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宋詞小百科

第70章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

這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時所寫的一首名詞。 洞庭湖和青草湖的風景本來就美,相信只要讀過范仲淹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的人都知道。 《岳陽樓記》中有一段寫洞庭月下景色說:“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張孝祥詞寫的也是洞庭湖、青草湖秋高氣爽時候的月下景色。 “玉界瓊田三萬頃”,是對澄澈的湖面的讚美。 “著我扁舟一葉”,既是實寫,也是虛寫。實寫,他正泛舟湖上,月光如水,水波不興,一葉扁舟,隨意飄浮。確實是很美的意境。虛寫,是希望在這三萬頃玉界瓊田中,容我一葉扁舟。他未必有“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行路難》),“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臨江仙》)的想法,他畢竟還年輕,張孝祥死的時候也才三十九歲。但是,如此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不忍暫離卻是真的。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寫月下之景極美。 “分輝”,是說月光映在水面,上下交輝,是不是也就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所描寫的“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明河共影”,是說天上銀河繁星的影子,也映在湖中,是不是也就是四川樂山烏尤寺有幅對聯的上聯所說的“水映寒星天上下”?這兩句明明白白,而“表裡俱澄澈”,語意就有點雙關了。既是說景,也是說人心,說一個人的境界,坦坦蕩盪、磊磊落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這是由湖上的景所引起的聯想,所以詩人接下來才說“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過片以後,就順著這個思路寫下去了。張孝祥因為支持張浚的北伐主張,受到秦檜等主和派的打擊,被貶謫外放,曾為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 “嶺表”,指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之外,包括兩廣。他雖然遭貶,但是很自豪地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古人常以“肝膽冰雪”形容內心的純潔澄澈,表裡如一,比如王昌齡那首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

這一類的例子很多。 “短髮蕭騷襟袖冷”,不過是寫失意之狀;“穩泛滄溟空闊”,則是寫自己雖在失意之中,但安然泛舟於洞庭、青草湖上,也會穩穩地把握人生之舟,穩泛於世事險惡之中。 寫到這裡,詩人不禁豪氣勃發了。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把西來的江水噹作酒漿,把天上的北斗當作酒杯,把自己當作主人,把天地萬物當作賓客,這是何等豪情!何等氣勢! “西江”,即西來的江水。 “細斟北斗”,以北斗星為酒杯,慢慢地酌飲西江。 《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這是因為北斗七星像一個有柄的勺而產生的聯想。屈原就已經反其意而用之,《九歌·東君》說:“援北斗兮挹桂漿。”張孝祥詞即用此意。

到瞭如此境界,詩人自己也醉了,是沉醉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是沉醉在自己營造的豪壯氣勢中,於是“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扣舷獨嘯”,是抒發激越的感情。現在的賞析文章都說是用蘇軾《赤壁賦》“扣舷而歌之”意。但蘇軾所歌,與張孝祥此時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張孝祥用的是東晉祖逖北伐時渡江,中流擊楫發誓的典。 《晉書·祖逖傳》記載,祖逖不顧勢單力薄,銳意渡江北伐,在“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張孝祥此時的心情,應該是和祖逖一樣的。 “擊楫”,就是用船槳(楫)扣擊船舷,也就是“扣舷”。 “不知今夕何夕”,忘卻了時間,忘記了地點,深深地沉醉了。一般的賞析文章說是用杜甫《贈衛八處士》“今夕復何夕,重上君子堂”或蘇軾《念奴嬌·中秋》“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語意。要找出處,就應該找最早的,《詩經·唐風·綢繆》就有“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的詩句。劉向《說苑》還記載了一首春秋戰國時期的《越人歌》,第一句就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張孝祥是大書法家,他大概自書了此詞。南宋魏了翁在《跋張於湖念奴嬌詞真跡》說:“方其吸江酌鬥,賓客萬象時,詎知世間有紫薇青瑣哉。”(《鶴山題跋》卷二)“紫薇”“青瑣”都指朝廷。 “紫薇”即“紫薇”星,也就是北極星,古人以之為“帝星”。 “青瑣”,本指皇宮中青色連環的窗飾。杜甫《秋興八首》之五“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就是回憶他任左拾遺上朝的往事。這裡引申為榮華富貴。也難怪清王闓運《湘綺樓詞評》說此詞“飄飄有凌雲之氣,覺東坡《水調》猶有塵心”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