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詩歌戲曲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第14章 如夢令·元旦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泽东 2535 2018-03-20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 。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1929年春天,為了打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毛澤東和朱德率紅軍從江西來到福建,經過艱苦努力,開闢了閩西革命根據地。是年底,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組織了福建、江西、廣東三省的軍閥武裝,對閩西革命根據地實行“三省會剿”。鑑於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紅四軍軍部經過討論,決定回師江西,粉碎敵人的圍剿。朱德率主力部隊先行出發,毛澤東在率領部分軍隊勝利完成掩護任務後,也按計劃經福建的連城、清流、歸化、寧化等地,翻越武夷山,再至江西和紅四軍主力會合,展開新的鬥爭。這首《如夢令·元旦》詞即作於毛澤東率軍從福建前往江西的行軍途中,題中的“元旦”係指農曆新年,即1930年的春節。當新春佳節到來的時候,詞人和紅軍戰士一起,在戎馬倥傯中度過,“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整首詞也正如初升的朝陽,充滿了蓬勃的朝氣,洋溢著樂觀的精神,顯露出無窮的力量。

這首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起筆即畫出了一路的徵行經歷:“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首句連用三處地名,標明了行軍的路線,次句又列舉了行軍途中的困難狀況:道路險隘,林木幽深,苔蘚濕滑,選取了當時富有代表性的自然物象,從不同方面,共同寫出行軍的困難,征途的艱險。如果說上句是線型的路線圖,那麼下句則是立體的行軍畫面。接下來,“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又以設問引領下文,自問自答。以問句提起,從句式上即增強了表達的力量,問得直接,答得也乾脆,“直指”標明此次行軍的方向,既是正面作答,也顯示此次軍事行動目標明確,雖未直接著筆,而部隊的紀律嚴明,行動迅速,詞人的胸懷全局,指揮若定,於此也宛然可見。既然指明了行軍的目標是武夷山下,那麼山下又如何呢?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詞人在眾多景物中,單選取了紅旗,風展紅旗,明媚如畫,這一方面是直接上文而來;另一方面也間接表現了鬥爭的火熱場面,既是真實之景,同時也是理想之象,讓人彷彿看到紅軍進軍途中的歡快情緒,看到日益發展、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也可感受到詞人的堅定信念和豪邁胸襟。詞作語言簡潔生動,明白曉暢,詞人避繁趨易,有意地選擇平實的語句,徹底擺脫傳統詞供人淺斟低唱,有時甚至語僻難曉的境地。更讓人稱奇的是,全篇未用一個典故,詞語明白如口語,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工農大眾,聽了也容易明白,從而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整篇詞雖明白如話,然也精於鍛字煉句,詞人將推敲之跡隱藏在平實的語言表像下,極煉如不煉,看似尋常,細品方見奇功。如“路隘林深苔滑”一句,盡顯行軍途中的實際困難,也像徵著革命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同時也透露出紅軍戰士不怕困難、以苦為樂的革命豪情。對於所選事物“路”、“林”、“苔”,均以一字“隘”、“深”、“滑”點出其特徵,概括精當,且所用字也並非深奧險僻,而是通俗常見,卻又準確之至,從這也可見作者對事物的仔細觀察,對語言的精心推敲。另外這數種物象之間,並無詞連接,只是單獨並置,卻又渾然融為一體。這種創作手法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中也可見到,如唐末溫庭筠《商山早行》詩中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元代馬致遠散曲《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均以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強烈的藝術效果為人稱道。在修辭上,這種手法被稱為列錦,於表現上,多種意象同時並置,所取得的藝術效果,則遠勝於單個事物的簡單疊加,實強化、烘託了整體的情感意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典詩詞中,這種詞語並置、意象疊加的手法,多表現的是淒冷的景物、黯淡的情感,屬“冷色調”,但在這首《如夢令·元旦》中,雖也說的是困難,然其中卻蘊含著一股樂觀的精神,透露出一種藐視並戰勝困難的信念和豪情,實為“暖色調”。詞中既有多種意象同時並置,也有單個意象孑然孤立,如詞末句“風展紅旗如畫”中的“紅旗”,紅旗是工農紅軍的旗幟,是革命的象徵,詞人以風中飄揚的紅旗,描繪了一幅革命的壯景。這裡虛實結合,正側相映,理想與現實交織,全篇的情感,都凝聚在這面迎風招展的紅旗上。選取紅旗,可謂是以一當十,不惟讓整篇作品、整幅畫面立時充滿亮色,而且“曲終奏雅”,使全篇所展現的樂觀精神、革命豪情得以昇華。詞中有的地方,又反常合道,詞之首句即是。古體詩詞因篇幅字數有嚴格限制,作時需惜墨如金,人名、地名以少用為佳,多用則為大忌,但這首詞卻是反其道而行之,首句連用三處地名,在清楚標明進軍路線和紅軍隊伍行動狀況的同時,又像是信手拈來,妥帖明快之至。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詩中云:“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四句詩中連用五個地名,而渾然天成,絲毫不顯重疊堆砌,讓人嘆為觀止。 《如夢令·元旦》詞首句看似粗拙,實含匠心,也確有李白詩的意致。大凡詩文高手,皆能舉重若輕,點石成金,生活中事,無不可採擷入詩,一入詩中,又彷佛天造地設,精彩百倍,此句即如此。另外,從節奏上來說,此詞首句出以三處地名,次句繼以三種物象,雖並非完全對仗,然兩字一頓,一連六頓,上下相合,節奏相應。凡此種種,均看似尋常,細究起來卻委實是搖曳多姿,光華難掩。

詞牌,本得名於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的詞句“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從此詞牌之名,即可看出其偏於柔婉的特徵,李詞本身也正流露出愁苦無奈之意。在詞史上,此詞牌確也多用於展示淒寒情愫,所表現的情感較為低沉,甚至帶有濃厚的感傷情調,著名者如宋代秦觀和李清照的兩首同調詞。秦詞曰:“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李詞曰:“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二詞一表現孤館客寒,奔波行役之苦,一發抒春色已去,韶光流逝之嘆,皆淒婉含蓄,委曲精工,尤其是李詞中“綠肥紅瘦”一語,固是佳句,然也分明體現出婉約之本色。但在這首《如夢令·元旦》詞中,詞人則一反既往,以傳統的婉約詞牌表現了高昂、歡快的情感,與以前的同調之作迥然有異。原屬婉約性質的多愁善感的,在詞人筆下,卻顯出爽朗的情調和樂觀的精神,原本被視為小道末技,宜於淺斟低唱的詞則被用來揮寫革命豪情,這是詞人對詞的創造和貢獻,可謂是為詞調古曲唱出了新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