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第32章 第五章今古茶器與飲茶風尚-2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舒玉杰 10341 2018-03-18
七、宋代崇尚建窯黑釉茶盞黑色陶瓷,始創制於東漢晚期。經兩晉、南北朝、隋代到唐宋時期,已成為獨具一格的民間生活氣息很濃的陶瓷珍品,在國內外頗受人們喜愛。 今福建省建陽縣生產的黑釉茶盞,就是沿用古代黑釉陶瓷製造工藝製作的。由於黑釉中呈現出黑藍色或淺棕色流紋,猶如兔毫者,稱之為兔毫釉。因宋代茶具一般使用盞,故通稱建窯生產的黑色茶盞為兔毫盞。宋代是建窯黑釉陶瓷生產的鼎盛時期,當時與定、均、哥等名窯齊名。兔毫盞或兔毫杯為陶瓷茶盞中之珍品。 兔毫盞造形精巧大方,口大底深,胎骨較厚,釉彩凝重,黑而潤澤,紋理清晰,富有典雅的民間風格,今存於國內含台灣省的宋代兔毫盞的品種有:兔毫天目盞,其特色是,在盞之外部臨近盞底處與盞裡面臨近盞口邊緣處,均有兩個白毫般的亮點,猶如雙目炯炯閃光,故稱兔毫天目茶盞;曜變天目茶盞,於黑釉中有大小斑點相串,在陽光下,隨著角度之變化而呈現出五顏六色之光亮閃爍者,稱曜變天目茶盞;油滴天目茶盞,於黑釉中隱有銀色小圓點,狀如水面油滴者,故名。經考古學家發現,在古建窯舊址出土的黑釉陶片中,於盞底可見“進琖”二字的陰文或蘇東坡體刀刻“供禦”字樣。

宋代為什麼崇尚建窯生產的黑釉茶盞呢?這同當時上自天子,下至漕司、文士茶人讚賞、推崇貢茶品格和品茶、鬥茶風習有密切關係。宋徽宗曾說:“盞以青綠為貴,兔毫為上。” 蘇軾在《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此詩句說明在南屏山謙師道人鬥茶時,亦是使用為時人所崇尚的兔毫盞。 曾在宋仁宗朝1023—1063後期任福建漕司監製貢茶事的蔡襄,在他奉旨修撰的《茶錄》一書中,對黑瓷兔毫盞同品茶、鬥茶的關係就說得更明確了:“茶色白,宜黑盞。 建安即今之福建建陽縣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燲〔xie〕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 ”

宋代,上自皇帝、宮廷以權貴,下至茶人庶士,盡皆崇尚“茶色貴白”蔡襄語的研膏茶。而當時建安北苑御茶園所造之超級貢茶,如“龍團勝雪”、“白茶水芽”,均以細嫩茶芽,用十六水茶坯研磨工序在十六次之多,每研幹再加水,周而復始、七宿火茶坯入銙後用文火烘焙七晝夜而製成。 所以,宋代文人雅士、里巷茶人鬥茶、品茶時,多千方百計地搞到珍貴的貢茶,並用名貴的建窯黑色兔毫茶盞,以期同其色勝似雪乳的茶湯形成鮮明對比,為品茗、鬥茶憑添美感和情趣。 據資料所載,建窯所產的黑色茶盞,不僅為國人所喜愛,其名聲遠播海外。日本鎌倉時代按:約相當於南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間,即1165—1189年來中國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學的僧人,每獲一建盞攜回本國,均視為珍寶,稱之為天目釉。以後天目釉成為黑釉的代名詞,至今被日本收藏家視為國寶。據《中國的陶瓷》一書的記載,建窯黑瓷還遠銷歐洲,其價值每於黃金相重,且供不應求,彌足珍貴。

八、明太祖廢團茶與茗飲器具之革新從唐代大歷年間陸羽創造煎茶法,到宋代仁宗年間,逐漸為點茶法所代替,在飲茶器具上亦相應地有了改進,總的發展趨向是從繁到簡,品種質地,從較粗製向高檔精製發展。 陸羽創制規劃的系列茶器,有些已為其他茶器所代替。如唐時煮茶之“鍑”,為體型較小的“銚”或茶瓶所代替。 宋初陶谷在《清異錄》中說:“當以銚煮之甚佳。銅銚煮水,錫壺注茶次之。”宋蔡襄在《茶錄》中說:“瓶要小,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為上,民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蔡襄《茶錄》,是秉仁宗帝旨意而作,所云茶瓶以“黃金為上”,自然是指帝王之家;平民百姓只能以“銀鐵瓷石為之”了。但從陸羽《茶經》問世,到蔡襄著《茶錄》近三百年間,茶器茶具品種系列件數雖在逐漸減少,但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是由於宋代上自天子,下至臣民,文士茶人,都崇尚研膏茶或團茶。這就決定了長期以來使用的茶碾、茶羅等仍而延續使用,即使減少以後,系列茶具亦在十件以上。飲茶使用系列茶器的情況,經歷唐、宋、元,一直到明初,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明太祖朱元璋,這位出身貧賤的開國明君,從體恤人民、減輕貢役出發,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下詔廢除團茶,改制葉茶為貢: 庚子詔。建寧歲貢上供茶,聽茶戶採進,有司勿與。敕天下產茶去處,歲貢皆有定額。而建寧茶品為上,其進者必碾而揉之。壓以銀板,大小龍團。 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置茶戶五百。免其徭役。 《明太祖實錄》卷二一二明太祖罷團茶,改進茶芽之詔令,在中國茶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減輕了廣大茶農為造團茶所付出的繁重勞役之苦,而且使飲茶方式、茶器茶具發生了根本變化。廢團茶,首倡茗飲之法,改葉茶即今之茶葉,從而奠定了數百年之後的近代人的飲茶方式,茗飲文化亦從古代發展到近代。在朱元璋廢團茶之後,雖然明代茶人仍襲宋代點茶法,品飲末茶,可是到了明末清初,點茶法已為茗飲法所代替,茶碾、茶磨、茶羅以及與之相關的茶器均被揚棄了。古代以銅鐵所鑄之煎茶風爐,亦為輕便、價廉的竹爐宋明時惠山竹爐著稱於世,名為“苦節君”,意為雖承受火炙、仍堅貞守節所代替。由於飲茶者飲用各類散茶茶葉,各類精美陶瓷茶壺就應運而生了。以製壺妙手供春、時大彬等所創制的宜興紫砂壺,在明代中期蓬勃興起,價勝金玉,為時人所珍,且久盛不衰。這充分說明了明太祖廢團茶,首創茗飲法,對中國茶文化的進步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九、明代人喜愛定窯白瓷茶具時代不同,人們對茶、茶器具的愛好與審美情趣,也隨著社會飲茶風習、烹飲方法及陶瓷茶具不斷推陳出新而隨之改變。如宋代,上自天子下至臣民都頗崇尚質地凝重,體態較大的黑釉兔毫茶盞,可是到了明代,人們卻又喜愛純白小巧的定瓷茶碗。明萬曆年間1573—1619錢塘人許次紓在《茶疏》一書對《甌注》評論說:“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亦鬥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純白為佳,兼貴於小。定窯最貴,不易得矣。” 定窯,即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潤磁村及燕山一帶,因宋代屬定州,故名。定窯生產白瓷始於晚唐,盛於北宋,宋時以燒白定為主,尚有紫、黑、紅、綠諸釉色產品。與當時的官、哥、汝、鈞窯齊名,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宋代蘇軾,是一位精通茶道,鑑賞名器的大師,他頗讚賞定窯生產的花瓷茶具。在其《煎茶歌》有曰:“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定瓷質地潔白如玉,胎薄細膩,釉彩瑩潤,造型典雅,自古有“定州花瓷甌,顏色白天下”之譽。所以,許次紓說定窯白瓷碗最貴,很不易得。

十、景德鎮御窯茶具與清宮茗飲風尚江西景德鎮生產瓷器的歷史悠久,早在五代時即聞名海內。景德鎮,在古代原名新平。因其地處昌江南岸,改名昌南鎮,到了宋代昌南鎮已是著名的陶瓷之鄉了。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朝廷為了在昌南鎮建立御窯,專為皇家生產御用瓷器,遂將昌南鎮正式改名為景德鎮,屬浮粱縣。於是景德鎮聲名遠揚,同佛山、漢口、朱仙鎮成為國內四大鎮,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則更著稱於世。由於宋代崇尚福建建安生產的黑釉天目兔毫茶盞,景德鎮生產的茶具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但有“假玉器”之美稱的青白瓷茶盞,已受到人們的喜愛。 元代時期,景德鎮董家塢窯燒製的青花瓷茶具,極其精美,著稱於世。因其在青白釉瓷質上裝飾以青藍色而得名。具有造型優美莊重,釉質白裡泛青,色調青翠明淨,畫面素雅的特色。青藍瓷茶具亦受到日本茶人的青睞,日本“茶湯之祖”珠光,尤其喜愛這種茶具,後來便把青花茶具稱為“珠光茶具”。

明洪武二年1369,在景德鎮朱山山麓設立御窯廠,繼而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在景德鎮新設御窯廠,專為宮廷燒製御用瓷器。因此,明代景德鎮成為全國製瓷業的中心,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之說。明代的景德鎮,已發展成為馳名世界的瓷都。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詔廢團茶,改貢葉茶,由洪武皇帝親自開創的茗飲之風,便很快在全國普及開來。新的茗飲方式,推動了陶瓷茶具的迅速發展,除了宜興紫砂壺的蓬勃興起之外,瓷都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愈益向精美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至永樂1403—1424、宣德1426—1435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甜白瓷茶具壺、碗最為精美,質地堅致細密,有絲綢光輝,體胎輕薄,造型精巧,馳名中外。清朝詩人曾用“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詩句來讚歎其精美絕倫。

清初,順治二年1645廢除明朝景德鎮御窯廠匠籍,免除工匠為官窯服工役制度。後於康熙十九年1680恢復御窯廠,精工名匠三百餘人,專為皇室燒製御用瓷器,據《清史稿》記載:“康熙時,江西景德鎮開御窯,源劉源、清宮內特設御用瓷器圖樣設計師呈圖樣數百,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備諸巧妙,於繪彩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 及成,精美,過於明代諸窯。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鎮瓷器生產已達鼎盛時期。清代瓷器具有胎質堅細,釉光瑩潤,色彩絢麗,鏤雕精工之特色。 清代宮廷,酷好茗飲之風,歷代君王多有好之者,康熙、乾隆尤甚。相傳,康熙南巡時,遊洞庭山,官員獻茶,芬芳無比,詢問茶名,答:“嚇死人香”,以其名不雅,賜名碧螺春。乾隆名泉佳水,至晚年要退位時,甚至到了“不可一日無茶”的嗜飲程度。他曾親臨杭州龍井村看製茶,寫茶詩,並在御製茶器上題詩,將御製茶碗賜群臣。

嘉慶皇帝,亦喜愛在茶壺上題禦詩,並有清晨飲茶的習慣。在現今存世的已成為傳世奇珍的清宮御製粉彩番蓮壺體上,書有燒製嘉慶於丁巳年小春月中瀚御製茶詩: 佳茗頭綱貢,澆詩月必團。 竹爐添活火,石銚沸驚湍。 魚蟹眼徐揚,旗槍影細攢。 一甌清興足,春盎避輕寒。 這把粉彩番蓮茶壺,為景德鎮御窯出品,御製詩落款時間,為嘉慶二年1797夏曆十月中旬。 我們可以從嘉慶御製的這首壺銘詩中“澆詩”二字發現,清代皇帝都有清晨飲茶習慣。 “澆詩”,晨飲之謂,是從“澆書”演化而來。晨飲曰澆書。陸游《劍南詩稿》卷二十四《春晚村居雜賦絕句》:“澆書滿挹浮咀甕,攤飯橫眠夢蝶床。” 自註:“東坡先生謂晨飲為澆書。”嘉慶在詩中說他每日清晨所飲之茶,是明前採製的第一批所貢佳茗。清帝晨飲之風,一直延續至光緒。他每天清晨必先飲一大杯香茗之後,再去向慈禧太后請安。清代宮廷沿用明製,設御茶房,設管理事務大臣,下屬有尚茶正副與尚茶11人,專責其事。每日恭備御茶份例是14斤,75包。

由於清代朝廷酷好茗飲,民間飲茶風習亦隨之興起,所以清代的茶具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特別是景德鎮御窯生產的宮廷御用茶壺,極其精工,華美絕倫。現今國內包括台灣省藏品中,雍正時期的有:琺瑯彩喜報雙安把壺、琺瑯彩花蝶茶壺、琺瑯彩竹雀茶杯、琺瑯雉雞牡丹紋碗,白胎細膩,白釉潔白光瑩,繪雌雄雉雞兩隻,棲於山石花叢中。 旁書“嫩蕊色金粉,重葩結繡雲”;乾隆時期的有:琺瑯彩開光仕女茶壺、乾隆禦畫琺瑯梅花把壺;嘉慶時期的有:嘉慶御製壺銘詩粉彩番蓮茶壺;等等。這些精美異常超級陶瓷琺瑯茶具,堪稱稀世之珍。 十一、宜興紫砂茶具為歷代所珍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為人們所珍視的陶器茶具中,莫過於江蘇宜興古名陽羨紫吵茶具了。宜興紫砂,其創制始於北宋,興盛於明清。在北宋時,宜興紫砂陶壺就獨具一格,為人們所喜愛。北宋詩人梅堯臣在《杜相公謝蔡君茶》一詩中有云:“天子歲嘗龍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團香已入中都府,鬥品爭傳太傅家。小石泉冷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見載於《詩淵》到明代中期,隨著飲茶之風盛行,宜興紫砂茶具亦越來越受到嗜茶的文人雅士及眾多飲茶者所青睞。那麼,何以若此呢? 李景康在1934年春所撰《陽羨砂壺圖考序》一文中說: “陽羨砂壺,肇造於明代正德間按:並非始創,而宜興紫砂實興盛於明代中期以後。士夫賞其樸雅,嘉其製作。故自供春、大彬以還,即見重藝林,視同珍玩。推源其故,約有數端:茗壺為日用必需之品,陽羨砂制,端宜瀹茶。無銅錫之敗味,無金銀之奢靡,而善蘊茗香,適於實用,一也;名工代出,控古蒐奇,或效商周,或摹漢魏,旁及花果,偶有動物,咸匠心獨運,韻致怡人,几案陳之,令人意遠,二也;歷代文人,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鐫以花卉,或鋟以印章,託物寓意,每見巧思,書法不群,別饒韻格,三也。” 此文見載於台灣省幼師文化事業公司出版《華夏之美茶藝》 一書之影印件李氏之《序》文,論述精闢令人讚賞。自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以來,歲月悠悠,四百餘載,宜興紫砂茶具何以至今經久不衰呢? 宜興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歷代人們的珍視,除了色澤古樸凝重,造型千姿百態、匠心獨運、韻致宜人,具有藝術鑑賞價值之外,主要在於它內蘊的趨於臻境的實用價值。紫砂製作工藝,具有理想的緻密度與氣孔率,表面工藝精細,內外均不施釉,用其泡茶,蓋不奪香,無熱場氣味,卻有“色、香、味皆蘊”之妙;冷熱態變應性好,寒日註入沸水或置文火上燉燒,均無脹裂之虞;如選型小巧,壺面渾圓,若常加滌拭,其光澤愈益雋美,久用之器,能使茶味隱蘊,餘香暗藏,縱然注入清水,也會散發出幽淡的茶香,乃有“此處無茶勝有茶”之妙,實為品茗者必備之珍品。 宜興紫砂茶具,是我國獨具典雅風格和藝術特色的陶瓷工藝品,素以製作工藝精湛,造型豐富多彩,色澤古雅淳樸而著稱於世,在世界陶瓷藝苑中,久享盛譽,在國際博覽會上屢獲金獎。這些輝煌成就之取得,是由代代相傳,今古一脈相承的紫砂巨匠、藝術大師,憑藉他們富有的靈感和高超的技藝,溶匯世間造物之功力,信手堆、雕、捏、塑,隨意創造的陶瓷藝術瑰寶。自明代中葉以來,紫砂高手,人才輩出,在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要首推供春與時大彬等一批陶藝大家了。 在明正德、喜靖年間,出現了製壺名家供春——亦作龔春,為吳頤山女僮。吳頤山讀書金沙寺,供春於差役閒時,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手捏圓茶壺,後為宜興最著名的陶工。引自《茶業通史》人稱其壺為供春壺,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之說。明末時,湧現出時大彬、李仲芳、徐有泉被譽為“三壺家妙手”。時大彬又稱時大家、時大賓,號少山,安徽省婺源人是供春的弟子,明萬曆年間“陶壺四名家”之一時鵬之子。他是繼供春之後,最負盛名的製壺巨匠。 時大彬早期的作品,體形較大,壺身圓渾豐滿,造型凝重古樸,砂質溫潤,呈豬肝色;其後期的作品,多以製作壺態可掬,造型各異的小型壺為主。時大彬製造的紫吵珍品,多為宮中收藏,聲譽很高,有“宮中艷說大彬壺,千奇萬狀信出手”等讚美詩句。明許次紓在《茶疏》中評論茶器時說:“往時龔供春茶壺,近日時彬所製,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造作,頗極精工。燒時必須火力極足,方可出窖;然火候稍過,壺又碎壞者,以是益加貴重。” 清代楊彭年的紫砂製品的絕技是:不用模子不打稿,信手捏來隨形是,被人稱為“當世傑作”。和他同齡的江蘇溧陽知縣陳曼生,構思不凡,且擅詩畫,人稱“壺癖”。他同楊彭年合作,創制出砂紫砂茶具藝術珍品,世稱“曼生壺”。 宜興紫砂製作高手,人才輩出。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又湧現出既有年高藝絕的名師,更有嶄露才華的新秀,他們製作的紫砂珍品,頗受國內國際的讚譽。如顧景舟,即是當代傑出的紫砂陶藝家,從藝五十作餘載,功力深厚,技藝精湛,被海內外譽為“一代宗師”、“壺藝泰斗”。工藝美術師李昌鴻,是壺藝大師顧景舟的學生,他同工藝美術師沈巨華合作“竹簡茶具”榮獲1984年亞比錫國際博覽會金質獎。著名陶藝大師朱可心的學生、工藝美術師李碧芳,她善匯各流派之長,技藝高超,擅長筋瓢壺類,她所創制的精品,頗得砂壺收藏家的喜愛。 十二、現代茶具與家庭飲茶當今,展現在廣大飲茶者面前的現代茶具,是一個造型各異,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中國茶具是燦爛的陶瓷藝術海洋中的瑰寶,向以歷史悠久、品質精美著稱於世,享譽中外。 陶瓷茶具:瓷都景德鎮的茶具,今天仍有巨大的藝術魅力。景德鎮各大名窯生產的傳統陶瓷茶具,已在世界瓷壇上重展它勝過昔日的光輝。如嵌玻璃青花玲瓏瓷茶具;色調鮮豔秀麗、晶瑩透亮、久不褪色的粉彩瓷茶具;被譽為“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薄胎高級茶具,都是當代茶器中之珍品。 浙江省龍泉,是我國著名的茶具之鄉。龍泉瓷廠生產的青瓷茶具,久負盛名,其造型優美,古色古香,釉彩晶瑩,溫潤如玉。唐山生產的白玉瓷茶具,胎薄透明,釉面光潤,色澤白中泛青,以晶瑩似玉而聞名。山東淄博出品的骨灰瓷又名鈣質瓷茶具,質地細膩,釉面光滑,再复絲網印花,益顯玲瓏清雅。 廣州織金彩瓷多頭茶具,以手繪花鳥魚虫,山水人物,畫工精細,彩色鮮豔,形如織錦,風格獨特。山西鄉寧生產的紫砂茶具可與宜興紫砂茶具媲美,造型古樸,形態端莊,文雅別緻,或方或圓,巨微各成風格,集繪畫書法於一器,有“品茶論藝益可兼得”之妙。 台灣省陶瓷之鄉鶯歌鎮各廠家出品的現代陶瓷茶具,亦以獨具的藝術風格,聞名於世。 玻璃茶具:素以它亮如晶,明如水,品茶飲酒兼可用之而受人們青睞。如今生產玻璃茶具的廠家很多,產品各具特色。其中大連生產的鉛晶質高檔玻璃茶具,造型新穎,圖案精美,花紋別緻,手工刻製,獨具一格。 漆器茶具: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脫胎茶具,江西波陽、宜春等地生產的脫胎漆器茶具,別具藝術魅力,其中尤以福州最佳。那些琳瑯滿目,多姿多彩的產品,令人讚嘆不已。知名的品類有“金絲瑪瑙”、“寶山閃光”、釉變金絲”、“嵌白銀”、“赤金砂”、“仿古瓷”和“暗花”等。這些製品,精美異常,紅如寶石,綠似翡翠,猶如明鏡,光亮鑑人,是高貴的藝術茶具。 其他茶具:創造已行世多年的搪瓷杯、保溫杯之外,近年來磁療杯也成為家庭必備的飲茶器具之一。已獲國家專利的哈爾濱磁化器廠出品的“哈磁”杯;天津磁性材料總廠生產的“天磁”杯,也是理想的家庭保健飲茶器具,尤以“哈磁”為佳。 廣大飲茶者面對這千姿百態,品類各異,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茶具藝術海洋,那麼,究竟選擇那種茶器茶具比較好呢?這要根據各地區的飲茶風習和飲茶者對茶具的審美情趣,以及對茗飲意境的探求來確定。總之是因人而異,因茶而異。因為茶具是每一個家庭日常必備器具,除了實用性之外,還有它的藝術性,並且應同家庭的生活環境與設置構成格調和諧之美。 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沒有那麼多時間和閒情逸致來探求品茗的藝術境界,但飲茶時應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或稱之為茗飲之道,還是應該講究的,這就是: 1.茶品與茶具之協調:如北方人飲茶,習慣用容水量較多的茶壺沏茶,然後倒入茶碗盅飲之。對於飲花茶、紅茶、烏龍茶等茶品,這是適宜的。但若飲綠茶,特別是許多品種的高級綠茶,則是不適宜的。如,花朵型茶,原料選自較細嫩的鮮芽葉,在製造中不經或稍經輕揉,再經烘乾,芽葉相連似花朵,如白牡丹、小蘭花、綠牡丹、溈山毛尖等;雀舌型茶,原料為一芽一葉初展,制後的形狀似雀舌,其品種有顧渚紫筍、敬亭綠雪、黃山特級毛峰等;束型茶,在製茶過程中,有專門理順、捆紮工序,將幾十個芽梢理順在一起,用絲線捆紮成不同形狀,最後烘乾,束成菊花型的叫菊花茶,束成毛筆型的叫龍鬚茶等。又如,針型茶中的白茶類之白毫銀針;黃茶類之君山銀針;綠茶類之蒙頂石花;條索秀麗的安化松針、南京雨花茶;片茶類之西湖龍井等高級綠茶。 上述諸類茶品,一般都不宜以壺沏飲,而宜使用透明度較高的玻璃杯沏茶,使飲茶者在沖泡過程中可觀賞到十分美麗的生動情景——或如花朵、花束,或如銀針、翠片等多型、多姿、多色的茶芽在杯中受水沖覆時,上下翻滾,游動沉浮,徐徐展開——既可嗅其香,品其味,又可觀其形,察其色,真是賞心悅目,美不勝收。用玻璃杯沖飲上述高品茶類,還可防止因水溫過高將茶衝老之弊病;飲茶者同時還可鑑別出所飲茶品葉底色澤和葉片老嫩、整碎程度,這樣就可以對常飲的各色茶品質量高下作出判斷。 2.潔器與茶香之發揮:凡飲茶時,在茶品選定之後,在備水的同時,第一要務是潔其器。陸羽在《茶經·六之飲》裡講到茶有“九難”,第三條論茶器時說:“羶鼎腥甌,非器也。” 這是在說,飲茶時所使的器具不僅要專用,而且要潔其器,不能沾有腥羶的異樣氣味,不然茶香即敗。明末清初的茶人張源在論茶道時說:“茶道,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飲茶時潔其器,才能畢其全功。 這說明潔器與飲茶是多麼重要。一般應做到在沖茶前將茶具壺、杯、盤洗滌潔淨,用開水燙過,拭乾,然後再用來沖茶、品飲。只有用不沾附異樣氣味、潔淨的茶器、茶具來沖飲茶,在正常的水溫下,才能真正的發揮出茶之天然香氣。所以,在飲茶時注意茶器包括燒水容器、茶具之整潔,無論家庭日常飲茶或待客飲茶,都是應該充分注意的。 3.水溫與茶性之關係:這是由於在製造各種不同的茶葉時,選用的茶樹品種、芽葉老嫩程度的差別較大,而且製造各類茶品的方法也有很大差異,所以,飲用時注意以水溫來調節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如福建及廣東汕頭、潮州一帶的人們喜愛飲工夫茶,所選用的茶品是品質優異、醇厚耐泡的鐵觀音、武夷岩茶中的水仙奇種等高品烏龍茶,而品茶時,一般都選用紫砂茶器,茶葉投放前,先以開水沖淋茶器預溫,茶葉投放後,隨即以沸水沖覆澆淋,以發茶香。即使其他地區不飲工夫茶,在家庭日常飲茶時,遇有品飲鐵觀音、武夷岩茶時,一般亦應選用紫砂壺或陶瓷壺來沏茶,而且亦應用沸水來沏茶,也不必擔心將茶沏老。如鐵觀音茶,素有“七泡有餘香”之譽,用沸水沖飲三四遍,其茶之湯色、香味才恰到好處。而綠茶中的高級西湖龍井,在選料時採摘細嫩,為一芽一二葉,要求芽長於葉,芽葉均勻成朵;碧螺春,則要求於每年清明前後三四天開採銀芽顯露的一芽一葉初展,每斤茶葉,約需6萬個芽頭,極其精細。如飲此等高級茶葉,若以沸水沖泡,勢必因水溫過高,反將芳香鮮爽的佳茗衝老,失去其應有的韻味。所以,沖飲高級綠茶時,用85~90℃的熱開水沖泡比較適宜。 4.茶具使用方式與觀湯色、嗅茶香之關係:古人論飲茶及現代人論飲工夫茶,都十分講究在品茶時觀湯色,嗅茶香,品其味。無疑這是在探尋品茗時那種清心、逸情、幽雅的意境。所以,在設工夫茶具時,專門設置一個小型的聞香杯。將沖泡好的茶湯從小型砂壺中先倒入聞香杯中,供品茶人觀其色,聞其香。然後,主人再以關公巡城方式,向大家斟茶、品飲。 古往今來,人們對茶器茶具的選擇和使用,向與時代的飲茶時尚、飲茶習俗有密切關係,而對於茶具的使用方式,也反映了人們對茶學、茶性、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的程度。當前人們使用茶器茶具時,有些弊病應予改進;如有的將茶葉投入暖水瓶中,再以沸水直接衝沏多見於辦公場所與一般會議;有的用保溫杯沏茶;有些人喜愛獨自使用小型紫砂壺以口直接銜壺嘴飲茶。上述這些方式方法,都不可取。前兩種沖茶方法有損於茶性,使茶失去應有的香氣與韻味;後一種方式似更不可取,以這種方式飲茶,不論飲用的是什麼品類的茶,都沒有觀湯色,聞茶香的過程。而且,由於各色茶質不同,有的茶粉塵、雜質較多,直接飲茶,也往往容易將雜質飲入口中,不利於健康。即使是個人獨自使用的小型砂壺,還是將衝好的茶倒入小型杯中,再飲為妙。 家庭日常使用砂壺飲茶時,在茶品的選擇上,在一定時間裡要保持相對穩定性為宜,如用同一茶壺飲茶而不時變換茶品紅茶、花茶、烏龍茶等就會使茶壺內壁所蘊藏的茶葉之香味變得較雜。而用瓷壺沏茶,儘管茶品變換較多,只要每衝燙潔淨,就不會受此影響了。 十三、古代茶器具趣名集釋在明太祖下詔廢團茶、改飲葉茶之前,由於飲用之成品茶與茗飲方式不同,飲者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條件不同,在烹飲茶時所使用的器具也不同,古代飲茶器具,不僅品種多、各司其職,而講究茗飲之道者,還給這些器具命以十分別緻的雅名、渾號,饒有意趣。茲據《古今圖書集成·茶部》所載,錄其二十七件,並作簡要註釋,以供茗飲愛好者共欣賞。 1.苦節君——湘竹風爐。盛行於宋代。以精細毛竹搭配製成的方形煎茶風爐。以耐高溫的泥土搪其內,用以防其炙燃。苦節君者,謂其雖每日受火焰烤炙,仍以其素有貞心雅操而能自守也。 2.建城——藏茶箬籠。用以將日常不飲用的茶品封存於高閣。箬籠者,是以“箬竹”編織成的竹籠。箬竹,莖中空細長,葉闊大,莖葉可供包物、編織等用;筍可食。出江浙及閩廣地區。江西人專用其葉為茶罨,云不生邪氣,以此為貴。 3.湘竹焙——焙茶箱蓋其上,以收火氣也;隔其中亦有容也;納火其下,去茶尺許,所以養茶色香味也。 4.雲屯——泉缶·陶製容器,以盛煎茶用之泉水。 5.烏府——盛木炭竹籃,為煎茶之資。 6.水曹——即瓷缸或瓦缶,以其貯存清水,供洗滌器具之用。 7.鳴泉——煮茶罐。茶聖陸羽在《茶經》裡所列二十四件茶器具,是以“鍑”來煎茶;到了宋代改用點茶法,所以用罐或銅瓶煮茶或點茶。 8.品司——編竹為簏,收貯各品茶葉。簏者,竹箱。 《楚辭·九嘆怨思》:“淹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 9.濾塵或曰沉垢——古茶洗。為煎茶前用以洗茶器之用具。 10.分盈——水杓。即《茶經》上所說之水則,用以量水之斤兩。 11.執權——準茶秤。每煎茶一兩,用水二斤一日二升。 12.合香——藏每日飲用之茶瓶,以貯司品者。 13.歸潔——竹筅帚也,用以滌壺。 14.商象——古石鼎。石製的鼎狀風爐,用以煎茶。 15.遞火——銅火鬥也,用以搬火。 18.降紅——銅火箸,即不用聯索的銅火筷子。 17.國風或曰團風——湘竹扇,用以發火。 18.注春——茶壺。 19.靜沸——竹架。古時講究茗飲之道者,在茶室之中,備有《茶經》泛指各類茶書放於竹製的書架之上,以供飲者參閱。 20.運鐸——鑱果刀。古代飲茗者不雜食果品;而是茶宴時,用以切果品。運鐸者,是古代的一種帶鞘的貴重金屬刀。其名是仿古兵器而來。 21.撩雲——竹茶匙,用以取果。 22.啜香——茶甌、茶碗。 23.甘鈍——木砧墩。用以將木炭砸碎之工具。 24.納敬——湘竹茶橐,用以放茶盞。 25.易持——納茶之雕漆秘閣。 26.受污——拭抹布,用以潔甌。 27.器局——竹編方形箱籠,用以收存茶器具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