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和尚與哲學家

第17章 文化影響與精神傳統

讓-弗朗索瓦——佛教關於精神分析的立場這樣一來是清楚了。那麼現在,佛教可能從各種社會歷史科學、從對於社會演變和社會結構的研究中吸取的教訓又是什麼呢?任何宗教、任何哲學,都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背景中產生的。它傾向於將一些信仰或信任視為永恆的真理,而這些信仰實質上只是與它相關的那個社會的習慣。古代哲學的那些最偉大的天才認為奴隸制現像是公正和自然的,或者認為女人比男人低等這種偏見是有根據的。 馬蒂厄——還認為動物的權利更加低等,似乎它們的生存權根本就不是有生命存在者的權利! 讓-弗朗索瓦——那麼,佛教是不是也會稍加自行審查和思考這個問題,在某些地理區域,在某些社會結構、家庭結構中產生,以及其他的情況,這一切會不會使它將一些僅僅是地方習慣的東西當成了普遍的原則?

馬蒂厄——如果幸福與不幸的機制是一些地方性的習慣,那麼它們在所有地方都是地方性的,也就是世界性的!誰不受這些原則的影響?誰不關心是什麼產生無知還是知識?一切存在者都希求幸福並想要不受苦。如果人們判斷有益的行為和有害的行為,不是根據它們的外表,而是根據啟發這些行為的意願是利他的還是自私的,根據這些行為導致的幸福與痛苦,那麼,從這些原則而產生的倫理道德就不應該大受文化的、歷史的或社會的背景所影響。 讓-弗朗索瓦——但麻煩的是,當人受到他自己社會制度的一種特殊性影響時,他對此並不有所意識!偏見的特性就是人們並不將它當成偏見。再說還有好的和壞的偏見。從哲學家的角度出發,重要的是不要將偏見當成別的什麼東西,而是當成歷史的產物(produits sons-historiques)。當一種有著世界性野。 C'的宗教或哲學採納了它誕生於其中的那個社會的一種特殊因素並得到發展時,它絲毫也沒有意識到其實這只是一種屬於那個社會背景的偶然的特殊性。

馬蒂厄——在佛教傳統中,人們一直在努力擺脫這類偶然性。例如,人們仔細地審查仁慈行為的動機。人做出慷慨的舉動是出於對各種社會規範的尊重,還是受到一種自發的利他主義激情的推動唄g與必須不帶有任何對於回報的等待,根本不希望被讚揚、被感謝或者甚至是得到一種“功德”,才可以是完美的。如果要想成為不僅是優點的源泉、而且也是智慧的源泉,贈與就必須不受三種觀念的束縛:對於施贈主體的存在本身的眷戀,對於接受贈與的客體的存在本身的眷戀,以及對於贈與行為的存在本身的眷戀。真正的贈與是帶著一種不受任何眷戀約束的純潔意願完成的。因此就必須不依戀於一個行動的外在表象,必須擺脫文化的尤其是社會的偶然性,用一句西藏成語來說,就是“金鍊並不比鐵鍊更不是鍊子”。在西方,我們在費奈隆的著作中也能找到這種說法。

讓-弗朗索瓦——但這可能嗎?就不會有這種危險,自以為從一切偶然性中解脫出來了,而同時依然是偶然性的俘虜。 馬蒂厄——還必須理解文化偶然性與精神傳統之間的區別。精神傳統建立在深刻的體驗之上,建立在傳播的必要性之上。此外它還一直強調眷戀於形式而不是眷戀於實質所具有的危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