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詩歌戲曲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第40章 七絕·五云山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泽东 1496 2018-03-20
五云山上五云飛,遠接群峰近拂堤。 這首詩最早發表在《黨的文獻》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西湖龍井”以其香、鮮、亮馳名中外,茶客們將杭州大大小小的龍井產地以“獅雲龍虎梅”排列座次,第一名的“獅”指擁有乾隆御筆親封“十八棵禦樹”的獅峰,而第二名的“雲”就是指五云山了。 這首詩是毛澤東於1955年來杭州療養時所作。說到杭州,我們馬上會聯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毛澤東對西湖這一城市名片絕口不提,反將筆墨都花費在杭州周邊的群山上,看似有些買櫝還珠,但內中卻有其原因。其一,毛澤東生性豪爽,與西湖的柔媚綺靡本就扞格,而與雄峙蒼莽的山峰甚是合拍,將這種性格融入詩歌之中,便總是傾心於編繪“倒海翻江卷巨瀾”、“刺破青天鍔未殘”的壯容。於是我們在他的詩詞中總是為“蒼山如海”的婁山、“橫空出世”的崑崙山、“望斷南飛雁”的六盤山和“磅礴”的烏蒙山所打動。當然,他的詩作中也有許多寫水的作品,但寫水時寫的也多是“浪遏飛舟”,如“鐵馬”、如“雪花”的怒濤,很少描繪平靜柔美的水。這與毛主席一生戎馬的經歷和慷慨豪邁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其二,毛主席時有失眠之苦,在杭休憩期間,醫生建議他多進行登山、游泳等活動。游泳時限制較多,相比之下,登山不僅可以放鬆心情、鍛煉身體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且條件更為便利。杭州的山峰地勢平緩,植被繁茂,正是山行放鬆的好去處,據說毛澤東在杭州療養時幾乎日日攜書登山,在山頂閱讀休息片刻,再另行覓路下山,那根著名的、胡志明的煙斗都換不來的竹杖便是他在杭州期間為方便登山所製。精神上的契合與休養期間的頻繁接觸也許正是毛澤東對杭州諸山情有獨鍾的原因。

五云山頂真際寺有棵千年古樹,據傳晴天朝日初生之時,每每能見五色祥雲聚首於峰頂,“五云”因之得名。詩的首句“五云山上五云飛”化用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首句“鳳凰台上鳳凰遊”的句式,將五云山的傳說帶入讀者腦中,賦予全詩一層神秘色彩。又暗用李白《遊泰山六首》之六“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的成句,在詩的一開頭便將視點集中在五云山的頂部,用“飛”字營造了一種壯思遄動之感,在解釋“五云”得名由來的同時,將全詩氣勢拔至頂點。 五云山位於西湖南部群山之中,近與萬嶺山、琅璫嶺、獅峰嶺、棋盤山、上天竺聯袂,遠與南北二高峰對峙,而錢塘江堤則近在山腳下。故次句言“遠接群峰近拂堤”。此句將五云山遠近水光山色盡攬其中,氣勢不可謂不宏,境界不可謂不廓;而“接”、“拂”二字,又將“五云山”與毛澤東其他詩中的“怒濤”、“飛浪”等意象區別開來,於剛健之中自饒和婉。

作者縱行五云山中,觀祥雲布展,流鶯殷勤,忽有所悟,乃在末尾兩句中以設問方式敘出。杭州西湖名滿天下,贊者在在多有,但贊者越多,遊人便越密,喧囂嘈雜之際,再好的景色,也難免淪為“一無可看”。五云山名氣不響,當時離市區又遠,罕有人跡,但重巒疊嶂之間,雜花茂樹,鳥語鶯啼,自有一番清幽之趣。據說毛澤東遊五云山的時候,沒有通知隨行的官員,只帶上身邊警衛等寥寥數人,輕裝簡從,從錢江果園沿山徑而上,經五云山一直走到上天竺,在四個小時中不與外界聯繫,處於“失踪”狀態,歸來之後,興而有作。毛澤東一生經過大風大浪無數,建國後又日理萬機,至杭州本為休養身心。因此,熱鬧的西湖對他應該已難有什麼吸引力;相反,置身山野,享受孤獨漫步的心情,恐怕是他此時最需要的。

最後一句“此中聽得野鶯啼”在視覺之中加入聽覺元素,增強了讀者對五云山的全息感受。作者欣賞的不是西湖邊“柳浪聞鶯”裡憑著婉轉歌聲諂媚遊人的“鶯”,而是人跡罕至的山林之中自由高歌的“野鶯”,其中又暗藏了毛澤東獨自登山,融化身心於自然之中,暫逃於塵世之外的欣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