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第30章 “拙速”,就是準備要慢、動手要快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华杉 1141 2018-03-20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打仗拖得時間長了,後方和外交都會出問題。如果兵疲氣挫,力盡財竭,列國諸侯就會乘你的危機而起兵進攻。到那時,再有智謀的人,也束手無策,所以用兵只聽說過老老實實的速決,沒見過弄巧的持久。 典型歷史教訓是隋煬帝楊廣,他的性格和漢武帝差不多,能力也很強,也是絕頂聰明,文武雙全。能者多勞,他就取個年號叫“大業”,要做一番大事業。 開挖大運河是他澤被子孫的大事業。如果只做這一件,他就名垂青史了。但人生苦短,他要集中力量把大事都乾完,於是遷都洛陽,營建東都,又親征吐谷渾,三伐高句麗,搞得民窮財盡,天下愁苦。為他造船工期之緊,弄得工匠腳一直泡水里都生蛆了。

於是楊玄感、李密等英雄乘弊而起,天下大亂,楊廣就丟了腦袋。 孫子這篇兵法是寫給吳王闔閭的。不過闔閭後來也成了這一條的反面案例,就是吳楚桑葉戰爭。 桑葉戰爭名字是我取的。就是吳楚接壤地,兩個小姑娘爭一棵樹上的桑葉,吵了一架,或許還動了手。結果雙方家長都比較火爆,就抄傢伙打殺起來。死了人,雙方邊防官就動了軍隊,最後發展成兩國大戰。 大戰的結果,是吳軍攻陷了楚國首都郢都,楚昭王逃亡了。這是春秋戰史上第一次有諸侯國國都被攻陷。 吳王興奮啊,就待在郢都作威作福。時間長了,越國看他軍隊待在楚國,國內空虛,就“乘其弊而起”,發兵攻吳。楚昭王又從秦國搬來救兵。闔閭和秦軍作戰不利,他的弟弟夫概起了異心,也“乘其弊而起”,偷偷溜回國自立為王了。

闔閭趕忙回國平叛。好歹應付過去了,夫概率本部投降了楚國。 所以闔閭打了個空前的大勝仗,不能見好就收,反而差點覆滅,大傷元氣,什麼利益沒撈到。這沒有利益,當初為什麼要開仗呢?人們做事總是會忘了目的,就是這樣。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巧的東西長久不了,就那一下。就像時尚服裝就能穿一季,最時尚的只能穿一次,標準襯衣能穿十年。 “拙速”,曾國藩把它體會為“不疾而速”。從戰略來說,從人生道路來說,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積累,每天進步一點點,二十年你就超過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時,都在基本面。 從打仗來說,拙速,就是準備要慢,動手要快。這就是林彪著名的“四快一慢”戰術。 “四快”是指:

1. 向敵軍前進要快。進攻時要善於出其不意,長途奔襲,以抓住敵軍。 2. 攻擊準備要快。抓住敵軍後,看地形、選突破口、調動兵力、佈置火力、構築工事、戰鬥動員等各項準備都要快。 3. 擴張戰果要快。突破“一點”後,堅決擴張戰果,使敵軍無法恢復防禦。 4. 追擊要快。敵軍潰退後,要猛追到底,使敵軍無法逃跑和重新組織抵抗。 “一慢”是指發起總攻擊要慢。要在查清敵情、地形,選好突破口,佈置好兵力、火力,做好準備後再發起進攻。 林彪的“四快一慢”,就是孫子兵貴拙速的最好註解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