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詩歌戲曲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第31章 五律·喜聞捷報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泽东 1781 2018-03-20
中秋步運河上,聞西北野戰軍收復蟠龍作。 ,大野入蒼穹。 ,明月傍雲生。 ,妻兒信未通。 。 這首詩最早發表於中央文獻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版。 重慶談判結束後,毛澤東預見到蔣介石沒有執行“雙十協定”的誠意,全面內戰將不可避免。果然,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圍攻鄂豫邊界的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由此爆發。 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指揮國民黨軍14萬餘人,加上馬鴻逵、馬步芳部及鄧寶珊部共23萬餘人,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發動進攻。西北野戰兵團在彭德懷、賀龍等指揮下,以2萬餘人的兵力,在延安以南進行了六晝夜的頑強阻擊,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安全撤離延安。 3月18日夜,毛澤東隨最後一批中央機關人員撤離延安。 19日午後,胡宗南部進入延安,發現是座空城,即派飛機、步兵緊追我軍不放,整編二十七師三十一旅和一個團孤軍深入,在青化砭進入我軍伏擊圈。 3月25日,青化砭戰役打響,經過一小時多的激戰,我軍以一比十的傷亡代價,全殲敵軍2900多人。此後,又分別於4月14日和4月底5月初,連續進行了羊馬河和蟠龍殲滅戰,此三戰共殲敵14000餘人,穩定了西北戰局。 8月20日,西北野戰軍(即原兵團)為配合陳謝兵團強渡黃河,在米脂沙家店戰役中,殲滅北上增援的國民黨整編第三十六師一二三旅、一六五旅6000多人。 9月中旬,我軍主力南下,襲擊進犯陝北之敵的後方,重新佔領了青化砭、蟠龍鎮。

毛澤東這首五律,就寫在得到蟠龍鎮收復的捷報之後。這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清空一氣,除了末句之外,基本上不涉及戰事的吟詠,卻含蓄而充分錶現出作者收到捷報後的喜悅心情。 前四句寫中秋夜河上的景色。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兩句視野開闊,寫出了秋高氣爽的感覺。 “河上”、“大野”、“蒼穹”幾個空間意象,共同的特點都是宏大。而“秋風度河上”,使人聯想到作者《采桑子·重陽》“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佳句,並不給人衰颯之感。 “大野入蒼穹”,寫地平線將天地連成一片,又使人聯想到《敕勒歌》“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名句。這個開頭非常大氣,讀之令人心胸開闊,為末句寫奏凱伏筆。 “佳令隨人至,明月傍雲生。”兩句寫中秋夜的月色。上句說佳令即中秋的到來,嵌入“隨人”二字,耐人尋味。中秋佳節是同什麼人一起來到的呢? “隨人”的人何指呢?聯繫詩題,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從前方歸來的人,即帶來喜訊的人。佳節獲佳音,自是喜上加喜。 “秋月揚明輝”,特別是中秋節,民間主要的節俗是賞月。天氣很重要。天氣不好,中秋夜不見月的情形也是有的。而這個中秋,天公作美——天氣晴明,雖然有一點雲彩,月色卻好。 “明月傍雲生”,又加一重喜悅。這兩句嚴格說來雖屬呼應對,但對得很流暢,頗有流水對的意味。

後四句是詩人的感想和抒情。 “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兩句寫中秋夜的兩地相思,辭若有憾。上句中的“故里”,與其說是作者的故鄉湖南,不如說是革命搖籃延安。這時的延安,還在敵軍手中。那裡有很多父老鄉親,雖然音信不通,但他們一定在苦盼著紅軍的歸來。下句中的“妻兒”,不必指作者自己的“妻兒”,因為在轉戰陝北期間,她們實際上是跟隨在作者身邊的。當然,也不排除作者和她們會有暫時分離的情況發生。但總的說來,“妻兒信未通”更多的是代同志立言,代下級立言。換言之,這首詩中的抒情主人公不局限於作者個人。這一聯在對仗上,出句的“鴻音”與對句的“信”意思犯复,不考究,這是一時興到,不計工拙,不必苛求。 “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兩句寫捷報傳來,使人們感到團圓為期不遠。上句由中秋節祈盼團圓的節俗,為所有思念親人的同志們寫心,“滿宇”云云,也可以說將普天下人包舉在內。這一句寫得很好,使人聯想到唐宋詩詞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若虛《望月懷遠》)、“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等等。下句即末句緊扣詩題,寫“喜聞捷報”,是曲終奏雅,聯繫上句,其言外之意是:同志們與家人的團圓,人民軍隊與老鄉們的團圓,應該為期不遠!

這首五律在抒情上很節制,喜不形於色,最能體現一個統帥的大度、雅量和信心。全詩起承轉合分明,首聯秋高氣爽,是起;頷聯中秋見月,是承;頸聯言若有憾,是轉;尾聯實深喜之,是合。雖然作者自謙對五律從來沒有學習過,但所有的好詩都在告訴他怎樣寫,因此,才會有這樣一首道地的五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