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第31章 第五章今古茶器與飲茶風尚-1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舒玉杰 8369 2018-03-18
一、古代文獻裡最早記載之茶具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飲用茶並創立獨具中化民族典雅的飲茶文化的國家。我國茶葉和陶瓷向以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經陶瓷專家學者的考證:“陶器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一萬年以前的原始社會,陶瓷的發現也有近四千年的歷史。”引自《中國陶瓷》一書中李知宴《中國古代陶瓷概述》一文由此可見,古代先民們成功地試行燒製陶瓷和發現茶的使用價值的時間是相近的。而典雅的茶文化與燦爛的陶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自然地找到了它們的契合時機。於是,茶器、茶具便構成了古代茗飲文化的一部分。 高品茶茗正是藉助精美器具憑添自身的無限韻味;而名貴茶具乃是以茗飲文化的演進、發展與人們對茗飲藝術美的不斷探索與追求而愈益增進其身價的。

茶器茶具,既然是茗飲文化的一部分,在通常情況下,它首先應該出現在茶書或詠茶文學作品裡。但人們驚奇地發現,古代文獻上第一次出現“茶具”二字,竟然是在西漢王褒《童約》裡。 《童約》作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這是在唐陸羽《茶經》問世800年之前中國茶學、茶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獻。 《童約》是一篇遊戲文字,寫一位精明而有些苛刻的主人翁,為其盡乎“全能”的僕人日常勞作、職責,以契約的形式作出具體詳細規定。微至園中拔蒜;大至裁樹作般;細至購買脂粉,防盜捉姦。其文妙趣橫生,實在令人一讀為快。可是許多茶書、茶文章裡,往往只摘取與茶事相關的兩句,餘皆不錄,為使讀者更易理解《童約》所言其他事物同茶事的關係,不妨錄其全文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餔。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包鱉。烹茶盡具。餔已蓋藏。 舍後有樹。當裁作般。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掾求用錢。推紡惡敗。櫓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 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枱。轉出旁蹉。 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姦偷。 在《童約》中涉及茶事兩項,涉及茶具者亦是兩項,即: “武陽買茶。”“·烹·茶·盡·具。餔已·蓋·藏。”武陽即今之四川省彭山縣,在西漢時已是茶鄉和茶葉集散地了。主人作者王褒家居資中,今四川省資陽縣為了待客和日常飲用,要派僕人去武陽買茶。而“烹茶盡具。餔已蓋藏。”是說主人府上有嘉賓來訪,在豐盛的酒宴之後,又設茶宴款待。其飲之茶,當然就是武陽佳茗。僕人烹茶時所用茶具,文中雖未說明是什麼樣質量的茶具,但是“盡具”二字已說明了主人設茶宴待客時,是使用與其身份士大夫階級家庭,作者王褒在漢宣帝時受詔入京城長安擢為諫議大夫,亦正是戲作《童約》期間相稱的成套茶具,在使用後僮僕要及時洗滌潔淨,妥為收藏。 《童約》說明,我國早在公元前西漢時,四川部分地區飲茶已成為時尚,由於飲茶風習和禮儀的形成,較有社會地位的人家,已開始使用成套的茶器茶具了。

〔箋注〕①王褒:小傳略詳見本書第四章《茶聖陸羽下》——《中華茶文化一代新風的開拓者》箋注①。 二、古典茶詩中第一次出現的陶瓷茶器陶瓷茶器,在古代詩賦中第一次出現是在西晉杜育①《荈賦》中。寫作時間是公元313年之前亦即是王褒《童約》問世三百年之後,約在晉武帝后期或惠帝、懷帝在位期間。 《荈賦》是描寫一個初秋天氣晴朗的農閒之日,三五結伴同遊的品泉者,攜帶茶器茶具,來到岷江之濱的茶山上,興致頗高地採製香茗,就地汲水、煎茶品飲的生動情景《荈賦全文請見本書第七章《今古茶詩》上第一篇。詩人在《荈賦》中對所用茶器寫道:“器擇陶簡,出自東隅。”按:陸羽在《茶經》中引文為“器擇陶揀,出自東甌。”這兩句詩說明,來茶山的品泉者,當時不僅已使用陶瓷茶器,而且是選擇“東隅”所產的精美茶器。因品泉者所在的岷江之濱的茶山,是在四川省北部境內,從方位上講,對越窯按:西晉時,今之浙江省上虞縣、餘杭縣和紹興市均已生產精美青瓷,習慣上稱為“越窯”係而言稱其為“東隅'。

杜育《荈賦》中所說的茶器,並非是越瓷茶碗盞,而是越窯出產的罐或壺之類的沖茶器。這是從“酌之以匏”匏,即是以無柄的圓形葫蘆瓢當茶盞,或以類似其型的木製茶碗,“取式公劉”兩句中得出的結論。品泉者在茶山的製茶、飲茶方法、方式,看似“末茶”飲法,即將採摘的鮮葉,以火炙幹,搗成碎末,隨投入越瓷容器之中,再以沸水沖覆,調製成清醇芳香的茶湯;然後,品泉者仿效古代公劉的飲酒方式來飲茶。 公劉是周部族祖先,在豳邑其地在今陝西省旬邑縣、彬縣一帶都城營建宮室落成慶典時,盛宴臣下、賓客,以“匏”為酒具,相慶豪飲,稱之為“酌之以匏”,並定為國宴禮儀方式見之於《詩·大雅·公劉》。古代公劉“酌之以匏”的飲酒方式,對後世影響較深遠,多有仿效者。

杜育在《荈賦》中寫西晉時的品泉者,未用陶瓷茶盞來飲茶,並不意味著當時沒有精美的陶瓷茶盞,而只是表明趁閒暇秋遊茶山的人們雅興豪情頗高,十分精於山泉茗飲之道,人們既選用精美的越瓷茶器來調製茶湯,又以古人嘗用以飲酒的“匏”代替茶盞一是著意在創造一種既有鄉土風情,又有典雅、豪放、深邃的品茗意境。 《荈賦》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第一首茶詩,杜育是第一個寫使用陶瓷茶器飲茶的作者,因此,可以說他在中國茶學、茶文化史上佔有繼往開來的顯著地位。 〔箋注〕①杜育:小傳略詳見本書第四章《茶聖陸羽下》——《中華茶文化一代新風的開拓者》箋注③。 三、陸羽製茶器與開創一代茗飲新風生活在當今時代的人們,一提到茶器茶具,往往只理解為日常生活飲茶使用的茶壺、茶碗或茶盤、托盤等,而連茶葉盒罐、筒、暖水瓶、燒水壺等,也不列入茶器之列,這是同現代人飲茶風習改變,對典雅的民族茗飲文化逐漸淡忘有關。

那麼,完整的茶器具概念究竟指的是什麼呢?按陸羽《茶經·四之器》所云,凡是直接用於煎茶、飲茶或與之相關的一切器具都屬於茶器範圍。歷史上茶器具配套件數最多時,莫過於唐代了,陸羽《茶經》里共列出二十四件。其中一部分是他本人親自設計製造的,從而形成了一個最完整的茶器系列。這是同茶聖陸羽在唐大歷年間《茶經》問世前後所倡導和推行的“陸羽煎茶法”或稱之為“文士茶”相適應的配套茶器具。 陸羽《茶經》裡所列烹飲茶使用的主要器具有如下種類: 1.風爐:煎茶風爐為陸羽親自設計,以銅鐵鑄造,上有三足、兩耳、三個通風窗孔和底部透火灰孔隙,其形如古鼎狀。這種風爐不僅設計精巧,還在爐體和三足上鑄有寓意深刻的銘文、卦象與圖像詳見本書第十章《茗事典故》中《煎茶風爐上的銘文典故》。

2.鍑或作釜:煎水容器,以生鐵鑄造,或以陶瓷、石料為之。精美的鍑為銀質的,不僅“雅麗、至潔”,且可用之恆久。 3.交床:是以熟鐵製作的十字形支架,用以固定鍑於風爐之上。 4.茶碾:用以將事先在文火上烤炙好的茶餅或茶碾成粉狀茶末。 《茶經》裡記載的茶碾,是以桔木或以梨、桑、桐、柘木製成。其碾內槽是圓的,外形是方的;內圓是便於碾輪之運行,外方是防止傾倒。並規定了輪、軸等之具體尺寸規格。另外,還要一個掃拂碾中細茶末的小工具,是以鳥翅羽翎製成的,名叫“拂末”。後來的茶碾,多以銅鐵製成;貴重的也有以金銀製作的,一般都十分小巧精美。 5.羅合:是茶羅與茶合之組合名稱。用茶羅將碾好的茶末過羅,剔除其粗梗、硬片等雜質,將羅過的細粉狀末茶,置於茶合內備用。茶合是以巨竹筒或以杉木製成,外塗以彩漆,並以紗絹製作外罩,高三寸,口徑四寸,蓋厚一寸,底厚二寸。

6.則:是用以衡量往鍑中投放茶量的小工具,以海貝殼或以銅鐵、竹片製成,其形狀如今時之小杓子。投茶量是根據鍑中水量多少與飲茶者對茶湯濃淡之需求而定,凡煮水一升,須放末茶一方寸匕。則,就是按水與茶的一般比例的定量標準,故稱其為準“則”。 7.水方:盛清水容器,以椆貴稀木料《山海經·中山經》:“醜陽之山,其上多椆椐。”,或槐、楸、梓木等合其里層,外層塗以漆料,增其美觀。可容水一斗,按古代容器單位,一斗相當於十二市斤。 8.漉水囊與綠油囊:漉水囊是以絲織品等製成的濾水器,煎茶用水在傾注於鍑中之前,用其將水中雜質濾出,以保持水質清潔;綠油囊是不漏水的容器,可用於攜帶酒水,平時漉水囊藏於其中。

漉水囊,本為僧家“三衣六物”“三衣”即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三種僧衣;“六物”指三衣之外加上鐵多羅〔缽〕、尼師壇〔坐具〕、漉水囊之一。皎然上人在《春夜賦得漉水囊歌送鄭明府》一詩有云: 吳縑楚練何白晰,居士持來遺禪客。 禪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 先師遺我或無缺,一濾一翻心敢賒。 這是皎然在接受已退居的鄭老縣令送他一件漉水囊之後,為老縣令寫的贈詩。這首詩說明,漉水囊早就是僧家的濾水用具了。由於陸羽的童年是在寺院里長大的,他的一生幾乎又同佛門結下了不解之緣,況且他倡導的煎茶法特別受到寺院禪師們的讚賞和支持,故將漉水囊這一佛門禪物作為茶器之一,是有頗深用意的。 9.熱盂:是一種瓷或砂質的盛熱水的容器,在煎茶時用以澆湯止沸。

10.鹺簋〔cuogui〕:鹺意為咸鹽;簋,為古代食器。圓口,圓足。無耳或有兩耳,或有四耳、方座,或帶蓋的。青銅或陶製。用以盛食物,盛行於商、週時。 《茶經》裡的鹺簋是以陶瓷燒製的像筒盒形的小罐,或用瓶、罍亦可,用來裝鹽花的。因唐時煎茶為調味,要往茶湯裡投放少許鹽花。 11.碗:由於唐代是我國陶瓷業蓬勃發展的繁榮時期,作為茗飲文化主要器具之一,這時已較普遍地使用陶瓷茶碗了。 陸羽當時對唐代全國各大窯系生產的精美茶碗作了鑑評與對比,他從品茗時觀察茶湯顏色出發,特別讚賞如玉似冰的越窯青瓷茶碗,評為全國第一。 12.滌方:用以盛洗滌用水之容器,其規制如水方,可容水八升。 13.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可容五升。 14.巾:是用布一樣的粗綢子做的,長二尺。備二塊互相換用,以便揩擦淨潔各種茶器。 15.畚〔ben〕:是用白蒲捲成條而編成的用具,可貯碗十枚。或以竹編成的笤圓形盛物竹器亦可貯放十個碗。為了防止碰撞,碗與碗之間,以剡紙指以浙江剡溪之水造的紙,隔開塞緊。 16.具列:是一種如床或似條幾型的工具,為竹木製品,以色漆塗之,十分美觀。將飲茶用畢、洗滌潔淨的各種茶器具裝入畚與都籃之中,陳放其上。 17.都籃:專用來收藏各類小件器具,或作為外出山野品泉時攜帶茶器之用,以竹片編織而成。 18.此外還有若干什小器具,如炭棰、火筷子、竹夾兩種:一是用來烤炙茶餅,一是煎茶時攪動茶湯時使用、竹刷、水瓢、裝茶紙囊等共二十四件。 如果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待1200年前陸羽所倡導、推行的煎茶法和為其配套的系列茶器,也許會覺得陸羽搞的這一套飲茶法太繁項了吧?難道飲茶也值得花這麼大的精力嗎?殊不知,陸羽從童年時代起,幾乎把他大半生如果說不是以其畢生精力的話的精力和心血都貢獻給了茶學和茶文化事業。他潛心研究茶學,推行陸氏茶,著述《茶經》,製造茶器,是中國茶學史、茶文化史上一次劃時代的變革,在歷史上曾極盛一時,聞名遐邇。如唐代封演在《封氏聞見記·飲茶》中說:“楚人陸鴻漸羽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陸羽在《茶經》裡所記載和倡導的飲茶系列茶器,大多數一直延續使用到明朝初年。真可謂是:鴻漸不愧為茶仙,獨領茗韻數百年。 四、若冰類玉的越瓷茶碗唐代是我國陶瓷業發展的繁榮時期。在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陶瓷成就的基礎上,唐代陶瓷業亦隨著經濟文化進入鼎盛時期而蓬勃發展起來。由於唐代自開元以來飲茶風習的興起,茶具的製造隨著陶瓷業的飛速進步而愈益精美。這一時期的茶具,以南方的越窯青瓷和北方的邢窯白瓷逞相爭輝媲美。 唐代的越窯,又稱越州窯。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紹興市唐時其轄境包括會稽、蕭山、山陰、餘姚、剡縣、上虞等縣,以紹興、蕭山、上虞、餘姚一帶構成了越窯體系,是中國陶瓷業的發源地,青瓷生產已達2000餘年。在唐代越窯青瓷達到了鼎盛時期,至北宋後期開始衰落。 唐代偉大茶人陸羽,在潛心研究茶學的同時,也對當時各地生產的風格與質量各異的茶具做了鑑評對比。陸羽在《茶經·四之器》說:“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陸羽還對各地瓷器宜茶之比較說:“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則宜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中唐詩人韓偓在《橫塘》一詩中亦有贊越瓷宜茶之詩句:“蜀紙麝煤添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 我們從陸羽對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的對比中可以看出,越青瓷、邢白瓷茶碗,其質量都是非常精美的。越瓷青綠,釉色翠潤,如冰似玉,邢瓷白釉蘊銀,光潔如雪,質地優良。畢竟越瓷茶具更勝一籌。由於其釉色青翠,造型典雅,裝飾瑰麗,頗受當時茶人和文士們的喜愛,詩人們以優美的詩句來讚譽越瓷茶具的精美絕倫。 唐代中期詩人陸龜蒙有《秘色越器》一詩讚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鬥遺杯。”由於越瓷工藝高超,形似“功剜明月”釉如“千峰翠色”,自唐宋以來即成為宮廷貢品。如唐代中期詩人徐寅在偶獲一件精美的貢品秘色茶盞之後,欣然作《貢餘秘色茶盞》詩曰: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 中山竹葉初醅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秘色,是謂瓷器上的青色釉彩。宋德林《候鯖錄》六: “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鏐①有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由此可見秘色茶盞為宮廷專用貢品,更被視為越瓷中的稀世之珍。 〔箋注〕①錢鏐852—932字具美,小字婆留。唐末臨安今杭州市人。 少任俠,率鄉兵鎮壓黃巢起義軍,歸董昌為稗將。昌反,鏐執之,昭宗888—904拜鏐鎮海鎮東軍節度使,賜鐵券,擁兵兩浙,旋封越王,又封吳王。唐亡,受後梁朱溫太祖之封,稱吳越國王,改元天寶,是為十國之一。卒諡武肅。傳王位至其孫俶。於宋太平興國三年978舉族歸於宋朝。 五、如銀似雪的邢瓷茶具邢窯白瓷與越窯青瓷齊名,早在唐代就譽滿全國。唐代李肇在《唐國史補》卷下《貨賄有通用物》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漢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陸羽在《茶經》中說,邢瓷茶碗,“類銀”、“類雪”稍遜越瓷一籌,亦是讚其質地精美,晶瑩如雪似銀。而中唐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之《茶甌》一詩中,則是把邢瓷與越瓷相提並論,各有千秋的,其詩曰: 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 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 棗花勢旋眼,萍沫香沾齒。 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而精通品茶之道的唐代詩僧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有“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之句,則完全是讚譽邢瓷素潔如雪,最宜品茶,茗香飄溢,不啻神仙了。 邢窯古代窯址,經瓷學考古家們的考證,今河北省臨城縣境內為該窯系中心。臨城縣在唐代屬趙州,而今河北省內丘縣在唐時屬邢州,與內丘交界之處,為古代邢窯早期地址。 六、法門寺出土的唐宮精美茶器1987年4月3日,在陝西省扶風縣重建法門寺塔時,在塔基地宮中發現了一大批稀世珍寶,其中包括唐代宮廷御用的珍貴精美的茶器具。被認為是我國考古史上一件轟動世界的重大發現。 法門寺在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相傳,該寺與佛塔建於東漢桓、靈147—189時期,有“先有塔後有寺”之說,素稱“關中塔廟始祖”。佛塔的來歷,據佛典記載,古天竺印度阿育王,在釋迦牟尼死後200年約公元前272—226年撒佛舍利佛教名詞:意為屍體或屍骨。相傳,釋迦牟尼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物於大千世界,於同一天內建塔84000座,以供佛舍利。扶風縣法門寺佛塔是在中國建造的十九座塔中的第五座。法門寺起初一直稱“阿育王寺”唐貞觀元年627取“佛法之門”意改為“法門寺”。法門寺護國真身塔內藏釋迦佛手指骨一節。在唐朝289年的歷史上,歷代帝王每隔三十年開塔一次,以最高的佛禮儀式將佛骨迎往皇宮內供俸,以祈海晏河清、國運昌隆。 法門寺寶塔地宮中出土的這批歷史文物,是唐末僖宗李儇於乾符元年亦為咸通十五年,874最後一次將佛骨連同歷代帝王供俸的古器真品一同密封於寶塔基地宮。在這批出土的2449件珍貴歷史文物中,特別引起國內外茶學界、茶文化界注目的是,有一批可稱之為稀世珍寶的唐宮御用銀質鎏金茶器具等數十件。其中有: 1.銀質鎏金茶碾子一隻。其形狀類似中藥舖裡的小型藥碾子。但製作精巧,在碾槽下有平行、飾有花紋的底座,放置或使用時可保持碾身穩定,碾槽上緣制有可抽拉的護蓋,不用時將碾輪另處置放,可蓋上碾槽,防止灰塵落入,保持潔淨。底座上有銘文“咸通十年869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二十九兩。並有製作工匠和監製官的名字。通高7.1厘米不包括碾輪,長27.4厘米,通寬5.6厘米,重1168克。 2.銀質鎏金茶羅子一隻。其構造精巧,匠心獨運。外形如一隻箱形的手飾盒,由羅箱、羅蓋、羅篩、茶屜和底座五部分組成。在箱體、箱蓋上均有花紋裝飾,典雅美觀。其用途是,在茶餅經茶碾碾成極細粉狀的末茶後,過羅用的茶篩子,將未碾碎的茶梗、茶楂剔除,然後將末茶置於茶屜內待烹。茶羅底部的銘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羅子一副,全共重三十七兩”。通高9.5厘米,座長14.9厘米,底寬8.9厘米,重1472克。 從製造時間、文思院監製以及茶羅子與茶碾底部兩側各有三個完全相同的鏤空花紋裝飾來看,上述兩件為配套茶器珍寶,可能出於同一工匠大師之手。 3.銀質鎏金末茶盒。有龜型、方型、菱型等數件。龜型盒造型逼真,昂頭曲尾,形態可愛。龜背為蓋、中空儲放經過碾、羅的待烹之精細末茶。龜象徵飲茶長壽。通高13厘米,縱長28.3厘米,寬15厘米,重820.5克。 4.銀質鎏金壇子一對。圓型、高腳、有蓋,密封性能較強。專家們對它的用途認為可能是放置茶餅、或經烤炙後待碾的茶餅用陸羽在《茶經》有云:茶餅經微火烤好後,為防止香氣之散失,應放於較密封的容器之中,或放置茶食等。 每壇壁都有四幅人物圖像,紋飾精美。壇通高24.7厘米,直徑13.2厘米,重883.5克。 5.銀質鎏金手提籠子兩隻。一隻為圓形,有蓋,底部有四足支掌。通體作金錢眼狀鏤空,在籠身與籠蓋上飾有鴻雁29只,呈展翅飛翔狀。通高17.8厘米。直徑16.15厘米,重654克。底邊銘文為“桂管臣李桿進”6字。另一隻為金銀絲編織而成,近橢圓形。通高15厘米,長14.5厘米,寬10.5厘米,重355克這兩隻籠子是否放茶餅炙茶用,有待學者作進一步考證。 6.銀質鎏金鹽椒盤。立體造型,十分精美。是由一簇荷葉、蓮花、蓮蕊、荷葉桿等巧妙地組合而成。三支葉桿為支架,仰蓮為盤,用於放精鹽,覆葉為蓋,蓮蕊作蒂,蕊中空放椒粉。重546克。台腳有銘文:“咸通九年868文思院造銀塗金鹽台一枚。陸羽《茶經》有云:在茶湯初沸時,往鍑中投放少許鹽花,以調茶味。 7.銀質元塔形爐子一隻。爐腔中、下部有隔板、下有六個通風或添炭口,兩邊有提拿手。此爐可能是炙茶或煮茶爐。 出土時蓋面上貼有封籤“大銀香爐臣楊復恭”字樣。通高56厘米,外徑35.8厘米,重3920克。 在法門寺寶塔地宮中出土的珍品茶器具中,還有琉璃茶碗、茶託一副、秘色越瓷茶碗一隻。以及銀質火筷子、銀質鎏金波羅子兩套每套5件,是可疊合、放置佐茶食品的容器。 扶風法門寺所藏大批稀世珍寶的出土,轟動了世界,因而刮起了一股“佛骨旋風”,也引起了中國與世界茶文化界的高度重視。在繼1990年9月和1992年5月先後召開了“首屆國際法門寺歷史文化學術研究會”和“國際法門寺佛教學術討論會”之後,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陝西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法門寺博物館,經過精心籌備,於1994年11月,召開了“法門寺唐代茶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有200多名中外學者包括港、台同胞,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60多位著名學者出席了這次學術會議。 中外茶學界、茶文化界、茶禪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法門寺寶塔地宮系列唐代宮廷茶具的出土,是繼唐代中期陸羽《茶經》問世以來,中國古代與世界茶文化史上,又一劃時代的輝煌篇章;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宮廷系列茶具;它以設計精巧的造型,寓意深刻的圖紋,古樸典雅的風韻,不僅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唐代的燦爛的文化成就和製造精品金銀器皿的高超工藝水平,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而且逾加證實了中國不僅是世界茶葉的發祥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搖籃和發祥地;這也充分體現了從唐代中期以來,由茶聖陸羽與他的“緇素忘年之交”皎然大師所倡導、創立的“陸氏茶”文化和寺院的茶禪文化有了迅速的普及與發展,而且代表中國古代茶文化最高雅、最完備、最盛大的茶道儀式,是唐代宮廷的清明茶宴關於唐宮清明茶宴請見本書第十章《唐代的貢茶》;從唐僖宗皇帝將大批珍貴御用茶具封存於法門寺寶塔地宮,敬獻供俸於佛祖這一史實說明,中國古代的茶葉與茶文化都同佛教文化有不解之淵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