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書法小百科

第104章 乙瑛碑漢/佚名


(漢)佚名《乙瑛碑》
也許因為魯國是西周初年周公的封邑,又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故鄉的緣故,魯地的文化一直就很盛。尤其是漢以後,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孔廟也就越修越大,碑碣禮器等文物也就越來越多。在孔廟眾多的碑碣中,《乙瑛碑》與《禮器碑》堪稱雙璧。它們是漢隸中最美的兩通碑。 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魯相乙瑛奏請置百石卒史掌管禮器,此碑就是記載這件事的。 和《禮器碑》相比,《乙瑛碑》更為秀美豐潤。 《乙瑛碑》的字體結構,可以說是所有漢碑中最美的,它不像《禮器碑》那樣典重,而是飄逸得多。如果把它們比作君子,那麼,《禮器碑》如袍服冠冕、峨冠博帶、秉笏而立;《乙瑛碑》則如素服葛巾、青衣小帽、曳杖而行,但二者皆不失君子之溫潤。清方朔跋此碑說:“字之方正沉厚,亦足稱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並稱它為“漢隸之最可師者”,正是看到它飄逸秀美而不失端莊的特點。

和《禮器碑》相比,《乙瑛碑》的筆劃要粗一些,給人一種更為豐滿的感覺,它不像《禮器碑》多少還帶有一點金文的味道,而是完完全全的隸書筆法,方朔說它是“漢隸之最可師者”,可能也是看到了它的這一特點。它的橫畫起筆略向下壓,筆勢稍稍向下,使得字的體勢稍斜,更增靈秀之美。而捺畫沉著有力,燕尾呈方形挑出,遒勁有力。它和《禮器碑》一樣,是學習隸書最好的範本。清隸書大家鄭簠即得力於此碑。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亦稱《漢魯相請置百石卒史碑》。刻石。隸書。十八行,行四十字。東漢永興元年(153)立。在山東曲阜孔廟同文門西。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明拓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