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覺悟之道

第6章 第四章成道之後

覺悟之道 那烂陀 2658 2018-03-20
稽首天中天,慈悲化大千; 無著真俗諦,隨機示出離。 ——那爛陀 這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早晨,菩薩即將覺悟,正身安坐在離菩提樹(1)不遠的跋耶樹下,一位名叫輸伽陀的好施女子出乎意料的向他供養了精心製作的可口奶油米飯。他食用了此至關重要的一餐,覺悟之後,齋戒七七四十九天,靜默安坐於菩提樹下或其附近,深入禪思。 第一個七天之內,佛陀靜坐菩提樹下,享受解脫之樂(Vimuttisukha)。 (2) 七天的時間過去後,佛陀從禪定中起,於第一夜第一時,深入思惟順緣起之法(paticcasamuppada):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緣無明(avijja)而生善惡之行(samkhara),緣行而生識(vinnana),緣識而生名色(namarupa),緣名色而生六入(salayatana),緣六入而生觸(phassa),緣觸而生受(vedana),緣受而生愛(tanha),緣愛而生取(upadana),緣取而生有(bhava),緣有而有生(jati),緣生而有老(jara),死(marana),憂惱(soka),悲傷(parideva),痛苦(dukkha),絕望(domanassa)等諸苦,如此則眾苦生起。

這樣,世尊了了分明,即以偈誦頌之: 精進禪修婆羅門(4),徹見真理現於前;掃除一切疑和慮,了知緣起真理法。 中夜時分,世尊又細微地憶想起逆緣起法門: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滅。如此則眾苦皆滅。 這樣,世尊了了分明,即以偈誦頌之: 精進禪修婆羅門,徹見真理現於前;掃除一切疑和慮,了知緣滅真理法。 後夜時分,世尊憶念起順逆緣起法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依無明而生行,則眾苦俱生。無明滅則行滅,故諸苦皆滅。世尊如此了了分明,即以偈誦頌之:

精進禪修梵志者,徹見真理現於前;平地擊敗諸魔眾,如同日光照太空。 第二周安然無事。佛陀寂默地向世間教授大善之法,站在菩提樹旁,凝視著菩提樹,以表示對它的深沉感謝。因為在他求證覺悟期間,菩提樹給予他庇護。 (5) 以他這種高尚行為為榜樣,佛弟子為了紀念他的覺悟,不但恭敬那一棵菩提樹,同時也禮拜那棵菩提樹的後代。 (6) 佛陀一直沒有離開菩提樹,天人對其所證佛果產生了懷疑。佛陀明白了他們的想法後,為了消除他們的疑慮,化現神通,以珠寶鋪成一長廊,行走其中達七天之久。 第四周,他入定於玉石寮,思惟阿毘達磨深奧法門。據經典記載,當他的思惟《阿毘達磨》第七篇《發趣論》(patthana)時,他的色身變得如此的清淨,全身發放出六色光彩。

第五週,佛陀端坐於菩提樹旁的著名榕樹下,享受解脫之樂(vinatisukha)。當他出此聖定之時,一婆羅門來到他眼前。一番禮節性的寒暄後,他問道:“喬達摩尊者,一個人怎樣成為婆羅門?成為婆羅門的條件是什麼?” 佛陀以歡樂頌回答道: “拋棄諸惡行,非狂無煩惱,自律善多聞,如是以法住,即為婆羅門,娑婆世界中,亦無沾沾喜。”(8) 根據本生故事經的注疏,在這一周間,魔王三女,染欲(tanha),悅人(arati)和愛樂(raga)(9)曾徒勞無益地試圖以美貌引誘佛陀。 佛陀從榕樹旁來到摩車靈陀樹,在此安度第六週,繼續享受解脫三昧。此時,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一連數天烏云密布,天空一片昏暗。 蛇在摩車靈陀(10)從其住處遊了出來,周身繞佛七匝,把巨大的頭部遮蓋住佛陀,以使不受外來的侵襲。如此七天過後,摩車靈陀見天空晴朗,萬里無雲,收回盤繞佛陀的身子,隱其原形,現一年輕人相,站在佛前,雙手合十。

佛陀即以喜悅頌說道: “快樂安隱者,知足聞見諦,善念於世間,忍受諸眾生,無著世俗事,超越貪與愛,一切至樂者,無恭高我慢。”(11) 第七個七天,佛陀安祥樂住於榕樹下,享受解脫三昧之喜。 輪迴無數生死中,追尋不見造屋者(12)。生生死死苦不堪,終見原來營造者。汝將不復造此屋(13)。折斷椽木(14)碎脊梁(15),心梁無為達苦滅。 (16) 黎明覺悟之時,佛陀口誦此快樂偈(Udana)形像地描述了出世之德的輝煌以及內心世界的精神體驗。 佛陀認可了在此充滿痛苦的輪迴之中,他曾經沉淪生死。此事有力地證實輪迴之說。他被迫輪迴而遭受痛苦,因為沒有發現營造此屋之人。在此最後一生中,經歷一番艱鉅地探求,他修習了在此輪迴中累積起來的高深寂靜之禪定,通過如實智發現了營建此屋者住於心內而非心外,它就是潛伏於內心的貪愛,執著,自身不淨。但此貪為何而生,何時而生,則無從知曉。自己可以消毀自己的創造,通過獲得阿羅漢果,找到了此屋的建築師,從而斷除了貪欲。這在此偈之中就是愛的終結。

此自造之屋的椽子就是煩惱,即貪(loba),瞋(dosa),痴(moha),慢(mana),邪見(ditthi),疑(vicikiccha),懶散(thina),不安(uddhacca),無慚(aririka),無愧(anottopa)等。支撐椽子的脊梁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即無明。以智慧砸碎無明脊梁,使整座屋子徹底倒塌。椽子和脊梁是營造者建造此煩惱之屋的材料。隨著它們的毀滅,營造者被剝奪了建造此不理想之屋的原材料。 以此類推,推倒房屋,心則無立身之地,從而進入無為之境,這就是涅槃。丟下一切有為之法,只有涅槃之聖境永存。 [注] (1)在南部印度菩提伽耶的著名畢波羅樹,在他精進求證佛果時給予了蔭涼。

(2)即阿羅漢果。 (3)見第二十五章。 (4)婆羅門指學習吠陀之人,它普通用於婆羅門種姓。佛陀有時把這一名稱用來指去惡之聖人。 (5)在佛陀站立的地方阿育王曾建一塔。現仍可見。 (6)此菩提樹右邊的一棵樹枝由僧伽蜜多羅帶到斯里蘭卡,提婆那皮工帝沙國王把此樹種在古都阿努羅陀布拉。雖已兩千二百多年,但此樹乃很茂盛。 (7)即:藍色(nila),黃色(pita),紅色(lohita),白色(odata),橙色(manjettha)以及此五種顏色的混合色(pabhassara)。 (8)《優陀那》,第3頁。 (9)因為此事發生在覺悟之後,所以此三不能被認為是人格化的情慾。

(10)此蛇王不可能是人類有情。 《律藏》也引用一有趣的蛇王故事,她化現為人形,過了一段出家人的生活。 (11)《優陀那》,第10頁。 (12)即:貪。 (13)色身。 (14)煩惱(kilesa)。 (15)無明(avijja)。 (16)涅槃。 (17)此一著名的喜悅偈只出現在《法句經》中,第153,154偈。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