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宋詞小百科

第29章 吳文英

中、晚唐詩人做詩,已經有很大壓力,因為盛唐詩人太高,尤其是有李、杜這樣的大家坐鎮,所以都不得不另闢蹊徑,求新求變。韓、孟的奇崛,元、白的通俗,李賀的恢詭,李商隱的晦澀,都是如此。南宋中、後期的詞人所面臨的情況和中、晚唐詩人有些相似。在他們面前,也有一座座高峰,遠的不說,婉約如周邦彥,豪放如辛棄疾,騷雅如姜夔,都是他們很難超越的。如果希望成功,就必須有所突破,吳文英算是這一些詞人中比較成功的。 吳文英(約1200—約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他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他一生沒有做官,但充當一些權貴的門客和幕僚,主要活動在江、浙一帶。他沒有辛棄疾的胸襟氣度,又沒有姜夔的天賦才情,既不可能有辛棄疾的豪放,也不可能有姜夔的清空,剩下的,只能是在藝術技巧上的突破。

吳文英的詞,思維較奇特,意象較迷濛。往往化虛為實,化實為虛。比如著名的《八聲甘州·陪庾幕諸公遊靈巖》: 吳文英三十多歲曾經在蘇州生活過大約十年,為倉台幕僚,這首詞就是那時所作。靈巖是蘇州著名的風景區,也是當年吳王夫差寵幸西施的地方,上面有專為西施修建的館娃宮、琴台、響屧廊等,山前還有十里採香徑。但吳文英沒有實寫,而是將靈巖想像為青天墜落的星辰,將實境虛化。歷史已為陳跡,舊時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但吳文英偏偏又將虛幻之境寫實,響屧廊中,似乎還傳來西施穿著木屐走動時的聲音。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景交織,組成一副亦真亦幻的意境。 在章法結構上,顛覆了人們習慣的思維邏輯順序,意象呈跳躍式的發展變化,虛與實的結合,情與境的錯綜,有人甚至稱其如今天的意識流手法。比如他那首號稱詞中第一長調,分為六片,共二百四十字的自度曲《鶯啼序》,六片之間交叉跳躍,而又有完整的邏輯聯繫,在宋詞中還是不多見的。

吳文英詞的另一大創變是語言。一是創造一些新的詞語,如上舉《八聲甘州》中的“花腥”“醒醒”等。二是新奇的搭配,構成一些全新的意境。如《八聲甘州》中的“獨釣醒醒”“秋與雲平”等。 意象結構的這些變化,自然不免會出現晦澀難懂的毛病;過分地跳躍,自然會有眩人眼目的現象。所以張炎《詞源》說吳文英的詞“如七寶樓台,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歷來被認為是對吳文英詞最準確的評價。 《四庫全書總目·吳夢窗詞提要》說“詞家之有文英,亦如詩家之有李商隱”,大概就是看到他們在藝術上的一些相似之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