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宋詞小百科

第3章 宋代都市經濟的繁榮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 建國之初,宋太祖和宋太宗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併吞了南方的後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漢等幾個小國,使自晚唐五代以來飽受戰爭危害的國家和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鑑於中唐以來藩鎮割據,地方勢力對中央政府造成的威脅,宋代自建國之初就採取了一系列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有宋一代軍隊缺乏戰鬥力,對外作戰一直處於卑弱屈辱的境地,在遼、西夏、女真的軍事威脅下,只有割地、撤防、求和、賠款,南宋時期,更是喪失了長江以北的半壁河山。可以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宋代是一個較為屈辱的時代。 但是,宋代的經濟又是很發達的,尤其是商業經濟甚至較唐代更為發達,作為商業都會的大城市,也較唐代更為繁榮。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耐得翁《都城紀勝》、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等書的記載,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和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都非常繁華,到處是茶樓酒肆、店鋪商號、歌館妓院、牙行米市,還有許多供各色藝人表演和群眾遊藝的勾欄瓦肆。

宋代對文人待遇的優厚,使得宋代的文學藝術非常發達,詩歌散文的創作都達到了與唐代分庭抗禮的高度。代表唐、宋散文最高成就的“唐宋八大家”,宋代就有六人;“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文為詩”的宋詩,在已經取得巨大成就的唐詩之外別出蹊徑,終獲成功,並對後代產生了與唐詩同樣巨大的影響。 宋代的統治者對歌舞音樂的喜愛比之唐代有過之而無不及,畸形的都市經濟繁榮和對文人的優厚政策又給音樂舞蹈提供了生存發展的土壤。 北宋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鑑於中、晚唐的教訓和自己代後周自立的經驗,馬上以“杯酒釋兵權”的和平方式解除了禁兵統帥石守敬等人的兵權,同時告訴石守敬等人,要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此後,這幾乎成為宋代許多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 《翰府名談》載寇準詩說:“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尊前聽艷歌。”寇準一代名臣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所以,宋代的伎樂之盛,超過了唐代。

南宋王朝,在女真族的侵略之下,失掉了半壁河山,寄居於江南一隅,但是它統治下的大都市卻仍然是異常繁華,處處笙歌嘹亮,一片昇平景象。北宋詞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詞中描寫杭州(錢塘)的豪奢繁華景像說: 這種情況,在南宋時期並未稍減。林昇《題臨安邸》詩描寫的就是南宋都城臨安(杭州)一片歌舞昇平的情景: 都城以外,一些大城市如洛陽、揚州、成都等地,也是異常繁華,一片笙歌。宋田況曾知成都府,他寫了一組《成都遨樂詩》,其中《四月十九日泛浣花溪》說: 統治階級縱情聲色犬馬的享受,過著日日遊宴、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生活,工商業的日益發達,使市民階層的隊伍不斷擴大,因此整個社會對文化娛樂,尤其是對音樂歌舞、戲曲百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簫娘勸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詞”(晏殊《清平樂》);“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舞腰紅亂旋”(晏殊《玉樓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描述了北宋太平盛世的歌舞昇平。 “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文及翁《賀新涼》),則更道出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醉生夢死不思收復失地的卑弱與腐朽。在這個社會中,歌與舞已成為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種社會現實,大大增加了對樂舞表演的需求,也就增加了對作為宋代表演主流的詞的需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