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第42章 第八章今古茶詩下-2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舒玉杰 12400 2018-03-18
題蘇東坡①墨跡 老卻②眉山長帽③翁,茶煙輕飄鬢絲風。 錦囊舊賜龍團④在,誰為分泉落月中⑤?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又號鄒庵。元崇仁今屬浙江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孫。累官翰林學士,兼國子祭酒。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卒,年七十七歲。諡文靖。有《道園類稿》。 〔題解〕從此詩吟詠風物典故來看,題中所稱:“東坡墨跡”,似指蘇軾《汲江煎茶》等詠茶詩篇真跡。詩人彷彿從先哲的“墨跡”中看到了東坡先生人生經歷中的榮辱際遇。 〔箋注〕①蘇東坡:從略。 ②老卻:喻辭世。 ③長帽:猶言長冠。冠名起自漢時。 《後漢書·輿服志》:“長冠,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纚為之,制如板,以竹為裡。初高祖微時,以竹皮為之,謂之劉氏冠。蘇東坡平時所戴之齋冠,系仿漢時“長冠”式樣。故道園在詩中稱其為“長帽翁”。

④舊賜龍團:典故出自《宋史·蘇軾傳》:“軾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按:時為宋哲宗元祜四年四月受命,七月到任,宣仁後心善軾,軾出郊,用前執政恩例,遣內待賜龍茶、銀合,慰勞甚厚。”詩中的“錦囊、龍團”句,應作問句解。意思是說,當年宋宮賜給東坡先生的錦囊銀合、龍團鳳餅今日還存在嗎? ⑤誰為分泉落月中:似指蘇軾《汲江煎茶》詩“大瓢貯月歸深甕,小勺分江入夜瓶”所描繪的情景。這首詩是蘇軾被流放至儋州今海南省儋縣時,作於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寫他被流放的孤寂心情。 而虞集在這首中,從“長帽翁”榮獲皇后恩賜銀合龍團,到被流放儋州的對比描寫中,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對東坡先生垂暮之年的不平遭遇所寄託的哀惋與憂思之情。

芍藥茶 瀛州①憶昔較群材,一飲雲腴②睡眼開。 陸羽③似聞茶具在,謫仙④空載酒船回。 灤水⑤瓊芽⑥取次春,仙翁⑦落杵玉為塵。 一杯解得相如渴⑧點筆凌雲賦大人⑨揚州四月春如海,彩筆曾題第一花⑩夜直HI承明清似水,銅瓶HJ催火試新芽。 〔王沂〕生卒年未詳。字思魯。先世云中今陝西省榆林縣人。後徙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元延佑元年1314進士。嘗為臨淮縣尹。至順三年1332為國史院編修官,元統三年1335為國子學博士,後為翰林待制等。有《伊濱集》傳世。 〔箋注〕①瀛洲: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瀛洲,並置河間郡。隋廢郡存州,唐仍為瀛州,宋大觀二年1108升為河間府。其地在今河北省河間縣。

憶昔較群材:似指詩人進士及第情景。 ②雲腴:指雲霧茶。本謂雲之膏脂,道家以為仙藥。 ③陸羽:從略。 ④謫仙:指唐代大詩人李白。因賀知章譽其為“天上謫仙人”,後人稱其為“李謫仙”。空載酒船回:寓指杜甫《飲中八仙歌》之典故: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⑤灤水:河名,古濡水。在今河北省東北部。上源閃電河出豐寧縣,繞經內蒙古東南,緣多倫縣北,折向東南流,始稱灤河。流經樂亭與昌黎之間入渤海。 ⑥瓊芽:春茶初展之嫩芽,為茶中上品,故稱瓊芽。次春:上品名茶。產於今福建省福州市境內。洪武二十四年1391,在廢團茶詔中規定建寧府進貢四品散茶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

⑦仙翁:似指製茶道人,古時世俗人常尊稱道人為“仙翁”。 ⑧相如渴:傳說,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有消渴之疾。 ⑨點筆凌雲賦大人:典出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由於司馬相如所作《子虛賦》被蜀人楊得意主管天子獵犬的小官吏,其職稱“狗監”呈天子,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於是漢武帝召司馬相如進宮,又作《上林賦》,繼又作《大人賦》。 “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意。” ⑩第一花:從“揚州”以下三句看詩人在寫揚州的梅花明月。第一花,猶如“東風第一枝”、“一枝春”。是詩人指其詠梅之作。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豈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並贈花詩曰:

“折花逢驛吏,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來把一枝春作為梅花之別稱。亦為詞牌名。 HI夜直:官吏夜間值班。承明清似水:謂四月的揚州之夜,皓月當空,碧天如水。 HJ銅瓶:腹大口小,用於點茶的銅製煮水器具。由於宋代的點茶法逐漸代替了唐代陸羽創造的“煎茶法”,所以,銅瓶亦逐漸代替了唐代煎茶時所用的體型較大的鍑釜。 茗飲 宿醒未破厭觥船①,紫筍②分封入曉前。 槐火石泉寒食③後,鬢絲禪榻④落花前。 一甌⑤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 邂逅華胥⑥猶可到,蓬萊⑦未擬問群仙⑧。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秀容今山西忻縣人。金代文學家。八歲能詩,後研究古代典籍,有較高修養。興定進士,官至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好問工詩歌散文,尤以詩冠金元之際。著有《遺山記》傳世。

〔題解〕在歷史上金宋並立長達一百多年;在金朝末期亦同元朝交錯並存。而詩人生活經歷的時代,正是處於金末元初。作者的這首茶詩,以《茗飲》命題,而文辭典故及飲茶方式,亦多選自唐宋茗事典故,這說明金人的茗飲文化,主要是受唐宋茶文化的影響。當時,金宋雖經常處於戰爭狀態,茶葉作為飲料商品和友誼使者,仍能及時溝通各民族之間的文化思想交流。 〔箋注〕①觥船:是一種容量很大的酒器。觥船句,詩人是說,昨夜飲酒過量,清晨醒來,還厭見酒器;欲在清晨開封品飲從江南寄來的紫筍茶,藉以醒酒提神。 ②紫筍:茶名。產於湖州長興縣顧渚山。 ③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至二日。相傳,晉國介之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後,隱於山中。重耳為補封賞,燒山逼他出來,之推抱樹而死。文公為悼念他,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以後相襲成俗,叫做寒食節。而“槐火石泉寒食後”之句,是引用《東坡志林》中的典故。蘇軾在貶謫黃州團練副使期間,曾在夢中得詩句云:“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藉以點明詩人的茗飲方式,時令是在清明之後。

④鬢絲、禪榻:鬢絲,猶如華髮,詩人暗示他已臨近暮年。禪,佛教名詞。是謂心註一境,正審思慮。禪榻二字說明,詩人已有信佛喜禪之好。 ⑤一甌、萬里二句:是說,飲上一杯玉露般的香茗,不僅可解酒病,滌除煩慮,似乎兩腋已生清風,可以神遊萬里了。 ⑥華胥:寓言中的理想國。 《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天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金亡之後,詩人居閒不仕,且常飲酒消愁。他在茗詩中引用此典,說明雖臨近暮年,詩人還期望著已經失去的“理想國”有一天還會重新回來。 ⑦蓬萊:神話傳說中的海外三仙山之一。

⑧問群仙:引用唐盧仝在《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典故。盧詩中有:“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便從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詩人用“未擬” 二字,是說,他不准備像盧仝那樣權充諫議,去問“群仙”如何解脫蒼生的疾苦,只是把希望寄託在幻想中的“華胥氏理想之國”。 畫中茶詩 買得青山只種茶,峰前峰後摘春芽。 烹煎已得前人法①,蟹眼松風②娛自嘉。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均為他題畫的別號。 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舉應天解元。賦性風流倜儻,才高藝博,嘗鐫其章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治圃舍“桃花庵”,與賓朋飲於其中。唐寅能詩工畫,既畫人物仕女,也畫山水花鳥。是明代著名吳派畫家,有《六如居士全集》、《六如畫譜》傳世。

〔題解〕唐伯虎,是一位熱衷於茶事的畫家。他曾畫過大型《茗事圖卷》、《品茶圖》已見者有二幅、《琴士圖》賦琴品茗圖等多幅詠茶繪畫。這些畫卷,筆法蒼勁,格調超逸,匯山水林泉、人物茗事於一卷,極富品茗情趣和幽雅意境,均屬逸品。這位桃花庵主,經常在桃花庵圃舍同詩人畫家品茗清談,賦詩作畫。這首《畫中茶詩》就是唐寅在他繪製的《品茶圖》上親筆題詩。這幅畫約作於明正德六至七年1511—1512,當時的一些詩人畫家都曾於畫上題字賦詩,憑添雅緻。 畫家在詩中,頗有風趣地寫道,若是有朝一日,能買得起一座青山的話,要在山前嶺後都種上茶園,每當早春,在春茶剛剛吐出鮮嫩小芽之時,即上茶山去採摘春茶;按照前代品茗大家的烹茶之法,親自煎茗品嚐,嗅著嫩芽的清香,聽著水沸時發出的松鳴風韻,豈不是人生聊以自娛的陶情之道嗎?

〔箋注〕①前人法:這裡並非指唐代陸羽創造的“陸氏茶煎茶法”,或宋代崇尚的精製研膏茶的點茶法;而只是說,在煎茶時選水候湯仍是在藉鑑前人的經驗。這是因為,唐寅是生活在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間,從明初洪武帝下詔罷造龍團,倡導飲用葉茶以來,明代的飲茶習俗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不僅使茶品從宋代的精製型回歸自然,也使飲茶方式來了一個劃時代的革新。可以說從那時起,一般的飲茶方式,幾乎同現代的沖飲法沒有多大區別。 ②蟹眼松風:語出宋蘇軾《煎茶歌》:“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此指煎茶時候湯烹點技法。古人飲茶,特別講究“湯法”。 如嘉禾梅巔道人曾作《十六湯品》,諸如凡論:對煎茶水品之選擇;投放茶量與水量之比例;鍑甕質地及燃料品類之選擇;對水沸火候之掌握,以及潔器對茶味的影響等等。 遊茶山四絕錄其三首 晴日開青嶂①,輕風護紫芽②。 野僧③殊解事,活火④薦新茶。 一勺清泠水⑤,涓涓無古今。 空山人⑥不在,想見品泉心⑦。 昔聞桑苧子⑧,蕭散不為家⑨。 今看種茶處,曾開幾樹花。 〔貢修齡〕生卒年未詳。明江陰今屬江蘇省人。字國祺,初名萬程。萬曆進士。知東陽縣,攝義烏事。有治行,內補刑曹,斷獄明允。晉少參。出任浙漕,盡革漏規。以介直不容投劾歸,復起江西少參,分守湖東。有《匡山》、《斗酒堂》等集。 〔題解〕原詩題為《暮雨同吳鼎陶司李遊茶山四絕》。見載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上饒縣志》卷二十六。茶山:即指陸羽於唐德宗貞元初隱居信州上饒今江西省上饒市城西北後於此建廣教寺期間所種植的數畝茶園,後人稱其為茶山。 〔箋注〕①青嶂:似屏障的青色山峰。 ②紫芽:語出陸羽《茶經》評顧渚紫筍茶有“紫者上”之句。此指春茶剛剛萌發之紫色嫩茶芽。 ③野僧:指山僧。僧人向來訪者講述昔年陸羽在此鑿泉、種茶的離奇軼事。 ④活火:猛火。火性熾烈,水乃易沸。宋蘇軾茶詩有“活水還須活火烹”,“貴從活火發新泉”之句。 ⑤清泠水:指陸羽泉水。該泉舊址在上饒城西北廣教寺內,現為上饒市第一中學校。為陸羽於唐貞元初約在785—786隱居上饒時開鑿。 ⑥人:指茶聖陸羽。 ⑦品泉心:詩人讚揚陸羽當年從事茶學研究,在品鑑天下名泉的實踐中,為茶文化作出的卓越貢獻。曾著《煮茶記》一卷早已佚失,集天下名泉佳水凡二十品見諸於唐張又新《煎茶水記》。 ⑧桑苧子:陸羽在唐肅宗上元初於苕溪結廬隱居時自號為“桑苧翁”,喻己是種植桑麻的一介農夫。 ⑨不為家:詩人讚譽陸羽把一生都獻給茶學事業,連家室都未曾建立。陸羽曾懷有將來建立家室,以享天倫之樂的美好願望,但他終究孑然而來,孤老悄然而去。 試中泠泉 緩酌中泠水①,曾傳第一泉②。 如能作霖雨③,沾灑遍山川。 〔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清世祖福臨第三子。 八歲承襲皇帝位。年號康熙。十四歲親政。玄燁在位六十一年,勵精圖治,先後平定了三藩叛亂,收復了台灣,穩固了北部邊疆。注意發展農業生產,成功地治理了黃河,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國家庫貯增加,各項事業都有新發展,號稱“治平”,為清代康乾盛世之開端。 〔題解〕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第一次南巡至鎮江,在金山寺飲中泠泉品茶時所作。 〔箋注〕①中泠泉:已見前註。 ②第一泉:唐代劉伯芻將“揚子江南零水”評為天下第一泉。從此,鎮江,金山中泠泉便成為聞名遐邇的天下名泉了。 ③霖雨:猶甘霖,喻思澤。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五《上韋相二十韻》:“霖雨生賢佐,丹青憶老臣。” 坐龍井上烹茶偶成 龍井①新茶龍井泉②,一家風味③稱烹煎。 寸芽生自爛石上④,時節焙成穀雨前⑤。 何必團鳳⑥誇禦茗,聊因雀舌潤心蓮⑦。 呼之欲出辨才在⑧,笑我依然文字禪⑨。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雍正第四子,二十五歲繼皇帝位,是為高宗純皇帝。在位六十年。年號乾隆。由於乾隆帝勵精圖治,清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康乾盛世”。 乾隆縱意遊覽,六次南巡,每至一處,必作詩紀勝,御書刻石。故其傳世翰墨甚多。 〔題解〕乾隆帝是一位嗜茶者,更是一位品泉大家。他嚐遍天下名茶,品鑑過諸多名泉,曾作《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這首茶詩是乾隆巡視江南期間,在西湖茶產地龍井泉畔品茶時的即興之作。 〔箋注〕①龍井:茶名與村名。 ②龍井泉:歷史悠久,三國東吳赤烏年間238—251已發現。相傳,井與海相通,井下有龍,故名“龍井”。 ③一家風味:這是乾隆在以龍井泉水就地烹煎龍井茶時,贊其大可獨領龍泓名茶之風韻。 ④寸芽句:作者言龍井茶的產地土壤條件。茶聖陸羽認為茶生於爛石者為上。爛石指風化比較完全、土質肥沃的土壤。而龍井茶多生長在30°以上的坡地,多為酸性紅土壤,結構疏鬆,通氣透水性強,再加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孕育了龍井茶的特殊品質。 ⑤穀雨前:是說採製茶的節氣是在穀雨之前。在習慣上也稱之為“谷前茶”。 ⑥團鳳:宋代宮廷的貢茶,崇尚研膏茶“龍團”、“鳳餅”。在建安郡北苑設禦焙,派官員監造龍團、鳳餅等各色品類的御茶。 ⑦雀舌:茶名。作者在此句中的“心蓮”二字,巧妙地點出了龍井茶中之絕品谷前茶——其嫩芽初迸,形如蓮心,故又稱之為“蓮心茶”。飲此佳茗,自然可以潤心健身,延年益壽了。 ⑧辨才:為宋代的一位高僧。曾築亭於龍井泉側。 “呼之欲出”,是作者欲以禪心與僧佛悟對。這首充滿禪味的茶詩,說明乾隆此時已步入晚年,在思想上陷入了好佛喜禪的宗教氛圍。 ⑨禪:佛教名詞。謂心註一境,正審思慮。文字禪:以詩文參悟禪理。 嘉慶御製壺銘茶詩 佳茗頭綱貢①,澆詩②月必團③。 竹爐④添活火⑤,石銚⑥沸驚湍。 魚蟹眼⑦徐漂,旗槍⑧影細攢。 一甌⑨清興足,春盎避輕寒。 〔愛新覺羅·顒琰〕1760—1820高宗第十五子,於1796年即皇帝位。時年三十七歲。年號嘉慶,也稱之為嘉慶帝。在位二十五年。嘉慶在位期間,土地高度集中,人民流亡,吏治敗壞,武備廢弛,農民起義紛紛暴發。清政權,從此由盛轉衰。 〔題解〕嘉慶皇帝有在清晨飲茶的習慣,亦喜愛在宮廷禦窖燒製的茶壺上題禦詩。這首壺銘茶詩,即是嘉慶帝於嘉慶二年1797十月中旬題於粉彩番蓮壺上的御制詩。此壺為清廷景德鎮御窯出品。 〔箋注〕①頭綱貢:是指專為宮廷製造貢茶的御焙每年進獻的第一批春茶,稱之為“頭綱貢茶”。貢茶分綱,始見於宋趙汝礪《北苑別錄》,所列精、粗貢茶共分十二綱。 ②澆詩:是晨飲之謂。宋陸游《劍南詩稿》二十四《春晚村居雜賦絕句》:“澆書滿浥浮蛆甕,攤飯橫眠夢蝶床。”自註:“東坡先生謂晨飲為澆書。”原來澆詩是從“澆書”二字演化而來的,且“化”得巧妙,以詩易書,以茶代酒,別具新意。 ③月必團:這是作者在說,其每日清晨所飲之茶,都是形如滿月的精製團茶。 ④竹爐:是用以煎茶的竹製風爐。外形以毛竹做框架,內膛墊泥壁防燃。見之於明代“盛顒茶器圖”。竹爐自宋代起在市井上售茶者已見使用。其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雅號稱之為“苦竹君”。 ⑤活火:急火、猛火。 ⑥石銚:為烹茶器具。石,是以石製砌成的煎茶爐灶;銚,是一種有柄有流的小型金屬燒水器,適宜於少數人飲茶燒開水之用。北方俗稱“水氽兒”。 ⑦魚蟹眼:為古代煎茶候湯之法。蘇東坡在《煎茶歌》裡有“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之句。 ⑧旗槍:已見前註。 ⑨甌:本為盆盂類瓦器,古代飲酒之器具,在此詩中“甌”指茶碗。在古代茶詩中習慣將“碗”——“甌”通用,如常見將建州瓷廠出產的茶碗稱為“建甌”。 賣花聲·焙茶① 三板小橋斜②,幾棱桑麻,旗槍③半展採新茶。十五溪娘纖手焙④,似蟹扒紗。人影隔窗沙⑤,兩鬢堆鴉,碧螺山⑥下是儂家。吟渴書生思鬥盞⑦,雨腳雲花⑧。 〔蔡廷弼〕生卒年未詳。字調天,號古香。浙江德清人。 貢生。曾官蘭溪縣訓導。有《百末詞集》,一名《太虛齋詞集》。 〔箋注〕①焙茶:造散茶有炒青、蒸青、曬青三種方法。從“似蟹扒沙”看來農家少女似在焙製炒青春茶。按焙製碧螺春茶的工序為:鮮葉經揀剔、殺青、揉捻、搓團、乾燥等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 ②三板起三句:詩人筆下,描繪出一幅絕妙的春山採茶圖:桑麻、茶園、小橋、溪水、農家,紅妝少女採製春茶。 ③旗槍:已見前,注從略。 ④溪娘二句:謂在碧螺山下,溪泉之畔,有製茶經驗的農家少女正在焙製碧螺春茶。 ⑤隔窗紗二句:謂詩人正在透過窗紗,悄悄地凝視著少女的俏麗面龐和焙茶時的敏捷動作。 ⑥碧螺山:在太湖中的洞庭東山。全國名茶碧螺春之原產地即在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 ⑦鬥盞:本意為鬥茶。品茗鬥茶,始於唐代,興於宋代。亦是對茶品的評比形式之一。此句是說,正在吟誦詩書的書生,嗅到茶香,感到口渴,極思品嚐剛剛焙好的新茶為快。 ⑧雲花:指茶盞中沉落而游移如雲花的美麗茶腳。 掃落花·武夷茶① 紅藍②香淨,甚特地封來。數重青蒻③,松爐④漫瀹。看初收麥顆⑤,漸蓮萼⑥。沸了還停,滾滾春潮暗落⑦。畫樓⑧角,正酒桃生,雨晴簾幕。天末⑨滿雲壑,問積筍峰⑩前,幾家樓閣HI。花深竹錯,想溪南,三十九泉HJ如昨?擬試都籃HK,誰系行山翠屩HL,晚風薄,聽空缻HM,幔亭歌作。 〔萬光泰〕生卒年未詳。字循初,一字拓坡。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1736舉人。薦舉博學鴻詞。有《柘坡居士集》。 〔箋注〕①武夷茶: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區,即今全國名茶武夷肉桂。屬烏龍茶類,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種。武夷茶早在宋代即聞名於世。宋蘇軾有贊武夷茶詩句:“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佳。”“前丁後蔡”即指宋時先後任過福建轉運使監製宮廷貢茶的丁謂、蔡襄。 ②紅藍、甚特句:謂友人從遠方將裝潢精美的武夷茶特地寄來。 ③青蒻:柔軟的香蒲草。為清代以前高檔茶的第二層包裝,以防受潮濕之氣相侵。 ④松爐:點明品茗環境,是在幽靜的古松之下,燃起風爐煎茶。瀹〔yue〕:以湯煮物曰瀹。 ⑤麥顆:茶名。據《茶譜》載,唐代蜀州有上品名茶曰麥顆。 ⑥蓮萼:謂嫩如蓮心的春茶芽葉。 ⑦沸、滾二句:謂煎茶候湯。 ⑧畫樓起三句:是言茗飲者,在幽雅的翠松下清泉之畔品茶;正同在朱閣畫樓上燈紅酒綠,醉意微薰的歌樂調笑者,形成鮮明的對比——“雨晴”、“簾幕”兩種完全不同的情趣和意境。詩人以即景對比之筆,盛讚茗飲之清雅絕俗。 ⑨天末起六句:是作者向遠在“碧水丹山”的武夷友人殷勤致意。 並憶起往日同好友遊歷武夷風光,訪泉品茗時的情景。 ⑩筍峰:武夷山之峰名。武夷山的諸峰中有名曰“接筍峰”者。 HI幾家樓閣:係指在武夷山九曲一帶的諸多古蹟,有衝佑萬年宮和宋代朱熹講學的紫陽書院等。 HJ三十九泉:指匯成武夷“九曲溪水”的諸派泉源。 HK都籃:盛藏茶器、茶具之竹製提籃。 HL翠屩〔jue〕:用麻草編織的精美草鞋。古時文人遊歷山川者,草鞋、竹杖是必備之物。 HM聽空缻二句:謂詩人仍期望有朝一日重遊武夷風光。在山泉、亭畔品茗之後,擊空缻為樂,作歌賦詩,與友人共享人生高雅之樂。 為湖南茶葉研究所題——詠高橋銀峰茶 芙蓉國①裡產新茶,九嶷②香風阜萬家。 肯讓湖州誇紫筍③,願同雙井④鬥紅紗。 腦如冰雪⑤心如火,舌不餖飣⑥眼不花。 協力免叫天下醉,三閭⑦無用獨醒嗟。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開貞,別號鼎堂,沫若本為筆名,後即以為號。中國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劇作家、古文字學家和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 〔題解〕高橋銀峰茶產於湖南省長沙縣東鄉高橋,是湖南茶葉研究所於1959年研製成功的名茶。 1960年經商業部茶葉局、中國農科院茶研所、上海茶葉進出口公司和湖南省棉麻茶煙局等單位鑑評認為:其品質優良,符合名茶要求。詩人於1964年品飲了高橋銀峰後,即興揮毫賦詩,題寫了這首清新優美、寓意深長的詠茶詩。 〔箋注〕①芙蓉國:泛指湖南。唐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薛荔村。”毛澤東《七律·答友人》有“芙蓉國里盡朝輝”的詩句。 ②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又名蒼梧山。相傳為虞舜葬處。在湖南省寧遠縣南六十里。首聯兩句是詩人在讚頌湖南茶葉研究所在玉皇山麓所培育的茶園,遍布丘阜溝壑,青翠繁茂,茶香四溢,飄入萬戶千家。 ③紫筍:即顧渚紫筍茶。產於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因長興縣歷史上屬湖州,人們習慣上一般均稱為“湖州紫筍”。該茶久負盛名,唐陸羽在《茶經》裡評其為上品。唐宋以來歷代皇室均將其列為貢品。 ④雙井:茶名兼地名。在江西省修水縣城西。紅紗:此指雙井茶之精美珍貴。宋時雙井茶外封“囊以紅紗”,每袋不過一二兩,“以常茶十數斤養之,用避暑濕之氣”引自歐陽修《歸田錄》。詩人是說,如高橋銀峰這樣的佳品新茗,豈肯總讓湖州紫筍獨享飲譽,亦應同古今聞名的雙井草茶一爭高低呢! ⑤冰雪:贊銀峰茶質佳品高。語出宋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⑥餖飣:《通雅飲食》:“飲經言,五色小餅盛合累積曰鬥飣,因作餖飣。”餖飣一詞原含有堆迭之意。頸聯這兩句詩是說,品飲高橋銀峰這樣清香重滑的好茶,不僅沒有一些苦澀滯漱的感覺,且能清心明目,醒腦益思,精神更加振奮。 ⑦三閭與天下醉二句:寓指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故事。 屈原曾任楚國三閭大夫。在其因遭讒毀被放逐江南後,曾作《漁父》詞,有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詩人在尾聯引此典故,意在號召茶鄉人民,生產出更多更好的茶葉投放市場,讓人們能多飲一些好茶,少飲一些酒,那麼,三閭大夫也就不必再憂嘆天下人都醉了。 訪龍井村① 獅峰②龍井產名茶,生產小隊一百家。 開闢茶園四百畝,年年收入有增加。 〔朱德〕1886—1976字玉階。四川儀隴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等職。 〔題解〕朱德委員長於1961年1月26日視察杭州西湖郊區龍井村,看到漫山茶園,一派繁榮景象,得悉茶鄉人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得到顯著改善,甚感喜悅,欣然命筆賦詩,讚頌茶鄉群眾的勤勞創造精神。 〔箋注〕①龍井村: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風篁嶺上龍井泉之西,村以井名龍井泉古時稱龍泓,宋代僧人辨才築亭於此。龍井村四周山區盛產名茶——西湖龍井早已馳名中外,飲譽世界。 ②獅峰:獅子峰之簡稱。在杭州市西湖之西南的天竺峰西南,是杭州的名勝之一,是西湖龍井茶的主要產地之一。西湖龍井茶產區主要分佈在獅子峰、龍井、五云山、虎跑、梅家塢一帶。尤以獅子峰所產最佳,其色嫩黃,高香持久,被譽為“龍井之巔”。 梅家塢①即興② 會談及公社③,相約訪梅家。 青山④四面合,綠樹幾坡斜。 溪水⑤鳴琴瑟⑥,人民樂歲華⑦。 嘉賓咸⑧喜悅,細看採新茶。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樂至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參預領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歷任要職,屢建殊勳。建國後,曾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等要職。 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遺著編有《陳毅詩詞選》和《陳毅詩稿》。 〔題解〕《梅家塢即興》是詩人於1961年8月《陪巴西朋友訪杭州》組詩之一。組詩之二《上屏風山》詩曰:“置身如在畫屏中,景色錢塘傲太空。鼓掌歡呼座四起:'中國巴西是弟兄。'” 〔箋注〕①梅家塢:在杭州西湖西南,五云山之西的山塢裡,距離西湖約20公里。梅家塢是以“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 謂之“四絕”而著稱於世的西湖龍井茶的主要產區之一。西湖龍井產區分佈在龍井、獅峰、虎跑、五云山和梅家塢一帶。在歷史上有“獅、龍、雲、虎”四個品類。由於茶園地理位置不同,制法有異,各具特點。現分為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獅峰龍井產於獅子峰、龍井、翁家山、滿覺壟、楊梅嶺、天竺、靈隱等地,其香氣持久,為龍井茶之上品;梅家塢龍井產於梅家塢、雲棲、梵村等地,做工講究,外形扁平光滑,色澤翠綠;西湖龍井產於雙峰、金沙港、茅家阜、九里松、虎跑、六和塔等地,其品芽鋒顯露,茶味鮮濃,質同前兩者相比,略有遜色。 ②即興:是在梅家塢茶廠場職工歡迎中外佳賓光臨訪問時,詩人興致頗高,即席賦詩。正所謂“詩者,吟詠性情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辨》③公社:即“農村人民公社”。它是1958年在高級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組成的,是我國農村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製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 ④青山句:是說“梅家”四周峰巒迭嶂,景色奇幽。西北面為天竺山,東北有風篁嶺,東臨五云山,東南瀕錢塘江。其中如五云山,為杭州著名風景點之一。海拔344米,高聳入雲。從山腳到山巔,石磴千餘級,曲折七十二彎,前人有詩道:“石磴千盤依碧天,五云輝映五峰巔。”山腰有亭,近瞰錢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聯曰:“長堤劃破全湖水,之字平分兩浙山。” ⑤溪水:起原於“梅家”東北龍井山的龍井村的十八澗的部分溪水,流經云棲與“梅家”之間,注入錢塘江。 ⑥琴瑟:兩種樂器名。琴,《詩小雅·鹿鳴》:“我有佳賓,鼓琴鼓瑟。”古作五弦,週祿增為七弦。瑟,今瑟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動,以定聲音的清濁高低。溪水鳴琴瑟:是謂條條溪澗發出高山流水清音,悠揚悅耳,如琴瑟和鳴,山歡水笑,都在歡迎佳賓光臨。 ⑦歲華:猶言歲時。唐孟浩然《除夜》詩:“哪堪正漂泊,來日歲華新。” ⑧咸:都,皆。晉王羲之《蘭亭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題贈中華茶人聯誼會 不羨荊卿誇酒人①,飲中何物比茶清②? 相酬七碗風生腋③,共吸千江月照心④。 夢斷趙州禪杖舉⑤,詩留坡老乳花新⑥。 茶經廣涉天人學⑦,端賴群賢仔細論。 〔趙樸初〕1907年出生,號開翁。安徽太和人。自幼酷愛詩詞及書法,爾後從事佛教和社會救濟工作。 1936年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抗戰期間負責上海戰區難民收容工作,動員大批青壯年參加抗戰。 1939年參加國統區人民爭取實行民主憲政的運動。 1945年參加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在此期間任上海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副部長兼生產救災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副會長、會長,民進中央名譽主席,中日友協顧問,中國作協理事,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為一至三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四五屆常委和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詩人、書法家和社會活動家。 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識答問》等。 〔題解〕這首詩是詩人為“中華茶人聯誼會成立之慶”所作。見載於中華茶人聯誼會會刊《中華茶人》第一期1992年7月出版扉頁上趙老所書條幅。書法秀逸,詩意深邃,頗得“茶禪一味”真趣。趙老的書法詩詞向為海內外各界人士所推崇,作為中華茶人聯誼會一名普通成員,筆者懷著敬仰之情,對此詩加以註釋,收入《今古茶詩下》篇,以使海內外茶文化界與廣大愛詩人、愛茶人共賞之。 中華茶人聯誼會:經民政部於1990年1月8日批准成立。其性質是:“由中國包括台灣、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僑中從事茶葉事業的人士和團體自願參加組成的民間團體。具備全國性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組織;其宗旨為: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中華茶人,促進友誼與合作,促進祖國茶葉生產、貿易、消費和茶葉科技、文化藝術的發展,振興中華茶葉事業。”“茶聯”的英文全稱是“CHINESETEAMANUFRIENDSHIPASSOCIATION”引自《中華茶人聯誼會章程》。於同年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了成立大會。出席會議的有三十個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本會發起人和有關茶葉部門、單位的代表及五個省的海外聯誼部門負責人,共99個單位,130人。大會通過了《中華茶人聯誼會章程》和第一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名單、顧問名單,理事會理事、常務理帶、理事長、秘書長名單。 大會期間,二十七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雷潔瓊副委員長在中央有關部、委領導陪同下蒞臨大會,親切接見了與會代表並合影留念。大會還收到海內外包括台灣、香港、澳門56個單位和個人名義發來的賀電45份。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箋注〕①不羨荊卿句:這首詩的妙趣就在於,一開句就把讀者引向二千年前的一位傳奇般的歷史人物——荊卿,即指荊軻? —前227戰國末衛國今河南省湛縣境人。其先世為齊人。徙於衛,字谷叔,衛人謂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據《史記·荊軻傳》記載,荊卿好讀書、擊劍、嗜酒。常常飲得酩酊大醉,溺於醉人,並乘醉舞劍頌酒和歌。公元前228年,燕太子丹聽說荊軻很賢能,並攜帶厚禮,以謙卑之詞求見,始請為門客,後拜為上卿。次年前227及秦軍滅趙,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震懼,遂派荊軻、秦舞陽往秦,詐獻樊於期原為秦將,避罪奔燕首級與燕國督亢為燕膏腴之地,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易縣、固安一帶地圖,以謀刺秦王。瀛政在咸陽宮隆重召見,及見樊於期首級後,已深信不疑,當圖窮匕首見,軻操起飽浸劇毒,見血立亡的匕首刺秦王未遂,被殺。 ②何物比茶清:此句隱喻“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州晉代詩人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的詠茶句意,以此讚美古往今來的飲品,再也沒有比茶更清、更淳的了。 ③七碗風生腋: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有:“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盧仝這首茶歌向為古今品泉家所樂道。 ④千江月照心:這句詩似喻指蘇東坡月夜汲水分江之典。宋代大文學家東坡先生,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到了垂暮之年,又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坡老在一個風輕月朗的夜晚,想以品茶來度過那孤寂的漫漫長夜,於是他披星戴月,手操汲水容器,不顧石滑水險,登臨釣台之上,汲取深而清潔的江水,並出神入化的在《汲江煎茶》詩寫出了“大瓢貯月歸深甕,小勺分江入夜瓶”的名句。而趙老的這句“千江月照心”雖發乎東坡先生的“月夜分江”之典,但其意境則更高深、更幽遠。詩人似乎是與今古茶人神會,共飲千江之水,同品冠清之茶,心若江水清淳,神如皓月凌空。使品茗昇華到一個新的意境。 ⑤趙州禪杖句:寓指趙州和尚“喫茶去”的禪機典故。唐代趙州從諗禪師,俗姓郝,山東曹州郝鄉人,是一位長壽禪師,活到一百二十歲778—897。他在趙州今河北趙縣觀音院禪修時,有僧來拜謁從諗,他問來者:“曾到此間否?”答:“曾到”。從諗說:“喫茶去!”,又有僧來觀音院,從諗問:“曾來此間嗎?”答:“未曾來”。從諗說: “喫茶去!”院主不解其意,遂問師曰:“何以來者說'曾到'或說'不曾到'都說'喫茶去'?”從諗照說:“喫茶去!”有人說“喫茶去”深蘊禪機,可以達到“頓悟”。後世尊崇從諗為“趙州古佛”或被譽為“趙州門風”。 趙老於1984年夏,為陳彬藩先生《茶經新篇》題詩曰: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