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順生論

第32章 三二貴生

順生論 张中行 3070 2018-03-20
這題目是由《呂氏春秋》那裡借來的,意思是,應該把人命看作最貴重的。說“人”命,因為通於古今,人既吃兩條腿的雞鴨,又吃四條腿的豬羊,再放大,還吃五穀雜糧,黃瓜白萊,等等,所有這些也都是有生的。貴生只能貴自己之生,雖然在理上像是說不過去,可是人為天命所限,既然要生,也就只好常常張口,吞下其他力量較人類為小的生。這樣說,宋儒所謂“物吾與也”,想來不過是坐在書齋裡一時的玄想,走出書齋,他是還要吃爆羊肉和蒸饅頭之類的。所以,打開窗戶說亮話,人,自誇為萬物之靈,為“天命之謂性”所限,要活,就不能不干些亂七八糟的,與萬物並沒有兩樣。與萬物同,是認識;至於行,就只好如《中庸》所說,“率性之謂道”。依據這樣的人生之道,我們說,雅的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俗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不管雅俗,團為我們活著,就不能不承認貴生是無條件的正確。

這正確就成為處理世間大小事務的一個原則,說細緻些是:只要有助於生,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實行;除非萬不得已,決不干有損於生的事,尤其是死。依據這樣的原則,再加上墨子的利取其大、害取其小的量的原則,對於以下這些情況,如何評價就比較容易了。一種情況是,為救多數人之生而犧牲了自己之生,評價為好,為對,沒有問題。一種情況是,為救一人之生而犧牲了自己之生,依通例是也評價為好,為對,這裡暗的雖然沒有放棄量的原則,明的卻更直接地用了尊德行的原則,至少是在常識範圍內,也可以算作沒有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保護與生命無直接關係的某數量的財物而犧牲了自己的生,依時風,如果這財物是公有的,也評價為好,為對,也沒有問題嗎?似乎還值得研究,因為那會成為貴物,不是貴生。

與貴生有關的還有一些值得研討的間題。一個是孟子強調的捨生取義。如傳說的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理由是“義不食週粟”,就是為設想的義而捨了生。說設想的,因為他們還相信現在看來頗為可笑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在彼時那總是義,所以值得讚揚口何以舍生還值得讚揚?這是因為,德是群體(至少是絕大多數人)所以能生,而且能生得比較好的必要條件,小量的死是為了大量的生。 說到大量的生,就引來窮一個問題,既然天地之大德曰生,是不是如韓信將兵,生育也多多益善呢?由現實推測天命,也許是這樣,因為,即如繁殖比較少的人、猿、虎、象之類,下一代也總是成倍地增加。由天命而降到人的所欲,至少是還有不少人,縱使罰款也還是要多生。這樣說,是不是生育也應該開放呢?這要看國情,開放不開放,應該用打算盤的辦法來決定、如果未生而生的數目大增,會影響已生的甚至不能生,至少是不能生得好,那就還是為了貴生,要想盡辦法,求未生而生的數目不增.這說得更簡明些,是惟其貴生,反而要限制生育。

比問題更迫切更重要的是措施。顯然,排在首位的應該是求維持生的“必要”條件的充足。所謂必要,是沒有它就不能活,至少是不能活得還可以忍受。舉例說,糧食、房崖、棉花之類就是,沒有或缺少,縱使不至立刻都死亡.總是太困難了。所以講治平之道,總要在這方面盡最大的力量,以求能夠養生。供給養生之物.有何先何後、如何協調等等問題。原則是先大眾、後少數,先直接、後間接,先低級、後高級,既要顧及日前又要顧及長遠。舉例說,如果國力充足,就可以於生產麵粉之外,兼生產可口可樂;即使國力不怎麼充足,修水利花費很多,也要修。自然,至少是理論上,還會有些難於處理的問題,比如紙菸,都承認有害無利,可是咬一下牙從某時起不再生產,顯然也大不易。這裡我們不得不兼用個容忍的原則,或者說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的原則,人類究竟是“異於禽獸者幾希”的一種生物,求十全十美必做不到,所以在一些不至割筋動骨的小事上,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上面說到低級、高級,貴生,還要求活得好,所以應該由低級走向高級。高,首先是生的必要條件的改善。以吃為例,原來限定一天幾兩改為放開肚皮吃,是高了;原來三月不知肉味改為間或有葷菜,也是高了。其後是由間或有改為雞鴨魚肉任意吃,是更高了。其他衣住等條件可以類推。必要條件之外,為了貴生之貴由理想化為現實,還有兩個方面也不可放鬆。一個方面是娛樂。這包括的項目多到無限,由小玩意兒的吹口琴到大舉的出國旅遊都是。娛樂之為需要,性質與糧食之類不盡同,比如由苦行僧看,這確是飽暖生閒事;可是由常人(至少是一部分常人)看就未必然,而很可能是,越是閒事越難以割捨,如省吃儉用以求買個電子琴就是這樣。也就因此,講治平,達到富厚程度之後,就要兼顧這方面。此外還有個更重要的,是提高群體的教養,這在前面已經談過。如果這方面過不了關,求生也許不至落空,求生得好是必做不到的。

佛家常說生老病死,生之夕陣湧是還有病、老、死的問題.先說病,是沒有任何人歡迎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避免的事物。不幸來了,要對付。最好是能夠驅除。萬不得已,仍是依據貴生主義,也希望能夠苟延殘喘。這要靠醫藥。科技進步和公費醫療制度都是不可離的,當然只有群體或說國家才有這樣的力量口公費醫療是健康人養病人的辦法,只顧小體也許有欠公道,顧大體就非此不可。一個理想的情況應該是,病由個人承受,治病由群體負責。再說老,是除早死以外,人人雖不歡迎而必經過的階段。老的大麻煩是不能自理,小麻煩是難於消磨長日。對付老,也適用對付病的原則.那是健康人養病人,這是能工作的養不能工作的。總之,都應該群體或說國家負責到底。所謂負責,是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使“老者安之”,即不感到有困苦。所謂不同的辦法,例如,對乾能自理而感到難於消磨長日的,就可以從其所好,有的坐在屋裡下棋,有的到後邊的園地裡養花種菜。

再說人人最不歡迎而必來的生的結束,死。人死如燈滅,一切問題都是活人的,一死就不再有問題。可是語云,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就說是自欺的幻想吧(因為自己不能知道),既然有此幻想,寧願自欺,活人也就只好成人之美。但是總當記住,貴生先要有生,如果因慰死者而影響了生,甚至妨害了生,如嚴重的,秦之用三良,後代君主之用妃嬪,殉葬,其下的,秦始皇之大造兵馬俑,以至中產之家,用家產之半,買金絲楠木棺,大辦喪事,直到今日之死後易新衣,戴進口手錶,推入化屍爐,等等,就太不合理了。其實,細想想,為人過留名,如開會追悼,刻碑,印遺著,供骨灰盒,等等,也只是活人眼目,死者總是如燈滅了,所以,凡是有利於生的事物,不只進口手錶,還包括時間,非耗費不可,也要以盡量少為是。

以上都可以算是正面有關貴生的。還有反面的,是刑罰。貴生,是求活得好,這好的重要表現是樂多苦少,甚至無苦。很明顯,刑罰是有意與人以苦,直到奪去生命。這是否可以從貴生方面找到理據呢?常識承認可以找到,那是利用量的原則,是懲罰少數人,才可以貴多數人之生。如懲罰搶劫犯就是個好例,是如果縱容,群體中的許多人就不能安生。這裡有個理論上不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是應否廢除死刑。有的國家廢了,理據是貴生;多數國家未廢,理據也是貴生。哪一種好些?很難說,但有一點是呀確的,為了貴今後之生,一些對貴生有太大危害的人,讓他作個樣板,能夠早些離開也好。 最後還有個問題,是生與苦之間? ,如果後者太強烈,依照貴生的原則,當事者有沒有捨生的權利?強烈的苦有多種,如昔日的飢餓、苦刑、多種折磨,今昔皆有的重病、失戀之類,勉強活則苦不可忍,舍生可以算作錯誤嗎?這是理論和實際兩方面都很難解決的間題。說理論,因為可或否都會找到不少理由。說實際,因為今日世界,還找不到哪一個立法機構,有膽量舉手,通過一條法律,重病人要求死,醫生就可以照辦。人生就是這樣複雜而且微妙,有不少事,不要說行,就是知也大不易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