨認。清宋曹《書法約言》說:“所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水流,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相傳行書為東漢劉德昇發明,大成於鍾繇、王羲之。當時又被稱為“行押書”,也寫作“行狎書”。自王羲之、王獻之之後,行書大家代不乏人,唐顏真卿,五代楊凝式、李建中,宋蘇軾、黃庭堅、米芾,元趙孟頫等都堪稱行書大家。而王羲之《蘭亭集序》被公認為“天下行書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排名第三的是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

書體的一種。相傳為東漢張芝所造。它將隸、楷書本不相連的筆劃連接起來,縱橫奔逸,回環糾接,左盼右顧,筆斷意連,把書法線條的美感推向極致。它減省隸、楷筆劃,書寫極為便利,最適合書家個性的張揚。但要寫好卻難,辨認尤其不易,審美價值極高,實用價值不及其他書體。草書之名,一以為得於“草稿”,草稿一般書寫潦草,隨意塗改,所以叫“草書”。一以為就是得名於書法潦草。宋張栻《南軒集》說:“但寫得不謹,便成草書。”兩種說法都未必準確。其實草書最講究法度,點畫增減,長短曲直,必須一絲不苟,否則就成另外一字,甚至根本不成字。近代書家高二適甚至有“千年書人不識草”的感嘆。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漢張芝,晉王羲之,唐張旭、懷素,宋黃庭堅等都是草書大家。

草書的一種。漢代隸書取代小篆,但書寫仍不便利,於是就出現一種“解散隸體,簡略書之”的新書體——草書。唐張懷瓘就說:“章草即隸書之捷。”據說因漢章帝的喜愛而名為“章草”。章草與今草的最大區別有兩點。第一,使用隸書的波、磔筆法。宋黃伯思說:“凡草書分波、磔者名章草。”第二,字與字不接連。清段玉裁說:“其各字不連綿者曰章草,晉以下相連綿者曰今草。” 草書的一種。魏、晉時期,楷、行書已經基本成熟,章草也變而為今草。今草摒棄了隸書的波、磔筆劃,點畫從楷、行中變出。改變章草字字獨立,而變為可斷可連,一氣呵成。晉王羲之,唐張旭、懷素,宋黃庭堅是書法史上最有名的草書大家。著名書蹟有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張旭《古詩四首》、懷素《自敘帖》等。

最為狂放恣肆的草書。又稱“大草”。這種草書一筆數字,大開大闔,大小錯落,縱橫騰挪,有飛瀑長河,一瀉千里之勢。唐張旭、懷素,宋黃庭堅,明徐渭等,都是狂草大家。 指大字。又叫“牓書”“署書”。最初指題榜,即書寫宮殿廳堂匾額以及告示、張榜等大字。字小者數寸,大者徑丈。因為字太大,所以書寫工具、書寫環境、握筆姿勢、運筆方法都與寫小字不同,而且字形結構也與小字不同,難度很大。 一種特殊風格的書體,主要特徵是筆劃中夾白。據說是漢代蔡邕看見僕役用掃帚沾著石灰寫字而受到啟發製造的。 有兩個含義。第一,指不規範的寫法。書家有意無意增刪筆劃,造成字體不定。第二,王獻之創造的一種介於行、草之間的書體。唐張懷瓘《書議》說:“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宋陳思《書苑菁華》說:“右軍行法,小令破體。”

有兩義。第一,指大字,特別稱題榜的特別大的字。清葉昌熾《語石》說:“題榜,其極大者曰'擘窠書。”第二,有界欄。秦漢印章有的有橫直界格,把字分開,就叫“擘窠”。古碑中有先劃上橫直界線為方格,取其勻稱,也叫“擘窠書”。 指刻有文字的山崖石壁。古人有時把紀功頌德的文字,就近刻在比較平整的自然山崖石壁,不另立碑。摩崖一般在崇山峻嶺之中,鐫刻不易,書者刻工多是用繩子吊在空中作業。山崖不可能像碑碣一樣磨平,所以摩崖刻石文字一般大小不一,奇趣天成,另有一番韻味。著名的摩崖刻石有《石門頌》《通閣道記》《西狹頌》《郙閣頌》等。 宋徽宗所創的字體。從初唐四大楷書家之一的薛稷的字變化而成。點畫極瘦,但不覺枯瘠,號“瘦金書”。此體題中國工筆花鳥畫效果極佳。 鄭板橋對自己書法的戲稱。鄭板橋以書畫的“怪”,對抗清初書壇的俗媚浮滑的書風。他以篆、隸筆法入行、楷又雜以畫蘭畫竹的筆法,創造出一種新的書寫風格。他自稱不足“八分”(隸書別稱),所以只能叫做“六分半書”。 清“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自創的一種書體。他的隸、楷書破圓為方,似以漆帚刷字,隸書受《天發神讖碑》影響,橫粗豎細,極有特色。鄭板橋說他“亂發團成字,深山鑿出詩。不須論骨髓,誰得學其皮。” 明末清初書體。清代初年,康熙喜愛董其昌書法,於是天下皆董;後來乾隆喜歡趙孟頫書法,於是天下皆趙。但是學趙、董又不得其精髓,最後形成一種僵死的以“烏、方、光”為特色的書體,因書寫者多為館閣大臣,所以這種書風被稱為“館閣體”。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