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7章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7

這一段包括恆順眾生與跟隨佛學。前面講過,無眾生則無佛,一切佛與所有眾生,佛性平等不二。現在來看佛之所以爲佛,“一切如來語清淨”,語又與身意二者相關,故眾生學佛,第一要清淨身口意三業。像修準提法,口念咒、意觀想、身跏趺坐、手結印,便是淨三業的極好修法。而三業中造業最厲害雖屬意業,但形之於外,最易在懵懂中動輒得咎的是語業。我們一天到晚不斷的在造口業。 “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口之爲禍大矣!有些人怕受批評,其實啊!在背後何嘗不說別人的是非呢?有人當著面在恭維你,轉過身來背後可以罵你;高興時讚美你,不對勁時更可隨意損你。然而這一切都是空的,了無實際,偏偏不上此當者幾稀。 要修到口業真的純善--“一切如來語清淨”,是不容易的。語清淨在禪宗祖師有這樣的說法:“悟道與否,聽聲即知”。你語業有無功德,聽你出聲便分曉。相學上,聲音屬內五行,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人相貌各部位都很好,但聲音沙啞撕襲就破相了。不過有一種火行人,聲音沙啞卻是好的,因火燒起來,與沙沙聲相應,應許富貴。水行人聲音則以清亮爲入格,至於木行人身材高長,若聲音沙啞,等於木逢火燒,成了木炭,不能大用。這些並不是題外話,只是在簡單說明一個人的身心狀況,完完全全顯露在他的五官身段及言談行爲舉止上,根本瞞不過明眼人的。聲音好即是一種功德的表現,也透露了口業的清淨與否。口業有四種:惡口--惡言相向,譏罵別人;妄語--無中生有,扭曲真相;兩舌--挑撥是非,使人煩惱;綺語--甜言蜜語,迷惑他人。這些都是要不得的惡業,一個修行人多生累劫語業修得清淨,話說出來,自然具大威力,無形中、不知不覺中,眾望所歸。相反地,語業不清淨,凡有言說,少有實義,語調韻味也缺乏魅力,他人如何信服?甚至更糟的是,別人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些什麽,或者一見你開口就厭煩,如果這樣,當事人自己便應該好好反省自己日常的言行。

比如唱念一項,喉嚨音量美好的人,偈頌一唱,清越祥和,自然能使大眾心平氣和,法喜充滿。喉嚨不好的,連唱也唱不出來,這是語業功德微妙之處。像我常說自己五音不全,個子又小,當年在大廣場上,上千百人集合,那時物質缺乏,沒有擴音器,要演講訓話,能令每個人都聽見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我現在在課堂中這樣講,可能有時後面聽不清楚,這就要靠演說的技巧了,有些話講起來等於在唱念一樣,字音要緩,略加拖長,音聲才能傳得遠、傳得清。這都是學問,都需智慧,也是方便波羅蜜。講演者一上台,一開口,看看聽眾的反應,自己馬上就曉得應該怎麽辦。這就是智慧。智慧的發生就在當下的事物上,不須別人來耳提面命,但是經常看到你們,做錯了事,提醒了你,還是轉不過來,這不是太迷糊了嗎?

有些歌星,很受歡迎,這也有他的前生因緣,至少這一生聲音好,前生也是像你們這樣唱念讚佛的功德或是其他善緣得來的。 “一切如來語清淨”,凡是佛的語音一定清淨,經言佛之說法是迦陵頻伽之音,莊嚴動人,大家聽了都生喜歡,一聞便得甚深正法利。 “一言具眾音聲海”,佛證得法、報、化三身圓滿,一念具足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體相用,他常住在宇宙根本究竟處,一言一行皆能含攝全體法界,所以一言出自能與一切眾生各種不同的言語相契,這是一音具足一切音,“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道理之一。談到音聲,在佛法上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咒語,咒語又叫真言,佛因其口業已徹底清淨,了斷所有言談所可能犯的過錯,不妄語、不兩舌,也無惡口與綺語,凡有言談,皆本實在,以實在故,能夠自然在現象界中成爲事實,所以佛言名爲真言。道家得了道的神仙叫真人,也有這層次的意涵。佛法所有咒語的母音爲“唵、阿、吽”三個音,像華嚴字母也是同一道理,它因轉音的關係,一音可轉出平、上。去、入四音,其實同一字音可轉出的音實在不少。世界上眾生的語言根本道理是相同的,國與國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乃至六道中人與畜生之間,表面上語言大有差別,無法直接溝通,事實呢?大家若從佛悟得一切宇宙生命的本源一事與所有聲音的基本發生結構中去省思探討,多少會得到些啓示。孔門弟子公冶長就懂鳥語,大家千萬不要草率地以鄉野奇譚的眼光視之便了。

再言之,如一位不懂中國話的人,聽我們講話,是一個音聲,我們不懂外語,聽老外講話,也是一個音聲。人類的語言音聲大致就是那幾個子音母音的組合轉化,同一個音不同地區的民族人種有不同的含義。反過來,同樣一句語意相同的話,每個人講出的音聲語調又都各自不同,不同民族的語言講起來更有差別,這就是“一音具足一切義,一義念攝一切音”,由此大家或可略以體會“一言具眾音聲海”這句話了。像你們同樣念準提咒,每個人的音聲都不一,坐在這裡一聽便知道你們的身心狀況。何以能夠呢?只要進入言語三昧中自然了了分明,此便是真言,亦即是“一言具眾音聲海”的道理。所以你們好好念一個咒子,等於念三世十方諸佛,尤其是準提咒,一切盡在其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學佛的人,跟佛學一切願行,當然也要學佛的清淨語。咒語是一種清淨語,包含無量意義,無法翻譯完全。像以前叢林裡初一、十五念普庵祖師所傳的咒子,威力很大。普庵祖師是南宋時應化中土的菩薩,他悟了道後,說出普庵咒,這是要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等於他們成立了個專門與眾生通訊的電台,自由收發訊息。觀世音是眾所皆知的菩薩摩訶薩,所以你念他的咒子、他的聖號,他那不可思議、無遠弗屆的通訊電台必然收到,自然而給予回饋,這種能力來自語業清淨的功德。 “隨諸眾生意樂音”,眾生的意樂不同,業力不同。像有些人喜歡聲音帶有磁性,每個歌星都有自己的聽眾,有些人喜歡別人的撒嬌聲,這都是眾生意樂不同,意業不同。音聲海也就不同。因此恆順眾生,不能說我不喜歡這聲音,就要人別講這樣的聲音,不喜歡也要聽,而且更要學會別人喜歡的音聲說法。 “一一流佛辯才海”,辯才無礙談何容易? !在佛教中的菩薩里有一位“維摩居士”在這方面最爲突出,許多大菩薩、大阿羅漢都難望其項背而爲之讚歎不已。辯才無礙不是嘴巴專會擡擡槓,而是智慧的成就。悟了道,成了佛,所說所言,怎麽比喻,自然都如理如法,沒人問得倒他,而他一問就問倒了你。這是多生累劫修口業、修智慧的善果。同樣一個笑話講出來,會說與不會說的,別人聽後的反應大異其趣。大家專修準提法這幾個禮拜來,誠敬念誦咒語,消極方面少造了不少口業,積極地卻修了相當的語業清淨功德,但是你們當中念得好,喉輪真正完全打開的,語音真正清淨的,還沒人做到。語音真清淨喉輪自然開,此二事彼此互爲因果,說二實一。

大家一進這個壇場,只要精神專一,虔誠恭敬,依我所示心氣合一的方式念誦,語音便能轉趨清淨,給人莊嚴自在的感受。像昨晚有一堂修得很好,語音一得淨化,感應馬上就來,佛菩薩現身臨壇,絕不虛妄。 “一一流佛辯才海”,這還要專心念咒才行,不要東想西想,掛慮俗事。現在念誦不是參話頭,只要專心一致便得。 “心聲”、“心氣”合一,真言咒子念到家,智慧開了,文才、口才都能大進,此即“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人”。爲了恆順眾生,要通達一切語言,菩薩要學五明--因明、聲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乃至戲舞歌謾都要通。這在小乘戒、比丘戒雖是不准,違越遮戒不,但菩薩戒不犯,甚至嚴格而言不學還有過患。行者如何於此二事之間善自揀擇,以前的講演中已曾談到,大家若有疑問,應該仔細參究,切莫草草了了。所以跟隨佛學,要了解“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一音可說三藏十二部的法門,一種法門可以用種種無盡的音聲來傳達,“恆轉理趣妙法輪”,由此展現推動宇宙生命的真理,引導眾生進入佛法的正知正見。

學佛的人,就要發這個願,像普賢菩薩一樣,對於前述佛之語言功德,“我深智力普能人”。大家自己發願,在音聲海中,不管念經專修也好,日常作事也好,隨時培養自己般若智慧的成就,開發自性無可限量的潛力,深人佛法重重疊疊圓滿無礙的華嚴境界。現在這些道理你們或許懂,但身心沒有證到那個境界,所以講出的理論沒人信服,等你真悟了,智慧透發,再加上口業清淨,你說出的話,人們就易信服。真會演講的人,我幾十年看下來很少,只見過一兩位。演講高明的人,別人聽了他的話,不但思想觀念受到影響,進而甚至願以全部的身心性命追隨他,像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一例。西藏有位大喇嘛,我曾問他,“孫總理是什麽人來的呢?”他說:“大自在天天人”,所以,他有那麽大的辯才與智慧。我們一般世人,有些只能從商,有些只能任教,有些挑蔥賣菜,有些從軍打仗,林林總總,個性、氣質、能力、志向皆有差別,這是各人業報功德不同之故。

這一點你們應該了解,所以有些事我找他來作,有些事找你來作,因爲我很清楚其中之緣如此。比如初學者需要輔導,給他找對人,緣配得好則圓滿,否則搭錯線反而增長該人學佛的障礙,“我深智力普能人”,這點非常重要。現在唱下面八句: (同學們如法唱誦) 唱念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一種很柔軟、溫和的修練方法,這軟修法門修得好,一字音中即能“一方具眾音聲海”。在煩惱痛苦的時候,放開一唱,所有煩惱都沒有了,進人空幻三昧的境界裡去。尤其在高山頂上,無所顧忌與掛慮,開懷唱之,天地人我皆空,才知道音聲海確是既微密又美妙的解脫法門,“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正是現成寶貴的一例。現在科學對光的研究頗有進展,而音聲方面則較落後,像銀河系中的巨大聲音,現在科學家所知極少,只曉得銀河系統有很多聲音,但搞不清楚它的位置。來源和性質。有時我們聽到什麽聲音,一下又沒有了,那有些是非人所發出的。其實聲音愈大,我們愈聽不見,人類這耳朵、耳根聽的能力很有限,然而我們這個自性的觀音之功能是無限的,你修持到了,自然曉得。所以念誦的修持,念啊念啊的,到了夜裡睡著了,還聽到念誦的聲音,這不稀奇,也不要害怕,知道原理,何怕入魔,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行願品現在接著告訴你:“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爲一念”,這就是音聲海法門的延展,現代科學還不太容易解釋。此處亦屬常隨佛學願行之一。我發願未來一切劫的事,一念之間都能知道。一切劫只是一念,依顯教的說法,須修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但如真懂了,悟了道,在普賢行願品中這都給你點出來了,一切劫也不過在一念之間而已。一念頓悟,即超三大阿僧祗劫,這與修普賢行願關係莫大。 “李長者” 雲:“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這是時間與空間融化在定慧的境界中、音聲海的境界中,只此心之一念就可以轉化時空,諸佛菩薩有這樣大的神通功德並不稀奇,因一切眾生自性本具此項功能。 這一段講佛境界,也就是修行人的目標,這麽一念與大行普賢菩薩同等之心,便能“三世所有一切劫,爲一念際我皆入”,一念之間超越了這個地球成。住、壞、空的歷史,一彈指頃,便自我了知前生是誰?來生何往?在這一片準提咒的無邊擴展中,時間空間嘎然消融,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到了。這是由音聲轉念的修法,音聲即是念,念動聲動。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要見佛其實很容易,佛就在你的心中,你一念佛,當下即見佛,所以念佛、念咒,一念至誠,十三世諸佛全體皆現。 “所有一切人師子”,師子指老師、善知識,是暗路的明燈、智慧的指導者,這些只要你真誠意念他們,沒有不滿你願的。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其實有時候你修得好,就已是佛的境界,只是自己不知道,信心不夠罷了。提得起、放得下,就是佛境界。大家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事舉手投足、吃飯飲水,都那麽隨心應手自然成辦,這不是佛境界嗎?只是另外卻有些事情太過在意,計較得失,因而提不起、放不下,又困擾自己而已。今天修準提法,要念它七日七夜不下座,行不行呢?不是不行,問題在於你是否真的有這個心?真這麽想、這麽要,一下便能進入這音聲海三昧中,定了。說要放下,萬緣便放下,身心皆空,一切如幻。 “有”如幻,“空” 也如幻,動、靜、空。有皆同幻,不要錯認以爲一切有與動是幻,空與靜才是真實,那又糟了,甚至如果說“中道”有的話,中道也是幻啊! “如幻解脫及威力”,這世間一切如夢如幻,了了常知,即真得解脫,在真空的境界中,能起無限威力,能作無量事業。所以你只要能在妄念較少之時念一個咒語,“唵”一開始,那力量就不小了。 “唵、阿、吽”是普賢如來的根本咒,含括一切咒。普賢如來有如幻三昧的修法,如幻解脫,知一切如夢如幻,如露如電,無任何掛礙,空靈自在,具大威力。六道中每一道的各式色相和諸法的生生滅滅,都是幻現,都是“真空”

中無盡生生不息的變現,莊嚴美妙,全在你那兒,隨你怎麽去加減乘除罷了。 現在準提法會已快近尾聲,“出家如初,成佛有餘”,希望諸位還是保持剛開始的至誠專一,分秒不可絲毫懈怠,念誦方法方面,這裡再次強調要點有三--心氣合一、聲氣合一、身心合一。這三項如果做到,音聲自然不同,尤其身體內部的氣脈、海底輪、臍輪、喉輪、心輪、頂輪等等都會震開。 “唵、阿、吽” 三部音,自己要用心體會。還有準提咒“怛侄他”三字要念“da、zha、tuo”,念音與華嚴字母及身心的氣脈都有關係,能如此念一口氣順著下來,有助氣機暢順,貫通中脈。如果不這樣念,氣就外散乃至斷了,不易震開氣脈。依我多次提示的念誦行之,上下七輪的氣脈都能振動到,抑揚頓挫有致,高低平仄分明,節拍則宜平順,而重點在於聲音隨著氣機自然在體內任運轉動,該高則高,該低則低,三部音輪迴周流,聲音保持一樣,但是音調可以不同,隨氣自然而轉。 唵字音轉到頭部發出來,阿字音在喉部,氣下降到臍輪則是吽字音。吽字音震動臍輪,此音屬低,然後氣再接著自然上沖至頂輪。頂輪有時會發脹,此時要把覺受空掉,定在光明中念,這些都要靠智慧,知時知量,善加調整。 華嚴字母大家應用心研究,其中轉音的道理,與氣脈的修持大有關係。梵唱這一法門確實是爲住山真修行用的,不是稀稀鬆松供人娛樂的音樂。以前叢林住眾多,爲求方便,古德仍將佛法的音韻統一整編,配上法器,借供大眾一起薰修,後來逐漸演變成音樂性質,忽略了它實際的修行功用。華嚴字母一字轉了四個音,以“有”字爲例,拉長音時還是“有”字音,“有”字轉音可以,但不可加上花腔,變成別的字音,因爲轉成別字音好唱也好聽,但已形同一般音樂,在生理上不合氣脈原理,而心理上也失去梵唱那種恭敬讚歎的情操,心一散亂,所有唱念修行的利益都要大打折扣,這一點極爲重要。華嚴字母每個字都有平、上、去、入四階,而平、上、去、入中又有各之四音,練習純熟的人,自己可隨心所欲而唱,循此悟道,乃至方便度人,妙不可言。 “指月錄”載有一位禪師,他一生大徹大悟後,不說法,不講禪,只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天到晚就那麽一句,最後達到究竟成就。這正是前述普賢行願品所說“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的佳例。這音聲海的修持,只要氣調得好,自己如此一念,立即忘我,入了音聲海中。關鍵除了我所說的氣脈問題外,還在誠敬上,不在調子如何。譬如唱懺悔文,心中至誠,全意貫注,字音一發,身心性命全在懺悔中,此時懺悔詞句已不相干,懺悔的氣氛充滿,一念頃,諸業銷殞,別無雜想,身心清淨透明,如雨後晴空,噯呀!就這樣作到“心一境性”了嘛!譬如有位同學喉嚨病了很久,自己還是個醫生,吃了很多藥都沒效,聽我講這軟修法門,他回家自己一試,如法而修,喉嚨的病便好了。唱誦的道理甚深微妙,自己要深思體會。比如唱爐香贊,由爐字起音,在平、上、去、入四聲拉長自然地轉,氣長的人可拉得很長,練得好,氣愈練會愈長,氣一長,便能得健康長壽。由於你們的觀念習氣,受一般唱念方法的影響,偏重語調的講究,忽略聲氣調配之理,未作到心氣、聲氣、身心三合的境界,因此法益未能十足發揮。 有人問爲何平常少夢,修了準提法反而多夢?這是好現象,道理如一杯濁水,稍以靜置,經過沈淀作用後,便可看到污濁的髒物。心靜才能發覺到自己的妄想多,若不修持則連胡亂作夢自己都不知道,甚至白日夢此起彼落,一樣也檢查不出來。並且,夢境分很多種,修準提法作的夢有時不是妄想,而是某種感應,此詳情大家可參看“顯密圓通成佛心要”密教部分。另還有人問“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提到準提本咒八個梵字安佈在身體幾個部位上,爲何面部只有兩眼布字?而雙手又爲何無字?這梵字佈置的道理與身體氣脈的關鍵相應,以氣脈節骨眼的重要性爲布字原則,其中六根最重要的是心眼,六根之發通,以眼通最難,眼通一發,餘根便能隨之發起,因此雙眼布字是必然之舉。又問準提佛母十八隻手所拿各種法器含義如何?這道理意義很深,大家可先將每種法器有何象徵的資料查清楚後,再慢慢爲你們解釋,不過十八隻手法器的拿法並非固定模式,有時可以變動的。 講到這些,表面上與行願品無啥牽連,其實很有關係。尤其我一再強調的念誦法更與行願品息息相關。我再婆婆媽媽的講一次,早上容易昏沈的時候,法器的敲打應快些、密集些,念聲也要大些,如此精神振作,妄想減少。念時要迴轉來聽自己的音聲,不是聽別人的,一覺昏沈趕緊張眼,密集大聲的念,念到相當快時,便自然由開口念誦轉爲金剛念誦,心氣慢慢就自然合一了。金剛念誦是唇齒之動輕微,而以舌根彈動,當很平靜時,慢慢的念,但不能太慢,太慢就成唱誦了。又開口念誦眼宜睜開,與外界自然之光融成一片光明,化爲無相光,身心俱忘。現在佛前供了七盞照世明燈,光輝柔和安祥,張開眼念是很好的。 另外關於“唱誦”,每句最後一個字音之拉長,在這字音的平、上、去、入音節之內,以舌頭去彈動,入聲的氣是往內部下沈,吸氣進來,不往外散。念得如法,喉輪自開,而且因耳通氣海,耳根自然向內反聞自性,不往外馳求,心氣合一,夫復何難? !得止得定,早晚成辦。唱誦修好了,氣息深長微細,睡時無呼吸聲,此即龜息,若一躺床上入睡,人便呼呼大響,那是身心不調,業氣粗重之人。以道家精氣神而言,觀想是煉神,念誦是修氣,端容正坐爲煉精,精、氣、神層層昇華調和,身心氣質自然轉化,所以三業專精的話,成就便快。你們下座後,要把這些念誦原理細細品味,融合貫通,好處不可言喻。上戒下德老和尚的唱誦很標準,你們可以向他學,重要在於“調子”是固定的,要學正確;而“腔” 因各國各地乃至各人環境、背景都不同,可以因人而異。朱博士有一卷印度人以現代音樂配唱的六字大明咒,非常動人,一聽,身心皆忘,俗慮煩惱消失無踪,所以唱誦之功德不可輕忽。有時你們獨自修持,在夜深人靜時刻,心中有很大的煩惱感慨,不妨在佛前一站,一首詩、一個偈子,唱完了它,煩惱沒了,萬緣也就放下了。一切戲舞詠謾、詩詞歌賦都是給人調節身心用的,古代祖師及一些行者,詩詞都作得很好,一面借供調心,一面方便說法,雖是戲論,也是功德。現在接唱下八句: (同學們如法唱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