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覺悟之道

第16章 第十四章最後的行化

覺悟之道 那烂陀 10816 2018-03-20
日照於晝,月輝於夜。剎帝利因盔甲而榮,婆羅門以禪定示貴,佛陀的慧炬光照日夜。 ——《法句經》 佛陀是人類最聖者,但不會永存,如同其他眾生一樣,有生老病。他意識到將在80歲涅梁。但他常行中道,決定不在他教化中心,如王舍城,台衛城等地,而在偏僻的庫尸那羅鎮圓寂。 拿他自己的話說,佛陀在80歲時,身體就像一輛破車。不過,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意志非凡。他寧願在他喜愛的弟子阿難陀的陪同下,翻山越蛤,徒步行走了漫長的路程。這裡應該指出的是,他的兩個大弟子,舍利弗和目鍵蓮,以及羅眼羅和耶輸陀羅分別先他圓寂了。 摩偈陀國的首府王舍城是他最後一次行化的起點。 在他即將離開王舍城前,殘忍殺害自己父親的阿闍世王一心要對繁榮的跋隻共和國發動戰爭,但又害怕出師無名,就派了他的宰相來找佛陀,想弄清佛陀對此戰爭的看法。

善益的條件 佛陀宣稱只要跋只人做到如下幾點: 1.時常聚會一處,舉行多種會議。 2.集體協商,一致行動,共同完成他們的任務。 3.不頒布沒有頌布的法令,不刪除任何已經制定了的法律,以古訓跋只原則行事。 4.供養、尊敬、重視跋隻長者,聽從他們有價值的勸告。 5.他們的老少女子不無緣無故地被武力拘捕和綁架。 6.尊敬、禮拜宗教聖物,不疏忽以前舉行的宗教儀式。 7.善待阿羅漢,保護和供養他們,使已經來到或還沒有來到自己國家的阿羅漢得以安住。 這樣,跋只族不但不會衰敗,反而會興旺。 佛陀以此七種人類幸福條件教導跋只人。宰相瓦沙克羅明白了佛陀的意思,離開了。他能完全肯定,如果不以外交或分裂他們的聯盟,摩揭陀國王不可能在戰場上戰勝跋只人。

佛陀隨即利用這一機會,講述了弟子們的七種安樂條件,召集王舍城的所有比丘,對他們說:眾弟子,若諸比丘: 1.時常會集,舉行會議。 2.和合相處,共同行動,一致完成僧團的義務。 3.不要頒布沒有頒布的戒律,不要廢除已經頒布的戒律,依據已製戒律行事。 4.供養、尊敬戒臘長,資歷深的借團長考,孝敬父母,聽從他們有益的教誨。 5.對生死輪迴不起愛染,不執著貪欲。 6.以隱居山林為樂。 7,自我修習正念,使持戒獨身之人和合共住,使共住者安樂。 如此,比丘僧團不但不會衰亡,反而會更加活躍。只要此七種善德條件繼續存在於僧團內部,只要此僧團受到如此條件的良好指導,僧團不但不會衰落,反而會發展。

出於無限的悲憫,佛陀又啟示諸比丘,講述了另外七種福益條件: 1.不喜好從事買賣。 2.不喜好從事流言螢語。 3.不喜好睡眠。 4.不沉醉於世俗社會。 5.斷除貪欲乃至貪欲的誘惑。 6.不交惡友和損友。不趨從惡業 7.不因一點點證悟就止步不前,而要進取阿羅漢果。 另外,佛陀又進一步說,只要諸比丘信仰虔誠、謙虛、有良知、博學多聞、精進不息、時時警醒、富有智慧,那麼,諸比丘不但不會退轉,反而會進步。 舍利弗的讚嘆 佛陀又多次對眾比丘作了開示,然後,在阿難陀尊者的陪伴下,離開了王舍城,經阿帕羅蹄卡,來到那爛陀,住在不遠的葩瓦利柯芒果園中。吉利弗來見佛陀,讚頌佛陀的圓滿智慧,說:

“世尊,與世尊在一起,我是多麼的快樂。我認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末來,任何梵誌或婆羅門都沒有佛陀如此圓滿的覺悟和智慧。” 佛陀不同意其弟子的這些讚美之詞,他要捨利弗注意,在沒有完全了知過去和末來諸佛之前,不要倉促地作出如此而已喜悅的讚嘆。 舍利弗承認,他對一切無上覺者不甚了解,但是堅持說,他熟知法的傳承,知一切成就佛果的方法,那就是斷除五蓋,即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和疑慮,以智慧削弱情慾,使意識專致一處於四念之上,正確地開發七覺支。 波吒利弗城 從那爛陀,佛陀在波吒利弗城。其時,摩揭陀國的兩位大臣輸尼陀和佤沙陀羅王在那裡建造防禦工事,以此來抵擋跋只人的進攻。佛陀就在一個破舊空洞的房子裡住下,以天眼郵眾多天人聚集在城中不同的地方,預言說,波吒利弗城將會成為其弟子居住的重要城市,經濟貿易的中心。但是也將受到火災、水災和戰亂的襲擊。

聽說佛陀到了波吒利弗城,兩位大臣馬上前來邀請他和弟子們到家中用齋。飯後,佛陀開示他們說: “無論謹慎之人身居何處,都要維護自製善德僧人,以此功德迴向給附近的天人,如此受到恭敬之人必定恭敬他人,慈愛他人如同慈愛自己的獨生女兒,得天人寵幸之人,必定吉祥如意。”(1) 為了紀念佛陀的到來,他們將佛陀離開的城門命名為喬達摩門,又想把他渡河的渡口改名為喬達摩渡口。但是,正當人們忙著為他渡河作準備時,佛陀卻以神通飛過了洪水氾濫的恒河。 未來界 從恒河岸,佛陀經柯堤卡,來到難提村,住進一大堂。阿難陀來到佛前,恭敬地向佛陀詢問這個村里剛剛去世村民的往生世界。佛陀耐心地說出了這幾個人的歸處,教授阿難陀怎樣獲取法鏡,佛弟子如此具足法鏡後,就會自己如此預知:“惡道生已斷,不生畜牲道,不墮地獄,餓鬼;吾已獲初果,不復退轉,必定覺悟。”

法鏡(Dhammadasa) “何為法鏡?阿難陀。” “聖弟子深信佛寶,如是念佛功德:此實是如來,應供者,正遍知,明行足,善事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深信法寶,如是念法性:此法為佛善解,自覺,即時效應,可尋思,導引涅槃,智者自明;深信僧寶,如是功德:世尊弟子實為善行、正行、慧行,此四雙八輩聖人應受布施、供養、恭敬,為世間無上福田。如是此人具福德,聖者喜愛,不破、不立,無染、無垢,自在,智者讚歎,無慾望之染,趨向正定。” 從難提,佛陀來到繁華的毘舍離城,住在貌若天仙的妓女阿帕般利的樹林裡。預料到她會前來拜訪,佛陀為了保護弟子,勸告他們要警覺醒思,教給他們正念之法。

阿帕般利 阿帕般利聽說佛陀來到她的芒果園,趕忙前來拜見,誠心誠意地邀請佛陀及其弟子們第二天到家裡應供。佛陀接受了她的邀請,從而拒絕了後來的利來威貴族的邀請。利車威貴族們願出重金,只要阿帕般利讓出此次供佛的機會。但是,她禮貌地謝絕了。佛陀應時來到阿帕般利的住處。飯後,未來阿羅漢阿帕般利,慷慨地把芒果園贈送給佛陀和僧團。 (2) 因此時正是雨季,佛陀勸告弟子們在毘舍城內或附近安居,他自己則決定在毘舍離不遠的貝魯瓦度過他第45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安居。 佛陀示疾 這一年,佛陀不得不承受重病的折磨,劇烈的疼痛使他難以忍受。但他的意志,正念,省思使他坦然地面對一切,毫無怨言。 此時,佛陀己意識到不久將入涅槃,但他又想,沒有向他的隨從弟子話別,沒有對僧團作最後指導之前,不應圓寂。所以,他決定以意念戰勝疾病,常寂於體驗阿羅漢的樂趣之中。

佛陀康復後,阿難陀尊者立刻來到跟前,對他的康復表示由衷的高興,他說,在沒有對僧團作最後開導之前,佛陀是不會圓寂的。每當想到這些,他就稍微得到一點安慰。 佛陀對此作了回答,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長的話語,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獨一無二的觀點。 佛陀的勸誡 “阿難陀,僧固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我講授佛法,沒有顯密之分(3)。在真理面前,佛陀沒有一般老師捏緊的拳頭。有人也許會認為:'我將領導僧團',或'僧團應依附於我',或'我要對僧團事務有所指導'。” “阿難陀,如來不認為應領導僧團,或僧團應依附於他。因此,如來為什麼要對所有的僧團事務加以指導呢?”

“阿難陀,我現在已經80,人老體弱,已經到了人生終點。如同一輛破車,只有在皮帶的捆綁下才能移動。同樣的,如來的身體也只有在攙扶下才能行走。只有當如來深入無形的意念,一心不亂,斷除受念和散亂,身體才能得以安隱。” “因此,阿難陀,自己作自己的島嶼,自己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為島嶼,以法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難陀,比丘怎樣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島嶼,自己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為島嶼,以法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難陀,於此世間,應精進、善思、警醒、無貪,恆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4) “今生乃至後生,自己作自己的島嶼,自己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為島嶼,以法為恢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為持戒最勝者。”

佛陀在這里特別強調,個人應努力從生命之苦中解脫的重要性,祈禱或依靠他人將一事無成。有人也許要問,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誡他的弟子們不要依止於他人,佛教徒為什麼還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寶,僅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脫之道的導師,佛法為解脫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現實榜樣。佛教徒認為,形式上的皈依三寶,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脫。 佛陀雖然年老體衰,但他還是利用一切機會,方便權巧開導眾比丘,而且,如果沒有受到邀請,他還要時常持缽乞食。一天,和往常一樣,他來到毘舍離乞食,飯後,他同阿難陀尊者一道去了重闍堂。當他們談到毘舍離城以及城中寺院的美麗怡人時,佛陀對阿難陀說: “如果有人修習、發展、掌握、經歷、實踐、或究竟獲得四神足(iddhipada),他就可以隨意生存一阿僧祗劫(6)(kapa)或更長時間(kappavasesam)。阿難陀,如來修習、發展、掌握、經歷、實踐,究竟獲得四神足,如果願意的話,如來可以住世一劫或更長。” 經典補充說:“世尊雖然作了這樣明白的暗示,但是阿難陀尊者卻不能理會,未能請佛,為了眾生的利益和幸福,出於對有情世間的悲憫,為了人天的安樂,再住世一劫。” 經典又說,之所以造成這樣一個事實,是由於當時阿難陀的心被惡魔迷惑住了。 佛陀宣布入涅槃 佛陀應化於世間,向迫尋真理之人展示了事物的本質,教給人們從生命之苦中獲得解脫的唯一途徑。在此漫長而成就非凡的教化生涯中,他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滿足了自己和他人的願望。 80歲那年,他意識到他的使命將要結束,已經給予誠實的在家出家弟子們作了必要的指導。他們不但能堅定地信奉他的教法,而且有能力向他人解說佛法。所以,他決定不再用意力和體驗聖果喜悅的方法來維持他的餘生。當他還住在重闍堂時,佛陀就告訴阿難陀,他將在三個月內圓寂。 阿難陀猛地回憶起佛陀所說的話,請求佛陀,為了眾生的利益和幸福,再住世一阿僧祗劫。 “夠了,阿難陀,不要再請求佛陀了,請佛住世的時間已經過去。”佛陀回答說。 隨即,佛陀向阿難陀講述了生命流逝的本性,然後,同阿難陀一道,去了大寺講堂,讓他召集所有居住在毘舍離附近的比丘。 佛陀對聚集在一起的眾比丘開示說: “我對你們講的一切真理,都要好好修習、實踐、體證,出於對世間的悲憫,為了大眾的利益和幸福,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此聖道將長存不忘。 何為此真理?它們是: 四念處,四正勸,四神足,五根,五力,七支菩提,八聖道。 (7) 然後,他又作了最後一次開示,向僧眾公開宣布涅槃日期。 “諾聽,諸比丘,諸有為法皆為無常,精進修習,如來圓寂的日子不久了,如來將在三個月內入涅槃。 “我年事己高,生命不會長久,我將離你們而去。人人以自己為依估。眾比丘,精進、正念、善德。以正念為指導,不放逸,以此善法為住,水免生死,水斷痛苦。” 向毘舍離望了最後一眼,佛陀同阿難陀一道,來到般陀村,對那裡的比丘開示說: “戒定慧為解脫至上法。如來教導弟子們掌握此法,導師已經以慧眼終止了痛苦,熄滅了情慾。” 四種依處 穿過一個個村莊;佛陀來到波甘那羅講解了四種印證方法,以此來驗證和澄清佛陀的言教。 1.若一比丘如是說:我聽佛陀親口說,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而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suttavinaya)相比較。若其不與經相吻合,不能與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一引證。 2.又有比丘如是說:於一寺居住眾長老及眾僧處,我聽此僧團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相比較。如果它們不能與經相吻合,不能與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依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二引證。 ' 3.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一寺,有許多博學多聞的比丘和長老,精通佛語、戒律和綱要(8)。我聽他們親口言: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相比較。如果它們不能與經相吻合,不能與戒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三引證。 4.復有比丘作如是言:某寺一大德長老,精通佛語、經律和韻律,我聽他親口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宇,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相比較。如果它們不能與經相吻合,不能與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四引證。 這就是四大依處。 最後一餐 佛陀如此啟迪,開導了弟子們之後,來到般瓦。鐵匠純陀招待了佛陀及其弟子。他熱誠地準備好名叫輸卡拉末達毗的美昧佳餚(9)。但是,純陀聽從了佛陀的勸說僅以此食供養了佛陀,把剩餘下來的埋在地下。 飯後,佛陀肚子疼痛不已,但是,他還是忍受了,沒有作聲。 佛陀雖然身體十分虛弱,病得又如此的厲害,但是還是決定步行到他最終日的地,拘尸那羅(10),此地離般瓦約60英里。據記載,在這最後一次行化中,由於過度的虛弱和疾病,他不得不在大約25個地方休息。 在路上,他曾坐在一棵樹下,感到口乾舌燥,叫阿難陀前去弄點水來。阿難陀好不容易從一條小溪里盛來一缽清水。因為,在此之前,曾有五百輛馬車從這裡經過,攪渾了河水,河中到處都是污穢物,混濁不清。 這時,一個名叫跋庫沙的人走近佛陀,佛陀的安祥寂靜使他敬佩不已,聆聽金剛正定之法後,以兩件金樓架緩供養了佛陀。 在佛陀的指導下,他給佛陀披上了其中的一件,另一件給了阿難陀。 當阿難陀把兩件架緩披在佛陀身上時,他被驚呆了。佛陀的全身光亮鮮亮,不禁說道:“世尊,真是不可思議。世尊的身體如此的明潔,出乎尋常的鮮亮。當我準備把兩件金光閃爍的架緩披在世尊身上時,它們好像夫去了任何光澤。” 隨即,佛陀解釋道,佛陀色身兩次放光,超乎尋常,即在獲證菩提之夜和涅架之夜。 然後,佛陀宣稱,是夜三時,他將在拘尸那羅境內的雙莎羅樹下圓寂。 純陀供齋功德 佛陀在腳俱多河洗了最後一次澡,上岸休息,說道: “阿難陀,也許有人會對鐵匠純陀產生忿恨,說:'這是你的罪過和失誤,純陀,如來吃了你供養的飯食後就圓寂了。'這樣的怨恨應該得到製止。人們應該說:'這是你的福報,這是你的利益,純陀,佛陀吃了你供養的飯食後,證入涅槃。純陀,我聽佛陀親口說,兩種供養功德相等,所獲利益福報平等無二,超過其它任何供養。何為此二種供養?如來於圓滿覺悟之夜所受的供養,以及果證無餘涅槃之夜所受供養。此二種供養具同等功德,具同等利益。其功德利益遠勝於其它一切供養。鐵匠純陀所作此功德將會使他長壽,獲得善生,得到榮華富貴,得以升天為天王。'阿難陀.對純陀的所有指責都應如此受到製止。” 佛陀無限悲憫最後一餐的慷慨布施者,對此作了細心的安慰,然後,來到莎羅樹林,叫阿難陀在兩棵莎羅樹下,準備一隻頭朝北方的睡床,佛陀右脅而臥,一隻腿放在另一隻上面,警醒寂然地躺著。 如何礼敬佛陀 看到莎羅樹非時而鮮花盛開,一切都呈現出虔誠之態,佛陀對其弟子勸說道: “阿難陀,如來不應如是受到尊敬、禮待、頂禮、崇拜,讚美。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法而住,如理修習,以法正行,此人以最上法恭敬、禮拜、頂禮、崇拜、讚美如來。因此,阿難陀,你應如此自我培訓:願自己以法而住,如理修習,以法正行。” 這個時候,曾經一度當過佛陀侍者的波摩那站在佛陀跟前,給佛陀搧著風,佛陀叫他站到一邊。 阿難陀不明白,佛陀為什麼叫波摩那站到一旁,他也曾經很周到地侍奉過佛陀。 、 佛陀說,無數天人聚集一處,來探望佛陀,但波摩那擋住了他們的視線,他們看不見佛陀,因而顯得很不高興。 四大聖地 接著,佛陀講說了與他有關的四大佛教聖地,虔誠的信徒應以恭敬,敬畏之心前往朝拜,它們是: 佛陀的誕生地(蘭毘尼,在印度同泥泊爾交界處)。 佛成道處(菩提伽耶) 佛初轉無上法輪處(薩拉陀) 佛涅槃處(拘尸那羅) 佛陀又說道:“信徒若在朝聖之中,信心堅定而死,將得升天界。 須跋陀的皈依 雲遊苦行僧須跋陀(11)當時住在拘尸那羅,聽說喬達摩將在當夜三時涅槃,心想“我曾聽年大閱深的老師,乃至他們的老師,以及諸苦行僧說,高貴覺悟的阿羅漢應現於世是甚為稀有之事。今夜最後時,行憎喬達摩將入涅槃。我還有疑難問題。我祟信喬達摩,他有能力講解大法,我也會因此除去疑慮。” 隨即,須跋陀來到波陀那的莎羅樹林中,走近站在一邊的阿難陀,說道: “我曾聽年大閱深的老師,乃至他們的老師,以及諸苦行僧說,高貴覺悟的阿羅漢應現於世是甚為稀有之事。今夜最後時,行僧喬達摩將入涅槃。我還有疑難問題。我祟信喬達摩,他有能力講解大法,我也會因此除去疑慮。阿難陀,我可以看一眼行僧喬達摩嗎?” “夠了,朋友須跋陀,不要再煩世尊了,他已經很累了。”阿難陀尊者說。 須跋陀兩次三次地重複了他的請求,但阿難陀都以同樣的方式一一拒絕。 佛陀聽到了阿難陀和須跋陀的對話,對阿難陀說: “阿難陀,不要阻擋須跋陀,讓他看一眼圓覺者,無論他問什麼,都是渴望得到知識,不是來麻煩我。而且,我所說的一切,他都會馬上明白。” 阿難陀尊者把須跋陀引到佛陀跟前,一陣友好問候之後,須跋陀在一旁坐下,說:“象富蘭那邊葉,末伽黎拘賒黎,刪闍夜羅眠,阿青多翅舍欽婆羅,迎羅鴻馱迥蔭延,尼健陀若提子等(12),這些苦行僧,或為一派之長,或為聞名於世的宗教導師,或為大眾推祟的善德之人,他們是否真正完全徹底地掌握了真理?或是他們其中有人掌握了,還有人沒有掌握?”“須跋陀,不要自尋煩惱地想知道他們全部,或一部分是否覺悟了真理,我將以正法告之,諦聽,謹記所教。” “好吧,世尊。”須跋陀回答說。 ' “任何一教法中,若無有八正道,此法則無有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若一法中有八正道之教,則此法中有一果(13),二果(14),三果(15),乃至四果(16)。須跋陀於我教法中,有八正道之教。於此,你確可找到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其它外道無此聖果。須跋陀,若眾弟子以善德為住,則世界將不會沒有阿羅漢。” “29歲那年,我出家追求至善,現已51年之久,在我的僧團之外,沒有一個修道者,乃至部分地修習此可證之法。” 須跋陀又說: “妙哉,妙哉。世尊,如同一人擺正顛倒之事,揭開被覆蓋之物,或給迷途者指點迷津,或於黑暗中點燃燈火,使有眼之人能見。同樣的,世尊以各種方式闡述佛法。” “世尊,我皈依佛、法、僧,但願我可以在佛陀面前得以出家(17)和受比丘大戒。” “須跋陀,”佛陀說,“任何一個已經接受外道思想的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彌和比丘大戒,都得經過四個月的體驗期。四個月後,經眾弟子作證.其人可受戒而為比丘。但是,我知道你,可另當別論。” 須跋陀說: “如果說,一個已經接受外道思想之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彌和比丘大戒,都得經過四個月的體驗朗。我也將經過此體驗期,四個月後(19),經眾弟子作證,我可受戒而為比丘。” 因此,佛陀對阿難陀說道: “那麼,阿難陀,你可給他授戒。” “是,世尊。”阿難陀答道。 雲遊僧須跋陀即對阿難陀尊者說: “這是你的福報,阿難陀,這是你無量福報,佛陀己親自給予你授戒的聖法。” 就這樣,須跋陀在佛陀面前出家。 受戒不久,須跋陀尊者遠離人群,獨自隱居,精進修習,由如實之智,即身證得出家眾至上聖果,以此聖境而住。這是在家居士正確出家修行的目的。須跋陀知道自己已斷生死輪迴,聖行圓滿,不受後生。 須跋陀羅最終證得阿羅漢果,他是佛陀親自度化的最後一位弟子。 最後的囑咐 阿難陀尊者希望知道怎樣來安放如來的捨利。 佛陀說:“你不要過問供奉如來舍利之事,關心你自己的善業(阿羅漢)。全心為你的善業精進努力,作有益之事,追求自利。許多有智見的剎帝利、婆羅門和在家居士,他們對佛陀有虔誠的信仰,他們將來安置如來的捨利。” 聽到此意味深長的一席話後,阿難陀走到一邊,站在那裡,禁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他想:天哪:我仍然還是有學之人,但是,我的導師將離我而去,他是我的悲憫者。 佛陀見他不在身邊,喊他過來,開導他說:“好了,阿難陀,不要悲傷,不要哭泣,我不是早就告訴過你,我們必定要同喜愛和怕人的一切分離?” “阿難陀,你功德無量,不久將從煩惱中解脫。” 接著,佛陀讚美了阿難陀,對他圓滿的善德給予高度的評價。 在對阿難陀大加贊褒一番後,佛陀叫他進拘尸那羅城,告訴摩拉人如來即將入證涅槃。他們得到達一消息後,馬上攜老扶幼,男女老少,一路大哭而來,向佛陀作最後拜別。 離別情景 佛陀接著說: “阿難陀,你也許會說:無上聖法沒有了導師,我們失去了導師。阿難陀,你不應如此想,我涅槃之後,我所教之法和所製之律將是你們的導師。” “阿難陀,如果希望的話,我圓寂後,小小戒可舍。” 在此佛陀沒有使用強制的口吻,而是用了虛設的口氣。如果他希望小小戒應該被捨棄,那麼他會用肯定的口吻講出。佛陀預見到,主持第一次結集的迎葉尊者,在得到僧團的准許之後,不會去除任何戒律。因此一些論師說,這是因為佛陀用了假設語氣。 因為佛陀沒有具體的說哪些是小小戒,眾阿羅漢也無法得出任何結論,所以,他們對戒律沒有作任何改動,而是全部保留下來。 佛陀又一次對眾弟子說:眾弟子,如果你們對佛法僧三寶,修習之道,方式方法,還有什麼疑問,現在就問吧。不要以後這麼想:我們面對著老師,但我們還是沒能當面詢問世尊。因此而生懊悔。但是眾第子還是沉默不語。佛陀如是詢問了三次,大眾中還是無人做聲。 然後,佛陀對大眾說:“也許是由於你們出於對老師的尊敬,不願提出問題。諸弟子,那麼就讓一個人轉告另一個人。” 大眾仍然一聲不吭。因此阿難陀對佛陀說: “妙哉,妙哉,世尊,同這樣的弟子們為伍真是高興,沒有一位弟子對佛法僧三寶修習之道,方式方法還有任何疑惑。” “阿難陀,你出於虔誠而如此說,如來明了此事,於此大眾,沒有一人對佛法僧三寶,修習之道,方式方法持有懷疑和迷惑。阿難陀,此五百弟子中,最低品仍是預流之果,永不退轉,注定覺悟。 接著,佛陀給弟子作了最後教化: “眾弟子,諦聽,我告誡大家,一切有為法皆無常,精進努力(vayadhammasamkharaappamadenasampadetha)。” 這就是世尊最後的教誨。 涅槃 佛陀入初禪靜慮(jhana),從此起,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入空無邊處地(akasananacayatana),從此地起,入識無邊處地(vinnanancayatana),從此地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地(n'evasannan'asannayatana),從此起,入無受想地(sannavedayitanirodha)。 阿難陀尊者,還沒有證得天眼通,對阿那律陀尊者說:“阿那律陀尊者,世尊圓寂了。” “沒有,阿難陀兄弟,世尊還沒有圓寂,但己到了無受想地。” 隨即,佛陀從無受想地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地,由此地起,入無所有處,由此起,入識無邊處地,由此地起,入空無邊處地,由此地起,依次入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靜慮。然後又從第了靜慮起,依次入證第二,第三乃至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當下即證無餘涅槃。佛陀圓寂於公元前543年的維塞節——月圓日。 [注] (1)《佛陀的教誨》,第二卷,第91頁。 (2)後來阿帕般利加入僧團而證阿羅漢果。 (3)Anantaramabahiramkaritva此兩種術語指的是個人和佛法。 “我的這些佛法將不教授其他人”——這樣的想法則意味著使佛法限制於內部階層。 “我的這些佛法將教授其他人,”——這樣的想法是把一些人拒之門外。 “我將對此人說法。”——這樣的想法使內部階層產生局限。 “我將不對此人說法,”這種想法意味著個人岐視。佛陀對他的法和律都沒有這樣的分別,他沒有內部弟子和外部弟子之分。 (4)這是四種念處-Satipatthana。在這里法(dhamma)的用法不同一般,它不可能用一個英語單詞來表達,因為它指的是精神和物質對象,見《中部》,第一品,《念處經》。 (5)四神足-iddhipada。欲神足(chanda),勤神足(viriya),心神足(vitta),觀神足(vimamsa)。 (6)在這裡,劫波(kappa)指的是一般壽命,約100年;Kappavasesam指的是中一劫帶零,約120年左右。 (7)這就是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 (8)Matika一般為列表之意,概要,或內容表,這些常常出現在印度書籍卷首,在《律藏》中,它被用來指可能由這種列表而來的《阿毘達磨》,上面所說的三十七道品被認為是最早的列表之一。 (編者按)(9)Sukaramaddava根據注疏,這是一種不老不嫩豬肉,但不是為他而殺,有的人說這是一種磨菇,也有人認為此名稱代表著一種美味的佳餚,或一種富有營養的化學食品,參照《那蘭陀所問經》。第一卷,第244頁;《佛陀的教誨》,第二卷,第137頁。 (10)根據注疏,佛陀挑選了庫尸那羅為涅槃之地,其中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為了講說《大善見王經》,以此啟迪人們的更高道德;第二,接受須跋陀為最後一個弟子,因為只有佛陀才能使他皈依;第三,使婆羅門陀那能夠和平地向諸弟子分配他的捨利。 (11)此須跋陀應同別一個晚年出家的須跋陀區別開來,後者曾評論說不應因佛陀的圓寂而悲傷,因為比丘可以自由從事喜好之事,而不受老師的束縛,須跋陀的這一論調促使迦葉尊者馬上採取行動,舉行了第一次經律的結集。 (12)他們的教法在佛陀時代都比較流行。 (13)第一沙門果——須陀洹果(sotapanna)為入流果。 (14)一還果——斯陀含果(sakadagami)。 (15)不還果——阿那含果(anagami)。 (16)阿羅漢——應供者,圓滿聖者。 (17)Pabbajja——出家。它指的是最初出家而為沙彌。剃除鬚髮,身披黃色袈裟,受三皈五戒。他由此與世間脫離。這樣,即使是他的父母,他也稱他們為居士。 (18)比丘戒——Upasampada,這是指大戒,只在年滿二十後授與。受了此戒後才成為僧團的正式成員,名為比丘。 (19)對於一個要求受戒者來說,不一定要經歷一個觀察期。 (20)這是指阿難陀尊者,這些話語大大地鼓舞了他,從而不久即證阿羅漢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