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覺悟之道

第11章 第九章佛陀和他的眷屬(續)

覺悟之道 那烂陀 6062 2018-03-20
我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 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 ——《法句經》 佛陀和他的同父異母兄弟——難陀(1) 佛陀回到迦毘羅衛國的第三天,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的兒子,難陀王子正在舉行加冕、婚慶和新房落成大典。在這三喜迎六的日子裡,眾人向王子表示祝賀。佛陀也來到王宮。飯食後,佛陀把飯缽交給難陀,口念祝福頌語,然後站起身來,沒有拿回飯缽,一聲不響地走開了。 王子一路跟在佛陀身後,心想:佛陀隨時都可能把缽拿走。但是,佛陀沒有這樣做。出於對佛陀的恭敬,王子繼續跟著。 王子的未婚妻賈那帕達訶利雅聽說王子拿著缽,跟在佛陀身後走了,一下子淚如雨下,放下剛梳好一半的頭髮,衝出宮去,追趕難陀王子,一路喊道:“快回來,尊貴的王子。”如此情意綿綿的呼喊深深地打動了王子的心。但是,出於對佛陀的尊敬,他無法強行把飯缽交還給佛陀。就這樣,王子跟隨佛陀來到他臨時居住的花園。一到那裡,佛陀就問難陀是否願意出家。既是大徹大悟的佛陀,又是自己的兄長,王子對他的崇敬是如此的深厚,雖然一百個不情願,但還是勉強同意出家。

但是,難陀比丘卻亭受不到任何出家而應有的精神快樂,整天沮喪得悉眉苦臉,終日思念他的新娘。他把自己的心病告訴給其他比丘,說:“兄弟,我很不滿意。我雖然過著出家人的生活,但是我無法繼續忍受這樣的生活了,我想捨棄大戒,這一種低層次的居士生活。” 佛陀聽說這件事後,就問難陀傳說是否屬實,難陀承認了他的軟弱,說他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新娘。 佛陀想方設法他把引入正道,當下化現神通,帶他到兜率天,給他見識一下天上的美女。 路途中,難陀發現路旁有一隻嚎叫不止的母猴,整個身子被綁在一片火海中一根燃燒著的柱子上,耳朵、鼻子和尾巴都被燒光了。來到天宮之後,佛陀指著一群天女問他:“難陀,你認為哪一個更美麗、漂亮,是你高貴的妻子賈那帕達訶利雅,還是這些仙女?”

“尊敬的先生,和這些天女相比,賈那帕達訶利雅就像那隻嚎叫的猴子。她們的美麗是無法相比的。” “振作起來,難陀,我保證,如果你堅持做到我對你所說的那樣,你將會擁有她們。”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樂意以梵行為生。”難陀孩子般地說道。 聽說難陀修行是為了得到天上美女,眾比丘都嘲笑他為臨時僱傭者。最後,他對此庸俗的動機感到羞愧,終於精進努力修行,證阿羅漢果。 隨即,他來見佛陀,說:“尊敬的先生,世尊曾保證我能得到天人,我現在解除你的許諾。”佛陀回答說:“難陀,當你不再執著世間之事,當你從煩惱中得到解脫之時,我就解除了我對你的許諾。” 他然後口頌一贊偈: “穿越泥洹人,破碎貪欲刺,去除愚與痴,不為苦樂移。”

有些僧人懷疑他是否真正得證阿羅漢,佛陀以如下偈語解釋: “雨漏不密屋,貪滲不修心,雨不透好屋,貪不入修心。”(2) 難陀享受到解脫的喜悅,讚美其異師,說:“佛陀教導眾生之法無上微妙,我由此得以從輪迴的泥坑里得救,趨於涅槃之岸。” 在《長老偈》中有他如下的詩偈: 非省思正法,執著於外相,為貪愛所伏,不安而多變。太陽族佛陀,善設諸方便,我修正法行,令心離塵染。 難陀尊者在諸弟子中自律第一。 佛陀和阿難陀 阿難陀是悉達多太子的堂弟,是淨飯王弟弟阿彌陀的兒子。他的出生給所有親人帶來了快樂和喜悅,所以大家都叫他阿難陀。 佛陀創建僧團的第二年,阿難陀同其他釋迦貴族王子阿那努律、婆提利迦、跋怙、屍比拉以及提婆達多等人一道加入了僧團。後來不久,聆聽般那瑪特尼子的法語後,證入第一果位。佛陀55歲那年,阿難陀尊者成為佛陀的常隨侍者。

成道後的最初25年,佛陀沒有固定的侍從。幾個臨時侍者並不怎麼稱職,他們的行為值不得大加褒揚。一天,佛陀住在只園精舍,對大眾比丘說:“我現在老了,當我說要走此路,有人卻要走其它的路,有人把我的衣缽扔在地上。挑選一名永遠侍奉我的弟子吧。”(4) 從舍利弗開始,每個比丘個個都自告奮勇,願意郊勞。但是,佛陀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只是阿難陀在一旁默不做聲。一些比丘就過去勸說他來侍奉佛陀,他同意了,但提出瞭如下向個要求: 1、佛陀不要把自己受供養的袈裟給他。 2、佛陀不要把自己受供養的飯食給他。 3、佛陀不要允許他同住一個香房(5)。 4、佛陀不要每次帶他去應供。 5、佛陀每次都要同他去應供。

6、佛陀要慈悲地允許他引見所有遠道而來的客人。 7、佛陀要慈悲的允許他在有任何疑難時提問。 8、佛陀要慈悲地重講他不在場時所講的經典。 佛陀答應了此四要四不要的條件。從那時起,阿難陀便成為佛陀喜愛的侍者達25年之久,直到佛陀涅槃。如同影子隨身,佛陀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以摯愛小心謹慎地照顧佛陀的起居。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總是依照老師的吩咐行事。據記載,在夜裡,他總是拿棍捧和燈把,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繞香房轉九圈,保護佛陀的睡眠不受干擾。 阿難陀菩提樹(6) 阿難陀菩提樹是由阿難陀負責種植的。當佛陀不在時,虔誠的信徒們就把各自帶來的鮮花和花環放在香房的入口處,然後高高興興地走開。給孤獨聽說此事後,請阿難陀尊者詢問,在佛陀外出講法時,是否有讓信眾向佛陀表示禮敬的地方。阿難陀尊者來到佛前,問道:“祈願世尊,恭敬之法有幾種?”

“有三,阿難陀。與佛陀色身有關之物(7),佛陀曾用之物,憶想佛陀。” “世尊,當您住世之時,是否可以建造舍利塔?”(8) “不可。這不是與佛身有關的應供之物,而是在佛陀涅槃後應立之物。憶念佛陀沒有物質基礎,它是純精神的。但是佛陀曾用來成道的菩提樹,無論佛陀涅槃與否,都應是恭敬之物(cetiya)。” “世尊,當您外出講經之時,偌大的只園精舍沒有一皈依之處,人們找不到尊敬之地。世尊,我是否可以從大菩提樹上取一粒種子,移植得只陀精舍的門口?” “很好,阿難陀,把它種上,這將同我永住只陀精舍無異。” 阿難陀尊者向佛陀的在家大弟子給狐獨、維塞克和拘舍利國王談及此事,請大目鍵蓮尊者取來菩提樹種。目鍵蓮尊者高興地同意了,揀了一粒從樹上掉下來的種子,把它交給了阿難陀尊者。

阿難陀尊者把種子贈給國王,而國王又把它交給給狐獨。他翻好一塊香土,挖好坑,把種子埋下,由此而生長出來的樹就叫阿難陀菩提樹(9)。 阿難陀和婦女 阿難陀還曾勸請佛陀接受婦女出家。如果不是他的過問,摩訶波闍波提就不會成功地出家為比丘尼。因此,比丘尼們對他十分敬重,她們非常喜歡聽他講經說法。 有一次,他來到佛前,問道: “世尊,我們應怎樣對待婦女?” “阿難陀,不要見她們。” “但是,如果我們應該見她們,應如何是好?” “阿難陀,不要同她們講話。” “世尊,如果她們和我們講話,又該怎麼辦?” “阿難陀,要提高警覺。” 這是佛陀對比丘的一般勸告。因此,他們也許會在與女人打交道時時時小心謹慎。

因為他具有高超的記憶力,又常隨佛陀左右,具足殊勝因緣,聆聽佛陀講經說法。因此,後來他被指定為佛法的監護者。 有一次,一個婆羅門向他詢問佛法知識,他回答說: “我從佛陀處得八萬二千,從其他比丘處得二千,共八萬四千法。”(10) 在眾弟子中,佛在五個方面把他列為第一:博學,強記,威儀,志堅,善侍。 (11) 他雖然是一位傑出的弟子,精通佛法,但一直到佛涅槃時還處於有學之位。佛陀臨圓寂時告誡他說:“你在過去廣種福田,阿難陀,速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吧。”(12) 佛陀涅槃後,他才證阿羅漢果,因為大眾都期待他參加只有阿羅漢才有資格參加的第一次結集。因此,他精進用功,終於在結集的前一晚上,當他正要倒在床上休息時,證阿羅漢果。據記載,他是唯一非以住坐臥之姿勢而成道的弟子。 (13)

阿難陀尊者120歲入涅槃。據《法句經》注疏講,尼連禪河兩岸的人民都曾共同供養過他,雙方為了佔有他的捨利而大動干戈。他盤腿懸坐在河中央上空,向大眾說法,希望他的身體分成兩份,分別降落到兩岸。然後,他作火相觀,深入禪定。立時,一團火焰從他身上射出,正如同他所意念的那樣,舍利分撒兩岸。 《長老偈》中,有若干他在多種場合下所誦的偈語。下面這一段有關他英俊相貌無常不實的你頌,特別有意思: “楚楚嚴飾身,不實痛苦聚,細細深思索,非久非長續。”(14) 佛陀同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 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是天臂城王的妹妹,她的姐姐就是摩訶摩耶夫人。她們姐妹二人嫁給淨飯王。她生有一男一女,分別叫難陀和難達,後來兩人都出家。摩耶夫人去世後,她收養了她姐姐的兒子,悉達多太子,而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難陀交給宮女撫養。

她族姓喬達彌。佔相者曾預言她將成為眾人之首,故被稱做摩訶波闍波提。 佛陀第二次回宮時,對其父王講《法護本生故事》時,她即證入第一聖果。 淨飯王去世後,提婆達多和難陀都出家了。她也決意參入僧團,以梵行為生。為了解決釋迦族與拘利族因尼連禪河水而引起的爭端,佛陀又一次來到迦毘羅衛國,住在尼拘律苑內。摩訶波闍波提來見佛,請求佛陀同意婦女出家(15)。她懇求道: “世尊,如果允許婦女在如來所說法和律之下出家,以梵行為生,這就太好了。” 沒有說任何理由,佛陀直截了當地拒絕了,說: “夠了,喬達彌,你不要請求讓婦女這樣做。” 摩訶波闍波提第二次第三次重複了她的請求,佛陀以同一種方式作了回答。 佛陀在迦毘羅衛國隨願住了一段時間後,來到毘舍離,住在大寺講堂。 決心堅定的波闍波提喬達彌沒有因挫折而洩氣。她自己剃除頭髮,披上黃色袈裟,在眾多釋迦族婦女的擁簇下,經歷無數艱難困苦,從迦毘羅衛國出發,步行150英里,來到毘舍離。她站在講堂門外,雙腳腫得高高的,身上沾滿了泥土。阿難陀尊者聽到她的哭聲,過來詢問。當他明白了她悲傷的原因後,即來到佛前,說道: “請看,世尊,摩訶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雙腳臃腫,滿身灰塵,一臉悲傷。請允許婦女出家,讓她們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為生。如果准許婦女出家,比梵行為生,這是一件好事。” “阿難陀,夠了,請不要說應該讓婦女出家。”佛陀回答說。 阿難陀替她們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請求,但是佛陀沒有讓步。 接著,阿難陀尊者改變了方法,恭敬地向佛陀問道: “世尊,當婦女遵循佛陀的法和律出家,依梵行為生,她們是否可以證得入流果(Sotapanna),一還果(Sakadagami),不還果(Anagami)乃至阿羅漢果(Arahant)。佛陀回答說她們有可能證得聖果。” 阿難陀尊者從這一積極的回答中得到鼓勵,又進一步問道: “世尊,既然她們能夠證聖果,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曾對世尊有過再生大恩。作為姨媽和奶媽,她撫養了世尊,在世尊的母親去世後,用自己的奶乳喂養世尊。世尊。請同意婦女出家,讓她們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為生。如果准許婦女出家,以梵行為生,這是一件好事。” “阿難陀,如果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願意接受八敬法,就讓她以此為受戒。”佛陀說道,終於阿難陀的請求作了讓步。 八敬法(16): 1、即使戒臘百年的比丘尼也要禮敬剛剛受戒(Upasampada)的比丘(17),起身相迎,以示恭敬,以盡一切應盡之義務。 2、比丘尼不應在沒有比丘的地方安居(Vassa)。 3、每半月比丘尼應向比丘僧團詢問羯磨(Uposatha)時間(18),請求比丘開示。 4、比丘尼結居儀式(19)(Pavarana)應在比丘、比丘尼在場的情況下舉行(詢問大眾們是否曾看見、聽說或懷疑過失之處)。 5、應以比丘和比丘尼僧團之法,不與犯大戒比丘尼共住(Manatta)。 (20) 6、受六戒二年的沙彌尼應從比丘和比丘尼僧團處受大戒。 7、比丘尼不得指責比丘。 8、比丘尼不應勸告經丘,但比丘應勸告比丘尼。 她們應一生恭敬,尊重此戒律。 當阿難陀把這些轉告了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時,她樂意遵守此八敬法。因此,她當即得受大戒。 在創建比丘尼僧團時,佛陀預見到了未來的影響。他說: “阿難陀,如果婦女不被允許出家,不得在如來宣說的法和律中依梵行為生,淨行淨得以長存,聖法淨待續一千年。只因婦女被允許出家,淨行將不能久存,聖法只能持續五百年。”(21) 佛陀繼續說: “阿難陀,正如一個家庭有很多女人,但只有很少男人,這個家庭很容易被盜賊侵犯。同樣的,無論婦女被允許在什麼樣的法或律下出家,以梵行為生,其淨行將不會久遠。” “正如一人預先建造好水庫的堤壩,使水不得泛溢,同樣的,我預先給比丘尼們規定了八敬法,讓她們一生不得違犯。”(22) 一般來說,這些評論也許不會迎合婦女口味,但是佛陀當然沒有全盤指責婦女,只不過是指出了她們在性格上的弱點而已。 因為若干個正當的理由,佛陀不太情願地接受婦女參入僧團。但應該提到的是,在世界歷史上,佛陀第一個創建了戒律齊全的婦女組織。正如他指定舍利弗和目鍵蓮尊者為比丘僧團的兩大弟子,他指定柯瑪和優波羅烏那為比丘尼僧團的兩大弟子。 一天,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來到佛陀跟前,請佛講法,以使她能獨自精進,而證聖果。 佛陀說道: “喬達彌,你應如是警覺:一切導致興奮而非安隱,高傲而非恭敬,貪求而非少欲,喜樂群居而非隱居,懶惰而非精進,貪得無厭而非隨意滿足,喬達彌,你應如是牢記:此非法非律,非導師之教。但是,喬達彌,你應如是警覺:一切導致安隱而非興奮,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貪欲,樂於隱居而非群居,熱情精進而非懶惰,滿足而非抱怨,喬達彌,你應如是牢記: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23) 不久,她以如實分析智(24)(Patisambhida)證阿羅漢果。 同她一齊受戒的釋迦族婦女們也都證得阿羅漢果。 在眾女弟子中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資歷最深,經驗最為豐富。 《長老尼偈》中有幾首她在證阿羅漢果後所作的偈誦。 [注] (1)此事件引自於馬嗚尊者的梵文詩篇。 《美難陀》,已由瓊斯德譯成英文,德里,1975。 (編者按)(2)《法句經》,第1314偈。 (3)《長老偈》,第157,158偈,第127頁。 (4)《本生故事》,第456。英譯《本生故事》,第四部,第61頁。 (5)Gandhakuti,佛陀居住地的統稱,特指給孤獨建造的佛陀精舍。 (編者按) (6)《本生故事》,第四部,479,第228頁;英譯《本生故事》,第四部,第142頁。 (7)如佛陀的色身舍利。 (8)堆積而成的山,亦名斯陀般(Stupa)(巴利語-Thupa)南亞地區普遍流行的具有佛教特色的紀念性建築物。 (編者按) (9)此歷史最為悠久的神聖樹仍然生和在印度的薩瓦堤。 (10)《長老偈》,第1424偈,第354頁。 (11)《增支部》,第24頁。英譯《增支部》,第一品,第19頁。 (12)《長部》,第二品,《大涅槃經》,第72頁。 (13)《佛教傳說》,第160頁。 (14)《長老偈》,第353頁,1020偈;《法句經》,第147偈。 (15)《律藏》,第三品,第320頁;《增支部》,第四品,274頁。 (16)因為這些是有關戒律方面的問題,其中有些不適宜在家居士。 (17)比丘戒。 (18)月圓日和新月日,比丘集中起來誦持根本大戒。 (19)雨季的正式結束。 (20)一種戒律行為。 (21)見《增支部》,第四品,第184頁。 (22)見《增支部》,第四品,第185頁。 (23)《律藏》,第三品,第329330,見《增支部》,第四品,第186,187頁。 (24)對意思(attha),經文(dhamma),詞源出處(nirutti),以及理解此三(patibhana)的分析知識。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