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品中國文人

第16章 陶淵明一

品中國文人 刘小川 2009 2018-03-18
蘇東坡何許人也?不說國人對他的評價,法國《世界報》評選全球範圍內的“千年英雄”,涉及政治、軍事、文化、宗教諸領域,選出十二位,蘇東坡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 那麼,陶淵明又是什麼人呢?他是蘇東坡最崇拜的人。東坡先生提到他,永遠是學生的口吻:“淵明吾師”、“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陶詩109首,東坡每一首都唱和了。在東坡看來,李白、杜甫還在陶淵明之下。蘇東坡這種境界的人,尚且從陶詩中獲得巨大的精神養分,我們今天怎能錯過?我們錯過了陶淵明,豈不等於俄羅斯人錯過普希金、英國人錯過莎士比亞、德國人錯過荷爾德林? 中國大詩人多,這是我們的福分,我們顯然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個真正開放的時代,既是面對世界的,又是面向傳統的。忙著與世界接軌,將傳統一腳踢開,這樣的心態該告一段落了吧?大約二十年前,某大報有個醒目的標題:“詩人是商品經濟的怪物。”時隔整整一代人,我們是否能反過來說:商品經濟是詩意的怪物?兩個怪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碰頭了,不打不成交,彼此學會包容,和平共處。我們的商品琳瑯滿目,我們的生活詩意盎然,所謂開放時代,二者缺一不可。

我個人對陶淵明的興趣,也是由來已久。其詩,其人,觸動我已近三十年。今天手捧陶詩,仍是怦然心動,如遇美食,如見佳人。我很想寫一本傳記體的小說,取淵明先生的自傳標題:《五柳先生傳》。淵明先生說:“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非常感謝魏心宏老師,是他讓我有了一個機會:先作嘗試。 德國的哲學大師海德格爾,稱荷爾德林是“詩人中的詩人”,我們能不能套用到陶淵明身上去呢? 對陶淵明的人格的讚美,歷朝歷代綿綿不絕,概而言之三個字:真性情。他究竟“真”到了何種程度,令數不清的大學者大文人對他頂禮膜拜? 而由於評判標準的差異,歷代對淵明的評價,反差也很大。和其他傑出人物一樣,他也被符號化、變得云遮霧罩,並且逸出文壇,影響政壇,波及商界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本文試圖從個體解讀的角度,回答這些問題。雖然是不自量力,但我畢恭畢敬。 我們還是從生平說起。 陶淵明生平簡單。簡單蘊涵著豐富。 海德格爾講尼采,涉及尼采生平,只用一句話:他出生,他工作,他死亡。其實尼采生平,足以寫成一本厚書,有些章節饒有趣味:他和音樂家瓦格納爭奪美女的故事,讓許多人津津樂道。包括尼采為何發瘋,也是讀者的興趣所在。但這些事兒,不足以進入海德格爾的視野。大師講大師,嚴格限於思想進程,《尼采》一書長達一千多頁,不重複,不拖沓。譯者孫周興先生感慨說:這就是大師作派! 我們是仰望大師的人,而能夠仰望,已值得欣慰。 持續的仰望,讓我們略去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藐視生活中的低級趣味。

文人和哲人有不同。哲人如同高居雲端,而文人歸屬大地。文品與人品,聯繫比較廣泛。文人的生平、生活,應當被納入視域。不過,這裡也有分寸。 我手頭的幾本陶淵明傳記,包括名家如周振甫先生的《陶淵明和他的詩賦》,講官場,講時代背景,花去大量篇幅。結果是:傳主本人倒顯得有些模糊。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國內傳記類作品的通病。像我這樣的讀者,讀今人寫的古代傳記,很難興奮起來。 寫文人,文人就是主題,他身後的時代不應該罩住他,覆蓋他。背景放大了,人就縮小了。比如我們常見的、寫在教科書的“文學規律”:文學形象服從於、服務於他的時代。 文學是研究人性好呢,還是展現時代好?這是一個問題。 換言之:文學是自律好呢,還是他律好?

言歸正傳。 陶淵明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年),五十多年後東晉亡,劉宋立,是為南北六朝時期。淵明一生遭遇亂世,軍閥打仗不消停,豪門大族不可一世。歷史教科書,留下了桓玄、劉裕、謝安、司馬道子這些名字,本文不打算為他們花費篇幅。淵明生前對軍閥與豪族避之惟恐不及,我們沒理由對這些人喋喋不休。 他在詩中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韻是氣韻、氣質。人事高度扭曲,丘山倍顯自然,所以他“愛丘山”。這三個字,是他一生的寫照。 與之相對的“適俗韻”,他心裡很清楚。除了耳聞目睹,他還親身經歷過。這相異的兩種人生情態,貫穿了他的全部詩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他寫自然就是寫人世。 沒有純粹的田園詩人,田園之為田園,乃是塵世的“他者”。今天,不是有學者力倡:鄉土中國應該是城市中國的參照麼?

幾千年的鄉土,幾十年的城市化……這是一個沉重卻不容迴避的話題。我們後面再細說。 陶淵明的出生地,是潯陽郡柴桑縣(今江西九江),一個叫上京里的地方。江西山水如畫,今日古風猶存。柴桑是潯陽郡府所在地。上京里(一說栗裡)離柴桑城很近,那兒有淵明老家,也是族人聚居地。他的曾祖父陶侃,原是庶族,靠個人奮鬥當上大司馬。大司馬是軍中元帥級別的職位,陶侃以一介布衣,靠沙場血戰得來。他一身好武藝,最初到軍中任職,卻充滿辛酸的傳奇色彩:妻子賣掉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包括飯桌和床上的草、席,只為請人吃頓飯。那人還算有良心:要吃要喝要辦事,為陶侃在部隊謀了一份差事,使陶侃有機會靠敵人的性命換取功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