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唐詩小百科

第59章 李商隱

中唐後期以牛僧儒和李德裕為首的牛李黨爭,前前後後鬧了四十年,兩派黨人完全是私人意氣之爭。牛黨上台,則盡逐李黨;李黨上台,則盡逐牛黨。這種黨派之爭,不僅使得中、晚唐時期本來就十分混亂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而且牽涉到幾乎所有文人士大夫的升黜沉浮,而李商隱則是牛李黨爭的最大犧牲品之一。 李商隱(約812—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他幼時家貧,但力學不倦,除詩歌以外,主要學習古文(即韓愈、柳宗元推崇的散文),而不喜歡駢文。但是,雖然經過韓、柳“古文運動”,駢文的統治地位並沒有被動搖,公私文告仍然採用駢文。如果要進入仕途,尤其是做幕僚,就必須會寫駢文。當時牛黨的重要人物令狐楚很賞識李商隱,就教他寫作駢文,他因此算和牛黨有了關係。

唐文宗開成三年(838),他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王愛其才,把最小的女兒嫁給他。王茂元勉強算是李黨之人,於是,李商隱和李黨似乎也有了關係。 正是這種模棱兩可的關係,使他一生貧困痛苦不堪。因為兩派都視他為叛徒,兩派上台他都是被打擊排斥的對象,所以雖然進士及第,卻一生鬱鬱不得志,當了一輩子的幕僚,窮愁潦倒一生。 命運注定李商隱只能是一個詩人。他與杜牧齊名,是中、晚唐時期最為著名的兩大詩人。 李商隱的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力追杜甫。雖然一生窮愁,但卻關心政治,憂國傷時。他的六百餘首詩歌中,這一類內容的詩歌幾乎佔了六分之一。他曾經仿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等詩,寫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描寫了唐帝國的興衰和當時社會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現狀,雖不及杜甫的深刻,也算是中、晚唐時期難得的史詩。

他的詩,更多的是抒情言志、詠史詠物之作,其中不乏精品,如著名的《安定城樓》:
他的愛情詩,是最為人稱道的;他的愛情詩,情真意切,含蓄蘊藉,意境優美,語言華麗,確實有空前絕後的感覺,比如著名的之一:
李商隱的詩歌,感情深厚,語言華美,與盛唐大家相比,也不遑多讓。但是他的詩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也許可以算是缺點的,是較晦澀,有的詩不太好懂。所以元好問《論詩絕句》都說:“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究其原因,第一是避禍,須知禍從口出,有時不得不隱晦一些。第二是用典太多,魯迅曾說:“玉溪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但這種詩風,恰恰被後代一些文人所激賞,如宋初楊億等人的“臺閣體”詩,力學李商隱,也被稱為“西昆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