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第37章 第七章今古茶詩上-1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舒玉杰 4514 2018-03-18
荈賦 靈山惟岳①,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②,農功少休,偶結同旅,是採是求。水則岷方之注③,挹彼清流。器擇陶簡④,出自東隅。酌之以匏⑤,取式公劉⑥。 惟茲初成⑦,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杜育〕? —311字芳叔。西晉襄城郡鄢陵今河南省鄢陵縣人。永興中304—305,拜汝南太守。永嘉中進右將軍,後為國子監祭酒。永嘉五年311,京城洛陽將陷時,死於難。有集二卷。 〔題解〕陸羽在《茶經》裡列舉古代六首詠茶詩詞歌賦中,除南朝宋鮑令暉的《香茗賦》是詠茶的文學作品之外,其餘幾篇只是在作品中有詠茶的詞句。在今存的中國古代茶文學作品中,杜育這篇《荈賦》佔有突出的地位,是一首吟詠品茗意境的優秀作品。它以俳賦形式和典雅、清新、流暢的語言,寫出了結伴同遊秋日茶山的農夫們採茶、製茶和品茗的優美意境。

〔箋注〕①靈山惟岳起六句:描寫茶園所處天時、地利的生態環境。茶園秉承天地鍾愛,為沃土甘霖,靈秀之氣所孕育,雖時至初秋,仍顯蔥翠碧綠,充滿勃勃生機。 ②月惟初秋起四句:作者寫,在初秋之日,趁農事閒暇之時,邀請好友結伴同遊茶山採茶、制茗的情景。 ③水則起二句:點明烹茶水品,是取茶山腳下岷江中之清潔活水。 這正如唐代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所言:“烹茶於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岷江在四川省中部,又名都江、外水汶江,源出岷山北部的羊膊嶺。 ④器擇陶簡起二句:是謂在調製茶湯時,是選擇浙江越窯所生產的精美陶器。以巴蜀對越地而言,故稱“出自東隅”。 《荈賦》對製茶、煮茶的具體方法未明點,按《廣雅》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葉老者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於瓷器中,以湯澆覆之。”

⑤酌之以匏:匏,《說文·包部》按:“匏屬葫蘆科,學名與瓠同。 蓋與瓠同種,而微變者也。 ”:“瓠之無柄而圓大,形扁者為匏。 ”俗言之就是:“葫蘆瓢無柄者曰瓠,有柄者曰匏。 ⑥取式公劉:公劉,是古代周部族祖先,相傳為后稷的曾孫。在其豳邑其地在今陝西省旬邑縣、彬縣一帶都城營建宮室落成慶典,盛宴臣下、賓客時,以“匏”為酒具,相慶豪飲,稱之為“酌之以匏”,並相襲定為國宴禮儀方式見之於《詩·大雅·公劉》。古代公劉“酌之以匏”的飲酒方式,對後世影響較深遠,多有仿效者。 ⑦惟茲初成至結句:是言腴含甘霖玉露的香茗。經煎煮後茶湯所呈現的景象:較粗的茶末下沉,較細的茶之精華部分浮在匏瓠之面,白色沫餑,勝似春雪,燦若初春陽光;其味鮮爽,芳香四溢。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山仙人掌茶①并序 余聞荊州玉泉寺②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一作鴨。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熱,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侄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拳然重迭,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③,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④,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⑤,顧慚西子⑥妍。 朝坐⑦有餘興,長吟播諸天⑧。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西北。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亞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出生於此。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曾於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奉詔入京,供奉翰林。 因稱“李翰林”。賀知章譽其為“天上謫仙人”。後人稱其為“李謫仙”。其詩與杜甫齊名,又被稱為“李杜”。 〔題解〕此詩約作於天寶中。李白因在長安遭權貴讒毀,抱負不得施展,於天寶三載744,按:是年正月改年曰載春“賜金還山”,離長安作第二次漫遊。後在金陵與族侄僧人中孚相遇,蒙其贈詩與仙人掌茶,詩人以此詩為謝。在唐代的詩歌中,這是早期的詠茶詩作,可以說它是唐代茶文化百花園中,一枝報春的梅花。

〔箋注〕①仙人掌茶:據湖北省《當陽縣志》與《玉泉寺志》所載,仙人掌茶創始於唐代中期荊州玉泉山玉泉寺,創制者為李白宗侄、玉泉寺中孚禪師。此茶後來失傳。湖北當陽縣玉泉寺茶場,於1981年恢復試制仙人掌茶取得了成功。該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湯色清澈,芽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滋味鮮醇爽口,清香雅淡,回味甘甜雋永。 ②玉泉寺:是我國佛教著名寺院之一,建於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它與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長青的靈巖寺,素稱“天下四絕”。在北宋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有僧舍三千七百餘間,僧侶曾達一千多人。玉泉寺現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地區單位之一,亦是湖北省的旅遊勝地。四方遊客紛至沓來,而仙人掌茶也是遊客慕名必嚐的佳茗。

③玉泉山:一名堆藍山、又名覆般山。在今湖北當陽縣城西15公里。 超然屹立,氣勢磅礴。唐代張九齡有詠玉泉山詩:“萬木柔可結,千花敷欲然;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石壁開精舍,金光照法筵。”在山麓有玉泉古剎,寺側有珍珠泉,沸湧如珠,晶瑩清澈。玉泉山勝境獨擅,素有“三楚名山”之譽。 ④宗英:即指中孚禪師,是詩人讚其是李氏宗族中非凡夫俗子之輩。禪伯:禪,佛教名詞。謂心註一境,正審思慮。禪伯,是李白譽其侄中孚在佛門清修有成,在僧侶中已享有受尊敬的地位。 ⑤無鹽:本為古地名——戰國齊邑。齊國醜女鍾離春、齊宣王后,即生於此邑。詩中“無鹽”即鍾離氏之代詞。因其貌其醜,四十未嫁,自謁齊宣王,陳“四殆”之說,於是齊宣王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諫。即拜無鹽為正後,齊國大安。詩人用“清鏡燭無鹽”等二句,讚譽中孚所投贈之詩,意境空靈脫俗,如明月寶鑑一般。似乎大有“片石孤帆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見諸於唐代李頎《題璿公池》

詩的深邃意境,以至令詩人自慚形穢,有如齊國醜女鍾離春,羞見越國美女西施一般。這雖為謙詞,但也流露出李白仕途不遇,求仙未成的複雜心理狀態。 ⑥西子:春秋時越國西施的別稱,越苧蘿人,傳說越王勾踐敗於會稽,命范蠡求得美女西施,飾以羅谷〔hu,薄如輕霧的縐紗〕,教以容步,習於士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而獻吳王,夫差許和。越王臥薪嘗膽,生聚教訓,終於打敗吳國。西施歸范蠡,以遊五湖而去。 ⑦朝坐:指中孚在寺院裡坐禪誦經。 ⑧諸天:即指“三界諸天”。佛教把世俗世界劃分“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皆在“生死輪迴”的過程中,是有情眾生存在的三種境界。 秋晚招隱寺①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 萬畦新稻傍山村,數里深松到寺門。

幸有香茶留釋子②,不堪秋草送王孫③。 煙塵怨別唯愁隔,井邑蕭條④誰忍論。 莫怪臨歧獨垂淚,魏舒⑤偏念外家恩。 〔李嘉佑〕719—779字從一。唐代詩人。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天寶七載748進士及第。曾任鄱陽、江陰令。監察御史等職。其間曾在肅宗寶應元年762罷任,漫遊吳越。 〔題解〕詩僧皎然,在唐代中期開創以茶代酒的茶宴之先河,。作有《九日與陸處士飲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等倡導以茶代酒的茶詩。這種崇尚儉德之風的茶宴,多在寺院裡舉行。寺院在舉行法事活動時,以茶宴招待僧俗賓客;文人雅士,也以茶宴為親友餞行。 〔箋注〕①招隱寺:在江蘇鎮江市南3公里的招隱山中。該寺建於南朝宋初年。

②釋子:佛教稱謂。全稱為“釋迦子”。意為釋迦牟尼之弟子。詩人在詩中以“釋子”作為出席茶宴賓客之代稱,是表示他對佛教的虔誠和尊敬。 ③王孫:為貴族之後裔。 《史記·淮陰侯傳》:“吾家王孫而進食。” 集解:如言公子也。 《文選》馬融《長笛賦》“遊閒公子,暇豫王孫。” 唐代詩詞裡常以“王孫”作為同輩友人之代稱。白居易在《草》一詩中有“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之名句。 ④井邑句:這是由於劉展進犯江淮和史思明叛亂,致使繁華富庶的江南呈現萬戶蕭索的景象。劉展為唐宋州刺使兼淮西節度副使。在其欲謀反的意圖洩露之後,唐肅宗採納所謂“欲擒故縱”之計,繼又授其統領淮東南、江南西、浙西等三個方鎮節度使的兵權。劉展重兵在握之後,於肅宗上元元年760十一月舉兵叛亂。曾一度攻陷了潤、升、蘇、湖、揚州等數十州縣,給江南廣大地區造成了深重災難。

⑤魏舒:字子陽。晉任城人。 《晉書·魏舒傳》載:舒少孤,為外家寧氏所養,寧氏起宅,相宅者曰:“當出貴甥。”舒曰:“當為外親成此宅相。”舒在晉武帝265—290年在位時為司徒,為時人所景仰,並厚報了寧家對他的養育之恩。 送陸鴻漸棲霞寺①採茶 採茶非採綠②,遠遠③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王孫草④,何時泛碗花? 〔皇甫冉〕717? —770?字茂政。唐代詩人。潤州陽丹今江蘇省丹陽縣人。天寶十五載756進士及第。授無錫尉。官至右補闕。 〔題解〕陸羽因避“安史之亂”,南游到太湖之濱,時任無錫尉的皇甫冉與其結為好友。陸羽以皇甫冉任所為依托,到周圍地區茶山進行採茶活動。此詩約作於肅宗至德二年或乾元元年757—758。 〔箋注〕①棲霞寺:在南京市東北約22公里棲霞山中峰西麓,創建於南朝齊永明元年483。 ②綠:即藎草。載:綠竹、藎草可入藥、作染料。 “非採”說明採綠易,採茶難。 ③遠遠起五句:詩人言其友人陸羽為研究棲霞野生茶葉,於清明前後,不辭辛勞,攀險峰,上層崖,採摘在春風裡初展的嫩茶芽,當採滿筐時,日近黃昏,只好在山人茅屋借宿。 ④王孫草:本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木,六月莖頂部開黃花,根部可入藥,而此詩中的“王孫草”三字是另有所指。王孫:是指陸鴻漸。 王孫原謂貴族之後裔,一般泛指公子。唐人在送行詩中,往往不直書友人的名字,而是以王孫為代稱。草:是指陸羽在棲霞山採製的新茶。 切盼友人早日歸來,在品飲春茶時,以暢敘闊別之情。 陸鴻漸採茶相遇 千峰待逋客①,香茗复叢生。 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②,野飯石泉清。 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磬聲。 〔皇甫曾〕? —785字孝常。唐代詩人。澗州丹陽今江蘇省丹陽縣人。皇甫冉之弟。天寶十二載753進士及第。官至殿中侍御史,後坐事貶舒州司馬。於唐代宗大歷九年774春遊湖州時,同陸羽相識,結為好友。 〔題解〕北詩在明代陳繼儒輯《茶董補》收入時,題相同,作者卻署名皇甫冉,但《全唐詩》皇甫冉卷未收入此詩。而是收在皇甫曾卷內。清同治《上饒縣志》收入時亦署名皇甫曾。據此推斷此詩當為曾所作無疑。此詩約作於德宗貞元初785或之前,時陸羽隱居上饒。 〔箋注〕①逋客:謂隱者。 《文選》載孔稚珪《北山移文》:“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此詩前四句,是詩人讚頌陸羽,說千峰萬壑都在迎接這位陸隱士前來採茶。而富有採茶經驗的陸羽,深知只有到那人跡罕到的懸崖溪澗之間,才能採到珍貴的茶茗。 ②幽期起四句:是詩人抒發同陸羽分手後的懷念之情。詩句感情真摯,委婉動人。述說自分手後急切盼有重逢相聚之時,可是你卻孤身遠在山寺之中採茶、品泉,受盡淒苦;歲月悠悠,無由相見;惟有在面對孤燈的長夜裡呼喚友人的名字,而回應的彷彿只是一聲聲敲磐的聲音,從遙遠的山寺中傳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