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在自己的樹下

第14章 第十三章抵抗流言的力量

在自己的樹下 大江健三郎 3210 2018-03-18
第十三章抵抗流言的力量 1 讀邊我前一篇文章的讀者中有人告訴我,你對長野縣新知事的“橈曲”的思考方式做了那麼認真的說明,可那位知事作為作(和寫小說相比,更多的是寫隨筆)活躍一時的時候,曾經在對談中散佈過你的流言,還收在書中出版過。大家大概也不會那麼樂觀地認為,流言啦,搬弄是非啦,這些孩子們之間常有的事情,長大後大概就沒有了。新聞界我很尊敬的那些人中,也一直有針對我散佈流言或搬弄是非,無論如何我都不認為那是一種批評。 在讀者提到的那本書中寫到的流言之一,是我不願見一家規模不算大的出版社的編輯,儘管我書架上較專業的日語書很多都是那家出版的。 我是小說家,不是研究者,所以並不存在那家出版社的編輯要和我聯繫工作的事情。買自己閱讀的書,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選擇出版社,這是最正常不過後了,我請大家也這麼做。與引相同,我每年出版自己的作品時選擇編輯也是如此。所以,這流言儘管不事實,但卻很像是真的。流言的一個特徵就是像是真的。

另一介流言,是把我獲得諾貝爾獎和相當一段時期我和妻子一起常常出席瑞典大使館的宴會聯繫起來。 在我家中,有從年齡上說已經是大人、但卻不能把他一個人放在家中的光。去斯德哥爾摩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儀式,也是帶著光一同去的。因為他腿腳不好,我便從旁邊扶著他。有關這一切,在一家我非常熟悉的大報上,出現了“這是在拿殘疾兒童做文章”和“這樣帶著孩子一起上的還叫獲獎儀式嗎”這些或具攻擊性或有不現理解的流言。 那不過是因為我不能單把兒子留在家中,自己和妻子出遠門。後來我和妻子就此議論過,覺得帶著光去真是太對了。獲獎儀式這種東西,獎越大越附帶著會令人心酸的、不想看到的事兒。但是只要聽到光寫的這首樂曲,我們就不由得對阿爾弗萊特.諾貝爾一百年之前的決心表示謝意。

這首樂曲是光在面向巴爾特海的入海口,像亭子一樣鼓出來的旅館房間中,在不得不一個人等待我們的時候寫下的。 接受諾諾貝爾獎後,我和妻子為感謝受獎參加過一次瑞典大使館舉辦的內部宴會,以後再沒有兩個人去過大使館,更沒有過我一個人去參加宴會的事兒。那些說我常常出入外國使館的、在英語中說來惡名昭著的notorious式的流言,就是依據這樣一些“事實”來渲染開來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流言呢?這和是否有事實依據無關。因為來意作輕薄才是流言的原動力,流言就是這麼一種東西。 2 因為我期望大家能對流言有比較強的抵抗力。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努力。 首先是聽到某一流言後,要相信它之前,如果這是你身邊的人講的,那麼向更多的人詢問一下意見,確認一下這是否是真實的。如果是報紙登的,如果對其中某一流言想加以注意的話,就從各種報紙上多看一下隨聲附和的、與此相反的、中立的各種“信息”,這種做法在圖書館是非常容易辦到的。

流言越是難以置信、令人懷疑,也就有人越熱心地加以渲染傳播,並以此為樂。對這種人,哪怕是非常有名的人,我也從來都是極為冷淡的。 我們還可以做另一方面的努力,就是聽到毫無根據的流言時,在自己生活的範圍內,比如在遊戲場所、教室,甚至在家裡對流言的傳播進行抵抗。流言看著好像誰都樂意聽,有感染力,但實際上只要有認真對它進行抵抗的人,它一出籠就馬上會被除消滅掉。 說是這麼說,實際上小小的流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擁有一種危險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什麼程度呢?你們學習過世界歷史,那裡就有流言到底能發揮多大力量的實際例子,很有說服力。對成為一種暴力、給人類帶來不幸的流言,如果一開始正直的人們從一開始就有勇氣指出那不是真的,那麼流言是可以在尚未傳播的時候就被消滅掉的。

3 你們也許聽說過在法國奧爾良這個古老的城市發生的故事吧。奧爾良是從十四世紀開始的英法百年戰爭的期間,由貞德從英國人手國解放出來的城市。 1969年,這個城市流傳起一個不可思議的流言。說是市裡六家婦女時裝店,只要年輕姑娘一進試衣室,馬上就會被灌了迷藥帶走,之後被拐賣到外國那種讓女性做痛苦工作的地方去。而實際上警察那裡連一件年輕姑娘失踪的報案也沒有,可這流言不不僅在本市,而且在全國都傳播開來。 這種毫無根據的流言,是怎麼產生、傳播開的呢?這些流言的出現有哪些社會的、歷史的淵源呢?對此有社會責任感的學者們展開了調查,並由社會學家愛德華.莫朗為代表撰寫了研究報告。 莫朗了解到,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在奧爾良的婦女時裝店,經營者都是猶太人。店主們甚至因為感到生命受到威脅而向警方尋求保護。全歐洲的人都知道納粹德國曾如何虐殺過大量的猶太人,可是在今天這樣的時代,照理應該得到反省的種族差別、偏見卻依然殘存著。流言背後可以發現如此深遠的歷史根源。莫朗就這樣對流言的形成、傳播及其恐怖性進行了分析。

莫朗在報告書中,寫出了這樣的事實:在奧爾良女學生們上學的學校,部分女教師受流言影響,對流言的傳播曾經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根據報告,確有女教師曾向好學生們講過,不要去猶太人經營的婦女服裝店。 4 我這所以期望大家能對流言更有抵抗力,是因為本來那些好學生們可以採取對這一流言加以確認的行動,可以和為這些流言所蠱惑的女教師們一起認真討論,並將流傳的事情實際上是子虛烏有這一結論在她們回家後傳達給家里人。這樣的話,城市的氛圍就會向著自己營造的健康的方向轉化。我是期望在這樣具體的行動中,年輕人能發揮其“韌性戰鬥的精神”。 對猶太人社會的、歷史的偏見,在日本是不是不存在的麼?這不是發生在外國的事情麼?也許有人會這麼說。但也有人說,不是那樣。大書店的櫥窗裡,總是並排擺著暢銷收的封面。我在國外教的學生們來到東京後,首先感到吃驚的是,在櫥窗裡擺放著日本人寫的對猶太人充滿偏見的書籍。

這是不是僅僅因為日本人對不知道的事情容易產生好奇呢?我不這麼認為。我們生存的世界為極大的邪惡勢力所威脅著,對這樣的“信息”人們理所當然是極為敏感的。今天,文明創造的各種產物保護著我們的社會。相反呢,核武器啦,臭氧層破壞啦,這些我們文明創造的產物也把我們帶進了危險之中。我們的先人在長期伯,但現在已經為人類所戰勝的疾病的搏鬥中遭受了多少痛苦啊!你們知道前不久日本醫學工作者和鼠疫做鬥爭所付出的巨大艱苦麼?再拿消滅霍亂來說,將近兩百年前,我們的國家剛開始學習從荷蘭傳來的醫學時,年輕人在大阪實在是歷盡辛勞。 人類就是這樣,一旦弄清楚對於人類產生邪惡作用的事物是什麼,就可以與之鬥爭,就有人勇敢地與之鬥爭。但是,在不知其為何物的時候,則往往容易臆想,親在臆想中,幻化出產生邪惡作用的事物的虛相來。

在歐洲的歷史中,猶太人就是這種妄想的受害者。古俄羅斯和東歐都曾有針對猶太人的大迫害。說來這還算不上是很久以前的,將這迫害變成一種國家政策,將幾百萬的猶太人殺害於毒氣室中,是僅僅六十年前發生在納粹德國的事情。 我想推薦給你們讀的,是從少男少女眼中看到並記錄下來的猶太人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怎樣就那麼補屠殺了。我的父親說過,孩子有孩子的戰法,這是驗證我父親這句話的極為有力的例子。目睹過猶太人被除迫害現場的那些孩子們的記錄,現在還保存著。這其中最著名的是。讀過這本書的人,忘不了可愛而以活潑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的命運,也忘不了猶太人在二戰時期的德國以及在德國勢力範圍下的各國是怎樣被除大量屠殺的。

但是,在日本出版了的那家大出版社,在它主辦的雜誌上,幾年前卻刊登出“不存在大量錦標賽猶太人的毒氣室”的報導。 出版社受到國內國外的批判,而且是極為嚴厲的批判,最後被取消了。抹殺掉猶太人曾經歷的大悲劇,就意味著令人恐懼的邪惡確實來自於猶太人一方,就意味著加入這種流言的先烈我不得不向外國朋友們承認,這種態度在日本也是存在的。 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難道是沒有讀過的少男少女長大後在那家出版社做編輯了麼?或者是長成大人後就把一切都忘掉了?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小時候讀的書豈不是白讀了!你們一定要和這種現像做鬥爭,抵抗造成這種讓自己現在讀的書變成無用功的社會,抵抗那些自己沒有實際確認過的流言,就是這鬥爭的一部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