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6章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6

這是學佛行者必然要遵行之願,不管在家出家都應該“願修”並“保持”諸佛的一切微妙法門。這個“持”字,一方麵包括自己修持,一方麵包括爲佛法作住持,使不會斷絕,常住世間。所以你們要好好修持,修這個法門,則一切法門都包含在內,如法奉行,成就不可限量,而有了成就方能真正爲這個世界住持這個法門,利益芸芸眾生。基本數九十萬遍真念到的話,修行必然得利。現在我們七七四十九天,統計下來也只不過十一、二萬,要念滿一百萬遍,則需像我們現在每天晝夜勤誦的方式專修一年。 現在世界修學佛法的,以密宗爲例,許多人說他灌過頂,但問他咒語念滿十萬遍了嗎?四加行的每一項切實做到了嗎?答案恐怕不太樂觀。所以目前你們能這樣修,我倒是還感到高興,如此修去,並發願將來住持佛陀微妙之法,利益眾生,那麽便能“光顯一切善提行”,使菩提種遍灑一切國土,佛陀正法永遠發揚光大。現在佛教是衰敗了,我希望你們真能爲佛教、爲佛法發心。如何發心?必須自利利他,自己修成功了,才能“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普賢者,一切處一切地,無時無刻不呈現,無處不在眼前,一切佛法沒有那一點不做到的。行到了“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此願絕不疲厭,絕不中斷,十方三世永恆遵行不渝,這是菩薩道的真精神。

這次開始準提法專修以來,在你們日記上,發起普賢願心的人還蠻多,這是可喜的現象,真替你們高興。 (師特別讚許一月十二日晚間第一堂修法,大眾不論在念誦或意境的專誠觀想上配合得很好,並再次解析念誦與氣脈等訣竅之理事,暫略) 現在續講下一偈: (同學們如法唱誦) 現在仍屬恆順眾生的範圍,是犧牲自我成就別人。什麽叫修行呢?你以爲離開父母、家庭,跑到山里去剃了頭,說我出了家要成佛,這就是了嗎?不是說出家不對,出家絕對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爲,做的是恆順眾生另一面的事,絕非遁世棄俗,一般眾生是難解其中深義的。佛法不離世間,你結了婚,你的家眷就是眾生,爲什麽還要惹他們煩惱呢?恆順眾生至少有兩道意義,第一:包括善巧方便的教育方法,如“維摩詰經”及其他經典上所說的:“先以欲鈎牽,後令人佛智”;第二: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是從眾生身上培養成就的,沒有眾生,便沒有佛菩薩的功德;沒有眾生,你成佛幹什麽?並且也根本成不了佛。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學佛要於一切法中絕不漏失一沙一渧修習福德智慧的機會,亦即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身口意三業任何小地方都要注意修持,“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修持就在諸有中修,佛對眾生說法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等歸類。一切有道,代表一切生命,六道一切眾生皆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學佛恆順眾生,需在一切世間法、六道諸趣中廣修福德、智慧,由此成就。所以諸佛菩薩都化身再來六道諸有中,絕不逃避現實。現實雖是苦惱,真修行人、真成就者,就在大苦惱中精進解脫。有眾生才有佛,有煩惱才有菩提,有家所以你們才出家,如果沒有家,則出家從何而出?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成就了,終要再回來度家人,不是又入家呢?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切定、一切慧、一切度眾生的方便波羅蜜及解脫之道,皆在一切三有六道中修,自然能圓滿功德,成就無上菩提。 那麽,爲什麽要修定慧呢?因爲三有中容易散亂,故入世須有定力,因爲眾生界中無智愚癡充滿迷惑,故和光同塵需具慧力。修行人能入世而超然物外,此非定慧莫辦,並且經由定慧也才能大啓方便之門,濟度眾生。讚美是方便,兇你罵你也是方便,有時不兇壓不住你們,因此我兇。這個世界大家喜歡當好人,難道我不懂而跟自己過不去嗎?所以我一上來,你們就又賣力又誠敬地念誦;不上來,你們就有氣無力的念,這樣我如沒有凶的方便,行嗎?故罵呀、兇呀,捏拿得準也是一種方便波羅蜜呢!佛菩薩乘願再來,他們的嘻笑怒駡皆是方便,種種正反面的教育法也是方便,而我們修行人一切方便波羅蜜也要在諸有中修,方能歷練摸索出來。方便波羅蜜是十波羅蜜“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願、力、智”中的第七波羅蜜。大徹大悟獲得般若以後,不一定能夠教人,還須入三有中,進修方便波羅蜜。 “法門無量誓願學”,世出世間一切學問,佛道、魔道皆要懂得。只要是在諸有中便須方便,而西方極樂世界則不須方便,因阿彌陀佛的淨土方便波羅蜜已經成就了,上至阿彌陀佛下至樹林、山河大地,都自自然然在念佛、念法、念僧,用不著再方便啦!

再講“解脫”,先問一個問題,爲什麽要解脫?三有中是苦海,好受不好受? (同學答:不好受) ,因此要求解脫,而佛法的究竟在於解脫,不但自己解脫,一切眾生也要解脫。在何處、何時解脫?就在煩惱中當下解脫。在出世法上佛法講“解脫”,在世間法福德方面則講“成就”,能解脫一切苦厄,便是成就不思議功德。 “定慧方便及解脫”是在恆順眾生中修的,說的恆順眾生,將就眾生,其實還是將就自己。 “大丈夫論”雲:“菩薩於乞求者生難遭想,所以者何?若無乞者,檀波羅蜜則不滿足,無上菩提則不可得。”由此以觀,說是你在幫助眾生,其實是眾生在幫助你啊!你布施財物給乞丐,可以去除貪心,你還要向乞丐頂禮膜拜感激不盡呢!所以我常說的“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雖有前面所談要轉化別人反被別人轉化的意思,也有現在這一層的意義。你看一句話,就如臨濟祖師講禪宗“一語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具三要義”。文字般若就有如此難。再來:

(同學們如法唱誦) 佛的國土在那裡呢?就在這個世界裡。出世即是入世,佛菩薩成就後,都在三界中任運往來--“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其實三界也不壞,欲界一轉念,化欲爲樂,色界一轉念,化樂爲明,無色界一轉念,化明爲無念,這都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呢? !但是如果執著了無念,守個空,就落在無色界中,沒有解脫;執著了光明,以爲光明就是道,則落在色界中,也沒有解脫,欲界天之樂亦然。因此能在三界中自由往來,才是真正自在解脫,自在解脫就是佛道。 再者,“一塵中有塵數剎”,塵代表很多的意思,比如我們生理上的細胞、物理上的原子核,或者物質世界一粒砂都是塵。一顆灰塵裡包藏有無數的佛剎土,這即是“芥子納須彌”的道理。拿醫學來說,人的身上一顆卵子、一個精蟲,其染色體結合後,在母體中可分化出嬰兒各部分精粗的器官,誕生後更日月成長爲人,再結婚生子,又生下一大堆孩子,這便是“芥子納須彌”,“一身中有無數身”,生生不已。

以此我們或可理解“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佛就在這個塵世中,到處都有佛,佛並沒有涅槃,上至天堂,下至地獄,佛無處不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佛是這般形相,在其他剎土中則不一定如此,也許變成魔的樣子,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測度、所能想像。有些眾生你好好規勸,他硬是不聽,如果拿起一把刀要殺他,他就听了。所以“信則得救,不信就殺”,這也是一種菩薩因應眾生的教育方法,因地區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時代的不同,他的方法就有所差別。 然而千萬注意菩薩之種種不思議教化方便,是以大智、大慈、大悲、大願爲基礎,沒有這等修養,亂學菩薩們的作法,或以善巧方便爲藉口來整人,那罪過可就大啦!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在這無量無邊的諸佛中,每一佛前又有很多佛弟子,形成各種因緣關係的法會,重重無盡。每一法會中的大眾,各各都在以各種法門學佛修道,孜孜於菩提道上精進勤修。我們不要看不起眾生世界,他們都在行佛道啊!一切眾生皆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有眾生皆以他們獨特的方法在唱演佛法,我們有法眼看得出來嗎?六祖告訴我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懂嗎?悟道要在世間,離開世間,悟個什麽? 現在緊接著下一偈,大家以無比的信心、誠心全部投入誦念一道: (同學們如法唱誦) 前一句明顯表示佛就在這無量無邊、重重疊疊的現實世界裡,每個地方都有佛,真理到處存在,這點前面許多偈句中已不時地再三強調,我們的心量應能隨之大方開展才是。第二句談的是空間與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有無量無邊的剎海,海代表大,比喻普賢願行如同大海那麽廣無邊際,並且不只一個“海”,這宇宙間有無數的佛世界,即是無盡的“佛海及與國土海”。 這無數佛世界包含了無盡的時間、空間。以時間爲例,時間是沒有固定的,“一一毛端三世海”,一個極微之物如細砂。水滴等等便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一個小空間便含攝了綿延不斷三世的時間,而一剎那的時間也含攝了無量無邊的空間。地球的一天或一年,在有些星球只不過是它們的一彈指頃或一天而已;而我們的一天,對一些幾分鐘生命的眾生,又覺得是好幾千萬年了。像豬、貓、狗、老鼠……等等都有他們的剎土,剎土中有他們的菩薩、導師以種種方便度化他們。他們的生命雖然大多比人類短暫,往往活個幾年或十幾年便很了不起,但依其生理構造、新陳代謝機能與意識狀態,幾年或十幾年乃至朝生暮死,對他們來說,卻也是一段漫長的光陰啊!

時間是相對的,空間亦復如是。一隻螞蟻爬行一百公尺,以他們的身軀與消耗的能量,相對而言,大概也等於一個人上百公里的行程了吧!這是一個觀念上粗略的比喻而已,實際上修行能做到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才能如實了解時空的奧妙,而現代科學對於時空鍥而不捨的探索,有許多實驗與理論很值得我們學佛者拿來作爲理觀的參考。 “佛海及與國土海”,國土是指物質的世間,中國、美國、日本……等等都屬於國土海;地球、太陽、土星……等等,全都是諸佛剎海裡。 “我遍修行經劫海”,這個“經'不是念經的經,是經過的經;是說我願生生世世投生於一切眾生中來度化他們,努力修習普賢行,在最困難、最惡濁的地方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利益眾生,如此經過無數劫,不管如何艱難,都不後悔,永不退轉。

接下來八句一齊連著講。這一段與現在修持的準提法頗有關連,你們修準提法目前還在“生起次第”中,基礎沒打穩,次數未滿一百萬遍。從“事相”言,修行持咒可真難啊!有人發心出了家,背會了楞嚴咒,以爲這就真能轉魔障?修楞嚴咒,起碼天天持念,也要花上好幾年的功夫,壇場如法佈置,晝夜不斷持誦,才能有所成就。脩大悲咒的法門也是一樣,不是說你會了這個咒子,隨便念念效果就會很大。咒語的效果很大是不錯的,但它融化到你身心上來了嗎?不要認爲皈了依,常常跑跑寺廟這樣就行啦!然後學學念念咒子,恍恍惚惚,就想要有效果,不要糊塗了!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這一段。現在把它唱一遍,唱時還是那一句話,身心意識都要拋投進去,意思懂進去,終而忘我地念誦下去。

(同學們如法唱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