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唐詩小百科

第7章 邊塞詩派

邊患,一直是困擾甚至危及歷代朝廷的重大問題。從商、週時期北方的玁狁(即後代的匈奴),到後代的匈奴、吐蕃、突厥、西夏、遼、金等,與中原的戰爭不斷,以邊塞題材入詩的作品,自以來就有很多。中的《采薇》、漢樂府中的《入塞》《關山月》《飲馬長城窟》等都是邊塞題材的詩歌。 唐代自立國起,就一直受東突厥、吐谷渾、吐蕃、西夏等的不斷侵擾。初唐時期,經唐太宗君臣的征討,才保持相對安定的局面。但此後仍然戰爭不斷。一方面,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極大的困苦,一方面,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建功立業,直取功名富貴的機會。初、盛唐時期的許多詩人,都親身經歷過邊塞的軍旅生活,形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邊塞詩派。 盛唐的邊塞詩派名家輩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都是唐詩名家,這還不包括王維、李白、杜甫等也寫過不少邊塞題材詩歌的大詩人。

盛唐的邊塞詩佳作迭現,《燕歌行》《塞下曲》(高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岑參)、《涼州詞》(王之渙)、《從軍行》(王昌齡)等,都是唐詩中的名篇。 盛唐的邊塞詩充滿一種昂揚的情調,有一種希望殺敵報國、保土安民的豪情,也揭露了戰爭的殘酷與社會的黑暗,許多詩歌對下層士兵和人民大眾充滿了同情,也有一些詩歌描寫了邊塞風光與風土人情,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